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色尚好,如同我们可以在新书关键词中,看到日常生活的不寻常之处:流行与小众、爱欲与自我、烹饪与旅行、“永不停步”与“重建生活”…
其中有许多自我探寻的方式,如:阿特伍德将写作作为玩耍工具,同时也不失严肃(《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波伏娃把女权主义活动变成晚年最重要的一项事务(《波伏娃传》);明代诗人操习武艺、研读兵法,进行出世或入世的抉择(《高启:诗人的穷途》);50多岁的家庭主妇边“北漂”打工,边实现绘画梦想(《走过一座海》)。后者与波伏瓦、阿特伍德一齐,标志女性写作者的涌现和表达多元。
也有世界各地的新闻、旧闻,让我们看到时代或细微或显著的变化。
《韩国流行音乐》剖析了文化产业如何打造“创新却矛盾的产物”;《屏幕上的受苦者》谈论社交媒体时代AVI、JPEG等格式的影像所遇到的传播困境;《是我的错吗?》对“N号房”等社会事件进行回顾和批判性反思;《奶奶的菜谱》指向纳粹对文艺出版的洗涤及其负面影响。
哪一本将被你带到下一个夏天呢?
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推荐你自己的月度好书。
《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
作者:【加】罗斯玛丽·沙利文
译者:陈小慰
出品方:中信·无界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24-4
推荐人:蚂蚁
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传记。作者想写关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创作生活的书,想知道是什么动力驱使她不断前行,本书确实做到了。不过说来惭愧,读这本书带给我的直接感受几乎是成功学式的:好不内耗、好有效率的生命啊!阿特伍德单纯为了写作的快乐而写作,早早把写作当作最终目的,也很早就觉得作家的作用是见证者,小说不仅用来表达自我也是观察社会的工具,所以任何一种生活经历都能服务于写作。
书里常有这样的句子:“她知道自己是谁,知道生活是什么,知道如何坚持写作。”“她从未用别人的名义来解释自己所做的事情。”阿特伍德坚实的自我让她得以凝视、逼近和书写隐含在现实中的真相和深渊,而我们的纠结和不自信(但这也怨不得我们!)给我们带来了多少不必要的障碍。
回到传记作者想探讨的那个问题,什么驱使阿特伍德永不停步?当然可以说是写作本身的快乐和对写作的信任,但读的时候又很难不觉得她是靠那种有如神助的魄力永不停步,与她毫不怀疑的我们体内的诸神为伴,“走进我们的幽暗的心灵深处”。她几乎是下意识地自信,又非常聪明、充满生命力(她甚至精通塔罗)。她自己也说自信和家庭背景有关,在森林中长大、父母恩爱仁慈且认为孩子最重要的是自由和独立,这样健壮的童年带来的安全感让人唯有羡慕。
阿特伍德从不神话某一种生活,当然也拒绝自己成为神话或者榜样,写作不过是她玩耍的工具,尽管这不代表不严肃。这种仿佛没有过迷茫的魄力是学不来的,不过我们也许能学到点她慷慨分享的写作方法,接受她给我们的礼物(毕竟她写过这么多东西)。自信、独立、直率、自律、意志力、明确、实在…看完感受到诸多闪亮的特质,不过最重要的依然是:“最后,我们都必须为自己负责,因为我们手中掌握的唯一命运就是我们自己,只有我们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波伏娃访谈录》
副标题:今天,我为什么是一个女权主义者?
