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汽车的光环是如何戴上,又是如何慢慢的褪去

豪华汽车的光环是如何戴上,又是如何慢慢的褪去

首页模拟经营欧洲豪华车模拟更新时间:2024-06-28

说起豪华汽车,人们总是第一反应提到BAB(宝马奥迪奔驰),以及沃尔沃、雷克萨斯、凯迪拉克、英菲尼迪等二线品牌,还有一些几乎没人知道的三线品牌,例如捷尼塞斯。当然在此之上还有超豪华汽车,例如保时捷、玛莎拉蒂、阿斯顿马丁、劳斯莱斯、宾利等等。还有一些专注于跑车的品牌(法拉利、兰博基尼、布加迪、迈凯伦等)。

那么豪华汽车的光环是如何戴上的,又是如何慢慢褪去的,本文做一个唠嗑。限于豪华品牌众多,集中讨论在BAB上面。

本文包含9个章节,长达1万余字,阅读需要 8-10分钟。

第一部分 豪华品牌的概念形成

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出现小型轿车,最开始出名的款式便是1983年进入我国的桑塔纳轿车。而在其后1986年,奥迪进入中国,奔驰于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宝马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虽说BAB品牌与当时国内的主流汽车,如奥拓、富康、桑塔纳等有明显的差距,但是在那时(90年代到2000年左右)即便是买个奥拓、富康、桑塔纳之类的车,也挺洋气的,那时的BAB就跟现在普通人家看劳斯莱斯一样,大多只能远观,不在购买考虑范围内。

在90年代到2000年左右,逛车展还不像现在这么流行和频繁,更没有发达的互联网。人们对于豪华汽车的感知,通常来源于电视、报纸和电影。例如在2000年前后的新闻里,官车大多清一色的选择奥迪,这是给人们第一视觉冲突。这款车是奥迪A6第六代:代号C6 2004-2012。

从那时起,当官的都坐奥迪,也烙入了人们的思维里。

而在电视里,2010年,《非诚勿扰》出现了“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想坐在自行车上笑”,一句话,就把宝马的豪华品牌衬托了出来。不管是知道宝马品牌的,还是不知道宝马品牌的,都被这一句,深深的吸引进去了。变相的透出一个道理:要想找漂亮的女孩子,你一定要有一辆宝马车。

不过说到对豪华汽车最密集的宣传,恐怕还是电影。对于国外的电影,首选的大多都是本国豪华品牌,例如007最爱的座驾是阿斯顿马丁。

在漫威电影中,钢铁侠拥有众多豪华汽车,其中出镜率最高的当属奥迪,当然,也有讴歌……

也有讴歌,好吧,这款车在国内基本上看不到了

而对于国内的电影,当年对《天下无贼》的印象很深刻,刘德华和刘若英诈骗了傅飚的宝马车,出小区时,刘德华还对宝安怒吼“开好车的就一定是好人吗

香港电影里,豪车的出镜概率极高。例如电影《寒战2》中,多次出现宝马车的特写。

电影《英雄本色》中的奔驰汽车:

有了众多电视,电影中的车辆衬托,豪华品牌的概念就开始深入人们的思维。与之对应的,凡是没有在电视、电影中出现的汽车品牌,就很容易被归入“其他”一类。又或者,电影里那些配角,小人物,开的车自然都是很普通的车。

当然,也有更另类的,1997年上映的香港电影《黑金》中,梁家辉饰演的帮派人物周朝先的一段台词让人记忆深刻:我们坐的都是奔驰、劳斯莱斯,你坐马自达,怪不得你会塞车! 你坐马自达,你根本没有资格来参加这个会。

还好这部电影是在1997年,那时香港电影进入大陆的不多,播放量也不多。倘若是在2000-2010年这段时间在国内上映,估计开马自达的人都无地自容了。

曾经火爆的一款游戏《QQ抢车位》,在2009年上线,着实让当时的中国大众,充分的了解了一下什么叫豪华汽车。人们第一次把普通车(奥拓、QQ)一直到顶级豪车(劳斯莱斯、布加迪)都认识了个遍。

