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一个狩猎女性的饥饿游戏

滴滴顺风车,一个狩猎女性的饥饿游戏

首页模拟经营来呀买卖更新时间:2024-07-29

写在前面的话:

怼生育基金,非常温和,也莫名其妙被禁言7天。

我当然无F可说。

终于又见到大家了,涕泪交流。大家可以拨冗关注一下女拳育儿公众号(*nvquanyuer。尤其推荐家长们关注,以后会更新很多独家育儿知识),万一失联,还能看到我在地下冒出的狗头和哀嚎……

这些天,滴滴和寿光两个新闻,是最让人不安的。

说说滴滴和它臭名昭著的顺风车吧。

《饥饿游戏》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我一直是当恐怖片来看的。

一群大佬,设计了一个超级游戏,里面有十二个选手,要在游戏里互相厮*,争取唯一的生存机会。

当然,每一个选手都被告知,你的生存概率很大。死的会是别人。

通过这个游戏,大佬们赚得盆满钵满。而且牢牢地把控了十二个区域。

1

滴滴顺风车,也是一个生存率游戏

你上车了,但我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平安回家

你叫了一辆车,这个车的司机,其实,我并没有严格审核过,我并不知道他是谁。

他是不是凶手,是不是强奸犯,这个是随机的。

这个秘密,天知地知我知,你不知。

曾记否,滴滴最初的拓荒史?“一个互联网的新生事物”,曾经以环保、便捷、共享的新锐姿态横空出世,象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它遭到旧同行的迎头痛击。

一度,多个城市有出租车及出租车公司联合抗议滴滴,甚至动用行政力量来给滴滴找茬子。

而那时候,社交媒体上的公众们以压倒性的呼吁,支持滴滴。

加上资本的横扫,滴滴摧枯拉朽,艰难的地推时期结束了。

曾记否,“师傅,注册个滴滴吧,有5块钱补贴哦。”

在N个路口,火车站里,拿着二维码的牌子,苦苦哀求每一个司机的创业期结束了。

2016年8月,滴滴收购了Uber在中国的业务。

滴滴吞噬了几乎所有的司机,覆盖了每一条道路。

作为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的市场,滴滴真的是进入了躺着赚钱的收割期。

而一个曾经的屠龙勇士,被万众欢呼的革命者,在金币堆里躺下去,眯上眼睛,它的身体开始长出密密的鳞甲,持剑的手指甲伸展,逐渐变成爪子……它,替代了那头被*死的恶龙。

捋捋某些草蛇灰线,大约就能明白,滴滴在一个最鼎盛的时期却走进了困局,根源在哪。

先看一张滴滴最早的拓荒海报。

湿了吗?紧了吗?硬了吗?

那时候,滴滴还不叫滴滴,还叫嘀嘀,还没有和快滴合并。还在艰难地从传统出租车公司手里薅羊毛、抢江山。

这个时期,是最能呈现一个企业的价值观的。

那时候公司规模小,绝大多数广告文案,都是要老大过目的。这个时候的广告,最能呈现一个公司高层的价值观底线。

无论如何,苹果也好,非死不可也好,都经历过创业和低潮,但是摊开他们企业的文化史,你绝对找不到这么愚蠢、这么LOW的广告。

在今天来看,这样的广告,滴滴自己估计都会有很深的耻感吧?当初老娘为了招徕客人,不得不涂脂抹粉、街头舞着红帕子,就差没拉着拽进房:“来呀,来呀,反正有大把的好时光……

一旦洗脚上岸,回头看看,哎呀呀呀呀,捂脸

成王败寇,没当皇帝前,做过乞丐,胯下之辱也要受得,原也算不得什么。

2

在看看滴滴发展中期——被视为滴滴明日之子的项目——滴滴顺风车,整个商业思路,和利益核心,就知道它,很糟糕。

它,格局很低。

它并没有随着阔起来,就改变了阿Q式的世界观。社交需求,通俗点说,以性为本质的社交需求,文艺点说,男人嘛,无非是“地主家少爷奶奶的牙床”和“小尼姑的头”,是他们所能想到的最有诱惑力、也最能带来利润的用户需求。

