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071万,创下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历史新高。同时,40多年来,高考录取率翻了16倍。2020年高考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入攻坚期的一次大考,也是疫情防控期间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
今年高考的特殊性不言而喻,但是对每一个单独的个体而言,回想曾经历过的高考,没有哪一年是容易的。正是因为我们的经历不凡,才能成就非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安徽毛坦厂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湖北黄冈中学、河南郸城一中、北京人大附中等高考牛校被大家称为“高考工厂”。其实它们完全不同,每一所学校都是独一无二的。最大的相同点无疑是让人惊掉下巴的闪亮的高考成绩单,以及旁观者对其非凡的“加工能力”的各种猜测。
在高考话题大热的当下,《南方教育时报》记者分别采访了这5所学校的“非典型”毕业生,他们目前都在深圳工作或求学。他们的独家记忆也是母校发展史的切片,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述,为读者呈现真实的“高考工厂”的当年模样。
毛坦厂中学毕业生:毛中是我当时最好的选择
毛坦厂中学送考场景(资料图,摄于2016年)
人物名片——郝柱
目前工作:深圳一社工机构项目总监
高中毕业学校:安徽毛坦厂中学
高中就读时间:2000—2003年
就读大学:本科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硕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
有人叫它“高考加工厂”,有人叫它“高考梦工厂”,2003年毛坦厂中学毕业生郝柱称它为“农村平民子弟的垫脚石”。目前在深圳社工行业工作的郝柱回忆起2000—2003年在毛坦厂中学(以下简称“毛中”)的经历,频繁提到的词是“机会”“感恩”“苦”。
毛坦厂中学某班级的励志标语(资料图)
在央视纪录片《高考》的“毛坦厂的日与夜”两集里,毛中复读班班主任程晓东说,衡水中学是铸造厂,毛坦厂中学就是修理厂,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是很好。2003年,毛中复读班和应届班还在同一所学校;到了拍摄《高考》的2013年,毛中复读班有了专门的补习中心大楼,学校24000多名学生中,有三分之二是高考复读生。六安市大别山深处的这所高中“航空母舰”,因为排在“中国四大高考工厂”的第一位而被人熟知。2020年7月7日—8日,毛坦厂中学1.3万余名高三学生参加高考。
当年最好的教育模式就是“纯应试”
2003年,高考首次从7月提前到6月。非典下的高考似乎对毛中没有什么影响,毕竟整个毛坦厂镇都是围着毛中转的。小镇常驻人口比较固定,流动性不强,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闲杂人员很难进入学校。但在校外住宿的高三学生依然三点一线,每天测温消毒,学校也会提供抗病毒凉茶。此外,一切照常,高三备考不受影响。
2003年年初,刚过完年就开学的毛中高三学生,每周只有周日的12点到18点可以自由活动。郝柱印象中那半年都没有回过家,偶尔父母会来学校看他。6月5日,学校统一派大巴将高考生送到六安市各个考点附近的旅馆,统一安排食宿。学生除了安心应考,什么都不用操心,也基本没有家长来送考或陪考。6月6日是适应新环境的一天,高考生基本在旅馆备考。顺利考完,学生统一被送回学校。
2003年,毛中的高考生不足2000人。据学校官方数据,当年该校过重点线人数236人,过本科线人数457人。在高校还没有大面积扩招的2003年,郝柱所在的文科应届班有80多人,上本科线的不足20人。11年后的2014年,毛中本科达线首次突破10000人大关。此后几年,这个数据没有再降下来。
除了早上6点多的集体广播体操和高一的音乐课、美术课、计算机课等,以及高一高二学生参加的运动会,学校似乎没有学生社团,也没有值得铭记的班级集体活动。青春会有缺失吗?郝柱并不认为这是种缺失,“在当年的情况下,那样的应试模式可以说是最好的教育模式了。”如果不是学校各方面抓得严,学风纯正,郝柱说自己很难升读大学并继续读研,最后在深圳工作和安家。在六安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只有上大学才能改变贫穷的代际传递,毛中给了像他这样的普通农村学生进入大学的机会。作为受益者,郝柱对母校充满感激。
“蜗居”一年的备考生活
2002年7月,高二刚刚结束,高三就开始了。除了特别贫困的学生需住校,绝大多数学生这时都在外面租房。现在的毛中也是如此。一学期170元租金、约6平米的小屋是郝柱高三一年的小窝。郝柱记得在高二暑期补课时,80多人挤在一间低矮的房子里学习,连电扇都没有,汗滴直往眼睛里钻。晚上放学后,从住处打了井水直接泡澡,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郝柱回首17年前的高考,不无感叹:“如果现在还有当年那样的吃苦精神,没有什么事做不成。”