第二部分 豪华品牌的技术领先

豪华品牌有着百年的技术沉淀,自然不是其他刚刚诞生十几二十年品牌能够比拟的。早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的街头就有大量汽车,而世界上很多国家还在二战阶段。

对于一般的驾驶乘坐来说,豪华汽车的技术领先主要体现在:

  1. 发动机性能。
  2. 燃油经济性。
  3. 乘坐舒适性。
  4. 安全性。
  5. 其他功能点。

奔驰M110发动机

发动机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可以放在一起说,即相同的性能下,豪华车拥有更低的油耗,相同的燃油经济性,豪华车拥有更强劲的性能。

而且,豪车更看重的性能,即买豪车的人都比较有钱,对于油价并不敏感,但是对于性能更看重。所以,豪车往往都是不断推出六缸、八缸等发动机,从而实现更强劲性能。

性能怎么体现?加速度,最高速度,平稳换挡。给人最直观的还是加速度。最高速度超过200码已经意义不大了,不进赛道,日常开车谁会开到200码去。

炫酷鸥翼门的奔驰300SL

1960年的炫酷鸥翼门的奔驰300SL,3.0升的直六的发动机,在强大的博世缸内直喷系统加持下,其最大马力达到了惊人的240匹!所以百公里加速时间也冲进了10秒大关,仅需9.3秒就能破百!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惊人的加速度了。

当然,还有一些顶级跑车,如法拉利365GTB/4 Daytona,极速280公里每小时,采用能输出352马力的4.4L V12发动机,0到100公里加速只需5.5秒。

当然汽车发动机的历史很长,全部展开说太多,也不是我等普通人说的明白的。到了2000年后,以BAB为代表的很多车型开始注重燃油性。通过继续研发高性能发动机和变速箱,以更低的油耗带来更好的性能。

例如2003年5月,德国宝马集团与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出资组建了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2003年10月,第一款E46325i上市,配备宝马著名的直列六缸2.5L汽油发动机,中国消费者此时真正体会到了入门豪华运动轿车所带来的驾驶感受。

当时市面上主流的伊兰特、飞度、福美来、花冠等等,0-100公里加速度普遍都在13秒以上。E46款宝马的加速度为8.4秒,一脚油门就可以把其他车远远甩在后面。

再把时间刻度来到2018年,仍然以宝马3系,320iM运动版为例。它配置世界十佳发动机中名为N20B20的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采埃孚8AT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最大马力184,最大扭矩270牛米,百公里加速仅需要7.3秒,油耗6L。

BAB的水平基本上都在同一阵营,从上面挑选的几个时间点的比较中不难发现。发动机从六缸、八缸,再压缩回四缸,出现涡轮增压、可变气门、高精度燃油直接喷射技术等新技术,排量从3L逐渐下降至2L,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快了。

可以说,豪车的发动机(包括变速箱)技术一直保持着同时代的领先,与一般品牌明显拉开了差距,让人们觉得,多花一倍乃至几倍的钱,确实是物超所值。


说完了核心的发动机技术,再说乘坐舒适感。这里就说一下,汽车底盘的一个设计---悬挂/悬架。

如果汽车没有很好的悬挂设计,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减震设计,那么坐在上面的颠簸是非常难受的。

一般来说,常见的悬挂有以下几种,越靠后的越复杂,越高级,越贵:

独立悬架

又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是当下最流行的独立悬架之一,一般用于车辆的前轮。

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汽车后悬挂常用的悬挂类型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上下两个A字形叉臂,可以精确的定位前轮的各种参数,前轮转弯时,上下两个叉臂能同时吸收轮胎所受的横向力

