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范建国这一辈子也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情。也没有多少丢人现眼的事。是个极其普通的人,要说特点就是他瞎了一只的眼睛,话说他的眼睛在他大概10岁之前是正常的,整个人都是农村人那种精打细算的精明劲在哪里,可是他到底是瞎了一只眼睛,但是这碍着别人什么了吗?
范建国是村六队的。分大队基本上都是按照祖籍或者姓氏,张姓的是三大队,王姓是五大队,范姓嘛就是在最靠东的六大队。据说这个范氏是从安徽迁移过来的,50-60年代到处饥荒,有一伙姓范的就从安徽逃荒到了河南,觉着河南位于中原地带,有土地,怎么也会有吃有喝,就逃过来了,一个人逃过来害怕被欺负,就带着半个村逃过来了。
你逃荒过来就逃过来吧,人祖上是要安家落户,把一应耕种家伙事都拉过来了,——大耕犁,锄头,竹靶子,还有好多半大个孩子拉着木架车,刚过来那会着实把五队的吓了一跳,以为要过来占山为王了。两个队就开始打架,光是那会混战就约架了十几次,那会大家都没有吃的,怎么可能允许突然来了几组外乡人这么过来抢位置。
人家也不白来,东打西让的过了一年,村支书觉得也不是个事,就划了一片垃圾场说给他们,其他的他们自己解决,土地也是走遍了好几个领导,最终市里来了大领导,找到一块非常荒败的耕种地,让他们自己解决。
这一连2个自己解决,并没有让这群外乡人气馁,他们照样是团结一致,每家多多少少分了1亩田地,其他队的田都靠着汾河,肥沃的很。他们的土地距离浇灌河远不说,之前还被别人种了一堆白杨,吸干了肥料。
他们这一队有将近100口人,自己做打场地,石匠做石滚,木匠,篾匠都齐活上阵,搞了2年竟然比五个大队做的都有声有色的。
他们都在这落了好几十年了,现在他们俨然就是这一片区的原住民一般,范姓的人口应该比其他五队的人都多了,也是能生,你把不住人家生的快,十几岁的孩子基本上都当妈了。
范建国他一家弟兄三个,他出生的时候都90年代了,赶上计划生育,他是老大,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躲过去的,他下面又来了2个弟弟,但是他们家还是穷,饭食很简单,所幸能够吃饱。他五岁都长到了50多斤,也算个小壮汉。
他们一家一年都难得吃上一次肉,过了年才买点大骨头带着肉,熬一大锅,里面下点红薯叶,洋芋丝,炸豆腐,然后炕几张大饼,一家人吃一顿。
范建国的家位置倒是极好的,放到现在就是妥妥的学区房,距离范滩一中就一条马路,他们家左边开了一家代销店,右边开了一家饭馆。一中的学生中午去了饭馆吃饭,课间去代销店买点瓜子,辣条解馋。他们家却从没想过要做点什么,一问到,就说没得主意。
其实范建国家里是做过点小生意,他老爹开过面包店,可是学生哪有几个人吃得起面包的,就做不成了。又开了一家租书店,2角租两天,押金5元,有的押金还2元,他那个押金还是略显便宜,更何况你去学校图书馆,《安娜卡列尼娜》,《钢铁怎样练成的》,《呼啸山庄》这种书还不一定借的到。好多学生借了就不还了,押金没有就没有吧。 畅销书大家都借不到,急的范建国的父亲天天打电话催新书,这书店生意大抵还是黄了,剩下的书就盘着卖给了学校。
于是他们也没再做什么生意,倒是赔了好多外债。
范建国小时候是极其聪明的,刚上小学二年级就基本上读过了上百本书,也是得益于他父亲开租书铺,他父亲也是非常欣慰,说赔了就赔了吧,至少孩子还学到东西了,可是那可是赔了好几万,万元户可不是说说。他父亲就出去当了钢筋工,做体力活还债。
第二章
母亲一个人带着他们兄弟三个人在家,范建国人还是极好的,他们班里就数他长的最高,家里重活,班里的一些体力活,建国一个人都包揽了,他还是他们班级的第一名,村长每次看见建国就说:我们村要出个状元啦。
建国妈自然乐得其中,她也觉得自己后半辈子指着建国了。
五队的王勇元,他跟建国一个班,他每次都只能考试第二名,或者和建国并列第一,但是他努力啊,建国基本上不需要发力,每次都第一,上了小学三年级了,开始写文章,建国脑子里仿佛有数不尽的故事和感慨一样,次次都成为范文,还参加了镇上的作文大赛,上了优秀前100小作文排行。
这一下王勇元不淡定了,他也让他爸给他买各种书恶补,他爸哪里读过什么书,就上过小学一年级,认识的字都不超过100,于是就委托他那些大老粗朋友市里买书,买回来了,《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包法利夫人》,《死魂灵》
王勇元开始恶补起来,越看越不对劲,他开始思考,范建国都是看的这种书籍吗?怪不得他如此老成,但是王勇元沉迷其中了,他开始看他们班的女生的眼光不太对劲,他时常在想,男人女人原来是这样吗。
他还时不时盯着班里刚新婚不久的语文老师饱满的胸脯发呆,上体育课他想撩起他们班文艺委员史盼盼的裙子。终于王勇元成绩一落千丈,他父亲着急万分,他想看看儿子看到了什么,但是于事无补,他根本看不懂那深奥的文字到底写了什么。
王勇元的父亲找到了老师希望找到答案,这位新婚不久胸部饱满的老师同样吸引住了王勇元的父亲,他父亲若有所思的盯着那个高大的胸部。但最终他们还是没有找到答案。
他们班里总是有几个调皮的坏孩子,但是他们从不敢欺负范建国,因为范建国学习好,老师同学都喜欢他,他都是在老师的注视下一直成长起来。
范建国家后面是两个老人,儿子早早去世,老两口因为是公务员,就一直没生,都60多岁了,干重活是一点力气也没有,范建国常常去给他们带点柴,他们地里的红薯,胡萝卜等,基本上都是范建国帮他们收回来。
他多好的一个孩子,老两口经常说。但是范建国从来不要老两口的东西,他只是想去看那个老爷爷的《七侠五义》,《隋唐演义》和汪曾祺,他觉得好极了,那些书,拿下文字好像有无限的魅力,在吸引他,诱惑他.....
