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105线山东高唐段从明清时期起就是连接南北二京的官马大道,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条大官道在高唐城内名为官道街,向南延伸至茌平县,向北至原恩县,“当南北冲要,冠盖络绎,供亿浩烦”,是无数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能工巧匠,贩夫走卒北上南下的主要通道。在这条古道上,征战攻伐史不绝书,文物古迹,诗书传颂,轶闻故事遍地皆珍。
据《高唐州志·疆域》记载:“胥经于此,以达两京……车辚辚,马萧萧,还杂于州,行者终日不绝,所以自昔号为要冲之地、繁居之邦也。”历代官方为了传递公文和给过往官员提供食宿方便,在交通要道上设立驿站。高唐的驿站,始建于何年代已无考。南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被元军所俘,坚拒招降,沿这条古道,被押送至大都(今北京)。途中住宿高唐驿馆,写下《宿高唐诗》:“早发东阿县,暮宿高唐州。哲人达机微,志士怀隐忧。山河已历历,天地空悠悠。孤馆一夜宿,北风吹白头。”至今高唐官道街南首,仍有一株古槐,据传是文天祥当年亲手植下,树龄逾700年。半枯半荣的树干,纠结盘亘的枝丫,仿佛诉说着历经的沧桑,见证的历史。
传为文天祥手植的古槐
明代的高唐驿是洪武四年(1371年)知州杨贵所建,弘治十四年(1501年),驿丞张雄重建,称“鱼邱驿馆”。当时有正厅和后厅各5间,东厢房7间,东西马房各10间,仪厅3间,鼓楼1座,东有马神庙3间。清嘉庆五年、道光十五年重修,驿馆走递马60匹,马夫30名,抄牌2名,可见当时驿馆的规模。除总驿外,在官道上每隔一定距离设“铺”一处,以应需要。高唐辖区内共有八个铺村。即高唐城北的五里铺、十里铺(今东铺和西铺)、十五里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和城南的南五里铺、十里铺、五里铺(位于古灵城北五里处)三个铺村。据1535年明嘉靖《高唐州志·铺》记述,每铺“为屋四楹,旁为两廊,中建邮亭,其外为门,缭以周垣。具令旗以严号令,置包匦以护封缄,设铺司兵以递文移,附于历以稽程限,统於长以司巡查。”
在原鱼邱驿馆旧址上新建的柴府花园
明清时期,这条大道连接南、北二京,为国内最主要的官道之一。有史可查,明清两朝五帝,即明朝的成祖、仁宗、宣宗和清朝的康熙、乾隆,曾九次驻跸高唐。高唐有行宫两处,一是城南三里回銮殿(今皇殿村),一是城内大觉寺。回銮殿只有明成祖、明宣宗先后两次驻跸,其余皇帝多次巡察均驻跸大觉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由南京北巡,驻跸高唐大觉寺,召来寺僧玉严问大觉寺塔的高度和塔围,玉严回答说塔高三十六丈,塔围二百五十六丈,成祖甚喜,赐他传经袱。
重修的大觉寺
清康熙帝分别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十二年(1703年)、四十四年(1705年)三次南巡路过高唐,并分别御书唐诗三首,赐当时高唐州知州龙图跃。乾隆帝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三次出巡路经高唐,均驻跸大觉寺。并留有《高唐怀古》诗:“玲珑日影标穹塔,卫水波流簇远樯。为忆绵驹能变俗,深惭刑措让成康。”关于诗中这座塔,相传是唐贞观年间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监造,为高唐古八景之一,号为“浮屠映日”。元代朱兴诚在《高唐道中书事诗》中也有记载:“野桥西望见高唐,城上依稀塔影长。”清初遗民诗人阎而梅《过高唐诗》“荒原千百倾,破塔十三层。”清朝道光二十年这座塔因地震倾塌。
大觉寺塔的姊妹塔——梁村兴国寺塔
高唐官道也是一条千古文人的人生驿道。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士子在这条道上留下了诗词的馨香。明代著名的理学大师、河东学派创始人薛瑄路经高唐大官道,写下《高唐道中寄李廷珪诗》描写道中美景:“满路风花频纵目,一川烟柳最关情。”王晓村《鱼邱驿》诗则曰:“官柳萧萧两岸秋,飞书心纸走骐骝。前朝古驿今何在,长林傍廓向鱼邱。”“几处炊烟茅店起。葭露白,桐花翠,日已上,最高楼,霞又散,无边绮。”这是清代“浙西词派”代表人物朱彝尊在《高唐道中晓行词》中对道中清晨美景的描述。有的诗人则更关注人文景观。明工部尚书刘荣嗣《秋日高唐道中》则描写了一派物阜民丰的景象:“板桥流水漱秋城,一望郊原禾黍丰。”清代诗人冯廷槐《高唐道中》写到“群鸦晴噪日,独树干摇风。榆火田家宅,茶烟老民宫。”刘逢源《秋深过高唐道中》“郊外池塘多植树,村中场圃已登禾。时清更喜年丰在,野老行游亦啸歌。”清代文学家吴锡麒在晓行路上还关注到了劳苦大众,他在《晓发高唐诗》中写到:“荒鸡号夜半,疲马嘶门前。灯火出门去,迢迢闻马鞭。寒气积大野,阴雪生微烟。峰头月已没,三五星粘天。渐有趁墟人,出较林鸟先。行殁剧辛苦,负贩无息肩。米霜同阅历,役役叱百年。谁为劳者歌,风急声吞咽。”
高唐古城墙遗址
民国初年驿道改称公路,这段路仍为交通要道。1937年4月,高唐县对路进行了整修。抗战爆发后,日军沿此路南侵,激起高唐人民的激烈反抗。1937年10月15日,高唐民团吴子杰部在城北崔庄伏击沿路南犯的日军,打响了高唐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第一枪;1938年1月27日,日军犯至高唐官道最南端的南镇(即古灵城县),当夜,遭高唐、茌平民团联合袭击,死伤四十余人。
解放前,大官道只能靠州衙县府派民丁修筑养护,大段路在沟底,行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国家重点公路,编号为国道105线,并几次取直加宽,铺筑沥青路面,但路线基本未改。最近的一次拓宽改建是2004年完成的,2005-2006年进行了国家级文明样板路建设。而今的国道105,全线路基标准,边坡饱满,线形流畅分明,排水设施完善,绿化因地制宜,标志标线齐全,安保工程有力。人便于行,货畅于运,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105国道文明样板路的建成,带动了沿线村镇的经济发展,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引领越来越多淳朴善良的高唐人进入市场,融入改革开放大潮。
时间流转,大官道就像是一位老人,既目睹了古代车水马龙的繁华喧闹,饱尝过战乱时期的民不聊生,也分享着新时代的朝气蓬勃。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