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大学毕业以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才逐渐显现,也许一年两年看不到变化,但时间久了,人与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抛开原生家庭的因素,主要是在于你如何利用你的空闲时间。毕竟,8小时内求生存,8小时外求发展。
空闲时间做这12件事,让你脱胎换骨:
1.大量阅读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过程
书单:
提升认知:《认知觉醒》《当下的力量》《向上生长》《遇见未知的自己》《拆掉思维里的墙》《跃迁》
人物传记:《苏东坡传》林语堂《张爱玲传》刘川鄂《人生由我》梅耶•马斯克《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张宏杰
金钱财富:《钱从哪里来》《富有的习惯》《贫穷的本质》《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财务自由第一课》
看纪录片的意义莫过于: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纪录片:
人物传记:
- 《不见神话:宫崎骏》 ——9.3分;
- 《成为沃伦·巴菲特》—— 8.7分;
- 《特斯拉·闪电的主人》—— 8.5分;
- 《苏东坡》—— 9.8分;
- 《钱学森》——9.6分
历史文化:
- 《河西走廊》—— 9.9分;
- 《圆明园》—— 9.0分;
- 《敦煌》—— 9.0分
- 《大明宫》 9.1分
- 《西南联大》 9.3分
- 《此画怎讲》 8.7分
- 《典籍里的中国》 8.7分
人生百态:
- 《人生七年》 ——9.6分;
- 《生活万岁》—— 9.6分;
- 《人间世》 ——9.7分;
- 《一百年很长吗》—— 9.6分;
- 《人生果实》——8.4分
亲密关系:
- 《亲爱的敌人》——7.8分;
- 《伴侣治疗》——9.2分;
- 《幸福实验室》——8.4分;
- 《谈婚论嫁》——7.4分;
- 《生门》9.4分
搞钱思维
- 《为什么贫穷》—— 9.0分
- 《金钱通解》—— 8.5分
- 《隐形亿万富豪》—— 8.7分
- 《富哥哥穷弟弟》—— 9.1分
- 《资本的故事》—— 9.2分
- 《公司的力量》—— 9.3分
顶级名校公开课,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优质课程:
- 台湾大学公开课|中国文学史(欧丽娟)
- 北京大学公开课|从电影谈起(戴锦华)
-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 Justice :一场思辨之旅
- 北京大学公开课|变态心理学
- 耶鲁大学公开课|博弈论
简短的十多分钟,却是和优秀的人对话的过程。也许那是我们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人。
TED分享:
- 《教女孩勇敢,而不是完美》
- 《增强信心的三个技巧》
- 《不读书的人到底输在哪里》
- 《30岁前,请逼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 《真正与你周围的人拉开差距的,是自学能力》
电影带你去看那些你未曾体验过的人生,告诉你人生不止一种活法。
成长电影:
1.《穿prada的女王》豆瓣8.2
2.《天使爱美丽》豆瓣8.7
3.《公主日记》豆瓣7.6
4.《隐藏人物》豆瓣8.9
5.《垫底辣妹》豆瓣8.3
又轻松又可以涨知识的最好方式
综艺:
《你好生活》《典籍里的中国》《主持人大赛》《女人30 》《再见爱人》《我就要这样生活》《奇遇人生》
7.学外语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喜欢且能够坚持下来的一种语言。
练习英语的APP:每日英语听力,可可英语
适合学英语的美剧:《老友记》《绝望主妇》
英语学习方法:影子跟读,精翻
8.学理财会赚钱,懂存钱,钱生钱。诗和远方很美,但都需要门票。
理财书籍:
- 《钱从哪里来》
- 《富有的习惯》
- 《贫穷的本质》
-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 《财务自由第一课》
存钱思路:消费=收入-储蓄,拿到任何一笔收入,第一件事要先存钱,而不是先消费,只有这样才能存下钱。
“你没扔掉的东西,总有一天会成为你身上的包袱,今天是衣服,明天是人,后天可能是你不愿意想起来的过去”。
书单:山下英子《断舍离》
断舍离原则:立足于当下的我,理清自己与物的关系,斩断不必要的物欲。
10.勤运动,提升代谢说实话,我觉得那种吃一口就要担心长胖的日子真的很讨厌。
我既不愿意胖也不想放弃美食,成年人的世界里,美食和好身材我都要,所以运动必不可少!运动可以提升我们的代谢,可以让我们吃更多的美食却依然保持身材。
推荐有氧类运动:夜跑,游泳、球类、跳绳,瑜伽,健身操、爬山、骑行。这种运动对于燃脂更有效。
同时配合无氧运动,才能不让肌肉流失。最后要拉伸,才能让肌肉线条更好看。
11.学习一个技能《认知驱动》里说到:“我们只有不断地投入向外成长,培养过硬的技能,持续对外输出作品或者价值,我们才能感受到被他人强烈的需要,从而感受到努力的希望。
推荐:
- 学美甲:美甲帮APP
- 学写作:七七爱写作
- 学摄影:可乐奶奶
- 学剪辑:GenJi 真想教会你
- 学PS:敬伟PS、李涛PS
- 学 PPT :零一 PPT
提升表达力的书籍:《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金字塔原理》
提升表达的综艺:《朗读者》《超级演说家》《奇葩说》
看辩论赛:
《内卷是个真问题还是假问题?》
《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
《信息碎片化提升还是降低当代人的认知水平?》
《责任大小应不应该和能力挂钩?》
《人有没有表达偏见的自由?》
《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被误解是不是表达者的宿命?》
刻意练习:每天15分钟对镜朗读,注意自己说话的表情和语气词和微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