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人才和官员的产生,历经:世袭制、察举制、荐举制、科举制、选举制。
自夏同盟开始,夏商周秦等时期,均实行世袭制,贵族掌控一切,特别是周王国,等级分明,周礼规定,管理国家由国王、诸侯国君、卿、大夫、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依照血缘实行世袭,只是到了东周,礼崩乐坏,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国君效力。
汉帝国建立后,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加强了中央集权,大权独揽,需要帮手,但其他贵族是不能用的,以免分权,只能是皇帝一人独尊,因此,皇帝需要提拔民间人材,既能帮忙,又无资格分权,于是,采用了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察举制并无客观的评选准则,主观性太强,虽有连坐负责、连带责任制度,但后期还是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汉文帝开始推行察举制
察举制,分诏举与岁举,诏举是皇帝下诏选取特殊人才,岁举是地方长官定期定员向朝廷推荐人才。察举的科目主要有贤良方正、孝廉、太学博士弟子及特举特科等。有时,皇帝对于贤良方正等用“对策”、“射策”的方式进行考核考察。而察举的补充,则是征辟,这是皇帝及公卿郡守选拔任用属员的一种制度。皇帝特征、聘召人才为“征”,公卿郡守聘任幕僚属官为“辟”。东汉后期,选拔官吏过程中,钻营请托、结党营私、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察举、征辟制渐趋败坏。
曹魏帝国建立后,魏文帝时,放弃曹操的寒族地主政策,改为与世族地主妥协,采用陈群建议,创立荐举制,即九品中正制,由中央指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推荐、考核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两晋、南北朝时,沿用此制。
魏文帝曹丕
荐举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察举制,一切人都可能被选拔,而荐举制,即九品中正制,则因为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其规则实际上变为,完全看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九品中正制,不但造成阶级固化,堵塞了民间人材之路,还使得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实际上严重影响了皇帝的专制权力,因此东晋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情形。
隋帝国建立后,587年,隋文帝正式设立科举制度,在唐帝国时期发展成型,并一直延续到清帝国末年的1905年,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现代社会的高考制度、以及公务员考试制度,亦是从科举制度演变而来。
隋文帝
汉文帝确立了察举制,魏文帝确立了荐举制,隋文帝确立了科举制,三位文帝,谥号为文,非常有道理。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催生了不论门第、以考试产生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阶层。
科举制出现,皇帝的本意是想改掉两晋南北朝时期皇权被分权的情况,帮助自己加强专制,但客观上起到了广揽人才、使得社会新鲜血液活跃、社会各阶层互相流动的良好效果,也引导了社会的读书风气,唐太宗就高兴地说,天下人才,尽为我用,而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更是控制、规范、吸引知识分子的有效手段,但是,其负面效果是,禁锢了人们的自由思想,清末民初科举制度被废除,也是因为其负面后果日益恶化,不利于思想解放。
科举制度产生的具体过程是:为了改革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则增设“进士”、“明经”两项名目,为后世所沿袭,故一般认为隋帝国是科举制的开端。
隋时期科举,没有严格的选拔程序,多由皇帝下诏征辟,由州郡荐举,可说只是察举制的修正。除进士、明经外,科目尚有贤良、孝悌、秀才等,大体沿袭前代察举的名目。考试方法是试“策”,考生加以解说或辩明即可,比较宽松,可以尽情发挥。
唐帝国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唐时期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名目很多,依据考试内容分为,进士、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各等级考试已经初具规模。
唐时期科举考试,由礼部侍郎主持,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科、明经科,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进士科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科也只有百人左右。进士、明经及第后,一般要守选数年,方可通过吏部铨选,再予授官。
唐时期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察举制影子,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荐,叫作“行卷”,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这样做的意图是,希望可以兼顾、参考士子在考场外的表现,避免“一考定终身”所可能带来的失误。
