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文明的发祥地。蜿蜒的尼罗河流贯南北。上游山高水急,近海水势平缓。沿河整个狭长地带分为南部的上埃及和北部三角洲一带的下埃及。每年7月,上游暴雨,山洪倾泻,两岸一片汪洋。洪水退后,地面上覆盖上一层肥沃淤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尼罗河水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哺育着这里的居民。古代埃及人在这里创造出高度的文明。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代埃及人是由东北非洲的哈姆人和西亚的塞姆人长期融合而形成的。一两万年以前,人们就在尼罗河谷两边的高地上过着氏族公社生活,主要从事采集,狩猎。当时气候湿润,高地水草繁盛,宜于居住。后来气候转为干燥,水草地带成为沙漠。公元前五千年前后,人们逐渐移居到尼罗河谷地。他们排干沼泽,开沟筑坝,发展起农业和畜牧业,种植大麦、小麦、亚麻、蓖麻、芝麻、葡萄等农田、园艺作物,繁殖猪、羊、牛等牲畜。下埃及的畜牧业很发达。渔业和手工业也在发展。
大约公元前四千年,埃及人已经会制造铜器,有铜匕首、铜斧、铜针、铜珠等。在这同时,石器、木器、骨器仍旧在普遍使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原始公社走向解体,氏族公社变成农村公社,贫富分化日益发展。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左右,埃及逐渐出现些最初的奴隶制小国。这种奴隶制小国是由一些农村公社结合而成的,叫做“塞普”,希腊文称为“诺姆”,汉译为“州”。埃及大约有四十个这种小国,各有自己的图腾、主神和旗帜。
它们面积不大,散布于尼罗河两岸地带。为了争夺土地、水源、财富,它们不断混战兼并。大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开始统一为一个国家。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统一是由上埃及的统治者美尼斯开端的。他在尼罗河三角洲南边建立孟斐斯城。此后埃及历史进入早期王朝时期。
二、从早期王朝到古王国的形成历史学家们把埃及历史分为几个阶段:早期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100-2686年),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2181年),第一中间期(约公元前2181-2040年),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040-1786年),第二中间期(约公元前1786-1567年),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67-1085年),后期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085-332年),公元前525年以后,埃及基本上处于波斯的统治下。(引用《剑桥古代史》)
从早期王朝起,埃及就开始建立起专制机构。埃及国王称为法老,掌握行政、司法、军事大权。法老拥有许多农庄,并且认为全国土地都属于他。国家统一以后,开始统一管理灌溉系统,观测、记录尼罗河的水位,以便发展农业生产。早期王朝的法老们还曾南征努比亚人,西征利比亚人,东征西奈半岛,把半岛上开采出来的铜运回埃及。
古王国以孟斐斯为首都。这一时期专制机构渐趋完备,法老既被看成君主,又被看成神的化身,人们必须象崇拜神一样地敬奉他。法老下面设有各级官吏,最高的是宰相,辅助法老每天处理全国政务,并且总管王室农庄、司法、国家档案,监督公共工程的兴建。他每天早晨要觐见法老汇报工作,接受指示命令。他还经常代表法老巡视各地,了解和监督地方工作。宰相之下设有一批大臣,分别管理财政、水利建设和各州的事务。上自宰相,下至书吏监工,各有专职,维系着法老的统治。
法老时常向大臣、贵族和寺庙赏赐土地。在法老和权贵、寺庙的农庄上劳动的有奴隶。他们为奴隶主耕种土地,管理果园,放牧牲畜,捕鱼,打猎。有些人在农庄上所设的各种作坊里制造消费用品。
古王国时期的奴隶数量随着法老们的掠夺性出征而大量增加。根据古代铭文记载,一次从努比亚掳到俘虏七千人,牲畜二十万头,一次从利比亚携到俘虏一千多人,又几次出征巴勒斯坦带,带回俘虏无数。除俘虏外,还有债务奴隶。奴隶由奴隶主任意出卖,转让,甚至残害,根本不被作为人看待,他们和依附者都在监工的皮鞭下劳动,有的奴隶在主人的家里充当奴仆。