2003年,全校只有极个别学生有家长陪读,高三学生独自租房或者三两人合租很常见。郝柱的伙食费交给房东,房东则给几位学生租户提供午饭和晚饭。这样至少可以节省在食堂排队打饭的时间,而且可以吃得稍微好一点。
郝柱的妻子小文也是毛坦厂中学的毕业生,2003—2006年,她4年的青春在这里度过。如今在深圳做护士的她,和郝柱有很多共同话题。2017年,郝柱回到母校毛中,惊讶地发现附近竟也有了楼盘,整个镇子上都没有娱乐设施。学校改扩建后气派了很多,还可看到红纸张贴的高三学生月考成绩,以及进步最快的学生名字等。
村里读毛中的,全都上了本科
纽约时报2015年8月发表的《中国的“考试工厂”》中说,“中国各地的城市已经涌现了大量备考强化学校,但毛坦厂仍然独一无二。当地政府已经取缔了一切娱乐场所,这可能是中国唯一没有电子游戏厅、台球厅和网吧的小镇。”在郝柱的记忆里,当年的毛坦厂镇还有一些桌球室、网吧、小型的录像厅等,周末偶尔能去放松下。课间同学间传阅点武侠小说等也不会查得那么严,远不如现在严格。如今的毛中,班主任偶尔会到校外住宿屋突击检查,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会被没收。毛中更是严防男女生交往过密,怕影响学习。在郝柱求学的3年里,男女生之间写情书的事屡禁不止,现在看来,这也是难忘的青春记忆。
有评论说,毛坦厂中学仍是当下中国偏远农村的最佳教育模式。“毛中逐渐把应试教育发挥到了极致”,郝柱也不曾想到多年后,自己的母校竟成为媒体中提到的“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中的高考加工能力有目共睹,郝柱所在的村里,凡是读毛中的,全都上了大学本科,走出了贫苦的农村,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贫困状态。“但是不能说它是工厂,工厂生产的是机器,农村孩子不是机器”,郝柱显然不认同这种提法。
毛中依旧是当地人最好的选择
除了毛中,难道没有更好的选择吗?郝柱说,有,中考成绩特别拔尖的可以读六安地区最好的高中——六安一中。然后就是六安二中,毛中当时其实排在第三。这个第三却是很多学生和家长最好的选择。
毛中学风好、校风好,管理严格,不用担心被其他学生“带坏”;当初没有读毛中而选择了其他高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考上本科,上毛中有更大可能读本科院校;毛中的管理模式是家长举双手赞成的,可以说是“非如此不可”,身为农民的父母深知刻苦一定会有收获,学习哪里有不苦的,他们要的是孩子可以读更好的大学。现在的毛中补习中心是很多高考失利者回炉再造的“梦工厂”,家长会想各种办法让孩子上毛中,陪读也心甘情愿。他们图什么呢,毛中最知道。
郝柱称当时的自己资质一般、学习中等、家庭条件艰苦。因为是农村孩子,他虽考不上六安一中,但是肯学习、能吃苦、学习基础较好,上了毛中,考大学上本科的可能性很大。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对我来说,毛中是最好的选择,学风好,教学质量有保证,学费、生活费成本相对低”,只有生在当地,才能知道农村孩子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目前的毛中,也是当地很多孩子、家长心目中最好的选择。
2018年,六安市的5个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如果你生在这样的地方,除了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还有其它更好的出路吗?央视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曾说,无论如何,他做不出任何嘲讽毛坦厂中学的事情。
“你可以不认同毛中的模式,我也提倡素质教育,但在我们那个地方、那个环境,这种模式就是民意,是群众的呼唤和需要,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满足了农村子弟通过自身努力公平参加竞争、考上大学、改变自身和家庭命运的朴素而又迫切的渴望。”像郝柱这样从毛中走出来的大学生,更要感谢自己当年的选择。
衡水中学毕业生:那三年的生活努力而纯粹
付陶然高中毕业时拍下的“衡中赋”
人物名片——付陶然
目前工作:龙华区外国语学校日语教师
高中毕业学校:河北衡水中学
高中就读时间:2007—2010年
就读大学:本科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付陶然
高考工厂、吃饭2分钟、上厕所不能超过3分钟……每当临近高考,河北衡水中学总会在这些关键词下频频出现。有人说只要进入衡水中学,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重点大学。在2020年高考结束的日子,我们找到了该校2010届毕业生付陶然,请她聊一聊记忆中的衡中生活。
衡中学生也有课余生活
