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子汤盆是联体,荤素美食沌一起,
人人都爱土火锅,风味香飘在伊犁。
有人说辣是一种疼痛,鲜香给人带来快乐,而麻可以促进辣。因此,麻辣和鲜香结合到一起就成了痛快!
就因为麻辣是四川火锅的精髓,麻辣的轰轰烈烈咄咄逼人,其强悍的能让人感觉到痛快。而且,火锅味美厚重,所以就特别受到嗜辣人的追崇,受到众多食客的欢迎,因此声名远扬遍布九州大地。
所以说,一般提到火锅,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四川的麻辣火锅。
实际上除了四川火锅以外,各地还有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各有地方特色和风味的火锅。如北京的涮羊肉、广式打边炉、安徽一品锅和云南的野生菌火锅等等,不下几十种。
但是,最令我中意和喜爱的还是家乡味浓郁的新疆伊犁土火锅。
这种火锅是炉锅连在一起的,有铜、铁和铝合金等不同材质制成。吃的时候锅里放入食材倒入高汤,炉子里添加上煤火。除了特殊的食材和生菜以外,因为肉类食物是剁成块不能涮着吃,所以是事先煮熟的,等汤烧沸后就可以和油炸熟了的夹沙丸子等一起吃了。并且是越煮越入味,更香。
应该注意的是,土火锅的燃料要用无烟煤,而且要保持通风。如果是有烟煤的话,则会呛的人受不了。不过,现在使用其他燃料的也不少,如木炭之类的。
至于土火锅是何时传入伊犁、由谁传入的可能已无从考证。但坊间的说法很多,如成吉思汗率大军向西征战路过伊犁时带过来的,西亚胡人到长安经商返回途中带来的,左宗堂收复新疆时随军的天津货郎传入的等等,不一而足。
也有人说是从俄罗斯传过来的,是不是不敢说。不过,上个世纪30年代我爷爷任中华民国驻苏联加盟共和国首府阿拉木图领事时,带回来一个俄罗斯产的黄铜质地的土火锅炉。火锅炉子是经锻造打磨出来的,包括炉座、支脚和烟囱盖都可以拆卸下来。炉子的把手是用果木雕刻后镶嵌在铜把手上的,烟囱盖是雕花的,有点像东正教堂的圆葱头形状,三个支脚像狮爪,非常的精致漂亮和厚重。由此可知,俄罗斯也应该是风靡过土火锅的。
人们常说,在这个世界上唯美食和爱最不可辜负,而火锅恰好将两者包容了起来。清朝严辰吟就赞美火锅“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
火锅在民间本来就有着浓厚的喜庆团圆意味。老爹在的时候,只要是逢年过节,这个火锅就是我们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支撑着整个节日欢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亲情深厚欢声笑语,对生活寄予的希望和美好就在鲜香四溢的火锅中表现的更加丰富和活泛。节日的气氛也更加的浓郁热烈,成为一家人团圆喜气洋洋幸福满满的美好像征。至到现在这种幸福美满温馨的情景,还时常的在脑海里浮现,令人感动和怀念。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口味和对美食种类的喜好是由其生活的环境、条件、宗教、生活习惯和家庭的影响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并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即使走遍天涯海角,这种饮食习惯都会如影随形伴随终身。
不像其他菜肴那样,食不厌精口感丰富,讲究技法精良,花色百出色香形俱全,仅从外观上就能吸引人的眼球。也不像四川重庆等地的火锅好似香辛料的大聚合,味道厚重,需要用花椒八角桂皮香叶豆瓣尖椒生姜茴香等十几种、甚至是几十种调味料来调制。更没有虫蛙脑花血块鸡鸭鹅肠肝之类,会让老伊犁人产生不适感和负罪感的食料。
还是家乡火锅好,夹沙丸子沌羊肉,
味美饱腹心意足,吃的众人乐悠悠。
伊犁土火锅是不需要蘸碟的。讲究的是原汁原味回归自然,敦厚实在纯正,烹制手法简单淳朴,没有那么多的调味料。并且融汇了伊犁各民族的饮食原素,特别符合本地风情习俗和民众的口味。
如哈萨克族的炖羊肉、维吾尔族的缸缸肉、锡伯族的清汤牛排、回族的夹沙丸子、汉族的豆腐粉条、俄罗斯的野生菌等等。自然属性厚重,地方风味浓郁,荤素搭配营养丰富,更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而且火锅的底汤是由牛羊肉骨头加上整鸡,按照伊犁民间传统方式经过长时间的熬制而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人们在吃火锅时可以边吃菜边喝汤,越喝越香,和吃肉一样令人深感满足和过瘾。