2015年,滴滴顺风车总经理黄洁莉(在此次风波中辞职)参加Techweb主办的IT龙门阵上,兴致勃勃地解读了滴滴顺风车的思路,其中包括后来引起轩然大波的“贴标签”设计。

黄洁莉认为,把滴滴顺风车作为一个社交平台来经营,会有无限发展空间。

“仅仅是评价车主或乘客,很好,很不错”,在她看来“没有意义”

“暖男、帅哥”这样的词,会是值得期待的“印象标签”。

而在实际操作中,滴滴顺风车给女性乘客准备的标签,如果在国外,很大概率会被告到*:“文静”、“时尚”、“黑丝”、“短裙”、“长发”……

作为滴滴集团的高层,黄洁莉、柳青等人,身为女性,一路走来,应该也感受过来自性别的压力和歧视。

如果她们稍微延展一点点社会学常识,也应该知道,“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权力。“被评价者”本身就处于弱势。

观看,是男性权力中心用来消费女性的最常见、最惯用的手段。

瞧瞧宫斗剧里,选秀了,皇帝皇后贵妃们落座,对一个个忐忑不安的秀女们,评头论足。

而被观看者,战战兢兢,甚至不敢抬头。

在旧日的奴隶市场里,奴隶是被观看的,买主甚至可以上前去上下乱摸,掰开嘴巴看牙齿。

在动物世界里,如狼群中低级的狼,是不敢直视它们的头狼的。

让女性乘客被观看,被评估,甚至被暗戳戳地挑选,从而吸引更多的男性车主或男性乘客,这个思路,并不高明。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歌舞厅都知道,“女士免票,赠送茶水!”

那时候,女士不被视为消费者,而是被消费的对象,而已。

“比如我们会看到成功订单中,男车主更喜欢接女乘客,而女车主也更愿意接女乘客,这就使得女乘客被接的成功率较高,比男乘客高10%左右,所以程维的抱怨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我们还得出了主流的车主画像是32岁的男子,这就给我们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即32岁的中国城市男性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他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什么,喜好如何。我们争取做出能受他们欢迎的产品,这样我们就是最牛的了。”黄洁莉说。

这个商业逻辑在今天是错的。当然,黄、程、柳青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资讯,所以会做出他们的决策。这个资讯就是:车主(干活的)比乘客重要。

车主是鸬鹚,是猎犬,能叼回利润

乘客只是鱼肉……谁会考虑鱼肉的利益啊,真是的。“用户至上”?哈哈哈哈,笑死人了,“你根本不懂什么是资本的力量。”

乘客使用打车平台,目的“安全,便利、快速地把我送到目的地”,就是好平台。

在都市里工作生活的女孩,并不打算用打车的一点儿优惠,去交换自己的安全和个人信息。

——那又怎么样?

我们要规模。

3

规模的基准线,在于多少车主参加了这个顺风车游戏。

而明明是贴钱不赚钱的游戏,用什么来奖赏、吸引32岁的车主呢?

社交平台啊——暧昧啊,美女啊,约炮的机会啊……

女性乘客的大数据都在滴滴手里,她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计算了很多遍

在做出这个盘面之前,滴滴高管们只要有三个常识,这个游戏都不会出台。

  1. 有一点儿法律常识。

  2. 有一点儿尊重用户意愿的常识。

  3. 有一点儿尊重女性安全的常识。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信息,中国一年的强奸案判决书就有四五万起,猥亵案两万多起,而此类案件的受害人更多的是耻于报案,所以真实的发生数量,一定高得吓人

而男女性别比如此不平衡,因为性别选择,凭空多出了3000多万成年男性,择偶无门,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可能导致性犯罪率提升的危险因素,在这个大社会背景下,你们居然选择设计一个“上陌生人车社交”的游戏

这是“勇敢人的游戏”还是“饥饿游戏”还是“性与命”的游戏?

