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你满眼苍翠,仿佛看遍了一切世间美好。
当那块心喜的翡翠被你珍藏,它不仅装点了你的模样,更装点了你的心情。
你是否听过那些翡翠背后的传奇故事?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个,翡翠玉石行业的传奇故事。

翡翠是大自然亿万年所孕育而成的,是造物的恩宠,是上苍的馈赠。翡翠不光有“倾世容颜”,更包容着巨大财富,自古以来,无数人为之倾倒,无数人一路追寻。然而,追寻翡翠的路上那么多的艰难、失败与泪水,则又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机遇与风险交织,这是行业中不断上演的规律。

腾冲名噪一时的巨商大贾毛应德,便是翡翠行业中的幸运者,也是这个行业的传奇人物。
清朝末年,毛应德出生于腾冲城郊毛家村,年少时便随父亲闯荡缅甸,毛应德在瓦城经营“德昌隆”商号。毛应德很喜欢交朋友,很多人前去投奔他,他都热情款待,因此导致了他倾家荡产。
毛应德并不气馁,俗话说“穷走夷方急走场”。他向旁人借了一笔钱,去了玉石场。
那时候,新山玉刚开采不久,矿产量很大,而且玉质上佳,但卖价并不算太高。毛应德凭着自己的一双慧眼,认定了新山玉的前途大好,于是他便把新山玉产量最大的几个洞买了下来。
毛应德开采多年,洞中产出的玉石量很大,且玉质好,常年销售往广州、香港、东南亚等地区,积累颇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玉石大亨”。
后来,英国人占领了玉石场,由于西方文化中并没有玉石文化,而且英国人不擅长于经营玉石,玉石场的亏损日渐增大,于是便想请毛应德为玉石场主事。
毛应德自然是不同意的,他不愿意与英国人为伍,坚持要自主承包经营。英国人只好让步,将玉石场的管理岗税全都包给了他。
1908年,毛应德以56岁盛年病逝,英国人因为崇敬他的民族气节,在缅甸下半旗以向他致哀,并派了一艘大船,数十人护兵,隆重地将他的遗体护送到八莫。
毛应德的故事结束了,但他的传奇故事流传了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