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万米高空的“身体极限”,英雄机长是如何炼成的?

专家揭秘:万米高空的“身体极限”,英雄机长是如何炼成的?

首页模拟经营极限飞行员更新时间:2024-06-18

飞机开着开着,挡风玻璃没了

这是一种什么体验?!

5月14日清晨,四川航空公司的一架A319客机在飞行近万米高空上时,驾驶舱一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

在冷风狂灌的驾驶室里,两名飞行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立即驾驶飞机紧急下降,并在20多分钟后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

当事的两名川航飞行员

在这起被称为“史诗级备降”的民航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热议:

“川航两位飞行员得有多牛,才能在万米高空上把‘敞篷’飞机开回来的?”

四川名医邀请到了这次事件发生后,负责救治川航受伤机组和乘客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以及业内拥有多年高原民航执飞经验的资深机长,来为大家模拟还原:

当时驾驶舱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非人”的突发状况,以及两位飞行员又是怎么撑下来,让飞机平安落地的。

本文受访专家: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部副部长 胡逊

成都某民航公司资深机长 田明(化名)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训练标准处处长葛志斌

一扇玻璃

隔开人间与地狱

打个比喻: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大街上,开车以八九百公里的时速狂奔,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作为一名跟飞机打了几十年交道的飞行员,机长刘传健也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在万米高空中,他和同事徐瑞辰驾驶的川航3U8633航班,飞机驾驶舱右侧前风挡玻璃突然掉落。

舒适宜人的驾驶舱,瞬间变成完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极端恶劣环境。

骤然减压的冲击

我们知道大气层高度越高,气压越低。田明介绍,飞机在高空巡航高度大约在1万米,所以起飞后,飞机内部都会进行增压,保证人在机上的安全与舒适。

可是当飞机窗户玻璃破碎后,机舱内外的气压差会在瞬间产生一个巨大的吸力,把人和物体往窗外吸,当时一度将徐瑞辰吸出机外,可谓惊险万分。

徐瑞辰身上穿的飞行员制服

被巨大的吸力撕裂

所幸徐瑞辰当时系了安全带,才没有直接被从万米高空甩出去,即使这样他的半边身体也已经在窗外悬挂,多处擦伤。

失压

1万米高空绝对不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首先就是因为气压低。

葛志斌表示,气压下降,人会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的现象。

此外,突然的压力变化会对飞行员的耳膜造成很大伤害。

缺氧

人在海拔3000米以上就可能因缺氧而发生“高原反应”,1万米的高空更是极度缺氧。

在飞机降落后,有超过20名乘客前往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高压氧仓治疗。医院方表示,很多乘客在经历缺氧环境后,出现头晕头痛的现象,高压氧仓是用来让患者从缺氧状态中平稳过渡的。

田明介绍,不管是驾驶舱还是客舱,机舱失压后,座位上方会自动掉落下氧气面罩。而飞行员在昏迷前,只有13秒的时间反应戴上氧气面罩。

极寒

按当时飞机所在的高度32000英尺,机外气温应该为零下40度左右,极度的寒冷会造成驾驶员身体冻伤。

冻伤是外界温度远低于低温时,细胞内或细胞间形成冰晶,红细胞和血小板凝集阻塞毛细血管,引起缺血性损害,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肾脏都有可能受损。

落地后的图可以看出来,飞行员手都冻紫了

噪音

机长刘传健回忆,当时窗户一破,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整个驾驶舱噪音非常大,连无线电通讯都听不到。

人在巨大的噪音下,是很难集中注意力的,还会导致听力损害,产生头痛、耳鸣、失眠、疲乏,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失去大量飞行仪表

除了突发灾难对飞行员身体造成的上述痛苦之外,川航两名飞行员当时还面临着一重严峻的心理考验:

驾驶舱失压后,飞机的仪表盘被巨大的吸力掀开,大多数无线电失灵,一部分自动驾驶操作面板直接被吸出飞机外,飞行员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飞机返航、下降、着陆。

这就相当于平时开惯自动挡车的人,被迫只能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开手动挡,还得开平时从来没开过的路线,还绝对不能考挂!

外力冲击、低温、缺氧、噪音、巨大的心理压力……任何一条放在普通人身上,都有可能在几秒钟之内导致昏迷。更别提这么多意外情况一起来袭!

但川航两名飞行员在20多分钟时间里,顶着极大的身体伤害,最终把飞机稳稳地降落在双流机场,拯救了飞机和全体乘客。

当时只想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全程都没有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备降,我当时的身体应该是发出了非常大的抖动。

——机长刘传健

为什么在极端情况下

飞行员还能创造奇迹

对于外界给予的“英雄”称号,机长刘传健显得很谦虚,表示曾在训练中接触过模拟噪音、低温等极端情况,平时自己也会有一些准备,所以能临危不乱。

但是,据媒体报道,在川航这架飞机经历高空失压后,客舱里的乘客轻则出现头晕头痛,重则有人数次陷入昏迷状态。

为什么在条件这么恶劣的驾驶舱里,两位飞行员尚能坚持到最后一刻;反倒是在飞机客舱里,许多普通乘客倒下了呢?恐怕不能仅仅只用英雄机长具有顽强的“意志力”来解释了。

“这个还真的不能不服,飞行员确实赢在身体素质比一般人好,”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部副部长胡逊称,从医学上看,作为万里挑一的飞行员,基本身体条件更为优秀,抗打击耐受能力优于常人。

对这一说法,田明也表示了认可。他介绍,航空公司对飞行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是要定期接受严格体检考核的,体检中若发现心血管功能、认知、心理等方面健康不过关,飞行员就得立即“下岗”。

所以,飞行员平时普遍比较都注重运动健身,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维持良好的心脑血管功能、心肺功能和肌肉能力等。

除此之外,每次开飞机之前,飞行员还要接受一次“航医”的任务前体检,包括评估是否感冒、8小时内是否有饮酒、情绪状态等,如果身体临时出问题,飞行员也是上不了飞机的。

所以从这次“史诗般迫降”中,两位川航飞行员除了展示了他们挽救生命的壮举,同时给咱们普通人也上了一课:

英雄不是天生的

要想在危急一刻

能迸发出力挽狂澜的力量

一副健康的体魄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飞机窗户破碎

乘客如何自救?

在飞机窗户玻璃破碎的情况下,机舱内气压变低,此时乘客头上的氧气面罩就会掉落,必须第一时间戴上面罩进行吸氧,防止因为低压缺氧而昏迷。

一般氧气罩共有约10~12分钟的吸氧时间。在这个时间内,飞机需要下降到大约1万英尺高度,以保证乘客安全。

本文采编:王欢 综合成都商报

图片来源:成都商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