非独立悬架系统

非独立悬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保养容易、行车中前轮定位变化小

空气悬架

可以根据路况的不同以及距离传感器的信号,行车电脑会判断出车身高度变化,再控制空气压缩机和排气阀门,使弹簧自动压缩或伸长,从而降低或升高底盘离地间隙,以增加高速车身稳定性或复杂路况的通过性

电磁悬架系统

由车载控制系统、车轮位移传感器、电磁液压杆和直筒减振器组成。在每个车轮和车身连接处都有一个车轮位移传感器,传感器与车载控制系统相连,控制系统与电磁液压杆和直筒减振器相连

悬挂系统的不断演化和发展,也让汽车的乘坐体验越来越好。在颠簸的路面,弯道行驶时,先进的悬挂设计就明显的体验出了优越性。与之对应的是,先进的悬挂系统构架复杂,成本高,是肯定先用在豪车上的。


乘坐的舒适性还体现在一个方面,车体更长更大。巨大的空间使得后面乘客拥有舒适的乘坐体验,后备箱也可以放置更多的物品。汽车有充足的空间可以安装更多是设施,例如后排屏幕、车载冰箱,车载电话,等等。更长更大的车体也意味着车辆更重了,这就不得不要求汽车有一颗强大的发动机,否则开起来慢如蜗牛的速度是无法被接受的。

所以像BAB一类的豪车,除开个别车型,普遍都拥有5米左右的车长,给人的第一视觉就是,这车很大,一定是很棒的。而且,加速度还特别快,开的还特别稳,和普通的几万元,十几万的车比较,确实很高档。


再到安全性方面,如安全气囊的个数,各种严格的碰撞测试,轮胎被击中也能行驶、防弹玻璃等等。还有在软件方面的一些安全设计,如并线提醒、驾驶疲劳提醒、前车距离提醒、主动识别危险并应急处理等等。各种高大上的安全设计,都时刻体现着豪车的身份。

第三部分 豪华品牌的光环

在豪华汽车的技术加持,各种电视、电影广告的持续轰炸,各路明星、政要的频繁使用之下,豪华汽车品牌的光环就慢慢戴上了。

什么最能体现豪车的光环?

十多年以前,豪华汽车总是享受着加价购买的特殊待遇。为什么加价,卖方市场,产品质量上乘,供不应求,不加价根本买不到。

找到了一个资料,大概在2005年前后,也就是中国刚刚加入世贸头几年。那时的汽车市场有多火。

一张20多年前的汽车价目表

一辆中级轿车雅阁,官方指导价为26万-29.8万元,普遍加价4万元。大众帕萨特指导价28.8万,终端需要加价5万。至于奥迪A6L,定价55万,需要加价9万元。好家伙,2000-2005年那个时候,普通大众的工资不过千元/月。豪车的加价就相当于一个普通人8年的工资。

时间的刻度再来到2010年前后,加价购车仍然是一个普遍现象。国产车性能差、外观丑,卖的不温不火。合资车(售价在10万-25万区间)普遍加价1-3万元。

例如:

东风本田 新CR-V,指导价格:21.78万-25.28万。加价幅度:2万-3万元

广州本田 第8代雅阁,指导价格:22.98万-26.48万,加价幅度:2万-3万

而对于豪华品牌,普遍加价8-10万,甚至几十万。越贵的车加价越贵,上百万的车加个50%都是正常。

而且越加价,卖的越火,甚至有的车买来开了1-2年,还能以原价卖出去。于是,坊间流传XXX车保值率极高,豪华的属性一览无余。

第四部分 豪华品牌的光环褪去

豪华品牌的光环怎么戴上去的,就是怎么褪去的。首先便是加价的光环没了。不但没了,还大幅度的降价,少则3-5万,多的8-9万甚至更多。

曾经的加价王---雷克萨斯

主流价位(30-60万)豪车不再加价,没有详细的资料能说明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个人的感觉从2015年前后,豪车的加价就越来越少了。依稀记得那时,BAB的走量车34C基本都是长期保持3-5万的优惠。而且越到今天,打折越猛,到了2023年,大众已经普遍接受了34C起价在24万这个范畴。而BAB的中端车型56E,起步价普遍来到了36万这个级别(只是普遍的热销款,不是所有车型,不是绝对)。