作者:【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德】爱丽丝·施瓦泽 /【德国】阿莉塞·施瓦策尔
译者:刘风
出品方:好读文化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4-3
推荐人:思郁
波伏瓦写了《第二性》,但是在这本书的结尾处,她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直到二十多年后,她才开始承认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所以,这二十年发生了什么?本书提供了一部分答案。
按照波伏瓦有些“天真”的构想,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到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当中,妇女问题会自然而然地解决。但是从苏联参观回来之后,她意识到阶级斗争并不能解决妇女问题,就算革命成功了,革命后的世界依然是男人掌控的世界,女人还是做着最卑微和无足轻重地工作,掌握话语权、做出最终决策的还是男人。而想要改变女性生存的处境,最重要的是不单是改变生产关系,还要改变家庭结构。
也就是从1970年的开始,波伏瓦变成了一个有些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她开始参加各种活动,在堕胎名单上签名、支持女性参政、发表演说等等,女权主义变成了她晚年最重要的一项事务。她还不断地反省自己。她没有结婚生子,没有成立家庭,没有当过母亲,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她知道自己是一位特权女性,并不能对普通女性遭受到的压迫感同身受,但是她依然不断地吸取跟其他女性交往的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女权主义思想。通过本书中五篇跨越十年的访谈,可以感受到她对女权主义认知的这种变化。
《走过一座海》
作者:王柳云
出品方:后浪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2024-3
推荐人:把噗
《走过一座海》是年度惊喜,不仅让我惊讶于该书的文笔,也惊叹于作者本人丰富的“旅”历。于我而言,在2024年读到王柳云,就像在10年前读到何伟和李娟那样,让我重新发现了一片未曾踏足的“中国”土地。王柳云的文笔,如李娟般自然生动,具备一种与生俱来的气韵和美感,很难想象这是一位50多岁的家庭主妇写出来的。
在我看来,王柳云的文字才华要远远超越她在绘画上的造诣,尽管她最初是以画家的身份进入公众视野。王柳云如果专注于绘画,多半只能成为一位业余画师;但如果投身文学创作,她的作品很有可能写入文学史。《走过一座海》让人惊讶的地方在于,它构造了一种特殊的文体,既非纯粹的虚构小说,也不完全是非虚构,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兼具了小说的叙述魅力与非虚构的真实性。我便是把它当小说来读的,虽然我很清楚书中描写的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书中的叙述者“我”,具有独特的自省语调,这是西方小说中常见的叙事特征。
《走过一座海》既是作者的自传体叙事,也是一段深刻的游荡记录,它还带有日本“私小说”的某些特征。至于如何定位,只待读者读完后自行判断了。
《奶奶的菜谱》
副标题:纳粹如何盗取了爱丽丝的烹饪书
作者:【德]卡琳娜·乌尔巴赫
译者:陈琦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2
推荐人:萧轶
爱丽丝的一生可算非常不幸。因犹太家族更看重学业成绩和个人成就,导致她在家庭中的地位非常之低,不受待见的她为了取悦父亲而学习烹饪,被父母狠心嫁给一位阶层更低且患有性病的赌徒浪子。婚后,丈夫把爱丽丝带来的高额嫁妆输光,且在去世后还留下外债,以致于他早逝之际,爱丽丝高兴至极。
由于战争来临,物价上涨,爱丽丝带着两个儿子陷入潦倒窘境。幸而与她的婚姻状况有天壤之别的妹妹伸出了援手,让她给自己的家庭聚会做餐点。进而,她结识了维也纳名流,甚至招收了诸多学徒。而她同父异母的姐姐则借助媒体记者身份,帮助她在维也纳开拓美食声望,甚至还与她合作了第一本美食书。
不过,本书讲述的是爱丽丝的第二部厚达500页的美食著作《在维也纳是这样做饭的!》。由于德奥合并,身为犹太人的爱丽丝被出版社直接窃取了写作成果,这本书被冠以非犹太作者之名出版上市,哪怕在纳粹德国倒台之后,依然被否认版权归属。尽管爱丽丝在战后与出版负责人书信沟通,出版方还是在不同时期的周年社庆纪念刊上或说谎否认,或闪烁其词,不肯承认当年借助纳粹上台而窃取成功的卑劣勾当。
一直到2020年秋,《奶奶的菜谱:纳粹如何盗取了爱丽丝的烹饪书》德语初版上市,将整个家族史和该书出版史通过档案文件彻底揭露出来,出版方才在德国各大媒体的连番报道下,迫于舆论压力而松口道歉且归还版权,重新以爱丽丝之名重版了原书版本,而不是被洗稿过的窃贼版本。而此时,爱丽丝已经去世近四十年了。
全书将祖父母与父母这两代人置放在整个二战背景之下,不仅书写了两代人在纳粹席卷欧洲的逃亡史,还通过翻阅史料,梳理出了祖母美食著作的出版史或盗版侵权史。除去家庭逃亡史与纳粹反抗史,全书最值得阅读的当属第8章《盗书贼》。这个章节重点书写了纳粹德国上台后,社会各界借助投机取巧手段掠夺犹太财产之外,出版界也曾借助纳粹反犹的高压环境而窃取了大量的学术成果与文艺作品。
