“
昨天是教师节,校园这个词对于我和周围人来说已经很浅了,更多是美好回忆的象征。很惭愧,做学生时,我虽然不是问题少女,但也不是超级学霸,所以没有太多理由和老师走的很近, “他们在讲台上说,我在座位上听”是我与老师们保持最稳定的安全距离。初中以后,转过几次学,也开始住校了,与老师们有了朝夕相处的机会。从那时起,老师对于我来说不光是知识的搬运工,更多的是“传道受业解惑”。如今平凡的我,虽然并没有在某一领域成为传奇或风云人物,但依然想在今天这个日子里,感谢曾经陪伴我成长过的老师们,毕竟我是你们共同努力下唯一不可复刻的作品。
走出校园,我们依然可以称一些人为“师”,不同的是,他们不一定比我们大,比我们强,只要曾为我们生命供给过营养和能量的人都可以尊称为师。通过观察一些行业领袖,或者拜读人物传记,不难发现这些人身上有个共通点,就是“学无常师,以能者为师、善者为师”,也孔子他老人家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很久没有花时间通过文字梳理自己的生活,但偶尔会在手机的备忘录里写上几句对当下的感悟,最近,有幸看到一位可爱的姑娘,自己在留学期间做的手账,翻开那一瞬间被扑面而来的阳光味所包围,你能感受到一个欢脱的年轻生命对未知精彩的满怀期待,忽然自己也有了做个简易的手账的冲动,来不及去手绘插画,就用今年的几张照片作为素材吧。

一月:与世界首富-瑞士的约会▲
去欧洲旅行有千万个理由,但我否定它只需一个:不能12小时以上与工作完全失联。要不就得努力克服带时差工作。虽然收取客户佣金并非按小时计算,但工作性质使然,做个专业点的公关狗,被少喷几次也是极好的。与世界首富-瑞士的约会过程大体是愉悦的,这里的人民不爱加班,大部分店铺8点钟打烊;但他们不他们懒惰,做事保守、严谨、准时;谦卑中透着自信,处世之道有点“君子之交淡如水”,人与人之间刻意保持距离,他们不喜欢被莫名打扰。在乘坐欧铁时,车厢的安静程度不亚于国内的一家5星级影院,消磨时间的方式不是手机而是阅读。在17年的新年伊始,给自己定的第一个小目标:日读万字。


二月:洗洗睡吧,天塌了还有高个儿顶着
不知道是不是一月的各种假期过于多,工作状态一直处于低迷,内心开始对长差安排有了抵触情绪,在整个出差的过程中,我像只莫名被激怒的困兽,根本不能做到与自己和解,每天勉强机械般的完成工作,即便5公里的运动量也不能产生足量的多巴胺足以对抗消极情绪;开始否定自己的价值。在一位心理学专业朋友的严肃建议下:
1.日常事件的及时归类:和我有关的,和我无关的;今日必须完成的,我真的完成不了的…
2.12:00点进入深度睡眠。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发现了几个还不错的,有音频内容输出的订阅号《十点读书》《HUGO》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还有一个叫《云梦》的睡眠工具,它是通过拟造的一系列声音环境达到助眠效果的APP,在此一并推荐给各位。

三月:一件疯狂的小事儿叫生日▲
过了这个生日,就要变成一个大姑娘了,虽然很多时候我还会做鬼脸,躲猫猫,和闯祸,但是我知道,可爱要有度才叫不失风趣,否则很容易被外人贻笑大方,老牛在给我发的生日祝福里提到了这样几个词“慎独,慎微,慎言,慎行”;虽然多了几分说教,少了些许人情味但不落俗套, 接受并尝试做到吧。

四月:一复一日是生活的常态▲
又是一年国际车展,今年在上海,发现工作的齿轮开始出现重复的旋转,一些记忆也随着跳转出来,这一年,团队中人来人往,有意思的是,在展台环节,论坛酒店大堂,直播间,都能恍惚寻找到自己刚入行时的影子;记得自己是实习生时,一个前辈对我说,“工作1年叫尝试,2年叫积累,3年才能勉强成为个人经历,不管起初工作内容多么单一,都要努力做个不轻易被取代的人,你就是安全的”这个前辈叫娄雷,当时他在新浪网的校园频道做视频主持人,刚刚百度了一下,他目前职业:资深教育媒体人、高考升学专家,乐学网主编,当选青岛市市南区政协委员……
5月之后的日子,我需要翻翻朋友圈回忆一下,近期在做一些决定,也在筹备十一的旅行,在旅行这件事儿上,我想放慢一些脚步,例如:和当地人学几道菜或一门手艺,背着氧气罐触摸久违的深海…想用彼此最舒服的姿态SAY HI,同时我也很期待大家的“十一朋友圈的摄影作品”。

作者:瑶小果—普通市民牛小姐,85后京妞儿,偶尔拿起相机定格平凡生活中精彩,偶然敲击键盘记录日常所思所想,只想换种方式和大家聊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