曾经的加价王雷克萨斯,如今也只能靠降价来促销。至于其他二线品牌,则动不动以7折、6折等骨折的方式促销。

2023年BAB降价一览

2023年二线品牌降价一览


对于豪华品牌来说,没有哪个品牌愿意打折促销。因为产品卖不动了,只能靠降价来促销,那么说明:

(1)技术与服务不再领先;

(2)相同的技术与服务,出现了众多的竞争者;

(3)无法控制成本,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相同质量的产品;

(4)在另外的赛道出现了新的竞争者;

第五部分 新的竞争者--新能源汽车

在燃油车领域,豪华品牌的技术壁垒依然存在,那么这里就不绕弯子了,结论就是:在另外的赛道出现了新的竞争者----新能源汽车。

打败方便面厂商的,不是另一家方便面厂商,而是外卖。

打败零售商的,不是另一家零售商,而是网络购物平台。


前面说过的,支撑起一个豪华汽车的技术领先是哪些。

  1. 发动机性能。
  2. 燃油经济性。
  3. 乘坐舒适性。
  4. 安全性。
  5. 其他功能点。

在第1/2项中,新能源汽车以颠覆性的技术,创造了另一个维度。

新能源汽车其实包含很多种类型,而非普通大众理解的新能源=电车。

类型

技术路线

典型代表

EV

纯电动,大容量电池,电机、电控

早几年的型号续航多在300公里,现在基本400公里起步,也有500公里以上长续航

绿牌

特斯拉、比亚迪、广汽传祺、小鹏、哪吒

宝马I3、奔驰EQ、奥迪e-tron

HEV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

油电混动,油为主,电为辅。电机通常只在发动汽车时启动,大部分时间以油为主

不需要充电,不能上绿牌,不享受新能源政策

日系品牌

车标后有Hybrid或者HEV

早期汽车介绍包含48V轻混系统

PHEV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

插电混动,电为主,油为辅。可以在纯电和混动模式中切换,纯电模式下续航在55-120居多,混动模式下是同级别燃油车油耗的50%左右。

可以充电,也可以不充电直接用混动模式当燃油车开

绿牌

大部分国产品牌

REV

Range extend electric vehicle,REV

增程式汽车,油发电,电驱动。续航可以做到上千公里

可以充电

绿牌

理想为代表

FCV

氢能源为代表,国内小型轿车少见,轿车成本相对较高,加氢站投入巨大,尚未成为主流

绿牌

日系品牌

以上只是对新能源的大概几种技术进行简单介绍,实际每一种技术内部还有细分领域,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我们继续说回来,发动机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刚才说到,豪车在近百年的历史中一直占据着最前沿技术。我们看到,2003年宝马325i,8.4秒的加速度,把普通品牌是远远的甩开了。到了2018年,宝马320iM,7.3秒的加速度,且百公里油耗只有6L。在速度与油耗上,确实在燃油车的领域再一次稳居第一阵营。

再到今天呢,2023款宝马3系(中配,325)的加速度普遍仍然在7秒的级别,顶配330i的加速度可以到6.3秒这个级别。但是价格也来到了大约38万这个级别。

我们随机找了一款小鹏P52023款的车,官方价格大约16万,加速度7.5秒,已经追平了宝马3系的水平。如果是选择特斯拉2023款 双电机,官方价格大约29万,加速度4.4秒,已经让宝马330i只剩看尾灯的节奏了。宝马只有拿出M系列才能跑出这个速度,但是价格已经冲到70-80万这个级别去了。