许多作家由于自身的犹太身份,导致出版方以低廉价格直接买断版权乃至署名权,有些直接以拼凑复制的低劣洗稿手段对犹太作者的著作作品进行强盗式掠夺,出版市场借此无本夺利,政学两界中人借助他人成果而名利双收。在纳粹实行反犹政策的疯狂年代,犹太作者要么逃亡,要么遇害,即便幸存于世也没人愿意在纳粹统治的国度里站出来为一个犹太人而辩护。
在上个月我阅读的《失忆症患者》一书中,作者热拉尔丁·施瓦茨便直接揭露自己的祖父曾经借助反犹背景,通过最低廉的价格对他人企业进行掠夺,当时犹太人迫于压力也不得不将自己的财产以远低于其价值的价格进行转让。就像爱丽丝的美食著作一样,出版方以自身受到纳粹影响而流亡为借口,不仅将自身原有之罪进行豁免,更是借此变成了纳粹统治下的受害方。而实际上,出版方所谓的流亡,不过是为了避免空袭轰炸带来的资产受损,所谓纳粹带来的出版伤害,也不过是战争年代的纸张短缺。
《韩国流行音乐》
作者:【德】迈克尔·富尔
译者:王丹丹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1-1
推荐人:渡水崖
作为一本学术著物,《韩国流行音乐》从名字到选乍一看不太起眼和朴素,但已经把k-pop这件事讲得太细致、丰富而有意思了。考据部分,把千禧年前后最知名的偶像歌手、团体和影视剧逐一拆解,是对当下很多韩流现象的“放大镜”;作者系音乐专业出身,对典型旋律结构和乐谱的讲解、歌词的文本分析、修音设备和声音的普及,也是很有用的阅读辅助,打通了普通听众观众与韩流之间的知识壁垒。
可以读到很多我们熟悉的韩流明星。徐太志和孩子们,早期音乐是从叛逆的青少年视角出发,主唱作为独立偶像有绝对的创作和形象宣传主导权;BoA,艺名缩写隐含“Best of Asia,Bring on America”的世界主义概念,音乐有适应美韩市场的两个版本等等。作者对几家头部经纪公司也有钻研,如通过访谈资料展示了SM公司的试镜、选拔环节和培训课程。
由此,韩流市场和行业完备是许多“问题”的主动制造方——团体名多是英文缩写,用表意的模糊性引发好奇心、制造卖点;歌曲中的“嘣”元素,来自韩国民谣的一种发声技巧,为了保留本土特色和情感共鸣的效果;MV大多不涉叙事、时间和现实场景,打造无地方性、民族性和种族性问题的异托邦想象。这些也同样沿用到当下的韩流艺人打造流程中,像一个个公式。
此外还提及义务兵役制对职业生命周期的影响、粉丝和经纪公司如何影响了演员的私生活、网络霸凌导致的名人自*等,是以“人”为先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民族志写法。最值得一读的还是那些对我们似乎都能看见、感受到却说不出所以然的“现象”进行的专业洞察,读完能更理解韩流是如何“创新却矛盾的产物”。不可否认这一切带给我们的日常娱乐价值,但每一次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背后,又好像只是开疆拓土足够早的一种“传统文化”的沿袭。“流行”到底是什么,它似乎变化很快,又似乎从未改变过。
《离岛:于偏僻之地重建生活》
作者:库索
出品方:北京贝贝特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3
推荐人:把噗
自从读过库索的《自在京都》《我在京都居酒屋》《咖啡馆比其他河流更慢》等作品后,我对她的新作充满了期待。她将如何以独特的视角,再次为我们呈现一个真实而细腻的日本?
《离岛:于偏僻之地重建生活》的出版,让人不负期待。这是又一本以外来者视角展现日本社会现状、探寻现代生活另一面的书,库索以她的亲身体验和深入观察,为我们带来了日本离岛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他们面临的挑战。
在这本书中,库索继续用她细腻的笔触描绘离岛的自然美景和纯朴的人文环境,同时也没有回避离岛所面临诸如高龄少子化、传统文化消逝和经济衰退等问题。通过外来者Will和原岛民川本的故事,书中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选择:一种是逃离城市身份困惑的渴望,另一种则是寻找个人价值和意义的探索。
因此而言,《离岛》不仅对离岛生活的记录,更是对现代人心灵寻求归属和自我重建的深刻反思,它启发我们去思考,如何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重建与生活的联系。
《高启:诗人的穷途》
作者:【美】牟复礼
译者:颜子楠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2024-4
推荐人:萧轶
不得不称赞的是,此书译者增补了大量译者注,非常认真地查阅元典及史料,就书中模糊表述之处进行了清晰的标注,还交代与之相关的内容,且多处有纠谬之功,汉学著作翻译当如是。这不禁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唐纳德·金所著《日本发现欧洲》,译者只翻译其中一半而其余由博士完成,署名却是个人独吞,书中还将洪亮吉的《治平篇》翻译成别名《和平论》,内文当然也被译成啰嗦的白话文。此等名篇,即使不查原典,原文亦可唾手可得……
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人生理想的中国古代读书人,在盛朝也好,乱世也罢,或多或少都在现实境遇之下考量着出世或入世的抉择。正如牟复礼所揭示的那般,儒士书生们的隐逸之态,有时是为避秦之计,有时是为躲祸之宜,有时是为潜隐待发,有时不过欲入还出的吸睛之法,“年轻的高启也不过是将隐士作为一个临时而实用的身份”。据年龄而言,板荡乱世之际,“年长之人心灰意懒,倾向于隐退以熬过乱世。
而对于像高启这样充满活力又心怀理想的年轻人,“乱世”反而促使他们有所作为。尤其是曾操习武艺又研读兵法的他,终于在持疑观望之后,因张士诚政权所采取的文化政策换来了周遭朋辈成宾客的小阳春局面,自己也终于躬身入局,谁料换来的却是怠政耽溺的幻灭之慨?
