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意大利人,全世界的审美都提高了

多亏意大利人,全世界的审美都提高了

首页模拟经营路易吉老爹的披萨饼制造厂更新时间:2024-05-05

从罗马帝国到文艺复兴

意大利人改造了整个宇宙


意大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一场疫情,让中国人心目中对这个遥远国度的印象,又增添了一些注脚。

从2月20日疫情爆发开始,意大利度过了煎熬的一个半月,此时此刻的意大利,距离彻底摆脱困境,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贝尔加莫的医生还在拼命为无数的患者抢救,米兰的火葬场因为工作量激增而不得不对逝者进行土葬,大量的患病老人为了青年能得到救治机会而放弃自己;

而从另一个视角看,乖乖隔离在家的人们开启了精彩的阳台音乐会,还有大胆的居民牵着借来的狗上街散步,甚至连副市长也忍不住跑出家门慢跑30公里。

意大利佛罗伦萨。/Nikola Bikar

那些奋战的医者、引吭高歌的阳台艺术家以及出门开小差的市民,共同构成意大利色彩斑的社会图景,也各自成为意大利人多元国民形象的一部分:

他们艺术修养极高,对音乐、文学、舞蹈、绘画具有天生的热情;他们自由奔放,行事总是不疾不徐,又不温不火,太多心思都花在一杯浓缩咖啡和一身笔挺西装上;他们热爱社交,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之间,也少有东亚式的拘谨。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意大利人总是一副不大靠谱的花花公子形象,意式思维的表亲是地中海那一头的西班牙。

穿过所有偏见和传闻,今天的意大利人到底是怎么练成的?

《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

[美]罗伯特·D.帕特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5-1

本书论述了意大利如何在法西斯专制崩溃后,成功地利用意大利深厚的公民传统,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民主机制,逐渐使意大利社会走向善治和繁荣。

现代意大利

在巧合和侥幸中建国

意式的散漫和胜利哲学,从建国的时候就已生根发芽。

就如国歌中所言:“迄今已数世纪,遭欺凌受嘲笑,只因久分裂,长涣散不团结。”和欧洲大陆上的其他国家比起来,“统一的意大利”这一概念原本就相对缺少政治基础和群众认同。

作为灿烂夺目的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民族精神的真正觉醒要等到18世纪,而一直到19世纪,英国需要一股力量牵制法国,法国和奥匈帝国之间也需要一个有效的缓冲区,这种均势才催生统一的可能性。

黄昏中的罗马斗兽场。/Diliff/wiki

回顾历史,最终统一意大利的萨伏依王朝,看上去却不是那么强势。萨伏依位于意法交界之地,多次被法国、西班牙等列强蹂躏,偏偏靠着外交手段不断地在列强之间左右横跳,把领土一步步扩张到阿尔卑斯山以南的皮埃蒙特。

所谓“建国三杰”加里波第、加富尔、马志尼,各自在军事、外交及行政、政治理论三个层面,为意大利的统一发挥决定性作用。但与中国人习惯性的历史想象不同,这三位*,恰恰拥有截然不同的政治理想,在实践中更是嫌隙巨大。

加富尔出身贵族,统一运动当中,在各方势力间长袖善舞,为萨伏依王朝争取了生存空间。但同时作为王朝的首相,加富尔又坚定地反对共和制,他梦想兼并意大利北部的富裕区域,对南方的西西里、那不勒斯没什么兴趣。

意大利建国三杰,左起为马志尼、加富尔、加里波第。

与加富尔不同,革命导师马志尼则是一位共和制的坚定支持者,希望把意大利诸邦联合成为一个独立、统一的共和国,多年后,列宁将他称为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马志尼的革命之路十分坎坷,甚至一直延续到意大利统一完成之后。在他的众多追随者中,就有朱塞佩·加里波第的名字。

不过相比于共和,加里波第对国家统一更为为热心。赫赫战功和国家利益置上原则,让他成为现代民族国家意大利的标志人物。

《剑桥意大利史》

[英] 克里斯托弗·达根 / 新星出版社 / 2017-10

本书描述了从罗马帝国的衰落至今,意大利政治局势与社会经济的演变,并对过去两个世纪中意大利在塑造民族国家形象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研究。