EV纯电车,只用了同级别燃油车一半的价格,就实现了燃油车的加速度。

即便是PHEV插电混动,我们选择了比亚迪的一款驱逐舰05 2023冠军版,官方价格大约15万,加速度7.3秒,依然和宝马3系打平手。

只比较加速度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还要看燃油经济性。刚才说了,宝马2023款宝马3系(中配,325Li M)的加速度在7秒级别,油耗百度了一下,6L-6.9L左右。

纯电车就不比油耗了,完胜。PHEV插电混动呢,百度了一下,驱逐舰05 2023冠军版亏电模式(即只烧油,不充电)不超过4L。

在EV和PHEV两种技术夹攻下,加速度比燃油车快,油耗比燃油车低的多,价格还便宜一半,你这不是要革了燃油车的命??

燃油车车主表示不服

前面讲到了,豪华车的代表还有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说实话,这2块的技术壁垒远不如发动机和变速箱。无论是从特斯拉还是到国产厂商,都很快掌握。

以前国产车不敢做太大,因为发动力性能孱弱,车太大了带不动。做个4.7米的车跑起来跟拖拉机一样累。现在动力不成问题了,车要做到5米 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做大点做宽点,车里摆个床都不是什么问题了。

足够大的空间,在车内铺床都不是啥问题

再把其他的好东西一股脑的上了,什么LED屏幕(数量多、屏幕大)、车机互联、高级音响、安全气囊、智能辅助、安全辅助、自动驾驶、轮胎、玻璃等,毕竟这些东西也不是汽车厂家做的,不存在什么技术垄断。再多点什么卡拉OK,几百G的流量,外放电炒菜做饭,激光雷达,车载无人机,眼花缭乱的功能让传统的豪车阵营捉襟见肘。

豪车原来的各种优势,在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荡然无存,消费者不是傻子。甚至国产品牌都敢推出超跑和高端越野车了。

超跑比什么,1造型 2速度 其他什么舒适性、燃油经济性、续航里程之类的都不重要了。

昊铂SSR这造型绝对是拉风了,速度呢,抱歉,全世界所有的跑车都靠边站,昊铂SSR的加速度已经进入2秒内。唯一能跟它玩的只有F1方程式赛车了。

可能又有喷子会挑出来说,狗屁,顶级跑车动不动都可以跑到300码,甚至400码去,你这个昊铂SSR只有加速度,最高速差得远。是,没错,顶级跑车都有这水平,但是:

(1)跑车是开给人看的,准确说,是停在那里秀给人看车;你见过哪个明星把车飚到300码去参加XXXX活动。还没到闪光灯前,估计车都撞烂了。

(2)开着跑车去飙车,那是电影的桥段,那是国外的事,中国没有这事。至少买得起跑车的富翁还不至于拿自己的生命去飙车;超过160码的车祸基本都是残废,死亡率大于80%,超过180码的车祸死亡率已经无限接近100%了。

第六部分 豪华品牌的光环褪去

豪华品牌的光环褪去,明显的表现就是:销量下降、降价打折。

豪华品牌的光环褪去,第二表现就是:豪华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也卖不动了。

BAB销量停滞不前,再到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品牌销量下滑已经是非常明显。至于某些豪华品牌如讴歌、英菲尼迪、林肯之类的几乎都可以不纳入统计范畴了。

可能又有喷子跳出来说,放屁,BAB销量好的很,光宝马今年上半年的国内销量同比也增长了3.6%,哪里在下滑。

没错,以价换量,是这样的,没有卖不出的车,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35万的宝马i3 人人嫌弃,25万的宝马i3那是真香。要是宝马i3降到20万以内,销量也可以吊打特斯拉和其他新能源品牌。

宝马i3 为啥要降价10万,因为这套(纯电动)技术的价值,就值这么多。豪华品牌的光环也不起作用了。虽然还有很多消费者愿意为宝马的车标多花点钱,但是隔壁的特斯拉不也就这个价吗?这几年疫情搞的大家收入都很紧张,省点钱也挺香的。

