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享建湖 | 幸福宜居 温暖有度

畅享建湖 | 幸福宜居 温暖有度

首页模拟经营口袋灵龙更新时间:2024-06-17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具体需求,一头连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大局。一个地方居民的幸福指数,往往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民生细节中体现。

近年来,建湖县着力把“民生账单”变为百姓的“幸福清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现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之城的独特魅力。

城乡融合再提速

“希望小区里能添置一些健身器材”“小区老年人多,能不能安排一间活动室”“电动车充电不方便,能否增加一些充电设施”……

这是2023年初,建湖县住建局组织的一场老旧小区改造听证会,业主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负责人、设计院工作人员齐聚,部分业主代表对改造方案提出意见。

让业主们感受深刻的,是听证会上的很多意见被一一采纳。如何把老旧小区改造这一实事办好,建湖在做好专业设计的基础上问计于民,不断完善改造方案,贴着群众需求做好改造。仅充电设施一项,截至目前,该县150个住宅小区已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16132个。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政府实事工程,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还常常“看不到直接回报”。但多年来,建湖持续投入资金,对县城老旧小区进行梯次改造。

“十三五”期间,建湖共投入6800万元改造老旧小区。这几年,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该县在老旧小区改造投入方面,不降反增,且年增幅在10%左右,2022年和2023年两年投入超过“十三五”投入总和。

近三年,建湖已对县城30个老旧小区实施综合改造,改造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6000余户。

经过改造,一个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黑化路面,完善排水系统、绿化、屋顶防水,增设停车位、监控、路灯、健身器材、垃圾桶、充电桩等,老旧小区居民居住环境改善明显。

聚焦区域协调,建湖全面提速城乡融合。在城市,通过组织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雨污分流等重点工程,让环境更宜居,提升居民舒适感。在乡村,针对历史欠账较多的不足,突出“和美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地。

近日,江苏省公布2023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建湖荣列全省县(市、涉农区)第一等次。在市农业农村局公布的全市第一批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名单中,建湖有1个镇10个村入选。

结合乡村自然肌理、建筑风貌、产业基础和人文环境,建湖精心打造彰显水乡特色、富有乡土气息的美丽宜居示范乡村,注重“塑乡村之形”与“铸就乡村之魂”两手发力,实施公共设施提档升级,健全乡村治理服务体系,内外兼修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坚持建管并重,建湖把牢长效管护“方向盘”,坚持“三分建,七分管”,不断提高农村环境管护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发力,推动农村环境由“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

自2018年以来,建湖已累计改善农房47372户,建成新型农村社区45个、住房11904套,为全省农房改善现场推进会提供了高质量观摩点,被评为全省农房改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优秀县。九龙口镇收成村、建阳镇西尖村、冈西镇顾顶村被列为全省农房改善示范项目。

幸福生活有温度

“如果不是住在这里,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老两口就选这作为终老之地了!”4月9日,提起前一晚的惊险一幕,89岁的王海龙老人心有余悸,又感到庆幸。

建湖县近湖街道秀夫社区裕丰花苑,好自在养老服务中心和其他民居区无异。中心的一个房间内,墙边几只行李箱还没打开,王海龙和老伴刚入住不久。

前一晚,老伴突发疾病,血压上升,心跳加速,身体发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帮忙送医,经抢救,老人转危为安。这一次意外,坚定了王海龙的选择。

在建湖,人口老龄化率已达29.5%,居全市第三。这个居于前列的数据却是沉甸甸的。如何让全县18万多老龄人口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建湖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促进“机构颐老”。建湖在全市率先建成“一体化资源统筹、一网式实时监管、一站式互动服务、一门式养老顾问”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获批“省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体验馆”,2023年获评“数字盐城”应用场景优秀案例一等奖。

目前已链接生活类、医康类、养老类等为老服务资源568个,年拓展居家服务市场化工单1万多单,建立镇二级平台5个,实现对全县300多个养老服务场所和机构、智能安全监测设备、居家服务、适老化改造、老年能力评估等养老项目的系统化、规范化、适时化管理。

