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下午,在龙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市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东北、辽宁、大连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打赢攻坚之战动员大会精神,围绕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拿出了许多真招实招硬招,坚定不移创优一流营商环境。
即日起,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将召开“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助力新时代‘两先区’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2月19日,首场发布会召开,主题为:优化生态、法治护航,建设近悦远来标杆城。邀请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冷雪峰,中共大连市委政法委员会分管日常工作的副*徐波,大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王昕巍,大连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崔英俊,大连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牟爱民,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丁彦文介绍相关情况。
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冷雪峰
凝聚全市合力
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
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大连召开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将“新春第一会”“落子”营商环境建设主题,就是要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和我市“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质升级的关键之年,旗帜鲜明传递市委市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再次吹响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冲锋号角,凝聚全市合力,提振市场信心,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近年来,我市始终以**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锚定“全面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不动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经历了体制重构、标准重建、固本强基、提档升级的过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9月,**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新时代大连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市感恩奋进、乘势而上,2023年深入实施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出台4.0版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全市上下协同发力、共谋共建优质营商环境。2023年全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13.89万户、增长16.68%,新增户数创历史新高。我市营商环境满意度提升至93%,企业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持续降本增效、促进公平
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通过便利市场准入,实现经营主体设立、变更、注销等全流程移动端办理;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行施工许可“桩基先行”,工程项目开工平均提前六个月;不断降低用能成本,深化“三零”“三省”服务,在全省率先将小微企业低压接入标准提升至全域200千瓦,服务范围扩大30%。
助力解决融资难题
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全市法人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00.67亿元,同比增长83.71%,惠及市场主体4223户;拓展“首贷中心”覆盖面,建成5个“首贷中心”和41个“首贷服务站”,成立“续贷中心”,累计发放首贷超14亿元,支持小微企业1875家。发挥引资作用,出台《政府引导母基金管理办法》,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天使、创投、产业类基金投资体系,赋能振兴发展。
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开展“净源”2023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升级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清退系统,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投标保证金“应退尽退”,打造公开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全面优化审批、搞活口岸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加快贸易发展
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目前我市海运航线已达105条,外贸集装箱航线实现RCEP成员国核心港口全覆盖,我市成为中国北方首个具有LNG国际中转功能口岸,新能源车、海产品预制菜、特色农产品等多类多项商品出口均实现量值“双提升”。
提升通关便利
实施口岸船舶入境“7×24”小时通关,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进一步压缩至31.68小时和0.84小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拓展至26个领域154项,建设数量占全省90%以上。
升级智慧港口
打造“大窑湾·智慧港口2.0”项目,完成135项系统功能优化创新,船方销售回款等6项功能设计开发国内首创。我市对外开放提升、区域壁垒破除两项指标入选创新城市奖,获批全国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获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加快数据赋能、改革创新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推进数字化服务
启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能力提升百日攻坚行动,推出61个更实用“一件事”,40项政策“免申即享”,300个事项“全市通办”;升级辽事通App“e大连频道”,800多个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
推出个性化服务
税务“3D”版智能机器人实现咨询、办税即时互动,服务用时大幅缩短;智慧人才服务实现人才信息“一网集成”,智慧人才服务平台入选国务院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打造“e码连城”品牌,在两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行扫码叫号、扫码办事,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推行规范化服务