知道刑警们一直在提醒女性,一个安全常识底线吗?

“不要上陌生人的车”。因为你不知道你上车了,再次出现时,会不会变成一具尸体。

这么一个危险的游戏,被包装成了商业,而且还给女性用户贴标签,还大规模暴露女性用户的各种数据,甚至平台还在鼓励他们“约吧。”

女孩们不再打黑车。

可是,如果黑车透过这个商业游戏,包装成了“温馨的粉色顺风车”呢?

在5月中旬的空姐被*案风波里,我就写文指出,滴滴顺风车的标签、项目设计是有问题的。

5月的空姐被*案,那些标签,和乘客信息就如同暗夜里的灯挂在性犯罪者、疯子和变态行驶的道路上

召唤他们:“这儿有猎物!

4

资本凶猛。

但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是资本也注定不敢沾惹的。

比如:人命

虽然蚁民的命,从个体来说,大多数时候都可以通过钱来摆平,但是物伤其类的愤怒,一旦中产阶级恐惧,不是资本可以摆平的。

一个错误的商业逻辑,没有尊重用户需求也就算了,连用户的生命,也成为消费额时,蚂蚁们也急眼了。

今天是她们,明天焉知不是我?

谁一个月不得打个十趟八趟车的,死亡抽签抽到我了咋办?

还有,女性用户的深深的被羞辱感。

尤其在女孩的死亡,揭开了一个真相:你虽然付钱消费了,可并没有被当作消费者。那些拉你出行的顺风车主,一直都在和平台方很有默契地“泡你”。

一位做过顺风车主的女博主 @也要楚天阔说:她体验了顺风车主的生活,根本不可能赚钱。既然不赚钱,那他们要的是什么?

不很明显了吗?

空姐的死,迫使滴滴撤下那些羞辱女性、货卖女乘客的标签和海报。但从头到尾,她们没有改变思路。

骨子里的商业策略,并没有变。

然而,顺风车怎么可能做成“社交平台”呢?这不是瞎想吗?陌陌还号称自己的社交平台呢,现在陌陌在公众眼里的标签是什么?陌陌上的用户是约炮、还是暧昧交易还是社交?自己心里没点儿数吗?

陌陌就是提供了一个聊天平台,不必为线下的真实担保,顺风车可是直接把女乘客送进了没有可靠过滤机制的游兵散勇、临时客串的男司机车里啊!

而这个车里,可以发生任何事。

概率再低,对于受害人,就是百分之百。

哪个服务平台敢这么做?

来来来,我开了家餐厅,里面有几道菜,吃下去有1/10000的致死率,快来吃吧!

来来来,这有家医院,医生都很棒,偶尔有几个是兽医客串的,不要紧,你不一定碰得上。

来来来,我搞了个出租车拼车游戏,跟你同车的人都很好,随机有几个疯子、*手或变态,不要紧的,概率很低,我觉得你一定能通关活到最后。

………

多条生命代价之后,滴滴终于意识到了,这“饥饿游戏”,不能玩了。

但是,企业的品牌和形象,也付出了滑铁卢般的代价。

如果是在欧美,滴滴恐怕会被罚到*。

然而,那些在“商业游戏”里陨落的女孩再也回不来了,那些被侮辱、损害、强奸的女人们,她们的创伤,可能会铭刻终身。

制造这个游戏的,竟然是几位女人

如果,她们肯象桑德伯格那样,多为自己的性别想一想,在商业人格之外,多一点点女性特质,看到一点同性的苦楚,为她们的权益多设身处地,这一切,也不会发生。

滴滴也不会沦入今天的困局。

也许,这就是宿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