广大农民组织在农村公社里,每家领取一小块份地耕种。国家通过村社向农民课征租税。租税用谷物、皮革、蔬菜、酒等实物交纳。为了防备农民逃跑,法老往往每隔几年要对全国的土地和其他财富进行一次清查,根据清查结果确定税额。如果农民不能按时纳税,他自己和家人就会遭到鞭打。许多农民*,沦为债务奴隶;或者流落到法老、大臣、贵族和寺庙的农庄里,成为处于依附地位的农民,受他们的支配和压榨。无论是奴隶或农民,都经常被抽调去参加修筑大型工程,例如兴修水利、营造官殿、神庙、陵墓等等。
古王国时期的经济在奴隶和农民劳动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增长。占主要地位的农业得到发展。由于修整和扩建了灌溉系统,耕地的面积扩大了,农作物的品种也增加了,豆类、黄瓜、胡萝卜等已经种植。畜牧业和葡萄培植等园艺业在下埃及比较发达。
尼罗河上各种船只往来运行,载着各种物产,有的运往国库,有的运到市场上去交换,有的把农产品、纺织品、书写用的纸草等土特产运往红海和东部地中海一带。法老经常指派大臣或率领船队,或带着驮畜,运送物产到地中海东岸或努比亚去换取矿石、优质木材、象牙、金、银,甚至奴隶。通过掠夺或交换得来的珍贵材料,被贵族奴隶主用来大事兴建。尼罗河两岸兴起了新的城市,坚固的石块代替了泥砖,高大的建筑物拔地而起,成为埃及古代文明的丰富遗产。
三、金字塔:古埃及人民苦难的见证从古王国时期起,法老为自己修建起巨大的陵墓。陵墓底部呈正方形,四面向上倾斜,上端为一尖顶。从四面看,都象汉字“金”字,因此我国称它为金字塔。
高大的金字塔外形雄伟,内有存放遗体和各种葬物的墓室,还有走廊、通风管道、雕刻绘画等艺术品。各条通道入口都有巨石遮挡,外表不露痕迹,其结构之精巧使历代建筑师惊叹不止。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建筑群今天还矗立在开罗西南十多公里的地方,共有七十多座。
最大的一座是法老胡夫(齐奥普斯)的陵墓,建于公元前近2600年。这座金字塔高一百四十六米半,底边各长二百三十多米,全塔用了大约二百三十万块经过磨制的巨大石块,每块平均重约二吨半,有的重十五吨。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石块要从山地拉来,中间还要运过尼罗河。道路完全是用磨光的石块铺成的。修路就用了十年时间,金字塔又造了二十年。法老向每个村庄征调劳动人手。他们组成十万人的大队,每队劳动三个月。在艰苦劳役的折磨下,大批的劳动者丧失了生命。
胡夫以后的一个法老哈佛拉(齐弗林)不但修了一座规模稍小的金字塔,还在金字塔的附近立了一尊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它用整块巨石雕成,高约二十米,长约五十七米。哈佛拉以狮身人面像来象征法老的威严,据说这个人面相貌就是哈佛拉的相貌。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的奇观,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庞大的狮身人面像是古代艺术的珍品。它们是古代埃及人创造性智慧的结晶,但是它们的修筑给人们带来了难以言状的苦难,因此它们又是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见证。
四、埃及古王国的衰落法老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的痛恨,大规模的工程消耗了国家的财力物力。胡夫和哈佛拉以后,已经没有力量修筑如此宏大的金字塔,所建的都比这些为小。这时候各州的长官乘机扩大势力,他们不向中央交税,拒不服从中央命令,在地方上横征暴敛、俨然以当地君主自居。同时他们极力让自己的家族世袭职位,以免大权旁落。这样,到公元前二十二世纪,矛盾爆发为全国的分裂割据和各州的争霸。法老名义上虽然还存在,但是已经不能控制局面。古王国逐渐衰落下去。
从公元前二千一百多年起,埃及的分裂混乱局面延续了一百多年这个时期称为第一中间期。当时赋税繁重,水利建设破毁,社会动荡,终于爆发了奴隶和贫民的大起义。根据史料记载,奴隶、农民、工匠等贫苦劳动人民都参加了起义。他们汇集起来,焚烧京城,占领王宫,捉拿国王,*死大臣贵族,捣毁殿宇神庙,销毁档案税册,分掉仓库里的粮食,夺回奴隶主聚敛的房屋、土地、牲畜、金银财物、华美服饰。起义席卷全国,一时埃及境内翻天覆地。史料作者从奴隶主立场出发,叹息
“那本来没有财产的人,已变成财富的所有主了。……财富的所有者却变成没有财产的人了。”
起义给予奴隶主沉重的打击,持续了几十年之后才被镇压下去。
主要参考资料:1、《聂非尔列胡预言》
2、《伊浦味陈辞》
3、《世界上古史纲》
4、《剑桥古代史》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