1858年,加富尔为煽动法国对奥地利作战,将萨伏依(就是他们萨伏依王朝的兴起之地,此时王朝中枢已经迁到了皮埃蒙特)和尼斯地区作为筹码送给了拿破仑三世。

这一举动大大触怒了尼斯人加里波第,这位为了建立统一意大利而南征北战的将军,无法接受自己一夜之间变成法国人。

1846年,圣安东尼奥战役中的加里波第。

1860年,加里波第招募志愿者,准备南下解放西西里。首相加富尔生怕他一旦成功占领南部,转而拥护共和,于是处处设阻。

远征军五月初从热那亚出发,在六月解放了整个西西里,九月初便北上攻克了“两西西里王国”的首都那不勒斯。最终,加里波第基于国家统一的愿望,将整个南方献给国王。

至此,除了威尼托和罗马,现代意大利的版图才基本确定。

意大利那不勒斯。/Pier Luigi Valente

数年后,奥地利战败,东北方的威尼托并入意大利。

1870年,借着普法战争的机会,意大利夺回了亚平宁半岛的历史性首都罗马——在巧合和侥幸中建国的意大利,总在敌人被敌人的敌人打败后摘下胜利果实。

至于总是被民间历史爱好者所调侃的意大利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相比统一运动时代,已经要靠谱许多了。

《意大利人为什么喜爱谈论食物?》

[乌克兰]艾琳娜·库丝蒂奥科维奇 著 / 林洁盈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 2016-12

本书分区综览全意大利十九个地区的食物与人文风景,并深入剖析意大利饮食文化的十九个核心关键词,论述面向涵盖政治、文学、历史与厨艺。作者以异乡人与意大利文化爱好者的双重身份,敏锐地观察并发现意大利人之所以为意大利人的真正原因。

意式生活

人人都是有腔有调的艺术家

意大利式的一天,是被食物和服饰填满的。

走在意大利的街道上,很少能看到行色匆匆的人,无论什么季节,都有身着各式西装的人,要么正要去喝咖啡,要么走在从咖啡馆回家的路上。

就像英国人喜欢谈论天气、讨论时政一样,意大利人一张口,所说的多半是饮食。

意式浓缩咖啡。/Coffeegeek

2019年初秋,我在罗马大学赴伊拉克的一个考古预备会议上,听领队教授把临行前的注意事项交代给学生们。

结果一个半小时的会议开下来,有半小时都在讨论食物。细致到每个人咖啡要带多少、当地食物的烹饪方式(考古队有自己的厨师,不需要队员做饭)。

队员们在考古工地吃饭聊天的话题,也永远离不开那些离家之后思念的美食——包括应该怎么撒罗勒碎、怎么样切莫扎莱拉奶酪。

意大利Pesto酱,用罗勒、橄榄油和松子研磨而成,可以和意大利面食或其他菜肴如汤一起食用。

意大利人爱饮食,更准确地说,他们喜欢精致的饮食。

他们不能接受星巴克的风味,觉得高比例的糖浆、牛奶、水冲淡了浓缩咖啡本身的醇厚味道。甚至在老一辈意大利人眼中,那不过是难以下咽的兑了水的浓缩咖啡。

当姗姗来迟的星巴克在2018年进驻意大利的时候,也不得不满怀谦卑地在店面装潢和宣传上大做文章,来表达“对咖啡之国崇高的敬意”,方才减少了进入意大利市场的阻力。

1910年,那不勒斯的披萨店。

另一样挑战意大利人底线的是美式披萨。厚厚的饼皮,有的时候还会加上菠萝,这两个元素足以让任何一个意大利人发上半天的牢*。必胜客风靡世界的经典口味,来到意大利就是“歪门邪道”。

懒洋洋的性格,让意大利人有心思仔细打磨他们发达的手工业的引领世界的时尚业,也让烹饪带有一种作坊生产式的趣味——你时常能街角的不起眼处寻找到口感惊艳的披萨,味道不俗的咖啡和冰淇淋。

遗憾的是,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散漫的社会氛围,意大利至今没有诞生出一个足以代表他们国宝级美食世界性品牌,反倒是大洋彼岸的移民国家美国,让星巴克和必胜客抢横扫世界。

意大利伊莫拉,商店橱窗陈列着意大利特色食物。

正如《意大利人为什么喜爱谈论食物》一书中对大名鼎鼎的圣丹尼火腿的描写:

“(火腿)运气好的地方,在于该地区的暴风雨放电导致臭氧的产生,而臭氧能促成生火腿的熟成。接在频繁雷暴雨之后的,是艳阳高照的日子,湿度变化范围从最高90%到最低50%之间。快速的干湿交替给生火腿带来了好处,好像每一根纤维、每一个细胞都经过了一种缓慢且穿透性的按摩过程。”

如此美食,又怎么可能指望它能实现工业化量产呢?

