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影|四面青山侧耳听——锦州七〇一机车工厂探访记其一

铁影|四面青山侧耳听——锦州七〇一机车工厂探访记其一

首页模拟经营摩托车工厂更新时间:2024-05-11

当铁路遇到大山,会有怎样的故事?

或许是长桥,飞架两峰,浮云卧龙

或许是隧道,钻山遁地,天堑通途

亦或是展线,攀缘而上,游转其间……

对铁路建设者而言,大山往往是阻碍,是威胁。

但你能够想象得到吗?有些铁路的存在,就是因为这里的大山。或者,大山,也本就是铁路的一部分。

因备战而生

“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在此前三线建设的基础上,掀起了一场针对苏联的全国性战备运动。1969年5月,当时的沈阳军区提出,为避免山海关枢纽被炸造成关内外交通中断,需“在辽西省西部修建三线铁路”。随报告,还提出了“辽西支线”的第一个选线方案:自南票线南票站引出,经缸窑岭镇、六家子镇、十二德堡镇后,大致沿现S318公路向西,与锦承线在凌源站接轨。

红线为曾经的“辽西支线”建设选线方案(制图:罗昊琛)

1969年底,铁道部第三设计院开始对此方案进行勘测。与此同时,锦州铁路局提出,要在“辽西支线”铁路沿线修筑战备机车修理工厂。为预防敌机轰炸,最大限度确保安全,机车厂主体要位于山体隧道内。

1970年1月,一支由铁道兵、铁路职工、民兵组建的队伍,开进了锦州市黄土坎公社姚家屯村以北的一处山谷。这里距南票支线仅500米,交通便利,岩层坚实,隐蔽性好。如同当年的多数三线工厂一样,机车厂以动工时间“70年1月”命名为“锦州七〇一机车工厂”。

俯瞰七〇一厂(拍摄:罗昊琛)

大山中的七〇一厂(拍摄:罗昊琛)

谁知,不出几个月,计划有变。辽西支线的“第一稿方案”,需打通多座大山,工程量极为艰巨。此外,“三线军工厂” 5503厂和5553厂在兴城县境内动工,急需铁路连接。为此,历经几易其稿,辽西支线最终改为“魏杖子至塔山”方案,而七〇一机车工厂则继续按原计划修建。

5503厂是魏塔线修建的重要原因之一(拍摄:罗昊琛)

魏塔线上的小客车(拍摄:罗昊琛)

劈山而出

七〇一机车厂布局很特别,厂区坐落于群山中的一块谷地上,四面环山。厂内拥有两条隧道,一条为主洞库,长约五公里,洞内较为宽敞,用于维修机车、水压试验等;另一条为辅助洞库,长约三公里,洞内狭窄,内有水鹤,作为主洞库前后门联络线。旁边就是女儿河,水源充裕。山上还有几个碉堡,封锁了出入要道。在主洞库西门外,还建有加煤塔、辅助厂房以及厂办公、生活楼,东侧则布局有发电、供暖等辅助生产车间。这种布局,几乎完全归因于当时“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政策——实际上七〇一厂的存在原因也在于此。

西侧洞库大门,左下角小门可供人员出入(拍摄:罗昊琛)

东侧洞库大门,被完全封死(拍摄:王天成)

联络线隧道,完全开放,但内部空无一物(拍摄:罗昊琛)

辅助洞库内部(拍摄:罗昊琛)

七〇一厂平面示意图,根据老员工口述绘制(制图:罗昊琛)

七〇一机车厂专用线与国铁连接位置,在南票支线“19公里乘降所”处。南票——锦州的两对慢车,曾为接送厂内上下班的职工在此停靠,但目前列车已经取消。

4251次列车驶过“19公里乘降所”(拍摄:罗昊琛)

七〇一厂专用线和南票支线接轨处(拍摄:罗昊琛)

据参建民兵的回忆录记载,七〇一机车厂选址区域山体岩质坚硬异常。这对于战备当然是好事,但对施工人员而言,无异于噩梦。但为确保质量,隧道建筑时也极少使用炸药,多采用人工掘进。

建设中的锦州七〇一机车工厂(图片来源网络)

“劈山而出”的刻痕(拍摄:罗昊琛)

建筑主隧道时,工程人员还采用了“竖井开凿法”:两支队伍同时从两端凿进,一支队伍从山的中间凿下去。这种开凿方法,大大加快了工作速度,主洞库仅用半年左右即贯通,开始修建内部结构。建成后,竖井口增建了通风楼,供排烟和通风用,必要时作为逃生通道。

竖井口的通风楼(拍摄:罗昊琛)

这里原作为掘进井,后作为通风井,内有人梯可做逃生(拍摄:罗昊琛)

1972年12月,七〇一机车厂竣工。这个光荣的时刻,也被施工人员永远记录在了主洞库大门的门楣上。

名扬四海

1973年2月,七〇一机车厂正式投产,拥有年大修机车50台的能力,主要为当时的锦州、沈阳铁路局大修机车。在“战备”的阴云下,七〇一厂几乎成了一个“保密单位”,运营上也是半军事化管理。据说,厂内一度还有一个民兵连,负责巡逻护厂。

七〇一厂和南票支线接轨处,当地村民表示,图中方形院落就是民兵连驻地(拍摄:罗昊琛)

这种经营方式没有持续太久,因锦州铁路局牵引动力逐渐内燃化,改革开放后,1983年6月起,七〇一厂作为锦州铁路分局下属集体企业,开始为路外机车提供维修服务。此后,近有南票矿铁、锦西水泥厂、锦州热电厂;远有宣化钢厂、集通铁路甚至扎赉诺尔煤矿,都成了七〇一机车厂的客户。

刚刚修成的宣化钢厂的上游0782号车,为“青年文明号”挂牌车(拍摄:陈亮)

洞库内的厂调建设8162号车(拍摄:陈亮)

驶出主洞库的建设8162号车(拍摄:陈亮)

建设8162号车把一辆在修的上游从洞库内推出(拍摄:陈亮)

建设在厂区北侧的三角线转线后,挂在上游前面(拍摄:陈亮)

机车启动,前往另一个洞口(拍摄:陈亮)

一旁的停车线上,整修一新的上游0782号车在等待回家(拍摄:陈亮)

南票线南票站,几辆整修一新的机车挂在机后,等待回家(图片来自网络)

南票站,集通铁路的前进6984号车修完待发(拍摄:陈亮)

漆水还是很利索的(拍摄:陈亮)

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批准锦西市升格为地级市,南票区划归锦西市领导。但根据“遵从历史”的原则,厂名仍为“锦州七〇一机车工厂”。2004年,锦州分局撤销后,七〇一厂又被划归锦州机务段管理,直至现在。

“锦州七〇一机车工厂”牌匾(拍摄:罗昊琛)

厂食堂和办公楼旧址(拍摄:刘响)

工厂食堂牌匾(拍摄:刘响)

厂房顶端的“锦州七〇一机车工厂”字样(拍摄:罗昊琛)

(感谢为本文写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陈亮、刘响、王天成、岳磊、李文吉、沈军娜、徐乐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