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窈小窈
都说*生子是女人身体的二次重生,我更觉得是整个家庭的重生。
怀胎十月,从胚胎到成型再到成人,胎儿日渐长大,母亲身体里的五脏六腑也要移驾别宫。
孕末期就更为明显了,肠胃都被挤的没处安放。
终于瓜熟蒂落,胎儿平安降生,母亲身体里的五脏六腑可以兴师回宫了,却发现变化了。
它们哪里知道,到底是被挤压过、膨胀过,哪还能恢复到从前那般小巧玲珑,恰到好处?
孩子的到来对家庭生活结构的改变,跟女人十月怀胎如出一辙。
没生孩子前,我们可以胡吃海喝唱三天三夜,醉了累了倒头就能好好睡。
现在呢?能睡个整觉都是奢侈。
没生孩子前,跟老公你侬我侬柔情蜜语,化个精致淡妆看看电影哭哭鼻子,生活无限美好。
现在呢?在老公面前不河东狮吼,泼妇骂街已经是客客气气。
没生孩子前,没事可以找老公矫情的一哭二闹三上吊,吵架是两个人的事。
现在呢?上有老下有小,好几双眼睛盯着你,吵架是全家人的事。
没生孩子前...算了。
没生孩子的前半生已经过去,后半生的柴米油盐、鸡零狗跳还要继续。
1
夫妻
朋友米那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夫妻数据表,看完发人深思。
米那是做互联网数据运营,她每天的工作是整理各个渠道的数据,然后再将这些数据做成图标供领导参考。
她不只做工作图标,还做家庭图标。
有段时间米那感觉跟老公的关系很疏远,像极了熟悉的陌生人。
下班回家两人讲不上几句话,躺在床上各玩各的手机,睡眠时间也不在一个频道,一个晚睡一个早睡。
即便有时一起入睡也是同床异梦,他带着耳塞听书,她枕着被子失眠。
米那越过越觉得他与老公的关系变了,不像夫妻更像是搭伙合租的同居室友。
她有一张表上面记录了一个月下来,跟老公每日说话的数量、一起出行的次数、每周性生活的频次…。
结果,数据让她大跌眼镜:
平均日沟通量频次10。
平均月同出行频次1。
平均月性生活频次1。
…
米那老公看到这份数据,给她的解释是老夫老妻,平淡生日就这样。
米那的家庭现状,也是大部分人家庭的映射。
夫妻之间,说不上感情淡了,也说不上谁变化了,就觉得总有那么一丝一点不对劲。
人未老,心已衰。
结婚生子后的“中老年”生活,大概就是这样吧。
2
孩子
有孩子后,最明显的变化是力不足心,很多事想做却提不起劲。
想去旅行看星辰大海,怀里的孩子又才嗷嗷待哺,看着孩子一口口允吸着乳汁,自己的精神头也被一并吸尽。
想去购物选精致服饰,蹒跚学步的孩子牵扯着你,一会向东一会向西,转悠不到半个小时,已是筋疲力尽。
想去影院看超级大片,幼小的孩子又禁不住里面的震耳欲聋,再说,自己也不忍心把孩子带入这么嘈杂的地方。
有时候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了,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看会书追个剧,不争气的瞌睡又突突来袭。
累不起,熬不起。
孩子,让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一下子老了几岁,提前步入了“中老年”生活。
有时候为了图个清静,将孩子送去给老人暂时看管。
终于有时间了,可以坐下来好好将内心的收藏夹清空。旅行、看电影、逛街、熬夜追剧、胡吃海喝…
真过上“清静”的生活后,心里又空唠唠的总觉的不如以前快乐。
掏出手机给远方的老人打电话,听到电话那头孩子的咿咿呀呀,自己乐不可支才恍然大悟:
原来孩子就是我们的“清静”。
3
父母
有孩子后还有一个变化,便是与父母一起生活。
同在屋檐下,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世界,注定要在生活上擦出矛盾的火花。
你喜欢大鱼大肉,他喜欢素炒青瓜。你喜欢跟随新潮,他喜欢内敛传统。你喜欢韩剧欧巴桑,他喜欢抗战老片。
话不投机半句多。
有一闺蜜曾特别悲观的向我们吐槽她的生活,说是跟父母住一起后,她就失去了自己。
失去了隐私。
她有一个毛病,习惯洗完澡的内衣内裤第二天再洗,可她的婆婆是位勤劳干净的人,闻不得隔夜衣服散发出来的汗臭味儿。每次她都会在闺蜜进房间后,偷偷的帮她洗了。
对于闺蜜来说,内衣内裤是很隐私的物品,擅自动别人的物品,等于不尊重她。
失去了夫妻空间。
以前出去游玩可以随心所致,那时候是二人世界。现在出门游玩是一家老小全家出动,就连饭后散步都成了集体活动。
失去了自由。
女人天生爱撒娇,但她觉得跟父母一起后,她就与撒娇绝缘了。在家说话规规矩矩,一副标准的人母人媳样。
跟老人住一起后,她活成了名副其实的女汉子。
三十岁上有老下有小,就如和尚要从俗,顶着光头带着假发,想摘不能摘,想摘摘不掉。
4
生活还在继续
最近都在谈论“油腻”,就连公司的小姑娘也跑来问我:“结婚生子后的生活真的会变油腻?”
我说,是。也不是。
人有三六九等,对油腻的感受也因人而异。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油腻的程度感知。
有些人习惯了清汤挂面,突然遇上诱人可口的红烧肉,贪嘴多吃了几口心里堵的慌,油腻使然。
有些人生来就活在油腻的世界里,他每天睁眼看到,梦里游行着的都是如此,油腻对于他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
结婚生子,就如活在油腻中的家常便饭,吃饭的人不过是在粗茶淡饭。
生活,就是一个油腻接着一个油腻,组建而成的一辈子。
柴米油盐酱醋茶,本就是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