全市评选184个“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单位,发布“办事不找关系”指南,推动窗口服务不断优化;统一政务服务事项,中西沙三个核心主城区首次实现事项完全一致,普瓦庄长四个北部地区事项基本一致;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市区两级大厅逐步实行多类型综合窗口、街道社区一步到位实行无差别综合窗口。
强化公正司法、精准监管
加大权益保护力度
强化司法保护
开展司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专项攻坚行动,省内率先制定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实施办法,开展“三涉”案件专项监督三年行动。
优化诉讼服务
成立大连金融法庭和北方首个自贸片区海事法庭;建设“多元解纷实效提升”工程,全市法院诉前化解纠纷5万余件;强化立审执一站式全流程在线诉讼服务,优化中小*权益诉讼绿色通道,全省率先实现二审案件网上立案,全市法院网上立案率超90%,电子送达53.96万件。
创新监管模式
推出不予行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强制措施“四张清单”,全市适用清单案件1076件,累计免罚、从轻处罚1923万元,让经营主体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实施信用监管领域超30个,减轻企业多头迎检负担;加大高风险企业抽查比例,对信用良好企业实行“无事不扰”;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监管。
主动靠前服务、助企纾困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政商关系有效拉近
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开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深化党政领导同志与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联谊交友机制,制定政企沟通协商机制,释放民营企业“自己人”鲜明导向;印发“党政领导干部与民营经济人士联系交往正负面清单”,为党政干部与企业交往提供清晰指引。
助企纾困做细做实
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健康发展“15条”,帮助中小微企业快速恢复发展;创建“为民企办实事”工作机制,开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致企业家一封信”和领导干部“双进双促”专项行动,积极助企纾困;打造诚信政府,累计清偿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违约拖欠各类账款50.22亿元,兑现政府未履行承诺333条。
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行动,接收省纪委监委交办营商环境“万件清理”问题2072个,办结率100%,满意率98.9%;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立案1467件,处理处分2280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4起,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深化培植创新、多元创优
营商环境亮点频出
重点领域加快创新
推进科技成果培育和转化,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8.4%,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42.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平台15家,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2093家,新备案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446家。
创新力量持续加强
深入实施“兴连英才计划”,引进“带土移植”团队13个,新增高层次人才792人;新增市级产学研联盟87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470亿元,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四成以上。
全市各地多元创优
中山区创新研发“e企帮”在线视频帮办系统,甘井子区延伸审批服务受理终端到商场市场,金普新区打造经营主体个性服务“政策计算器”,瓦房店市和庄河市入选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自贸片区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跨境商品展贸中心启动运营,2项首创性制度创新成果入选国务院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去年6月李强总理在连调研期间,对我市自贸片区推出公共服务平台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为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我市已研究出台了5.0版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还将在全市范围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各地区、各部门将拿出真招硬招,并向社会公开作出郑重承诺,向各类经营主体及社会各界传递做优做强我市营商环境强烈信号。
下一步,大连将继续以**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精神,瞄准“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目标,优化政治生态,持续降本增效,强化数据赋能,提升服务水平,为我市“两先区”“三个中心”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的营商环境保障。
大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 王昕巍
多地区、多部门联动
推出营商环境5.0升级版
《大连市2024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于2月5日正式印发。《方案》是我市深入贯彻**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最新举措,是精准落实我市加快“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升清单的具体行动方案,也是锚定“六个建设”目标任务、加快打造近悦远来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重要抓手。
《方案》的出台背景
自2018年以来,我市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已实现四次迭代,接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两年行动方案(2020-2021年)》《营商环境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4年)》和《大连市2023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方案》,有力推动了我市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
今年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也是“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质升级的关键之年,为加快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持续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赋能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自去年10月份起,营商局组织全市各地区、各相关单位,提前谋划,积极对标,精心打磨,推出这版新的《方案》,也是大连的营商环境5.0升级版。