2007年,家在河北廊坊的付陶然考进了衡水中学。之所以选择衡中,主要是因为学校知名度较高。在她看来,衡水中学并不像外界传闻的那样压抑。身在其中的人因为目标坚定、心思单纯,全校上下劲往一处使,为了高考而努力,学习生活反而更纯粹认真。
衡水中学是全寄宿制学校,从高一开始,每天早上大概5:30起床,之后是跑操、吃饭,上午是5节课。午休后,下午也是5节课,晚上还有3节自习课。晚上9:50回到宿舍,大概10:10熄灯。“高一和高三在作息时间上唯一的区别就是吃饭时间不同,为了避免食堂排长队,是按高一、高二、高三的顺序去吃饭。”
衡中的细致不光是在作息时间上精确调控。为了保证学生不因卷面问题丢分,高一一进校,学生们就要开始练习英语手写字体。三年下来,每个学生都能写一手漂亮的“衡水体”。“现在我是教日语的,对于学生的日语书写也会要求写得相对工整一点。”
和外人想象中不一样的是,衡中学生的生活并不只有读书、做题,他们也有运动会、篮球赛之类的课余活动。“我毕业之后也经常会看衡中的公众号或官方网站,看到学校成立了很多兴趣社团,学弟学妹们做的微电影非常棒,现在学校的课余活动应该比我们那时丰富了很多。”
班上的学霸也并不是只顾着自己,很乐于帮助同学。如果有不会的题去请教他们,这些学霸都会认真解答。“上学时,我们班同学还专门帮我做了一个数学练习本,给我抄题、出题,帮我弥补自己的短板。”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有人猜想,衡中的老师可能只会强迫学生死记硬背,成绩不好就会被放弃。付陶然对这些言论非常反感。在她的记忆中,衡中老师最大的特色是认真负责,即便班上有六七十个学生,老师也决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全部都会关注。“衡中的班主任真的很辛苦,我们早上5点多起来跑操,每次到集合点时,班主任都已经在那儿等我们了。每天晚上下了自习后,我们班主任也一直在。基本上老师从早上5点多陪到晚上近10点,我们回去休息了,老师才能回家,甚至还会再加会儿班。”
高三时的一件小事让付陶然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她的数学成绩不是特别好,数学老师有一次单独把她叫到教室外面,鼓励、安慰她“要有不服输的精神”,这句话也被她一直记在心中。
“很多人说衡水中学是‘高考加工厂’‘魔鬼训练营’,我觉得这是一种曲解。外面的人不了解里面的生活什么样,都是他们自己想象的。其实我觉得那三年的生活很单纯,老师、学生的目标是一致的,大家都在朝着同一个目标全力拼搏,那种感觉是非常美好的。反倒是离开衡水中学之后,我们开始因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琐事分心,反而失去了那份纯粹的拼搏精神。”
看着现在老师、家长的花式送考,付陶然的高考显得有点平淡。在本校应考的她,记忆中的高考并不轰轰烈烈,只是到日子拿着准考证在熟悉的环境中完成了一场人生中的大考。反倒是考前学校里四处悬挂的应援横幅,让备考中一直比较亢奋的她更有前进的动力。
最大收获是“越挫越勇”的精神
高考后,付陶然被西南民族大学录取。虽然离开了衡中,但衡中三年让她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由于高中三年早睡早起,上大学后的她并没有变成“熬夜党”,依旧保持着每天晨读的习惯。而同学们在知道她是衡中毕业生后,也会带着好奇打探了解一下真正的衡中生活是什么样的。
在付陶然看来,越挫越勇的精神是她衡中生活的最大收获。“因为当时有很多考试,还有各种各样的排名,成绩肯定有所起伏,自己也难免会遭遇一些挫折。经历得多了,耐挫能力就变强了,日后求学和工作中再次遭遇类似的挫折时,反而看淡了很多,心情也会平静一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付陶然的丈夫也是一名衡水中学毕业生,而且是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被北大录取的“学霸”。作为双衡中家庭,付陶然坦言现在还没有想过是否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在类似衡中的学校度过中学生涯,但她坚定认为,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离开衡中已经10年了,付陶然觉得现在的母校比以前更加多元化,知名度更高了,学生的出路也更多了,但不变的是学生和老师一心一意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的风气。
河南郸城一高毕业生:老师说“不拼搏你要青春干什么”
郸城一高高三学子在复习备考(资料图,摄于2016年)
人物名片——刘剑
目前工作:深圳一公司财务总监
高中毕业学校:河南郸城一高
高中就读时间:1990—1994年
就读大学:西安工业学院