靠着一波猛打折,宝马i3 的销量,也来到每月6000辆的水平。不能说差,只是和国产品牌比的差距很大。

至于奔驰就过的很不开心了,为啥,定价太高,打折真的把自己打骨折了。奔驰的车都要降价20万,放在过去简直难以想象。

奔驰EQA、EQB、EQC均有大幅度的降价

EQE大幅度降价

奔驰打骨折式的降价,2023上半年所有纯电动车型零售销量还不足万辆。一个月1000多辆的销售,大幅度的降价 奔驰的光环也没用了。我觉得奔驰跟着宝马学习一样,再降点价,给点诚意,月销量上5000问题不大。但是这样对自家C级E级伤害很大呀。

至于奥迪的新能源就混的更惨了,连自己用的平台都准备放弃了,开始寻求与国内厂商合作,购买纯电平台。以后奥迪负责造壳和出logo,核心的部件都是国产的。

简单的说,新能源的高端市场份额,即30万以上的区间,很多都被国产品牌吃掉了。而BAB为代表的豪华汽车,不得不下探到20多万的市场求生存。


豪华品牌的燃油车总体销量还是挺不错,为啥,还是以价换量。前面说了,豪华品牌在2015年之前加价都是普遍现象,但是在今天,没有降价几乎就没有销量。

上图中涵盖了市面上主流的热销车型,如奥迪A4,奔驰C级,凯迪拉克CT5,沃尔沃S60等等,普遍都有15%-30%的折扣。所以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花20万出头,就可以买到一辆主流的豪华入门车型,花30多万就可以买一辆主流豪华的中大型车,确实也是圆了过去好多年的一个梦。

第七部分 消费者的换车升级选择

曾经的普通消费者,大概遵循这么一个换车的升级路线。(以下只代表普通人,不是所有人,没有绝对性,只是随便举例,不代表所有,不要代入话题)

这就是差不多势力较大车企为消费者考虑的一个用车升级路线。事实上早期很多的消费者确实是按照这个路线在换车。势力小的车企只做某一个细分领域。

在人生第三辆车这个领域里,BAB就成了事实上的王者,远远拉开了和其他品牌的差距。BAB长期占据70%左右的高端市场,剩下的被众多品牌瓜分。

但是在今天的销售榜单上,第三辆车甚至第二辆车的销售情况让BAB和其他传统品牌越来越不开心了。

就在25万-30万这个门槛上,是BAB的入门款价格集中区域,也是销量最大的区间。在这个区间,特斯拉model3 model Y,比亚迪的汉 唐,已经大幅度超过的BAB的34C,在30-40万这个级别上,BAB的56E还维持的宝座,但是以理想为代表的部分品牌给过来的压力也不小。(注:数据来自网络,无法验证真实性)

而国产厂商还在持续推出更高端的产品,实现30万、40万、50万乃至百万级产品的覆盖。而这一切,也不过就是近10年才发生的事。国外的高端品牌,发展了百年,如今也开始不由得紧张起来了。在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如果败北,可能就是衰退的起点。


第八部分 反攻与替代

曾几何时,看车展,尤其是看国外的高端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国外的品牌往往也会请最靓丽的车模来展示自己的车。

那么中国汽车品牌有走出国门,去参加国外的顶级车展?准确说在疫情之前,有,但是属于凑热闹,花点钱办个展,重在参与。参加展览只是为了宣传,实际在国门之外是卖不出去的。既没有销售渠道,也没有维修体系,更没有稳定的备件供应体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2023年中国新能源军团出击慕尼黑车展。且在车展上受到了大量的人群参观。

而中国品牌的汽车不但在欧洲实现了销售,甚至卖的还不是一般的贵。比亚迪汉在德国价格为7.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1万元)。与之对应,宝马5系入门版车型520i在德国官网售价为5.37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8万元)。唐EV在德国的售价为7.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1万元),而同级别纯电SUV宝马iX3,德国官网起售价为6.7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7.7万元)。

