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题:架起产学研融通的立交桥——从中关村论坛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趋势
新华社记者吴晶、张泉、魏梦佳
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如何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从高校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向货架,成为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的新议题。
把高校的源头地位亮出来
从1995年开展增材制造(即3D打印)研究,到2011年成立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黄卫东教授团队经历16年的探索。公司实力目前在国内外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日前举行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上,黄卫东分享的案例,引发与会者的共鸣。
“企业是龙头,高校是源头。”承办此次大会的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姜泽廷认为,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首次设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凸显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基础性和源头性作用。
今年1月,国家全面启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迄今已有170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91.4万件专利盘点,为下一步全面开展转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大会征集高校科技成果500余项。很多参会的高校代表纷纷坦言“感到压力”“看到差距”“尚需努力”。
“高校就是要为国家科技硬实力增光添色,在科技创新方面比学赶帮超,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姜泽廷说。
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找出来
成立科研成果转化领导小组,下设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股权运营和企业赋能;设置科技成果审批小组,由校务会开展集体决议、重点审批……近年来浙江大学打开校企战略合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023年该校科研经费首次突破80亿元大关,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全国名列前茅。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发明人的收益分配,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处置权、使用权、管理权下放给学校,推动相关工作提质增效。”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副院长童哲铭说。
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率先实现“先赋权后转化,先使用后付费”试点,学校科研经费近三年年均增长25%,每年催生近千项高水平发明专利。
“现在是被创新的节奏推着走。”正在氢医学领域进行科研成果加速转化的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马雪梅深有感触,专利赋权改革后,科研人员被赋予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各方力量和资源都在向科研团队倾斜集聚。
中国科协副主席束为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转化率还有差距。有关部门正在开展技术转移人才专业化培训,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人力水平评价试点,建设全国技术经理人公共平台等。
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步子跑起来
“我们已生产原理样机,入驻后可以实现测试验证诊疗一体化,力争在1至2年完成市场转化,造福广大患者。”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段立娟团队即将携“基于脑机接口的抑郁及睡眠障碍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方法与设备”,入驻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
这一环高校创新区由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市朝阳区共同建设,力争打造北京又一创新高地。
“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整体推进,充分彰显了三者在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时期的重要地位。”北京市副市长马骏说,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是一个校企城协同的创新平台,旨在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的卡点,实现各方优势互补。
北京正在大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14至2023年,北京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04万家提高到2.83万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从4738.5亿元提高到11859.1亿元。
“没有教育科技人才的‘三位一体’,就没有全要素的生产率,就无法释放高校蕴藏的新质生产力。”姜泽廷说,“我们要借鉴先进经验,打开围墙办大学,变自我评价为社会评价,跟需求见面,跟企业对接,最终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