2019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有43名考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连续8年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260人,位居全国县级高中第一。自2012年高考,该校考生夺得河南省高考理科第一名、23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之后,“高考神校”的称呼就不胫而走。在高考大省河南,这所县级高中,逐渐和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黄冈中学并称“中国四大高考工厂”。现在的郸城一高在校生近万。这所始建于1951年的县级高中,上世纪90年代培养了一大批大学生。2008年,学校开启“二次创业”后,高考成绩一直在省内遥遥领先。
高三每天都有测试
刘剑在郸城一高读了4年。1994年,他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他的几位老同学现在是郸城一高的老师。他的儿子也刚刚在广州参加完2020年高考。回顾20多年前的高中生活和高考,生活条件的艰苦他还记忆犹新,“现在郸城一高学生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但是学习可能更辛苦了”。
6点起床,晨练、晨读、开始一天的学习……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郸城一高学生的生活。刘剑在1990年入读郸城一高时,学校的办学条件还十分有限。他回忆说,最难熬的就是冬天,因为河南的冬季寒冷干燥,不住校的他,为了准时赶到学校,经常早上5点半就起床,骑着自行车顶着寒风去学校。白天7节课,晚上还需要上两节自习课,每节自习课也会安排不同科目的老师进行指导。到了高三,几乎每天都有测试,上课、复习、考试就是生活的全部。
郸城一高学生备考(资料图片 摄于2016年,新华社)
通过在郸城一高任教的老同学,刘剑了解到,现在母校的学生不到6点就要早读,晚上有4节自习课,每天学习时间长达16个小时。他很有感触地说:“其实相比现在一高的孩子,当时的我们还算比较轻松,现在的孩子更苦。”谈起在广州读书的儿子,刘剑觉得学校管理和学生的刻苦程度和郸城一高都“没法比”,他坚信成绩是拼搏出来的,“只是苦于没有办法让儿子早些领悟这一点”。
理想能够通过自身奋斗实现
学校的条件一般,但在20多年前的郸城一高,老师和学生都明白考上大学的重要性。“考上大学就什么都有了。”这是学校老师留给刘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他也相信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几年苦读,到了高考那天,学校也没组织送考活动,刘剑和同学们只是很平常地走进考场,完成那场可能改变命运的考试。当时的高考是先估分再报志愿,每年都有学生会因为估分不准、志愿填报不科学而未被心仪大学录取。1993的高考,文科生刘剑的成绩也不理想,于是他决定复读一年。1994年,他考上了西安工业学院,成为一名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还包分配的90年代,财经类和邮电类专业是最热门的专业。
1998年大学毕业后,刘剑被分配到河南的一家国企,2006年他到广州打拼并安家,2014年,他来到深圳。在刘剑心里,郸城一高的经历让他确立一种信念——人生理想能够通过自身奋斗实现。多年来,这条信念支撑着他一路奋斗。
教育真的可以脱贫
在高校扩招前,1994年的大学录取率还比较低,刘剑班上约60人,考上普通本科的有十几个人,考上重点本科的更是凤毛麟角。考上大学对于刘剑和他的家庭都有非凡的意义。
“作为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读书是为数不多的出路,高考也是少有的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方式。”外界把郸城一中称“高考工厂”,刘剑觉得这个词应该是中性词,并非是贬义。来自农村的他明白,考上大学,走出去,改变的是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在他看来,高考还是对学习能力的检测,而学习能力也是将来走入社会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郸城县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来自农村。通过高考升读大学,教育脱贫,在村里有太多鲜活的事例。
作为高三家长,刘剑觉得儿子比起当年的自己要“轻松”不少。“他们现在可选择的机会更多了。”刘剑说,他一度也想过要把孩子送回郸城一高去念书,他希望学校严格的管理,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提升。虽然最终没有成行,但是他还是希望孩子身上能有他们当年的拼搏精神,“不拼搏你要青春干什么。”这是当年老师送给刘剑的话,也是他想让孩子感受到的精神。
黄冈中学毕业生:“黄高精神”已内化于心
王雄
人物名片——王雄
目前工作:深圳大学金融数学方向研究员教授
高中毕业学校:黄冈中学
高中就读时间:2001—2004年
就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本科,转专业读5年)、香港城市大学(硕博连读)