如果是四川、重庆火锅,有谁胆敢像吃伊犁土火锅时那样喝汤的话,不是麻辣的口鼻当场生烟,起码也是三天不敢出恭。我想,有过这种经历的人绝对是深有体会,说起来都会愁容满面痛苦不堪。
事实上,即便是在蓉城生活了多年,我从来也没有见过有哪一个当地人在吃麻辣火锅时喝汤的。
更为别致的是伊犁土火锅的汤鲜香浓郁非常适口,具有解酒醒酒的功能,因此,深为饮酒人所喜爱。一般情况下五、六个人聚餐喝上三、四瓶伊犁特曲应该就有人有醉意了,而在吃土火锅时情况就不同了,似乎是越喝越能喝,越喝越清醒。所以,每次聚餐时可以不续菜,但不能不添汤。
前二年成都的李总到伊犁,我叫上澳东、卫星、杨力、志新、杰民、建军等人陪同一起吃饭。席间李总一再歉让,强调他很少喝酒,即便是喝也是二杯就醉。
开始确实如他说的那样满脸涨红,不知道的人会认为他可能喝了一瓶子酒。大家七嘴八舌的让他多喝汤来解解酒,似乎自己的酒量就是喝火锅汤喝出来的。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他居然慢慢的缓了过来,而且破天荒的喝了足有7、8杯酒,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一句“一碗浓汤解腹酒,鲜香存齿忆长久”脱口而出,一个劲的声称是奇迹,并对伊犁土火锅大为赞赏。
像我们这些老朋友们每次聚餐,只要是吃土火锅,准保会比平时要多喝二瓶酒。大家从头至尾都会表现的其乐融融欢声笑语没有一点醉意,唯有店主会为汤是否能够供得上而发愁。更要命的是不但见不到有人醉倒,反而个个劲头十足,喝的酒也远远超出了火锅和菜的价格。搞的做东的人也头痛加心疼,担心钱包受不了。
所以,在伊犁的饮食界有这样一句话:“男女老小补营养,全凭火锅三碗汤”,“一碗火锅汤,半年都不忘”,就这么神奇。
其实,对我来说更看重的是,伊犁的土火锅也像伊犁人一样,豪爽大气热情。不像其他地方抠抠搜搜,将涮火锅的肉切(刨)的就像纸一样薄,甚至不用咀嚼就可以直接从牙缝里塞进嘴里去,而且店家摆的盘就和切的肉片一样薄。
每次应邀参加这样的火锅宴,总是令人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就怕用筷子的时候动作稍微大了一点,盘子里的肉一下子搛完了,丢失了练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才有的一点矜持,被人讥笑为没吃过肉似的。
而伊犁的土火锅则要原始粗犷大气的多了,保留了传承千年的大块吃肉、骨头汤补身的乌孙饮食风俗。沌到火锅里的基本上是剁成块的连骨牛羊肉,或是夹沙丸子还有鸡肉块,素菜只是用来调剂口味压一压吃肉后的油腻。
长忆往昔笑今朝,多少趣乐酒中好,
友情还须火锅牵,更使众人乐陶陶。
伊犁土火锅之所以魅力十足,除了食材没有受到众多调味料的冲击和影响,还在于丝毫不减大口吃肉喝汤的传统。吃的爽汤鲜香,你甚至能吃出边塞“风吹草底见牛羊”的独特风味。
爽快惬意豪气的感觉依旧是满满当当,特别的过瘾满足。而且一连几天你都会沉浸在“一味鲜香口生津,犹游仙庭品山珍”,那种原生态的天然鲜香里不能自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材的更加丰富,伊犁土火锅也衍生出了不同食材的多样品种。如牛排羊排、夹沙丸子、土鸡、牛尾、什锦等等。但鲜咸香的口味基本上是统一的,没有改变。并且食料多以伊犁本地出产的为主,其中牛羊肉永远是主打食材,更符合伊犁本地各民族民众的饮食习惯和需求。
实际上,土火锅经过多年来的传承发展,早已成为了号称塞外江南的伊犁饮食世界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深受人们的喜爱。就像我们每次去吃土火锅时,明川都要来一句:“此味只在伊犁有,怎一个鲜字能了得!”,喜爱的之深之切溢于言表。
因此,在四川麻辣火锅所向披靡走向各地的冲击下,伊犁土火锅依旧影响深远,始终以自己特有的风味坚守着地盘,遍布大街小巷。广受人们的欢迎,无论男女老幼嗜辣忌辣的人都非常适口,欣欣向荣无法撼动。
其实,在不为吃穿发愁的当今社会,人们喜欢聚餐并不仅仅是为了解馋的肚腹之乐,更多的还在于精神上的享受。找个能够放松心情活跃气氛,吃点可口的美食,喝点能够激发人们情感小酒的合适地方。和朋友们天南地北叙旧话新,互吐心声释放一下感情,快意十足。
尤其是上了年龄,就要不急不慌慢悠悠的充分享受和老朋友们一起欢聚的机会,不要像打仗似的三下五除二就吃完饭了。成了纯粹是填鸭式的硬往肠胃里填食物,没有了欢欢喜喜品味鲜香和忆往昔话今朝的乐趣和意义。
我就认为人老了,时光更像是被风卷带而去的云彩,相聚不易。何不将与老朋友们吃火锅时的“啖肉方已毕,又把汤盛起,快快把酒来,频频闻笑语”,这段时间当作欣赏缠绵在身边的美丽红霞,着忙什么呢?!