销量方面,在欧洲拥有广泛基础的品牌MG卖的最好(MG现在是上汽的品牌),新能源月销量超过1万辆。其他品牌才进入1-2年,销量处于增长阶段。

而国内的头部品牌都相继要在欧洲建厂,以便进一步降低成本,实现更大的竞争优势。都到大众老家去建厂了,你说BAB之类的厂商心里不慌么。


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也逐步在泰国、以色列等更多国家站稳脚步,开始大卖特卖。像比亚迪在很多国家都成为了当地的销售冠军。

汽车零部件的替代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工业品,一辆车的零部件可能有数百个,来自几十个供应商。而在这个方面,欧洲和日本长期都是最优秀。日系品牌大多有自己的供应商,如丰田系有丰田合成、丰田纺织、电装、爱信,本田系有京滨、昭和、丰技研等。

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霍尼韦尔旗下的盖瑞特是最好的,其次是博格华纳、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IHI)、博世马勒。

CVT变速箱几乎都被日本加特可(JATCO)和爱信和瓜分了,其次是欧洲的邦奇(2016年被中国银亿集团收购)。

AT变速箱(自动变速箱),一哥是丰田旗下的爱信,占全球15%的市场份额。其次是加特可(JATCO)和采埃孚(ZF)。

悬架的核心零部件滤震器。主要供应商是天纳克、马瑞利、采埃孚、蒂森克虏伯、万都等。

日系轿车基本上选择KYB,其次是日立、昭和。自主品牌有用国产,也有用以上供应商的,吉利比较多用韩国万都的。

除此之外的部件太多,像发动机管理系统(EngineManagementSystem)(如何精确控制喷油、点火、排放),ABS防抱死系统,汽车玻璃、汽车座椅,车道保持/偏离预警、预碰撞安全系统、盲点监测系统、车载摄像头、安全气囊ECU,安全带预紧ECU等等,太多。

为啥我国的汽车产业几十年来都是追随者的角色,这么多的零部件,绝大部分 都是买国外的,自主品牌汽车厂商充其量就是个组装工厂。顶尖的零配件不卖给你,你造的车就是低配版。

以前都是我们把别人的工厂引进来,学习别人怎么组装汽车。至于我们做出来的车,国外都懒得研究,都是徒弟做的,师傅还不清楚你有啥本事。


今年6月的消息,日经BP社,就是日本规模最大的出版社,对一辆比亚迪海豹进行了非常仔细全面的拆解,详尽分析了海豹的车身架构、电池、驱动电机总成、各种控制电子器件等内容。令日本机构感到震惊的是,比亚迪海豹仅依赖日本供应商的一个零部件,即前桥减速器上的轴承,而这个零部件来自日本的NSK和JT­E­KT公司生产。这表明比亚迪在自主研发和生产零部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减少了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

他们甚至还把拆解的内容,做成了一本书来出版。这本书的售价,还一点都不便宜。

在今年上海车展上,著名的皮尺再次出现,有亚洲同行在耐心的测量车体的每一个数据,旁边还有妹子在记录,而从文字看是日文。

现在韩国的汽车在中国几乎没有存在感了,日系三大品牌(丰田、本田、日产)全面下滑。如果中国厂商造车都不买日本的零部件了,那对日本的零部件厂商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第九部分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吵架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吵架,已经成了近两年的吵架典范了。双方争论的焦点无非就是:

我的结论:

  1. 用车频繁,行驶里程大,主要跑城市里,用新能源划算,最典型的代表是出租车和网约车。家庭自己用车,开的少,那么不会有明显的省钱;
  2. 高速对于PHEV插电混动,REV增程式没有影响。EV纯电动车在节假日拥堵情况下,慎重考虑;目前EV纯电车跑高速还非常怕堵车;
  3. 两种车再过几年的折旧率都非常惨。