方案》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方案》聚焦加强惠企政策供给、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加强法治维权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政府监管水平等重点内容,共推出了五大方面23项60条具体措施,涵盖了我市加快“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升清单明确的各项相关任务和改革举措。
在加强惠企政策供给方面
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现代产业发展、科技研发创新、政策精准供给等3个方面,推出支持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海洋产业壮大发展、氢能产业优质发展、航运物流振兴发展、船舶工业绿色发展以及外资外贸特色发展等措施,持续加大政策供给,促进形成政策引领、创新赋能、载体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加强生产要素保障方面
以要素保障为支撑,重点围绕土地供应、引人留才、金融服务、数据要素等4个方面,推出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拓展人才服务场景、优化融资对接服务、建立数据确权机制等措施,持续优化配置要素资源,打好要素保障“组合拳”,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在加强法治维权建设方面
以法治为根本,重点围绕权益保护、争端解决、办理*、知识产权保护等4个方面,推出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法治专项整治、重拳打击涉网新型犯罪、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搭建智慧仲裁平台、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强化版权创造保护等措施,更好地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以法治护航经营主体放心投资、舒心发展。
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方面
以企业群众满意为标准,重点围绕市场准入、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服务、贸易通关、公用事业、政商关系等6个方面,推出主动融入统一大市场、优化市场准入服务、降低市场退出成本、规范行政职权管理、优化工程项目审批、深化智慧口岸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提升政府监管水平方面
坚持一体推进优化政治生态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重点围绕统筹协同、营商监督、信用建设、公平竞争、国企改革、智慧监管等6个方面改进提升,推出完善统筹工作机制、压实建设主体责任、健全诚信建设机制、深化全程电子交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一体监管执法等若干措施,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保障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与往年相比
今年的《方案》特色亮点突出:
更加聚焦解决营商环境建设根本问题。
按照**“9·7”重要讲话“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要求,此次方案制定重点围绕优化政治生态课题,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强化法治环境建设、加强金融环境建设、构建亲清统一新型政商关系、健全诚信建设机制等方面着手,会同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政法委、统战部、公检法司、发改等部门,分别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落实举措,目的在于真正强化党员干部市场意识、主动意识、服务意识,形成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良好氛围,为我市创优营商环境工作构建更加牢固健康的根本和载体。
更加契合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此次《方案》注重从产业营商环境优化层面谋篇布局,突出发挥营商环境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海洋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助力作用,着重在新兴产业、海洋产业、氢能产业、航运物流、船舶工业和外资外贸六大领域提升能级,打造政策引领、链群聚合、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 如在支持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围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实施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资金;
● 在推进氢能产业优质发展方面:修订氢能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研究设立氢能产业相关子基金,加强产品、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
更加注重政策措施的改革落地实效。
在《方案》起草之初,营商局组织全市81家单位,坚持目标、问题、标准、标杆“四个导向”,围绕1.0版至4.0版方案任务完成情况、各渠道反馈问题解决情况、世界银行最新评估标准、先进地区最优改革做法,全面系统梳理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市场退出成本、提高通关效率等措施,并逐项细化了完成标准和时限。同时,配套健全了经营主体评估和考核问效机制,以此确保《方案》的改革精准度和经营主体的实际感受度。
更加发挥数字理念技术的支撑作用。
此次《方案》的60项任务中,有半数任务直接涉及信息化建设内容,如“建设精准招商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企业服务云平台’”“打造辽企通APP‘e大连频道’”等,旨在通过数字赋能,推动相关改革举措高效落地。在起草《方案》的同时,我们也同步梳理了各项任务的信息化实施路径,以信息化手段全面保障相关任务高效落实,用数字化理念助力营商环境质量提升。
下一步,营商局将坚持构建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不放松,一以贯之以企业群众满意为“金标准”,抓好优化环境、净化生态、深化改革,做强产业、做优投资、做实惠企等工作,有效激发市场活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连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 崔英俊
聚焦八大方面问题
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行动
近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保障振兴发展的“一号工程”,紧紧围绕市委总体部署,聚焦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不讲诚信、司法不公、选择执法、审批任性、监管不当、违规操作、幕后交易、作风不良”八个方面问题,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行动,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为我市营商环境升级优化提供了坚强纪律保证。
紧压各方责任
有效推动问题化解
监督推动各级“一把手”亲自调度、“一题一策”分类化解政府欠款、承诺不兑现等突出问题,通过与企业“面对面”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对反映集中的“办证难”“出行难”“执行难”等问题“包案”督办,对办结事项逐一回访。一年来,共推动党政机关等清偿账款50.2亿元、兑现承诺333条,2072件省营商环境督办件事结账销。
紧盯重点领域
严肃惩治腐败毒瘤
