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孩子不爱的“假装游戏”:并非简单的过家家,对孩子大有益处

没有孩子不爱的“假装游戏”:并非简单的过家家,对孩子大有益处

首页模拟经营假装学前班更新时间:2024-08-01

我还在洗刷,看到儿子把许多玩具小汽车搬进了卧室,摆在床上,自己则头顶一片妹妹的尿布坐在床边。看见我进来卧室,立马叫卖起来:“很多小汽车,快来买啊。”我走到跟前拿起车对比一番,又询问了价格,决定买下几辆。假装手中有钱,放进他的手心,他也假装收到了放进口袋。

有时候,他会让我扮演一只坏蛋恐龙,他自己则是一只有超能力的恐龙,经过各种惊险的打斗最终他获的了胜利。或者他是妈妈,我是宝宝,他负责照顾我:喂我吃彩泥做的食物,用空杯子喂我喝水。

这种看似幼稚的“假装游戏”,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包括我们小时候的自己。孩子开始玩“假装游戏”表明孩子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认知发展阶段,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孩子的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孩子为什么喜欢假装游戏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假装游戏是孩子心理活动的象征游戏,孩子要玩假装游戏,必须要懂得符号能代替日常的事物和发生的事件。

有一项研究:成人把一个小玩具熊放进一个缩小的房间模型里,分别让两岁半的孩子和三岁的孩子看到,然后让他们找出来这个玩具。接下来,让他们分别在那个玩具模型代表的真实的房间里,找出一个大的玩具熊。结果大多数两岁半的孩子,都不能以房间为模型找出大的玩具熊。

这说明,两岁半的孩子,还不能理解这个房间模型既可以是玩具,也可以是代表真实房间的一个符号。但在成人指出房间模型和真实房间的相似性后,两岁半孩子就能更好的完成上面的任务。

知道了一个东西可以作为符号代表现实世界的事物,这是一种有趣的体验。孩子有着与生俱来的学习和探索欲,不断体验新知识的过程,决定了孩子喜欢这种象征游戏。

假装游戏的三个阶段

随着年龄的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增强,随着孩子运用符号能力的发展,假装游戏也会从简单慢慢变得复杂,皮亚杰把假装游戏发展的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和真实生活脱离。

一岁半的弟弟拿起玩具电话假装在给爸爸打电话说:“喂,爸爸,你在干吗?”,随后又拿起了一张报纸假装在看报纸,这个阶段孩子的假装行为主要是模仿大人,用的道具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实物。

两岁前,他们会使用杯子假装在喝水,但不会把杯子当作电话,因为他们还不会把一个有明确用途的东西,当作代表其他东西的符号。大概两岁时,他们可以使用不太真实的东西,比如把积木当作电话。慢慢地,他们可以不借助现实的东西就能灵活的想象物体或事件。

第二个阶段:自我中心性减弱。

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孩子,思维特点是自我中心主义,只关注自己的观点,认为别人的思维和想法都是和自己是一样的,不能把自己的符号性观点和别人的观点区别开。

最初,孩子的假装游戏是指向自己的,比如弟弟假装喂自己吃东西,然后孩子的假装游戏会指向别的事物,比如弟弟喂玩具恐龙吃东西。两岁以后,他们可以把自己从游戏中摆脱出来,用别的东西当作行动者,比如让玩具恐龙按下消防车按钮。当孩子懂得假装行为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可以不是自己时,说明孩子的自我中心性减弱了。

第三个阶段:包含更复杂的组合图式。

一岁半的弟弟会假装喝水,但他还不能把倒水和喝水两个行为组合起来用。在两岁半左右,孩子会和同伴一起假装别人的行为,心理学家称为社会剧游戏,这表明了孩子开始可以把不同的图式组合起来。

几个三四岁的孩子在照顾一个生病的布娃娃,有人是看病的医生,有人是负责照顾布娃娃的父母,还有开救护车的司机……他们已经能在精心设计的情节中创造协调好几个角色,孩子们对故事的情节已经有了成熟的理解。

假装游戏对孩子有哪些益处

心理学家认为,假装活动不仅是一种象征游戏,更促进了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技能的发展。许多研究表明,假装活动促进了各种心理能力的发展,包括记忆、逻辑推理、对自己思维的反思能力和对自己行动的控制能力。

