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尼罗河水战争可能爆发,美国可能介入,尼罗河流域三国难达成协议。
尼罗河几千年前就已经成为冲突的根源,现在另一场水战即将来临。埃塞俄比亚在尼罗河上修建了非洲最大的水坝,尽管该发电厂不会直接威胁下游的苏丹和埃及,但在气候变化时代、干旱加剧时期,情况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引发担忧。
尼罗河对于埃及和包括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在内的其他共享河流的国家来说仍然是必需的,并且由于其重要性,即使在今天它也很容易成为冲突的根源。气候变化只会加剧紧张局势:由此导致的干旱使水变得更加宝贵。
当干旱袭击更广泛的地区时,穿越各州的河流及其调节解决方案可能会成为特别敏感的问题,位于下游的州可能会向上方的邻居要求更多的水,后者通过水坝调节流量。我们可以在阿富汗和伊朗边境看到这一点,那里的局势由于赫尔曼德水而变得极其紧张。
全球变暖可能对每个地区产生不同的后果,但数据显示,在包括该河流域在内的东非,与许多其他地区一样,干旱期正在加剧。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 2100 年,尼罗河的水量可能会减少高达 70%,这本身就可能导致灾难,而考虑不周的水管理解决方案可能会加深危机。
根据计划,该发电厂将使埃塞俄比亚的发电量增加一倍——目前该国1.2亿人口中只有约40%用上电力。
电力对于现代经济的繁荣至关重要,亚的斯亚贝巴希望将大坝产生的部分电力出口到南苏丹、苏丹、肯尼亚、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亚。原则上,该项目可以为埃塞俄比亚带来巨大的繁荣。
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于 2015 年签署了该项目协议,但开罗称亚的斯亚贝巴现已取消该协议。根据声明,这三个国家在开始收费程序之前应就收费和运营规则达成一致。埃及政府评估认为,埃塞俄比亚的行为无视下列国家的利益和权利,以及国际法保障的水安全。
饱受内战、频繁干旱的苏丹也感受到了威胁,但由于国内不稳定,目前在围绕大坝的谈判和沟通中发挥的作用比埃及要小。2003年爆发的达尔富尔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饮用水的缺乏,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水对于该国的重要性。
埃塞俄比亚政府认为,大坝不会减少水流量,尽管存在担忧,但专家认为埃及和苏丹的安全由于干旱加剧而脆弱。
尼罗河依赖
正如古代一样,今天仍然如此:埃及的存在离不开尼罗河,这个拥有 1.07 亿人口的国家 97% 的用水需求都来自尼罗河。尼罗河85%的水量来自青尼罗河,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西北部,在那里修建的大坝会对下游河段产生重大影响。
拥有 4800 万人口的苏丹也高度依赖这条河流。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该国境内喀土穆汇合,两条支流和已汇合的尼罗河占苏丹淡水供应总量的77%。大约 80% 的人口以农业为生,尼罗河及其支流提供了灌溉农场 90% 以上的用水需求 - 然而,灌溉在全国范围内并不普遍,而是集中在大河流附近。
很难准确确定发生干旱时投资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根据一些计算,出水量下降2%可能会导致4万公顷的灌溉土地无法使用,低水位还会阻碍水上交通、贸易和工业,更不用说对人口造成的后果了。
十年后的1988年,埃及前外长、后来的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兹·布特罗兹-加利直接认为,中东的下一场战争将是围绕尼罗河水而打。
早在埃蒂奥普复兴大坝计划公布时,就有人认为这项投资可能会引发一场水战。这种威胁的想法根本不是凭空而来,2013年,有可能在视频中捕捉到时任埃及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与其他政客争论是否值得摧毁大坝,同时他们也在谈论可能发生的冲突。
负责预防战争的国际危机组织在 2019 年宣布,武装冲突很有可能发生。可能发生的冲突可能会对其他地方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引发新的难民危机,再加上乌克兰战争,可能会给欧洲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
目前,和平解决方案似乎遥不可及,特别是考虑到各国将因未来的水资源短缺而变得越来越脆弱,而且每个国家都将努力解决与干旱相关的内部问题。实际上,这可能意味着当青尼罗河开始退缩、埃塞俄比亚被迫夺水时,埃及将不得不在其农业崩溃之前采取某种形式的行动。
现代国际河流利用法规可以追溯到大约一个世纪前。上个世纪的努力有两个突出的篇章:1929年英国和埃及,然后是1959年埃及和苏丹就此事达成了一致。根据此前的条约,埃及和苏丹拥有几乎所有尼罗河水资源的权利,并可以否决上游国家的相关项目。
当然,埃塞俄比亚的立场是,这些旧法规不具有约束力。然而,开始修建大坝的时间并非巧合,恰逢阿拉伯之春时期,当时开罗正忙于内部*乱,无法采取有意义的行动。
埃及、苏丹和埃塞俄比亚于2015年达成了另一项协议,但有关埃塞俄比亚使用尼罗河的谈判却陷入僵局。2019年,美国就已经试图介入,声称协议已经达成,埃塞俄比亚只能接受,协议不达成就不能进行大坝的最后测试和蓄水。亚的斯亚贝巴很快拒绝了美国的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