发展“原居享老”。建湖为全县3.35万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连续4年累计为全县1123户困难和高龄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建立20个困难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床位,为2050名困难独居老人安装一键呼叫装置,提供24小时应急援助服务。

做实“社区安老”。全县建成3个城市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8个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0个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推进机构连锁化运营。建成运营30个长者幸福食堂,实现14个镇街全覆盖,惠及10万名老年人,年助餐服务近17万人次。

关爱“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围绕“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目标,建湖健全县镇村三级未成年人关爱组织体系,落实困境、留守儿童“爱心守护”“成长引路”“牵手筑梦”项目,组织赴九龙口湿地公园、陆秀夫故居等参观见学,教育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

3月31日,建湖籍在宁医卫专家回乡大型义诊活动如期举办。院士领衔,38位专家涵盖27个专科,义诊超千人次。这已是建湖连续第十年开展此项活动。

十年来,专家们每年如约回到建湖,义诊、手术、查房,为年轻医生带教指导,把省城最优质的医疗资源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健康是最大的民生福祉。十年来,建湖共有7000多名患者受益。专家们在建湖成立10个名医工作室,开展手术近1300台,推广治疗新技术新项目50余项,有力促进了建湖医卫专技人才培育和学科建设,提升了当地医疗水平。

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让民生幸福更有温度。目前,建湖县财政收入用于民生支出比重超过八成。

端起生态金饭碗

3月27日至28日,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到访九龙口淮剧小镇,参观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乘画舫游览湖荡湿地,登龙珠岛看神奇五谷树、观九龙胜景和湿地自然风光。面对眼前美景,王蒙感慨,九十岁才到九龙口,相见恨晚!

近期,九龙口不断出圈,成为展示建湖生态与人文的闪亮名片。去年,在淮剧小镇录制的《非遗里的中国》(江苏篇)经央视播出后反响热烈,《角儿来了》等节目组陆续走进九龙口录制节目,《康辉咬文嚼字》读者见面会在淮剧小镇成功举办。

“白天看景、晚上看戏”,九龙口入选了盐城市首批人文经济典型案例。在这里,游客可以穿梭于沙庄旧市,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徜徉于青石板街,领略一望无垠湖荡湿地的壮丽景色。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游客可以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放松心情,享受美好时光。

位于里下河腹部的建湖,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水环境优越、水域面积大是先天优势,如果没有后天的坚决保护,就很难有如诗如画的美景和富饶的物产。

建湖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打造最靓江淮“绿心”。始终将生态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坚定不移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持续有力推动生态质量稳步提升,生态质量指数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建湖以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退圩还湿工程和里下河洼地治理工程为抓手,持续有力推动水环境修复提升,吸引东方白鹳、震旦鸦雀等多种珍稀鸟类筑巢栖息。

2023年,建湖PM_2.5年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2.7%,均位居全省前列;建成生态河道19条、幸福河湖10条,4个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保持100%;新增造林绿化1300多亩。

建湖全面推进绿色转型,积极探索清洁能源发展路径,全县新增“绿电”装机102.5MW,总规模达428MW,全市首先实现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占比100%。

打造绿色低碳生活氛围,新建生活垃圾“四分类”小区28个,引导群众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围绕“口袋公园”建设,将城市搬迁腾退地和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裸露土地进行整治美颜,见缝插绿、见空补绿,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畅享天然氧吧。

得益于生态保护的坚决有力,好生态成了好风景,孕育了里下河地区生态美食瑰宝“九龙九鲜”,打造出“遇建湖鲜”农产品区域公用金字招牌。

向水而生,因水而变。围绕“灵龙水乡 淮杂故里”生态文旅品牌,建湖全力打造生态标杆,创成“中国天然氧吧”,获评全省唯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实践基地”,被认定为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

2023年,九龙口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九龙口湿地公园被列入省生态岛试验区实施计划,创成全国首家“碳中和”景区,推进“生态 ”模式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被列入省十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撰稿 | 江汉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