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点研究3个问题:小米线下进程中,“生态链企业”是主攻,还是助攻?小米的线下 和 Oppo 的线下 为何选择截然不同的打法?“追求极致”是在卖情怀么?到底什么可以指导实战?下面开始了,enjoy~
小米曾经说:“互联网的核心是效率。小米做线上电商,不做线下门店,就是提高效率。” 小米现在说:“我要用3年的时间在国内开1000家线下门店。” 真香! 本来想写小米为什么要搞线下,但是太没有挑战性了。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从搞线上到搞线下,比纯纯的搞线下更难。线上到线下,很容易水土不服。小米是从纯线上渠道,到线下渠道的典型案例。 本文重点研究3个问题:
下面开始了~ENJOY
雷军说万亿级大公司,会产生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互联网,第二阶段移动互联网,第三阶段IoT。
IoT(Internet of things),也就是物联网,也就是万物互联。】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整理自百度百科
布局IoT,抢占万亿级机会,这是小米生态链的起点。
普遍意义上IoT分为3层: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
感知层用于感知和处理数据,网络层用于网络传输,应用层用于解决问题,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智能硬件都是处于应用层。
网络层和感知层被各个技术驱动的巨头(咳咳)跑马圈地,现在小米的机会只在应用层。
在今年的小米AIoT大会上提到,小米的IoT已经连接了 1.32 亿台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在消费类的 IoT 设备里面排在世界第一。
小米的“连接设备”,说来说去,都是在讲“应用层”的故事。
小米在应用层,连接更多的硬件,既包含小米音响、电视盒子等分发型设备,也包含扫地机器人,灯等硬件智能设备。
连接的应用达到一定量级,建立物联网业务中间件的能力。之后能力开放,连接更多的应用。
这是小米应用层的打法,先建立硬件生态,然后再开放能力。
如何连接更多的硬件?如何解决应用层的供应链问题?
这是小米生态链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圈层:手机周边产品。基于小米已取得的市场占有率和庞大的活跃用户群,手机周边是我们具有先天市场优势的一个圈层。 第二圈层:智能硬件。我们认为智能硬件大的爆发期尚未来临,但长远来看,硬件的智能化是必然的趋势。 第三个圈层:生活耗材。比如毛巾,牙刷等。如果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些耗材,会觉得小米投资跨越的领域有点儿大,但如果能以十年后的眼光看,那么围绕个人和家庭生活品质的消费类产品,在消费升级逻辑下,必然会有巨大的市场。另一个方面,小米是一家科技公司,但科技公司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不确定性。这是由科技公司的属性决定的。所以当一家科技公司拥有了大量耗材类的生意时,它们就能对公司的不确定属性进行缓冲。 ——整理自《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
小米生态链 搅动的是哪个传统行业?
中国传统制造业。
2013年,小米做插线板产业分析时发现:行业第一名公牛占有率30%,第二名突破电器市场占有率不到3%。没有第三名。整个市场被数以万计的小公司、小品牌、甚至大量小作坊瓜分掉了。这种产业模式的问题是,因为门槛低,同质化竞争,出现大量廉价的差品。而优质的厂商因为占有市场比例小,为了保持盈利,只能让产品保持高毛利。
又是一个蚂蚁市场。面对这种传统行业,如何改造呢?公公在以往的文章中聊过了很多类似的案例,比如产业路由器模式、比如去中间商化以量制价等。
小米生态链的打法:不改造,只硬刚。
小米并没有选择改造传统企业,而是对整个传统行业开战。孵化创新企业,正面市场竞争。
这是梁静茹给的勇气么?什么家庭啊,这是家里有矿么?
这是为什么呢?
