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漾里是近年来市区最大的一个征收区块,涉及500多户人家,在这片居民楼鳞次栉比的闹市区里,藏着一条特别的弄堂,有27幢房子是主人自己所建,它们也见证过老硖石曾经的“蔬菜大队”。如今,房子的主人已渐渐变老,老人期待早一天和家人搬进宽敞的新家。
双漾里一弄依河而建,河就是白漾河,弄堂深处的35户人家,也就枕河而居。这个地方,曾经还有个十分响亮的名字,叫硖石镇蔬菜大队,弄堂西边的城西菜场,也正好印证了这一段历史。
5月19号上午,记者和联塘社区工作人员一行,叩开了弄堂里老胡家的大门。老胡叫胡加奎,年近70,弟弟胡银奎住他家前面,也是一幢三层楼房。
走进小院,进入了一个别有洞天的小天地。
小楼西面墙根,是他的私家花园,顺着墙脚,一字儿排开几十盆花木,一株20多年树龄的爬山虎,从根部分出四五股藤干,每支都有壮实小伙的胳膊粗,顺着光滑的水泥墙面攀援而上,葳葳蕤蕤,在楼房的每个墙面上铺开了一张张绿毯子,整幢楼房几乎都变成了绿色,尤其以西面北面墙体上绿最为浓。
密密匝匝的叶片,层层叠叠连缀在一起,一阵风拂过,闪闪发亮,掠起一缕清新的气息。爬山虎常盛不衰,主要原因是老胡施肥勤,他说这几年爬山虎长得粗壮浓密,光化肥每年要施一公斤。
这道最浓绿的帘子下方,藏着他家的动物园,院子一角,光大大小小的乌龟就有10多只,一对大鳄龟每只足有二三十斤重,一问才知道和爬山虎落户他家的时间差不多。20多年下来,鳄龟和主人也有了感情,大鳄龟是肉食动物,性情凶狠,可在老胡手里却异常乖顺。每隔一天,老胡要到附近河里给它们捕鱼虾喂食。
旁边还有一间工具房,俨然一个家庭手工小作坊,小五金工具一应俱全,儿子体质差,家里的活计老胡喜欢自己动手做。
外面的阳光亮堂堂,可要上老胡家的楼梯,光线却暗得要开灯,他家的楼梯要从屋子后面上,楼道窄,台阶陡,上楼梯时,跟在后面的人一直要看前面人的脚后跟。
三楼东面朝阳的房间里,摆着一屋子的旧书,床上、柜子上都变成了晾书的架子,大多是80年代畅销的书籍,刘绍棠的《瓜棚柳巷》、张贤亮的《我的菩提树》、贾平凹的《人极》,《中篇小说选》、《故事会》等刊物,还有风靡一时的国外侦破小说等,满屋子的时光都被沉淀了下来。老胡说自己读书少,但喜欢书,老的图书馆就家附近,20多年前图书馆处理这批旧书时,他就买回来收藏。之后不少书被街坊邻居借去看,也有些再没有还回来。现在房子老了,他怕书潮湿发霉,梅雨季节前要把书放在通风的房间晾晒。
楼下卧室的外面原先是储物间,变成了老胡的“办公室”,桌面摊开着一本记账簿,本月的开支逐笔记上,快记满了一页,一共花去2580元。老胡动过7次手术,每天要吃7种药片,维持着健康。
年轻时,个儿高头脑活络的胡加奎,在“蔬菜大队”算是一表人才,给开厂的一位老板当跟班,往返于海宁上海两地做生意,月薪超过一百,是上班族的三倍,于是他在父亲置下的这块地上,分三次建起了这幢楼房,每隔几年续一层,1994年三层小楼建成,让周围人羡慕不已。此后房子一直出租,每年租金就有5万多元。
2018年,双漾里要征收的消息传开,老胡的房子再也没有出租,他说怕让租客腾房时太折腾,因而家里的房间基本上都空着,还保留着房客离开时的原样。现在家里的收入就是老胡的退休金,整幢房子就他和儿子一家三口住着,孙子已经上五年级,早嚷嚷想住城里的新房子。
征收工作组人员已经上过门,他早爽快答应,这两年,他就空着房子在等待,等着征收启动的这一天早点到来。老胡也期待,通过这次征收,能和儿子一家都住进敞亮通风的电梯房。
联塘社区居委会钱小力说,老胡道出了双漾里一弄35户自建房人家共同的想法,这些房子大多都是30多年的老房子,结构已经老化,住新房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因而前期排摸时每户人家都积极配合,目前双漾里征收范围已经公示,征收已经正式进入倒计时,大家一起助力,让老胡和双漾里一弄人家的梦想早日实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