在金融、政法、国企、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攻坚,加大破坏营商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一年来,立案1467件,处理处分2280人,留置74人,移送司法56人。公开通报曝光了一批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督促发案地区和单位开展专项整治,推动金融、政法等行业领域以案促改,通过深层治理促进营商环境持续好转。
紧抓长效常治
着力培育营商沃土
开展12345热线平台运行管理专项监督和“不满意”诉求专项整治,有效提升平台诉求办理质效。制定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编制推广《办事不找关系指南》,督促公职人员廉洁用权、规范办事。评选184个“清风窗口”、73名“清风干部”、86个“清风村社”,立榜样、树旗帜,引领形成人人尊商重商、事事担当作为的良好营商氛围。
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以严明的纪律作风,担负起监督保障振兴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政治责任,一体推进强监督、清问题、惩贪腐、优治理、促担当,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为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清淤护航。
坚持靠前监督
在整治歪风邪气
推动作风转变上持续发力
盯住给企业群众办事“添堵”的“衙门作风”精准施治,深入开展“沉浸体验 随机暗访”行动,对虚事杂事多、突击检查频、遇事推拖绕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加重企业群众负担的顽疾重拳出击。
盯住企业群众深恶痛绝的“熟人文化”、请托之风亮剑开刀,对无故刁难、“吃拿卡要”、不“亲”不“清”等问题常纠常治。推动编制《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向便民服务领域扩展延伸,深化“清风系列”评选活动,全力营造公开透明、高效畅通的办事氛围。
坚持问题导向
在打通痛点堵点
破除顽瘴痼疾上持续发力
向深拓展,对不合理做法进行“大扫除”,清除一批政策过期、互为前置、不合理证明、不合规费用等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
向难发力,对拖欠企业账款的重点难点问题挂牌督办,监督推动依规依法、尽快清偿拖欠企业账款,严肃惩治违规新增拖欠账款、“靠债吃债”等行为。
向实推进,建立“一码监督、投诉直达”机制,推动政策制定、流程设计更加合理,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坚持案件引领
在攻坚重点领域
查处腐败问题上持续发力
以“零容忍”的态度反腐惩恶,紧盯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金融、海域、土地、医药、政法等领域开展系统性整治,深挖彻查破坏营商环境背后的政商勾连、利益输送等腐败、责任和作风问题。
以“有温度”的举措执纪执法,坚持保护与惩处相结合,依纪依法稳妥处置涉企案件,保障涉案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切实维护并监督塑造公平正义、服务发展的法治环境,让企业减少顾虑、减轻负担,提振信心、安心经营。
坚持系统施策
在根除营商乱象
净化土壤条件上持续发力
从根上治,力推“改革治腐”,紧盯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领域推动改革,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力推“阳光防腐”,建设“阳光三务”“阳光交易”“阳光教育”等系列工程,以公开防腐败、促公正。
从源头清,以系统施治、全域治理的理念,剖析地区、领域、行业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深层次问题,督促案件频发、问题集中的地区或部门深整改、补短板、堵漏洞,为优化营商环境破梗阻、清藩篱、优生态,让企业群众切实感受营商之变、营商之优。
坚持严管厚爱
在激励担当作为
营造争先氛围上持续发力
一手抓严管,严肃查处不担当的人,及时纠治不作为的事,坚决纠正躺平摆烂的不良状态,对贻误战机、推诿梗阻、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一手抓厚爱,实施容错纠错,尽职免责、整改减责、审慎问责,充分保护政商间正当交往,旗帜鲜明向诬告陷害者亮剑,调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比学赶超、积极进取的社会氛围,打造干部敢为、部门敢闯、企业敢*良好营商环境。
中共大连市委政法委员会 分管日常工作的副* 徐波
优化生态、法治护航
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
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市政法系统和广大政法干警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持续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服务和保障。
开展“涉企业、涉信访、涉超期”专项监督三年行动。
全市政法单位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部署、高强度推进,围绕三类案件,聚焦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采取自清自查、检查核查、线索处理、案件评查等有效措施,共排查各类案件21万件,核查线索287条,评查案件1677件,发现问题案件206件,全部纳入法律程序纠错整改。
开展司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专项攻坚行动。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组织政法单位集中排查、清理、纠正涉民营企业的有案不立、压案不查、久侦不结、久审久执不结、违规超标的查扣资产、以刑事手段干预民事纠纷等执法司法问题,共梳理重点案件400件,建立工作台账和任务清单,开展集中攻坚,全部办结。
开展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
审判机关针对久审不结、枉法裁判、诉讼费不及时退还、行政机关不履行法院判决、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力度不够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清理一年以上未结案件1016件,退还诉讼费1亿元。检察机关清理涉民企刑事诉讼“挂案”64件。公安机关办结相关涉企案件248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49人,返还资金0.8亿元,挽回经济损失5.7亿元。
下一步,政法委将认真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持续巩固法治化营商环境成果,从解决企业群众“痛点”“难点”出发,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大作为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提档升级,为“两先区”高质量发展破难疏堵。
围绕执法司法质效开展专项监督整治。
开展“全覆盖式”督察巡查,党委政法委将对全市政法单位开展政治督察和纪律作风督查巡查,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较真,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促进改革,推动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涉企业、涉信访、涉超期”专项监督三年行动,排查新增案件,建立工作台账,强化线索处理和案件评查,加大力度推进案件销号。
开展执法司法专项检查,对案件超期、不当查封扣押冻结涉案款物、有案不立及插手经济纠纷、“减假暂”等有关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深入推进“数字检察”,利用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完善“个案监督—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法律监督新模式,推动政法委执法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有效衔接,形成监督合力。