袁世凯在小站以德国军制为蓝本,制订了一套近代陆军的组织编制、军官任用和培养制度、训练和教育制度、招募制度、粮饷制度等为内容的建军方案;基本上摒弃了八旗、绿营和湘淮军的旧制,注重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和标准化,强调实施新法训练的严格性,成为中国近代陆军的草创先河。 小站练兵是袁世凯在面对清末八旗,绿营腐败,提出的在当时已有军制之外新建一只队伍,以德国军制为蓝本,注重标准化和近代化。
新兵总是比老兵更生猛? 不一定,看情况。 如果是需要“能力重构”老兵,改造旧部不如在体系外组建一个全新的团队。从零开始,让其承担开创性的业务。如果是需要“赋能”的老兵,改造一下,省力又生猛。(2)如果你面对的传统行业进入壁垒低,可硬刚行业进入壁垒高,并且家里没矿,停一停。
生态链系统是为了布局IOT的应用层,是一个基于企业生态的硬件孵化器。
小米搅动传统行业时,选择的不是“改造”而是硬刚。给我们的启示是:
为什么策略完全不同?因为小米线下的核心是坪效,OV线下的核心是溢价。
小米线下跑的通,在于坪效。
小米把握住了“一二线城市”的第一波换机潮,却错过了“三四线城市”的第一波换机潮。
而OV抓住的,则是小米错过的这波红利。
第一拨主要通过互联网,在一二线城市。所以我们那时候那套打法基本没有对手。第二拨核心就在三四线、四五线城市,以线下为主,所以这种时候OPPO接住了。
——黎万强
小米现在搞线下,公公觉得是在抓“一二线城市”的下一波换机。虽然小米的千元机、小米小店在三四线城市开花,但是整体的线下门店的打法,依旧是用“一二线城市”的。(在下文中oppo部分会详细描述)
“一二线城市”线下的核心,在于坪效。小米扩充品类,通过高频带低频,提高客单价,是为了提高坪效。采取直营,提高店内运营效率,是为了提高坪效。
坪效,可能真是五环内的概念。在“三四线城市”,租金低,单店流量少,营业额少,何谈坪效。
小米的线下坪效全国第二,仅此苹果,可是依旧玩儿不动“三四线城市”的。
为什么上图的策略完全不同?因为小米线下的核心是坪效,OV线下的核心是溢价。
抛个问题,假设你的公司每天早上要全员喊一句口号,你可以从下面四句中进行选择:
你会选择哪个?
别急,我们先看下小米怎么选;雷军说互联网的七字诀是“专注 极致 口碑 快”。按照“七字诀”的方法去做任何事都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重新看雷军关于七字诀的手稿,“专注”是极致、口碑、快的起点。就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专注是最初的那一张。
小米如何运用“专注”呢?
两方面:元产品和核心卖点。
《无价》中提到了相关的心理物理学的概念——“物理刺激比率”和“心理感受比率”是不同的。
如果你是饮料厂商,想让用户主观感觉到2倍的甜度刺激,糖量只需要放1.7倍就好。
如果你是店铺老板,想让用户主观感觉你家比别家亮2倍,那你可能要买上4倍的灯。
回到现实世界。产品的各个卖点是对用户的“物理刺激”,目的是为了提高用户的“心理感受”。
小米在做产品定价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把价格从200元降低到99元的时候,用户数量不是简单的翻倍,而是呈5倍甚至10倍的增长,增长趋势是井喷式的。
专注在哪儿?要专注在核心卖点上。
你要做的事情,不是把所有的卖点撸一遍,全部优化。而是针对那些“心理感受”最敏感的点优化。你不是要让产品更好,而是为了让用户更“happy”。
问题1:小米线下进程中,“生态链企业”是主攻,还是助攻?
生态链系统是为了布局IOT的应用层,是一个基于企业生态的硬件孵化器。小米搅动传统行业时,选择的不是“改造”而是硬刚。
问题2:小米的线下 和 Oppo 的线下 为何选择截然不同的打法?
小米线下的核心是坪效,OV线下的核心是溢价。
问题3:“追求极致”是在卖情怀么?到底什么可以指导实战?
追求极致没有指导意义。但是我们可以跟小米学习“专注”。把资源砸在元产品,从而自我衍生成为生态。把资源砸在核心卖点上,从而提高用户心理感受。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