现磨的浓缩咖啡,地道的意式披萨,量身剪裁、色彩丰富的意式西装,对衣食的追求让普通人都带上了不少艺术气息。置身古罗马丰富的遗产和文艺复兴以来巨量的艺术杰作之中,每个意大利人都更接近有腔有调的生活艺术家。

意大利罗马广场。/Cristina Gottardi

意式抗疫

乐观、坚韧、优雅

1月30日就首现病例的意大利,第一时间就宣布对中国停止直航,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在本土疫情爆发的初期,意大利反应不可谓不迅速,接连宣布封锁11座疫情严重的小城镇,封锁整个伦巴第大区(相当于中国的省级行政区),直到封锁全国。但与武汉封锁不同,意大利的每一次封城决定都需要克服相当大的阻力,即使命令下达,也会常有抗命行为发生。

3月4日,时值11座小城镇已经全部封锁,伦巴第大区仅下达了停课令,其余地区运转还在照旧。此日早上当新闻中已经播报宣布全国停课后,又发生了剧情反转:因教育部长反对,停课令尚须进一步研讨。直至傍晚才最终确定全国停课。

米兰大教堂。/Caleb Stokes

几日后,当伦巴第大区封锁令最终生效的前夜,首府米兰的火车站挤满了南下逃难的人群,加里波第站当日开出的最后一班797次列车宛如生命之舟,将最后的旅人送回南方。

但事后证明,他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即使封省,也有列车通行。宣布封国之后的数日也都仍有航班进出。

听上去就像关闭大门,但仍敞开窗户。

意大利威尼斯。/Damiano Baschiera

在城市内部,一直没有强制居民严格禁足。居民如果有出行需求,只需要随身携带一张按照政府规定格式填好的自我声明即可。

即使是这份重要声明的规定格式,也经过政府多次更新。3月31日,内政部甚至下发文件,允许老人、小孩在健康成人的陪伴下外出散步,但是文件又很快遭到卫生部和多个大区的抵制。

在中国人看来,这样严峻时刻的慢节奏或许是难以理解,但也是值得尊重的一种异国价值。当阳台演奏的视频在中文互联网流传,我们很难不被灾难中的乐观、坚韧、优雅所感染。

当前的措施,对于意大利而言已经是史无前例,特别从封省到封国的命令。在诸多的管控措施之下,仍然留出足够的孔隙作为人民必要的退路,行动中槽点不断,但也无处不透露着浓浓的意式人情味。

“意大利人改造了整个宇宙”

意大利独特的文化背景,培养了人类历史上最顶级的艺术家、建筑师、文学家。

从米开朗基罗到达芬奇,从薄伽丘到卡尔维诺,在意大利,文学艺术家的话语权或许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更大,他们将人文主义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今天让我们看不懂的抗议政策上的拉锯,很多本身也是在平衡各方的利益诉求,尽可能顾及更多人的声音和权益。

如今的抗疫斗争,解散了绝大部分的聚集性活动,阻断了很多交通,却也为一些真正有需要的群体留好一条门缝——每天仍有一列火车从都灵、米兰开往罗马;市民如确需上街,填写好自我声明即可;全国所有劳动者,包括非法移民,都可以得到600欧元的抗疫救济金……

《意大利人:一个民族的优点和缺点》

[意] 路易吉·巴尔齐尼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7-6

本书作者是意大利著名记者、作家,年轻时随父迁居美国,二战结束后返回意大利,1958-1972年任意大利众议院议员。本书从外国人对意大利的依恋讲起,一直讲到意大利人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堪称一本意大利解密手册。

正如巴尔齐尼著名的论断:

意大利人改造了整个宇宙,起码是改造了人对于扎偶的观念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他们解开了一场革命的序幕,这张革命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要改造欧洲。人文主义意味着承认人类既能行善也能作恶的巨大能力,承认他们的美德、缺点和本性;他们的本性既不同于其他动物,有不同与天使。”

意大利罗马,特莱维喷泉。/Cristina Gottardi

现代社会,我们对于个体的尊重、对于理性的珍视、对于人权的维护,都能在这个国度找到一部分源头。

4月12日,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Andrea Bocelli受市长之邀,将在米兰大教堂开展一场独唱音乐会“MUSIC FOR HOPE”,用视频直播的方式传遍意大利,用来表达“慷慨、勇敢、进取的米兰甚至整个意大利,将像我们的希望一样再次迸发活力。”

疫情可以散播恐惧,但并不能泯灭乐观,更阻挡不了意式人情味,它甚至都不能阻止意大利人拨动琴弦,对着陌生的路人、对着自己熟悉的国家高歌一曲。

留言分享一下

你去过意大利哪里?

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见闻?

✎本期坐馆 | 桂祎明

✎编辑 | 苏炜

图一 | Victor Malyushev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