黄冈中学,当地人称“黄高”,地处湖北省大别山山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因奥赛和高考成绩一路领先,被誉为高中教育的“神话”,教辅资料“黄冈密卷”更是风靡全国,至今仍然畅销
“那一年,我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被黄冈中学录取,后来的中考成绩也达到了黄冈中学的分数线。”谈起19年前的夏天,王雄想了好一会儿,对记者说:“真想不起来那年中考考了多少分。”坐在一旁的王雄妻子忍不住插话:“我就读深圳外国语学校的时候,做了不少黄冈密卷,内心对这个地方也不自觉地产生了厌烦。后来认识王雄,脑子里的第一个想法是:做了那么多年的黄冈试卷,终于见到一个黄冈中学的活人了。”
周日上午就应该学习
2001年8月,黄冈中学挑选了一批学生,提前报到开始了半个月的学习。王雄也在其中。开学后,让他难以适应的首先是周围同学的优秀——很多人不只成绩好,而且知识渊博谈吐不凡,这让王雄知道了自己的短板。
从此之后,每逢周日休息,王雄就经常泡在校外的特价书城,那里既有新书,还有学生买得起的二手书。他慢慢地啃《资治通鉴》和《史记》这样的著作。看得比较慢,但最终弄懂了。王雄说,自己的人文素养就是在高一和高二期间培养的,以前,和同学说话感觉自己“没文化”,后来,他在人文历史方面的储备超过了同学。
在黄冈中学,王雄的成绩一直在班级第4至7名之间徘徊,前三名同学的成绩保持着“雷打不动”的稳定。他悄悄观察他们,和他们一起交流,发现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自学能力很强,在没有老师要求的情况下,也会提前学习后面的内容。学到窍门的王雄,也开始在自学方面下足功夫。“那个环境会推着你往前走。比如周日上午原本是休息时间,但住校的同学全都会去教室自习。所以在那个时候,我默认周日上午就应该学习,下午才是休息时间。”
班上同学几乎都考上重点
在高手如林的黄冈中学,王雄起初很不自信,直到有一次,数学老师当众表扬了他:“你们不要掉以轻心,就像他们也不一定能考得上清华大学。”这里的“他们”,说的当然是优秀学生,其中就有王雄。内心里的震撼激动骄傲,多年后王雄都记忆犹新——清华大学,他没有想过,但老师却看好他!
2004年的夏天,万千努力过后,终于到了高考。考前,王雄除了调整生物钟,就是进行自我激励。“我一直告诉自己,高考一定是我考得最好的一次。”
就在高考的考场上,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正做着题,王雄的眼镜片竟然脱落了。好在他没有慌乱,举手寻求监考老师的帮助。几分钟之后,老师就把他的眼镜片装好了,他开始继续做题。
高考放榜,王雄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他的同班同学,有一个保送到清华大学,三个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大家都考得不错,班上的同学几乎都考上了重点大学。”
学生不苦读,家长不用帮
一晃高中毕业已经16年了,外界对黄冈中学的评价依然是“学生苦读、老师苦教、家长苦帮”,是“辉煌不再”的“高考工厂”。对此,王雄向记者强调:“当时我真的不觉得苦,也没有苦读,我们每晚10点就能熄灯睡觉,作息比较有规律。平时有文娱和体育活动,周末放露天电影,高中生活挺充实的。”王雄表示,“黄高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也非常注重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很强,都在默默追赶,齐头并进。”
本科毕业后,王雄前往香港城市大学硕博连读,2014年到深圳大学任教。看到深圳家长对教育的投入之大,王雄感慨地说:“黄冈中学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特别是在我读书的年代,在学习上,家长帮不上忙也不用帮忙。作为一所经济欠发达和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地区的学校,黄冈中学能走出这么多竞赛和高考优秀的学生,是因为真的有一种‘黄高精神’已潜移默化到师生心中了。在黄高求学的岁月让我终身难忘,黄高培养的良好习惯和素养让我终身受益。”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毕业生:学校教会我“生命不只有学习”
孙怡馨
人物名片——孙怡馨
高中毕业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高中就读时间:2016—2019年
就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大一学生)
谈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很多人会想到那个关于高考的段子——“人大附中的学生要是不努力,就只能考隔壁的人大了(中国人民大学)。”虽然是个段子,但是人大附中的实力确实“硬核”:从2004年到2018年,连续15年拿下了北京市高考第一名,其中连续6年摘得北京市理科第一名,2019年考取北大、清华的考生超过100人。学校还多次荣登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所公布的中国高中排行榜首位。在北京家长和学生的眼中,这所学校是名副其实的“状元梦工厂”。