第三章
上了四年级王勇元成了痞子生,他整天抱着本书,也不知道在看啥,但是他落后成了后进生,班级倒数一定有他一个位置。他还认识了好多痞子生,那些原来都不敢跟他打招呼的坏学生都成了他的“好友”。
他父亲非常担心,但是却没有办法,他天天拿着一本“包子夫人”在看,他不明白他到底在看什么,他觉得儿子可能看到了某个秘密,还没有出来,他常常这么自言自语的认为着。
王勇元和两个小痞子有一天拦住了他们班的女同学,把那个同学带到胡同口,他说要研究下人体构造,那个女同学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看在王给了她一包辣条和5角钱,她答应了。
王勇元和另外两个人要脱人家裤子,那个女生吓坏了,四年级的女生显然比四年级的男生更加早熟,她早就看穿了他们的把戏,就开始大叫,这让他们三个非常没面子,钱花了,没有获得“知识”。他们一个人捂住这个女生的嘴,另外两个人就要去脱女生的裤子。
范建国这个时候出现在了那个胡同口,但是谁也不知道他为啥就出现在了那里,他来了就去制止,他长的很壮,就那么一甩手,就吓走了另外两个人,王勇元非常气愤,这个胡同口他选了很久,不可能有人能找到这里,胡同口旁的3-4家都搬空了。
范建国那天其实是抄小路去走亲戚,也是误打误撞的看到了这一幕。王勇元和范建国厮打在一起,王勇元当然不是范建国的对手,他被打的鼻子都喷血,那个女生早就一溜烟跑回家了。
第二天那个女生和范建国一起找到老师,状告了王勇元的恶行,王勇元的父亲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儿子在看什么书,他觉得自己在这个胸部饱满的老师面前丢了面子,他不能理解,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要看女生的下面,他20多岁才对女人有兴趣,为啥自己的儿子才9岁......
王勇元的父亲把王勇元带回家抽打了他一顿,王勇元一声没吭,但是心里在怨毒的思考着某个事情,但是毕竟也是自己的亲骨肉,他父亲并没有做太过分,并好好的教育了他一顿,然后没收了他全部的书,并不允许他再观看课外书,除非他能再进前10名。
王勇元第二天找到了另外的两个人,他们对王勇元的计划表示了相当的认可,于是某一天的下午放学后,王勇元找到范建国,表示要以牙还牙,去小树林找范建国单挑,范建国当时并未答应,但是耐不住3个人恶心谩骂。他倒是不害怕3个人的报复,他觉得他还是可以打得过他们三个人的
但是他低估了这三个人的主意,他们把他骗到一个粪坑边,他们还找来了一个高年级的同学,一个已经上了初三的大块头,把范建国打了一顿,还把他沁在粪坑中,直到他呛水昏迷了过去。
他们就那样把他丢在了粪坑边上,他的母亲等他到天黑,都没能等到他回到家,她害怕的要死,找了好几个同乡去找范建国,他们最后还是找到了他,他昏迷在了粪坑边。他们一行人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
范建国大概是过了2天才醒来,医生表示他被人击中了后脑,而且有一只眼睛受了很重的伤害,有失明的危险,他母亲当场就昏迷了过去。
班级里有人看到了王勇元带着2个人找范建国约架,警察,校长和老师把他们三个的家长都叫了过来,说了范建国的情况,并表示他们可能面临去少管所,他们三个人吓坏了,他们只是想教训一下他,并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他们供出了那个高年级的同学,那个同学据说早就过了16岁,是社会上打工后来又回校读书的....
高年级那个学生被送到了监狱,他们三个人被带走,可是他们年龄太小了,没多久他们回到学校,没多久王勇元的家搬到了县城,他也去县城读书去了,过很久,彷佛大家都忘记了这个事情。
范建国再也没能回到学校,因为他变痴呆了,变傻了,时不时的胡言乱语,经常坐在他们家门口讲大刀王五,七侠五义,他们家后面的老两口就坐在建国的旁边,专注听着范建国的说书。
而且他一只眼睛变瞎了,由于他经常跑出去胡言乱语,他母亲经常打他,她还是跑到街上讲三国水湖,小朋友们都围着这个傻大个唱唱跳跳的,跟他同伴的同学都去了县城读了高中啦,他都到了娶亲的年龄啦!
有一天六队的村支书走过西街,买完了一块五花肉,回家路上,范建国在汾河旁边,坐在地上,大声叫着:
"话说,罗成和单雄信等人义结金兰,相约共享富贵,同生共死....."
村支书呆呆伫立在那里,自言自语说道: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就傻了呢?怎么就傻了呢?怎么就.......,他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好像能唤回那个聪明的小伙子一样,可是谁能唤回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