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老爷们好,上期文章上屋抽梯不知对老爷们的商战运筹是否起到了帮助?老爷大人们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今天,我们书接上文,来看看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那些拍案叫绝的隐藏商战秘籍之笑里藏刀。
笑里藏刀属于三十六计,敌战计,中的一计,我们按惯例先来帮大家认识一下此计的核心内容。
此计谋的核心,就是欺骗。做好表面伪装,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此计在政治,军事,乃至商业上被广泛应用。以欺骗虚假的和善手段麻痹对方,掩盖自己的真正意图。此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广泛且简单,因为人人都可以用笑容去迎合去麻痹任何人。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总是和颜悦色,整天笑呵呵的。这样的人多数人难免的会放松警惕。现实生活中也越来越多的人呈现岀一副人畜无害的面容,内心却是张牙利爪。
笑里藏刀一计用在军事上,是运用政治或外交上的一些伪装手段,欺骗麻痹对方,来掩盖己方的军事行动。这是一种表面友善而暗藏*机的谋略。
战国时期,秦国想吞并六国,完成一统大业,必须占领黄河崤山这一兵家必争之地,此地地处魏国国境。于是秦王派公孙鞅为大将,率大军攻打魏国。公孙鞅首先到达了魏国吴城。吴城乃魏国的边境之城,地势险要,戒备森严,易守难攻。然而,吴城守将公子行乃是公孙鞅之故交。公孙鞅知道这一消息之后,喜出望外。同时,一条计策便在心中浮现。
公孙鞅写了一封信,主动对公子行示好,信中不乏谈旧情,叙旧事。愿念及情义,考虑两国撤兵,订立合约,并约定了时间商谈合约之事。公孙鞅还主动撤军,命令秦军的前锋军撤回。公子行看到信中内容,又见秦军撤军,内心欣喜,立即向公孙鞅回信并约定了和谈的日期。
然而,公孙鞅早已在和谈地点布下了埋伏。自己却轻装简行,连武器都没带。和谈那天,公子行带了些许随从到达和谈地点。到达之后,看到公孙鞅随从很少,而且全都没带兵器,便更加的相信公孙鞅。会谈十分融洽,二人叙旧念情,互相示好,表达诚意。之后公孙鞅大摆宴席款待公子行。当公子行入席之后,忽听一声号令,宴场四面八方冒出伏兵。公子行与其随从来不及反应,全部被擒。之后公孙鞅利用俘虏,骗开吴城城门,占领了吴城。魏国只能割地求和,自此黄河崤山一带落入了秦国之手。
除了军事上的尔虞我诈。“笑里藏刀”也形容人阴险,在人前和颜悦色,人畜无害的样子,但实际上却是阴险毒辣。
唐朝宰相李义府,从小聪明伶俐,写得一手好文章。在青年时期得到他人推荐,觐见唐太宗。唐太宗让他以鸟为题作一首诗。李义府出口成章,诗句令唐太宗十分满意。于是封给李义府一个官职,让他在晋王府从事。因为能说会道,深得晋王欢心。之后晋王被立为太子,当了皇帝,李义府自然而然的跟着加官进爵。后来武媚娘当上皇后,李义府也有不小的功劳。而那时他已经手握大权,风光无限。
此时,位高权重的李义府渐渐放飞自我,开始肆意妄为,祸乱朝政。尤其是在暗中逼死大理寺丞之后,侍御史王义方对李义府的种种所作所为进行弹劾。而李义府面对弹劾,却仍是和颜悦色,谦卑有礼,不卑不亢。反观王义方,或许是急火攻心,亦或是弹劾心切。他步步紧逼,三次斥责李义府。显然是忽略了李义府是皇帝的宠臣这件事。两人争论到最后,皇帝就觉得王义方在朝堂上有损大臣颜面,过于无理,且出言不逊。于是当堂就把他贬成了司户。李义府自然十分得意,退朝之后还对王义方冷嘲热讽。
权大势大的李义府在常人看来和颜悦色,对人总是以谦和又礼貌的态度。实际上他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他心胸狭窄,如果有不顺他心的人或忤逆他的人,他便会想方设法陷害诬赖对方。他“笑里藏刀”的作风在当时路人皆知。有人还给他取了绰号叫龙猫,意思就是看他外表温顺谦和实则城府极深暗藏*机。
古代兵法早就提醒过:切不可轻信对方的甜言蜜语、空头支票,要谨防他们暗中隐藏的*机。那么,对于笑里藏刀这样一种欺骗伪装之计,该如何防范呢?
首先,用计者的神态表情一定会有些异常,都说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户,透过它,我们会看出一些异样。
其次,用计者总喜欢跟你保持同步,时常会给你一种只有他懂你的感觉。这时要注意,保持绝对理智,要明白自己的形势,了解对方的形势。才能区分真伪。
另外,用计者总是表现得十分热心,总是没理由地依赖你,拉拢你,或者附和你。此时就要注意了,很可能隐藏陷阱。
最后,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商业经营,切记不可感情用事,任何时刻都要以自身利益为重。笑里藏刀者,多会利用感情而达到目的。
本期文章笑里藏刀就到这里!感谢老爷大人们的点赞三连。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