2020年7月7日人大附中老师送考
2019年,孙怡馨从这所“梦工厂”毕业,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一名新生。虽有“名校”光环加持,但她却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学霸。她说人大附中是个藏龙卧虎之地,但是同学们大多都处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中,在那里她不仅收获了学识,更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入学的自卑与放松的高考
2016年,孙怡馨以优异成绩考入人大附中,刚入高一就陷入了自卑。第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她排在全年级300多名。“1200多人,我排在300多名,要知道我读初中时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巨大的落差让孙怡馨的自信大受打击,有时还会失眠,而其他同学的好学更是给了她无形的压力。“有的同学早晨4点就起床学习。”孙怡馨说,“我来到这里最先认识到的一点就是‘人外有人’。”好在天性乐观开朗的她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
她认识到自己绝不是“埋头苦读”型的学生,因此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经常与老师交流,她学习到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得到更多的启发。在她看来,有的时候多问“为什么”比埋头刷题效果更好。她还有自己的锦囊——错题集。把自己做错的题目记录下来,向同学和老师咨询正确的解题方法,每次考试后检查是否犯了同样的错误,不断查漏补缺。
回忆起高考时的场景,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父母的“放松”。“其实当时还是有点紧张的。但我心态好,而且爸妈状态也很放松。”她记得当时妈妈准备在考完后去接她,爸爸却反问为什么突然要去接孩子,后来他才反应过来当天是高考。“别人去给孩子加油都穿大红色衣服,只有我爸穿了一件橘黄色上衣,在一群家长中太亮眼了。”孙怡馨笑说。最终,她以666分的成绩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录取,成为了该校数据科学学院的学生。
生命不只有学习,还有生活和成长
谈及“状元梦工厂”“高考工厂”这些外界给予人大附中的“标签”,孙怡馨觉得有点儿“不公平”:“我们学校的学生、老师确实很牛,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读名校。人大也不是好考的呀!”孙怡馨说,在她身边确实有很多学霸级的人物存在,但是大家在学习时也从未松懈。人大附中的老师讲课速度快,内容多,要想跟上老师的速度,就必须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次,有位同学因为解不出一道题,气得当场摔了杯子。“他摔完之后自己也笑了,同学们也很理解。”她觉得有些同学看起来学得轻松,是因为掌握了更为高效的学习方法,但是努力的程度丝毫未减。
在人大附中3年,她觉得自己也烙下了这所学校独特的印记——自信、善于表达。“我们学校的学生除了成绩好,参加辩论、各种竞赛也都很优秀。”虽然学业压力大,但是她在高中依旧参加了戏剧社、音乐社团、模拟联合国、电影节等活动,参演的戏剧还曾获得全国特等奖。除了基本科目,人大附中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修课,她在高一、高二也选了多门选修课。生活的精彩值从未因为学业而打折,正是这些丰富的活动让她变得自信、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充实、挑战、温暖是我高中生活的关键词。我不是那种非要争第一的人,每天都有收获就很好。”她说。
“人大附中教给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生命不只有学习,这里不仅教你学习,还教你生活和成长。”孙怡馨说,正是这种轻松的氛围,让她在高中阶段培养的兴趣可以延续到大学。如今,她不仅在港中大(深圳)管弦乐团担任长笛手,参加了魅影戏剧社,还是校园大使北京招生联络人,协助学校招生处进行招生工作。现在的她,褪去了高中生的青涩,却又保持着人大附中人的自信,渐渐有了成熟大学生的模样。
来源 深学客户端
记者 刘丽 魏秧子 安康 雷丹
深学编辑 黄秋碧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