随后建立的洪武朝,因在上之人出身卑微而敌视文人,更因吴地抵抗而故意施行报复性高压政策,高启也不得不“客中得酒衔悲喜,乱后逢人说死生”。不过,虽说“销尽豪怀玉狂兴”后,也迎来了“征山林遗逸之士”的庙堂召唤。谁知短暂的暧昧期一过,即便曾经高歌圣朱氏伟业,终究还是“圣心难测”,面对三品户部右侍郎的高官要职,也不得不在忐忑不安之下谢绝还乡。更料想不到的是,即便离开权力中心,惊恐不安之下依然侥幸于“圣恩元许作闲人”,哪怕“锦衣今已做荷衣”,却不料才刚刚自诩“圣朝退吏”,依然被下令腰斩。
终其一生,伪朝也好,圣朝也罢,他所经历的历史阶段,究竟还是“功名竟谁成,*人遍乾坤”。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时甚至替他做如是之想:何必“愧无拯乱术”,何苦“伫立空伤魂”?在儒家知识分子的读书理想催促着他们借学识以治世,哪怕乱世之后迎来的是稳定局面,依然面临着伴君如伴虎的现实境遇。用高启的话来说,便是“鼎食何其危”。在被腰斩之前,高启也曾如此作如是想:何必惦念朝士冠,不如身着野人服,馀烛黄昏阅僧书,朝听法来夜谈诗,“遂同樵牧归,歌笑落日间”。
《容格:阴影与自我》
作者:【瑞士】荣格
译者:陈东曦
出品方:未读·行动家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4-3
推荐人:渡水崖
作为一个前infp,我读过很多心理学著述,最终发现重要的不是接受大众科普,也不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心理学家,不是被如何地领读,而是被领着去触摸自己的情绪和心灵。由此将容格心理学的这三本小册子作为很好用,也简便有趣,可长时间随身携带、随手记录的工具书而推荐出来。卡尔·容格是瑞士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学生(但两人理论有分野),时下流行的MBTI人格测验的测量指标是以他的八维人格分类学说为基础。
《阴影与自我》是容格阴影心理学的原著,也是在讲“人格”。“阴影”指代那些我们身上有负面特征的性格因素,或说我们用道德评判为缺陷或不正常,进而不喜欢、不愿承认的一面,在自卑、痛苦、罪恶感之中,将其压抑为自我的“潜意识”。《影子日记》是循循善诱地一步步带我们去用具体方法练习重新发现那些被压抑的阴影,其中许多关于伪装、内在声音、边界感、遗传特征、刺激性特质、弱点、羞耻点等的提问,都很直击心灵。但是会让自己意识到很多都是没有真正去思考过的,几乎越读越觉得不够认识自己。最后一本空白的笔记本,收录了上百页问题,供作者自己去如实撰写。仅列举几问:小时候你有什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答?现在的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重新养育自己?在你的生活中哪些关系对你不再有益了?你正在为未来的自己创造着什么?……
这些内容并不多么深奥,也有身心灵疗愈的意味,却会在书写后发现的确是当下所需要的,基本可以解释我们为何在不同社交场景下呈现不同面貌,为何总会在亲密关系这面镜子中发现另一半的自己等等,而这一切其实都可以自己去完成,至少,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深入地探索。
《屏幕上的受苦者》
作者:【德】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
译者:乌兰托雅
出品方:新行思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3-30
推荐人:思郁
本书我近期非常偏爱的一本。它集中讨论的话题看似非常小众,但又非同一般。它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它在讨论社交媒体时代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又经常忽略的话题,比如劣质影像、垃圾邮件、影像视角,自由职业等等。作者提供的分析角度非常刁钻,但是却能不断激发我们探究庸常生活的好奇心。