维果茨基把假装游戏看作促进幼儿期认知发展的理想社会环境,当儿童创造出想象情境时,他们就在学习按照内心的想法和社会规则做事。

当孩子帮娃娃洗刷,照顾它睡觉或起床,其实就是在遵守作息的规则。当孩子假装自己是妈妈,娃娃是宝宝时,他就在遵循父母的养育规则。

因为孩子假扮的多数是成人角色,像售货员、老师等,他们被这些职业吸引,仔细学习观察后还原到游戏中。通过玩假装游戏,孩子对生活中的规则越来越熟悉,在遵守规则方面表现的更好。

假装游戏中的社会剧游戏,需要孩子们自己创造并协调分配角色,还要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这个过程也让孩子学到了同伴之间交流的方法,从而孩子的社交能力得到提升。

孩子在交往中形成最初的友谊,假装游戏为孩子的社交提供了重要的情境。早期的友谊能够提供社会支持,乐于结交朋友的孩子更容易适应进入幼儿园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情绪的理解变得越来越准确和复杂,能够正确判断基本情绪的起因,比如弟弟很开心是因为自己打败了恐龙。也能预测同伴在表现出特定的情绪后有什么样的行为,比如硕硕生气后会打人等等。孩子们开始意识到,思维和情感是相互关联的。

孩子们对情感的了解逐渐加深,进而能在假装游戏中表演各种情感状态,反过来,假装游戏又促进了孩子情绪理解的发展,尤其是在和同伴一起玩的时候。

父母怎样参与到游戏中

父母对孩子社交关系的影响:

  1. 直接影响,在游戏中父母教给孩子怎样发起交往,怎样加入到群体游戏中、怎样处理冲突。
  2. 间接影响,与父母形成安全依恋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时期,容易形成积极的社交拥有富于温情的友谊。

重视游戏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价值的父母明白,假装游戏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高参与、情感积极的合作游戏对孩子有着积极地影响,父母要参与进孩子的游戏,帮助孩子获得稳定发展后,更要适时退出让孩子成长。

帮助孩子丰富故事题材

邻居小女孩拿着一个魔法棒假装自己是冰雪女王,来我家敲门,但天宝对此还有些不理解,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假装什么角色。在邻居小女孩耐心的讲解下,他认领了一个坏蛋的角色,俩人开心的玩起了假装游戏。

孩子不知道的故事,就不可能还原成假装游戏,想让孩子有更多的主题来假扮,就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故事素材。然后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些假扮游戏所需要的道具,道具并非需要复杂逼真,越简单的道具需要的想象和描述就更多。天宝最近爱上看《宇宙护卫队》,常常把我的拖鞋戴在胳膊上假装是“风暴力量”。

父母进行指导性参与

维果茨基认为假装游戏是一种独特的、影响宽泛的最近发展区,儿童在其中尝试各种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从而形成新的能力。

假装游戏是孩子扩展认知技能、学习文化各种活动的主要手段,维果茨基认为,仅提供一个物质环境的刺激来促进早期认知发展还不够。孩子所处的环境中,要有一些技能熟练的社会成员邀请或者鼓励孩子参与到周围的社会活动,父母通过和孩子一起游戏,指导并丰富孩子假装游戏的内容能促进早期的假装游戏。

父母通过建议、指导、举例说明什么是好行为等方式,跟孩子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孩子怎么做,对好的行为给予表扬,这些积极的训练方式可以鼓励孩子的好行为。当父母和孩子在共同游戏中产生敏感、合作和共同愉快的情绪时,儿童就会表现出良心的稳定发展,犯错之后表达对别人的关心,公平游戏,行为友善而负责。

适时退出,让孩子在任务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尤卡坦玛雅人的文 化强调自主性和扶助性,当孩子开始模仿大人劳动时,父母会认为他们可以负担起更多的责任了,等到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干活的时候,大人就会让孩子承担更多的责任。

像这样,孩子自己主动选择了相对有难度的活动,或者父母把孩子带入一个相对有难度的活动中,孩子自己没有能力完成,在大人给予的指导和支持下能够完成。儿童参与到互动活动中,慢慢掌握一些方法和策略,随着儿童能力的增长,成人要退出让孩子承担更多的责任。

大玉儿,一位有想法的妈妈,用文字传播育儿经验,关注看更多育儿知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