围绕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项攻坚行动。
聚焦非法违规占用海域、滩涂、岸线问题,深入开展涉海案件集中攻坚专项行动,深挖涉黑涉恶犯罪线索,严厉打击“海霸”“渔霸”,促进我市涉海领域治安秩序和生态环境双提升。
聚焦存量资产盘活处置,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健全“府院联动”机制,加强项目分析研判,全力推进涉法涉诉停缓建项目和闲置楼宇(厂房)的盘活处置。
聚焦社会治安防控,持续深化平安大连建设三年行动,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涉黑涉恶等犯罪,开展群众身边治安顽疾“小切口”整治,突出打防并举、以防为主,提高社会治安源头治理能力。
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深化落实“民营企业司法保障30条”,开展“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专项工作,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增强民营企业在连发展信心。
建立完善法律专家人才库,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针对涉海、涉企、涉外、商事、*等重点领域和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建设等重要场景,提供全周期全方位法律服务。
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落实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合规考察制度,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助力企业司法康复。
大连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牟爱民
针对涉企执法中三个环节
做到“三个专门”
今年,全市公安机关将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公安工作就是要做实的事”理念,把办实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全市公安机关将针对涉企执法中报案受理、运行监督、服务保障等三个环节,专人专班、专事专办,真正做到“三个专门”,让企业、经营者在每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是经济案件专门受理
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中山区港兴路105号港东七街7号)和各区市县分局经侦大队成立接报案中心,全口径接受涉及经济犯罪的报案,坚决执行“三个当场”:当场进行登记、当场接受材料、当场出具回执,对证据材料不完善的,当场列出补充清单。
在市级接报案中心,设立单位报案通道,依法为企业快速提供帮助;联动司法局设立律师咨询服务室,免费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二是涉企案件专门监督
以“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机制为依托,建立侵害市场主体合法经营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刑事案件挂牌督办工作制度,深入推行“警情每日清零”和案件延伸跟踪管理,对于每日登记涉企警情全量入库,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全量涉企案件实行日调度、周跟踪、月问效。
同时,市公安局将形成工作专班统一负责统筹、办案监督、指导案件受理和办理工作,特别是,针对企业家在生产、经营、融资活动中的创新创业行为,全市公安机关将采取宽严相济的执法方式,坚决防止发生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破坏新经济业态的情况。
三是法律服务专门保障
市公安局将建立市县两级“法律顾问服务团”,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帮助企业查找梳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类法律风险,深入分析症结原因,提出合规应对措施和合理化建议,引导企业依规合法经营。
同时积极开展以案释法,对涉企疑难、典型案件进行专门研究,警种部门每季度提供最新涉企案例对最新经济犯罪动态、特点和手段及时总结、归纳、通报,向企业开展法律政策宣讲,普及法律知识以及防骗、防盗常识,提高企业应对违法犯罪侵害的能力。
全市公安机关将以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群众期待为方向,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以法治保障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创造充足、公平的市场空间,以实际行动为我市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贡献公安力量。
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丁彦文
关于推进多元化解纠纷
市法院推出7项举措
1.指导、规范企业合规体系建设。通过向监管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发出风险提示、法律意见、司法建议等多种方式,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合规守法经营,从源头降低涉企纠纷增量。
2.提升“总对总”纠纷化解机制实效。针对金融纠纷等重点类型案件,将(人民银行、银保监局、证监局、中小企业协会、银行保险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行业性调解组织“引进来”,培树一批“总对总”优秀调解团队。
3.完善中小微企业保护机制。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纳入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
4.切实履行支持指导人民调解法定职责。对涉企先行调解的9类案件纠纷做到“应调尽调”,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四所一庭”的诉源治理制度优势,推动矛盾就地化解。
5.打造国际商事纠纷优选地。以自贸片区法庭为依托,推动建立“诉前调解、仲裁、诉讼”一体化的国际商事解纷中心,实现国际贸易、航运、金融、国际港口服务等领域纠纷化解全覆盖。
6.优化文旅服务产业保护。在全市12368诉讼服务热线8号键开通文旅服务专线,开展法律解答、工单转办等快速解纷法律服务,服务大连地区特色文旅产业发展大局。
7.强化知识产权案件诉源治理。将大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纳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线上委派调解并建立健全诉仲、诉调对接机制,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多元解纷路径。
关于深化智慧化法院建设
市法院将依托数字赋能
推出5项举措
1.完善一、二审网上立案应用。打通堵点漏点,提高涉企案件网上立案效率。
2.健全商事案件云法庭功能。推动诉讼事项异步办理,法官通过“云端”全流程应用云法庭功能,实现商事案件线上立案、调解、质证、开庭、判后答疑。
3.拓宽跨域、跨境诉讼服务。全面推进涉外商事纠纷跨域跨境立案和视频认证,推进全流程线上服务。
4.加强引导涉市场主体在线参与诉讼。通过使用人民法院服务平台(小程序)在线服务,为涉企纠纷化解提质增效。
5.优化诉讼服务中心区域设置和窗口功能。增设涉市场主体自助服务区,公示办理事项清单,实行涉企诉讼服务一窗通办、首问负责制等,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线下诉讼服务,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来源:大连发布(*dl-fabu)
编辑:李金秋
美编:张强
校对:王涛
责编:秋菊
主编:李元臣
监制:穆军、宋伟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