略举一例,比如在经典的《为弱影像辩护》一文中,它提到了现如今在电影院和家庭影像中,越来越多人都倾向于4k、2060p的影像画质,我们要看IMAX的影片,享受越来越真实的影像。但是作者偏偏要为那种AVI或者JPEG这种格式的影像辩护。因为这种影像格式才是当代屏幕上的受苦者,是音像制品的垃圾,是无人在意的影像残渣,是被主流抛弃的弱势群体。这种弱影像在互联网上的暗影里传播,看似无足轻重,却代表了真正的大众影像,也就是大多人可以动手自己制作的影像。它表达了普通人的*、自恋和创造力,它也具备了一种民主的表达和传播方式。所以弱影像就算不具备高清的分辨率,不被主流人群接纳,但是它可以通过一种传播的速度、强度和广度,通过大量的压缩和复制,具备了日常的影响力,创造了新的灵晕。
本书作者史德耶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火爆的明星哲学家韩炳哲,两人的写作风格很像,但是韩炳哲的写作是碎片式的,旁征博引、六经注我式的,他没有自己的观点,只能不断地从康德、黑格尔、福柯、新自由主义等思潮中汲取自己想要的营养,塑造自己的思想体系。而本书的作者史德耶尔的观察与写作更有的放矢,对生活的观察更加细致和深入,他的写作更加深刻,也更能发人深省,启发性更强。
《是我的错吗?》
副标题:直击韩国12起恶性社会事件
作者:【韩】吴赞镐
译者:玉鳍
出品方:野spring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4
推荐人:把噗
《是我的错吗?》对韩国近年来12起重大社会事件作了深刻剖析,包括崔雪莉事件、“世越”号沉船、“N号房”等在全球都产生影响的大事件,不仅是对事件本身作回顾,更对公众反应和媒体处理方式提出了批判性思考。
作者吴赞镐始终秉持着一种人文主义的关怀,以社会学的视角切入,带领读者超越表面的新闻报道,深入探讨悲剧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根源,并鼓励“那些移开目光的人”勇敢“看向这里”,牢记历史教训,避免悲剧的重演。
《红唇》
作者:【阿根廷】曼努埃尔·普伊格
译者:李毓琦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野spring
出版年:2024-4
推荐人:萧轶
拿到书才想起当年早已读过,曾收录在90年代初的“拉丁美洲文学丛书”中。全书的写作风格与写作形式,或许也可作为理解王家卫电影风格的绝佳辅助,读完能够明白为何墨镜王会说“对我拍电影产生最大影响的正是他”,“在他之后,我就没看过什么伟大的作品了。”当然,还可以理解王家卫为何会对这本书的评价高于《蜘蛛女之吻》。绝版多年之后,终于再版出来了。墨镜王的《阿飞正传》原型,便是书中的男主角,算是王家卫迷们的必读书目。
作者借助信件内容、照片描述、日记独白、新闻档案、意识残片、通话记录、残缺纸片等方式,电影碎片场景般的蒙太奇手法逐一呈现互相交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邀请读者参与故事解密。全书的拼图式写作方法,借助的都是当时流行的通俗文化形态,这与他自身的导演专业有着很大的关系。
《红唇》中的男男女女,在*、嫉妒、愿景、误解、贪婪、虚荣等因素的影响下,横跨三十年来的多角多边情感图谱,在意乱迷狂的戏剧发展下,彼此心怀鬼胎而物是人非,终于随着信件的焚烧而消失殆见,留下读者在残缺不全的句子书写中怅惘一叹。
在西语文学的谱系中,曾经兴起过一股流行化的书写风潮“库西”(Cursi),以非常敏感神经质的女性视角呈现一种多愁善感的幽默腔调,曼努埃尔·普伊格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这当然也因其自身的同性恋身份,以及与经历过动荡年代的革命浪潮之后的社会失落有关,这就让他们笔下的人物总是处于某种神经质般的边缘漂浮感。
尽管《红唇》(曾译为“红红的小嘴巴”)以二男四女之间的狗血情感故事呈现了青春冲动下的*舞蹈,但对于因社会现实而耽搁了青春的一代人而言,失落的青春多少显得不够及格,正如布罗茨基也曾说过“惋惜童年”的论调。不过,曼努埃尔·普伊格自身在爱欲情感方面好像倒也显得有点过剩;当然,这是本书之外的话题了…
2024
本月书单推荐人
萧轶 媒体人,书评人
思郁 书评人
渡水崖 文化记者、编辑
把噗 Festina Lente
蚂蚁 今年一定会学会骑自行车!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