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社会新闻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四川师范大学一位教授从高楼一跃而下,最终坠楼身亡。而据其妻子披露,教授曾举报强拆并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恐吓。而他们的两处房屋均在模拟拆迁过程中,在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被强拆。我们在为教授惋惜的同时,还要明白什么是模拟拆迁,以后是不是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模拟拆迁一般是针对棚户区的,是一种居民主动要求旧城改造的一种方式。
一般而言,模拟拆迁是在拆迁实施之前,拆迁单位将居民居住的房屋进行评估并计算出补偿金额,然后将安置方案、评估结果、相关政策文件等告知居民,居民决定是否拆迁。在签约率达到拆迁单位的标准后,有关行政部门再发征收公告,而如果没有达到签约率,模拟拆迁也就不成立,更不会有征收公告等征收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拆迁项目都适用模拟拆迁,而且每个地区对模拟拆迁的定义不同。
二、模拟拆迁有什么特点?1、模拟拆迁多存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
2、模拟拆迁有生效率,也就是未达到签约率时,拆迁是不存在的。
3、与正常的征收在流程上相反。正常来说征收应当是先公告,然后评估、签约等。而模拟拆迁恰恰相反。
三、模拟拆迁的陷阱有哪些?1、信息不透明
在模拟拆迁过程中并不会像正常的拆迁进行非常详细的公示,尤其是签约率的问题。有些人可能是稀里糊涂地就签字了,剩下人有些人因为心里着急而签字,有些人因为压力而签字,所以百姓的意愿究竟是多少是个疑问。
2、签字主体不适格
正常来说,拆迁中的签字主体应当是行政有关部门,但是在模拟拆迁中却发现是某个投资方或者某个公司。此类协议一般被认定为民事协议,可是如果达到约定的签约率,行政有关部门发布征收公告后,拆迁便是一个行政行为,如果此时签字方并不承认协议的有效性,被拆迁人将陷入被动的地位。
3、拆迁变强拆
模拟拆迁在实践中存在签订协议后就被强拆的情况,这并不稀奇。所以模拟拆迁的模拟成了一句空话,被拆迁人只要签订了协议就非常有可能被随时强拆。
说了这么多模拟拆迁协议的究竟要不要签呢?首先,要清楚模拟拆迁签订的协议是不是一份正式的协议。模拟拆迁协议转为正式协议需要两个前提:第一就是签约率,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比例,征收公告才会发布,才会是一个合格的拆迁。第二就是要获得了许可。最后就是在满足这两个前提条件下,加盖所需要的条章。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因为模拟拆迁过程中是先进行评估的,如果说被拆迁人在此之前并不知道此次拆迁是模拟拆迁,而后期征收公告迟迟没有发布,间隔时间过长,房屋的价值也是不同的,这里面就会存在评估结果的差异。
模拟拆迁协议时可以转为正式协议的,这一点一定要清楚,它不单单是为了计算签约率而生。而协议中关乎着评估结果和补偿标准,这两点对被拆迁人都非常重要,所以在模拟拆迁的时候一定要谨慎签字。
五、律师建议:遇到模拟拆迁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因为别人签约了,你也着急签约。在遇到逼迁或者其他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咨询并听取专业律师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