正因为如此,伊犁土火锅和其环境条件,恰好符合了这样的要求。
就拿我身边的发小朋友和兄弟们来说,他们就对伊犁的土火锅情有独钟特别偏好。在伊犁时,我们总是会隔三差五的便去找个有土火锅的餐厅聚聚。
其实,土火锅就是一道简单实惠的大菜,价廉物美方便快捷,免去了七大碟八大盘的排场。蔬菜牛羊肉或者鸡肉夹沙丸子沌为一锅,荤素汤俱全。再加上三、四道凉菜,吃起来热热乎乎十分的舒畅惬意,无论是佳节喜庆或者招待亲朋都足以解决问题。
因此,平时更适合作为纽带经常将朋友们邀聚在一起,边吃边喝边聊,其乐融融神仙都会羡慕的。
在伊犁吃土火锅是不分季节的,春夏秋冬都非常适宜。火锅炉里添好煤火往桌子上一放,几个人围坐在一起,觥筹交错忆旧话新,吃喝的兴高采烈情意盎然,把所有的闲杂事和愁烦全都抛到了脑后。
待到几杯酒下肚大家的精神高涨起来,口琴吉他手风琴全部上了台面。不管是左嗓子右嗓子一起放开嗓门唱老歌,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那个欢快劲别提有多热闹了。
美食鲜相宜,火锅最得意,
若品个中香,还须到伊犁。
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四川麻辣火锅开始进军伊犁,挤占饮食界。出于对新菜品种的新鲜好奇,我和一些朋友开始出入四川风味的火锅店。
那个时候,伊宁市实际上并没有几家川味火锅,而且店面都不大。朋友里面对四川火锅情有独钟,特别喜欢吃的是三舅(戏称)老卞和蝈蝈,每次大家要聚餐时,他们俩个就首先提议:“咱们去吃四川火锅吧!”
结果,吃麻辣火锅就成了当年的第一选择。其实,我和高献智等身边的几个朋友对川味火锅的兴趣都不大,更谈不上爱好。
因为,对我们来说“唯有伊犁火锅美,不知别处味道香”。川味火锅和伊犁火锅终究是两种风味两种感受。就像卫星说的:“一个是喝汤吃肉,一个是麻辣窜喉。”而有些对辣味天生忌惮的人,像澳东建军他们别说是吃,只要提起麻辣两个字,额头上就已经开始沁出汗珠来了。刘志勇则说的更干脆:“吃麻辣火锅那是在自虐!”他认为麻辣火锅从入口到肠胃再到菊花都在受折磨,还要去吃,那不是自虐是什么?!
还有几个重要因素。一是总是吃不饱,除了灌进去一肚子酒以外胃里几乎就没有什么东西。每次在川味火锅店聚完餐出来,我们都要醉醺醺的再去找一家拌面馆,吃上一盘拉条子后才有了结结实实的饱腹感。
再就是川味火锅店把肉切的像纸一样薄,不管是平摊在盘子上还是卷成卷,花样搞的再多吃起来总是觉得不够塞牙缝,而且还喝不成汤。不但吃的没精神,脑子还动不动就放马由缰,不听使唤的转到了汉人街的羊羔肉上去了,结果是吃的太分心醉的又太快。
最关键的问题说起来有点不雅,让人很难为情。也许是本地老肠胃太腼腆,还没有适应这个突然闯进伊犁相对清淡饮食界的外来麻辣家伙,每次在吃完川味火锅后肚子都会闹点不大不小的毛病。甚至因为菊花受不了,一到出恭时就会六神无主提心吊胆。
而且当年的工资都不高,火锅店里的肉又有点贵,口袋里的那点钱也不允许我们放开了吃。后来还是三舅聪明,想出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办法,就是每次到火锅店去之前我们都先要去一家羊肉铺,买上二公斤连骨羊肉剁成小块装到包里,然后悄悄的带进店里去。
因为火锅店是不允许从外面往店里带食物的,结果,我们每次都像是做贼似的把肉藏好,并乘店小二不注意的时候赶紧往锅里扔进去几块。为了不被店家发现一次还不能放的太多,免得太明显了,而且放完肉后还要赶紧用其他素菜来遮盖住羊肉块。
如果是正在吃的时候赶上服务生过来添汤倒茶,我们还得马上把肉块含在嘴里闭上不动,并且瞪大了眼睛紧盯着服务生的脸看他发现了没有。有好几次服务生盯看着我们的时候两个眼睛瞪的要比我们大的多,一脸的惊诧不已的表情,好像在说:“咦?火锅不至于麻辣到让这些人的腮帮子都肿起来吧?!”