重点说一下第三种,尤其是豪华车领域(购车在在25万以上),两种车的折旧率都非常惨。一种工业品一旦具备电子化的标签,那么就将进入频繁的产品升级迭代。

最近几年,关于电池这个核心部件,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技术迭代。,且在近10年度技术迭代明显加快。

  1. 上世纪70年代锂电池出现;
  2. 上世纪80年代,磷酸铁锂电池出现;日本研究出商业化的锂电池;
  3. 1991年,索尼生产商用锂电池,广泛用于摄像机、手机、笔记本电脑。到1998年日本占据全球90%的锂电池市场;同年韩国LG进军锂电池行业;中国紧跟进入锂电池行业;
  4. 1995年比亚迪进军镍镉电池,2000年进军锂电池;
  5. 2004-2005年左右,日本押注氢燃料电池,逐渐停止锂电池研究;同年比亚迪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面世;
  6. 2006年,LG成为通用电动车唯一锂电池供应商;三星陆续在几年内研制出1800mAh圆柱锂电池,435Wh/L的聚合物电池等新产品;
  7. 2011年,曾毓群创立了宁德时代。制定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两手抓”战略,2015年政策层面对三元锂电池的精准扶持,宁德时代一飞冲天;
  8. 2020年,刀片电池出现,2022年麒麟电池出现,2023年钠离子电池出现;
  9. 极氪009 ME版车型搭载了麒麟电池,电池容量达到140kWh,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达822km。

其实前面几条都不用看了,只看后面几条,新的电池技术不断涌现。而且各种快充技术,例如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已经提出了“1秒1公里”的充电速度,10分钟就可以跑600公里。可以简单的得出结论:

  1. 新上市的新能源汽车,比2020年以前的车,电池技术有了一个明显的进度。2020年前的车,会贬值很多;
  2. 新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打压更大了。毕竟纯电车都能续航800公里了,这高速堵车的压力就更小了。而且大幅度压缩的充电时间,高速排队充电的现象也大幅度的优化;
  3. 新上市的PHEV、REV车型,也开始装更大容量的电池,原本55-120的纯电行驶里程,也向着200-300公里方向发展。PHEV、REV车型逐步都把一箱油的行驶里程提高到1300公里以上。而相同的燃油车,一箱油大多只能实现800-900公里的续航里程。

看,像不像手机,用上3-4年就开始落后了,没办法,新出来的技术太香了,现在充电功率都冲到200W了,谁还看得起几年前18W的快充。用了3年不到的旧车,打5折都卖不出去了。所以说,新能源汽车的贬值速度,就会像电子产品一样,非常快。燃油车就可能贬值的更快,没法呀,燃油车的发展已经很难再有大幅度的提升了。你让燃油车一箱油开1300公里,现在的技术是没法突破的。

而那些原来燃油车的支持者,也会忍不住“真香”的道理,跳入新能源的怀抱。倘若出现一款明星车,定价25-30万,5米-5.2米的车,加速度干到5秒,各种智能化配置、安全碰撞5星、智能驾驶、自动泊车、安全智能识别、手机APP管理车辆、真皮座椅,综合油耗4L,高级音响,无限流量,刹车33米等等,同等级别的燃油车至少50-60万。你让消费者怎么选。

最后强调一个,2023年,钠电池出现了。锂电池占了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一块成本,而锂很贵的,锂也是一种活跃的元素,容易爆炸。至于纳,想想大海里有多少盐吧,纳的成本跟锂比就低太多了,而且纳不活跃,不容易爆炸。

你说要是2025年,上面说的明星车,换了纳电池,价格直接降到20万,香不香?

豪车的光环,不灵了。当然,可能以后豪车的光环,要带到国产新能源品牌的头上了。至少现在已经有2款上百万的车出现了,而且热度还不低……曾几何时,买得起百万级的车主,考虑的都是大G、X7、保时捷……

谢谢阅读,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敬请指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