更让服务生感到犯迷糊的是:“本来点的几乎都是素菜,可火锅里冒出来的怎么是羊肉的味道?!”
若问佳肴怎么样,味美还是在家乡,
今生习惯难改变,吃遍天下再无双。
后来就连县上的朋友到伊宁市来,我一般都是直接将他们带到川味火锅店里就餐。一是让他们品尝新鲜,二是比起在其他餐馆酒店点菜要便宜的多。最主要的是麻辣味浓重谅他们也不敢放开吃,这样也可以省下不少钱。
至到有一次我又兴冲冲的安排巩留县的朋友们直奔一家四川火锅店,到了门口尖明子一把拉住我:“咱们今天能不能换个地方吃饭?每次咋都是四川火锅?!回去后就连老婆闻到打饱嗝的味道,都知道我们吃的又是麻辣火锅!”
我再回头看看其他人,也都是满面愁容,一脸的惆怅。
我一下子变得一头雾水:“你们不是喜欢吃四川麻辣火锅吗?所以每次我都是按照你们的口味安排的呀!”
“谁说的我们喜欢吃?我们根本就受不了麻辣味,而且每次都吃不饱,还要饿着肚子!”
这时候我才知道经常吃麻辣火锅居然把脑子都吃坏了,结果我把三舅他们的喜好给安到尖明子他们头上了。
不过他们还是给我留了一点面子,因为前几次来伊宁市的时候,我发现他们走路的姿态不太对,现在联想起来搞不好是把痔疮吃出来了!但是他们没有好意思说。我想,肯定是这样的,因为我就知道有几个人据说就是吃麻辣火锅造成的。
但是,如果吃伊犁土火锅情况就不同了,“酒香来搭配,美味共倍增”。大家没有麻辣之虞,一定会表现的兴致高昂欢声笑语,吃的抹嘴抚肚心满意足。
当然了,也有人对四川麻辣火锅有着偏好,而且还能玩出新的花样。
那个时候聚餐去吃川味火锅是一种时髦。等到酒足饭饱以后,有些人便乘着多数人喝的头昏眼花,神智近乎智障时便提议玩个游戏,把各自的手表扔进沸腾的油光闪亮的麻辣汤锅里。在一层红油和剩菜的遮掩下大家再一起用筷子去捞,无论是高档的还是地摊货捞上那一个就算那一个,不许反悔,然后就看各自的运气了。
最后吃火锅居然变成了智力比拼,这时候才让人见识了戴几万元一块手表人的脑细胞不见的比戴劣质手表人的强悍精明。
据说,最先提议的人往往是最清醒最聪明、戴的手表也是最差最不值钱的。后来有吃过亏的人也学乖了,在下次聚餐前事先到小摊位上买了二、三十元的手表,结果至到变成了古董也没有遇到机会用上。因为当今社会除了特别的脑残或者是神经病,没有人会占了便宜后在同一个问题上去犯别人的傻。
实际上有更多的伊犁本地人就对麻辣火锅不是特别的感冒,那怕是能玩再好的游戏。偶尔品味一下还可以,要是连续吃上二、三次就会受不了的。
去年12月初新光和夫人来成都,我们到双流一家名气比较大的火锅山庄去吃火锅,我就发现他们对麻辣火锅不是那么感兴趣。因为他们头一天到来后章兴成就已经安排吃了一次四川火锅,应该和我一样,除了口味爱好不同以外,多半也是肠胃不适应的问题。
后来四川麻辣火锅也衍生出了不少新的品种,像自助火锅和小火锅。因为既有麻辣的也有海鲜菌类和清汤口味的,就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尽管如此,我们对伊犁土火锅的爱好还是割舍不去,热气腾腾的土火锅总是会给人一种包容安稳和带来欢快惬意的感觉。鲜香四溢堆满了牛羊肉或夹沙丸子的土火锅一端到桌子上,就有一种和老朋友再次相会了的亲切感。每到这时候“鲜香欢喜两相宜,就怕肠胃等不及”。人人都是笑容满面直咽口水,气氛也活跃了起来,吃的更为舒畅惬意。
而伊犁的店家也非常的朴素豁达,良心经营,食材新鲜给料充足。因此做的火锅味正鲜香,人们吃的放心吃的高兴。
家乡火锅作记忆,多少欢乐留心里,
偶生愁情惹不安,便可借来消孤寂。
前二年我就遇到过这样的火锅。一次和文总去巩留县,下午县上的领导安排晚宴。因为,除非是相识多年的朋友,我天性就不喜欢和这些当官的人们打交道,好似话不由衷戴着一幅假面具吃饭,浑身的不自在。如果恰好有几个谄媚之徒在场,(只要有当官的在场,从来就不缺这种具有苍蝇属性的人)那么这顿饭就算是白吃了不说,还难为了自己的胃。就告诉文总说要和朋友们去吃饭,这样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玩的高兴酒也喝的安心,更随意自在。
铁锁安排在了一家农家乐里吃土火锅,这正随我的愿合我的意。
结果土火锅一端上桌就让我惊喜不已,笑的肚子痛:“这个农家乐是做生意的,还是做慈善的?”
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像这种将牛排堆摞的快要和烟囱一样高的土火锅:“这也太实在了吧?!就凭把牛排摆的整齐和这么高也得有硬功夫!”
铁锁却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一脸的淡然:“这有啥好奇怪的,我们巩留县的火锅就是这样的。”
那天因为牛排上的很多,铁锁、我、继辉和其他朋友,几个人放开吃都没有吃完,还剩下了不少。
因为已吃了一会儿才想起来拍照,即便如此,当把我称之为“傻子火锅”的照片发到微信群里后,从我开始玩微信以来从来没有收到过如此多的反馈。大家都在询问火锅店在什么地方,味道如何,并纷纷表示要慕名前来品尝。
从这方面来看喜好土火锅的人还真是不少,难怪土火锅在伊犁星罗棋布到处都是。
“一个鲜字恋半年,只有家乡可解馋”。尽管作为候鸟春归秋回,但我在蓉城也生活了多年,每每想起伊犁的土火锅来还是会忍不住的要流下馋涎来,总是有一种割舍不去的情怀。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口腹解馋的问题了,而是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上,是关系到乡愁的问题,就像心里有了一片春天,吐出来的都是芳香。
甚至在成都有时候感到寂寞了,便静坐在一边倒上一杯热茶喝着。然后在脑子里开始搜寻,以前在伊犁和朋友们一起吃土火锅时的欢歌笑语情景慢慢的浮现在眼前。不但好像又闻到了土火锅特有的鲜香味道,而且就像是喝了260克伊犁老窖,居然把孤愁情绪也浇去了一半。
李白想念家乡“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我是“思味忆火锅,鲜美连乡愁”。实际上乡愁的基础之一也是家乡的美食,两者总是纠缠在一起割舍不去,所以才有了妈妈的味道这一让人魂牵梦萦的说法。
一个人一辈子经历了很多很多事情,什么事都可以变得模糊,但是唯有乡味在心里永远是清晰的。这个时候记忆就起到了关键的纽带作用,将两者紧密的连接到了一起。
作为闲居异地的游子想到了家乡的美食,就像看到了老屋袅袅升起的炊烟。不仅飘逸着流淌在血液里那个非常熟悉的家乡味道、儿时的欢乐、门前清澈的小河和我们走过的遥远的路。看到了家乡的蓝天白云,就有一股清新温柔的春风吹进了心里,带来了无尽的温暖和绵绵爱意,梦里都是甜滋滋暖融融的。
“游子总是恋家乡,美食相连情谊长,偶有孤寂又生愁,还把鲜香抚心肠”。时常的借着回忆美食来消解一下远离家乡的乡愁。“遥忆生炊烟,便涌心中甜”,慰藉时常窜出来的寂寞情绪是多少客居他乡游子的必备作业。
人们常说“即便山珍配海鲜,难忘乡味最甘甜”。而“鲜香味常在,梦里也会来”,伊犁的土火锅也就成为了家乡美食的最佳代表,此生无论如何是挥之不去了。
2021.3.8.成都。
(网络配图,致谢!十自拍)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