比如白居易,少儿时就会作诗,从小就立志参加科考博取功名,在行卷之风盛行的当时,为了得到名人的推荐,他贸然登门拜访名流顾况,顾况不了解他,见他叫白居易,于是告诫他,“长安物贵,居大不易”,但是,看了他的诗作后,立即改口,“有才如此,居亦容易”,并且大力向考官朋友推荐,有名人加持,考官有了印象,这就好办了,白居易因而顺利考中进士,他高兴地来到慈恩寺,登上大雁塔,写下了诗篇“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两年后,他又来到长安,参加吏部选官考试,只有过关,才能做官。关于吏部的选官考试,《新唐书》曾有记载:“貌、言、书、判四事皆可取”,“得者为留”,白居易决定考“拔萃科”,结果再次登科,立即做官,被授予省校书郎职位,该职位掌管文字校对工作,比较清闲,几年后,任职届满,806年,白居易又参加了制科考试,就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策问,这是升官考试,但此次唐宪宗并没有出来主持考试,由于准备充分,白居易考“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顺利升官,升为京畿周至县县尉,次年即升任翰林学士,不久,又升左拾遗,成为朝廷的重要谏官,此后官运亨通,后来做到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河南府尹、刑部尚书,退休后,闲居洛阳,号为香山居士,安度晚年,活到七十五岁高龄。
白居易
唐时期宰相中,百分之八十是进士出身,可见科举的成效,不过,进士科很不容易高中,必须是极优秀的人才,方可,因此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一语,而科举过后还要经吏部考试考核,合格后才能授予官职。
在唐时期,科举只是政府招纳人材的方式之一,同时并用的入仕途径,还有门荫入仕、杂色入流。到了唐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世族门荫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形成“牛李党争”。
牛僧孺
唐时期的新科进士,授予的官职远较后代进士低微,得慢慢往上爬,才能做大官,如,著名诗人王维考中状元后,任职太乐丞,只是从八品下的小官,因此,唐时期科举类似于现代的基层公务员考试,不似明清科举可以做大官。
宋帝国建立后,进一步改良了科举制度,确立了相当完整的体制,使得科举制度公平性大幅提升,许多大臣的子孙也未能考上科举,仅能担任中低阶官员,因此当时还产生了“富贵不过三代”的俗语。
所谓改良的重要原因是,宋的专制程度大为加强,皇帝欲加强对取士过程的控制,减少考官及士子联党结派的可能。自宋太祖开始,取录的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后一关,殿试,名次也由皇帝亲定,自此以后,进士都是“天子门生”,而不再是考官的门生;同时,为了保证考试公平公正,对考试的规则进一步完善,以免考生或考官作弊;还有,宋时期,取士的数量大增,每科进士通常达数百人,并且放宽了应考条件,不论财富、声望、年龄,皆可应考,对偏远地方的考生更给予路费,自宋英宗在位期间,1065年起,定期开考,三年一科,之后为明、清所沿袭,至科举被废为止。
宋时期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殿试。唐宋时期的省,是部委的意思,现在日本还在沿袭。
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自宋开始,殿试中进士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元帝国建立后,汉人大臣力图恢复科举,但是,元时期纷纷扰扰,科举时兴时废,不提也罢。
明帝国建立后,科举一改元时期的萎缩颓废,得到很大发展,制度完善,规模增加,参加科举的人数大增,但考试的内容却开始僵化,内容和形式,规定为四书五经八股文。明帝国二百七十七年,开科八十九次,取进士24,536人。
清袭明制,同时则限制了考试资格,如门子、长随、番役、小马、皂隶、马快、步快、禁卒、仵作、弓兵之子孙,倡、优、奴隶、乐户、丐户、疍户、吹手等,都不准应试。
清时期,不鼓励满人、蒙古人参加科举考试,而把科举入仕之途留给汉人,以笼络汉人,使其安心为满清效力,而不反抗。满蒙参加科举,虽然有较易考中的捷径,但最后殿试头三名,习惯只授予汉人,即所谓“旗人不占鼎甲”。清帝国二百六十六年,开科一百一十二次,进士二万六千人,绝大部分为汉人。
明清时期,国家级的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之前则有地方的童试,院试。
明清的科举与学校结合,就主流正途而言,先是基层学校。明清基层学校,称为“门馆、村塾、家塾、族塾、义学、社学、书院”不等。
通过童试,包括县试、府试,便可以自称“童生”。
通过院试,则得到挂名于官学(府学、州学、县学)的资格,称“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有了身份,进入知识分子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犯了事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生员分三等,初入学的生员都称附学生员,简称“附生”,人数无限额;升一级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人数有定额;成绩再升一级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人数有定额,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
升级要通过考试。
生员有四种出路。最好的是,考乡试中举,成为举人;其次,乡试三考不中,可赴吏部选官,最高选至知县;再次,经学政选拔考进国子监,成为贡生,在国子监“坐监”一定时间再经选拔,可分配教职或州县副职,但官阶不能升至知县;最差,一直未通过乡试的预选试“科考”,则终生仅为秀才。
另有一变通方法进入国子监,即,成为监生。监生中,有皇帝恩准的“恩监”;因长辈曾为国建功而特准的“荫监”;通过捐献金钱财物而成的“捐监”。监生虽然亦可应乡试、会试,但一般被认为是“杂流”,不是凭真本事,因而为人所不耻,被人看不起,就算能考中进士,地位也较低。
小说《儒林外史》中有严氏两兄弟:严贡生、严监生,对国子监的贡生、监生,有很生动的描写,两者的状态是不同的。
有些读书人要经过多次考试,才能通过最基本的县试、府试,成为童生,还有的人,得到童生的身份后,院试多次落第,到了白发苍苍仍称“童生”者大有人在。清道光时,广东曾经多次有百岁童生参加院试的纪录。
秀才参加乡试前,得先参加预考,过关后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按规定三年一考,于八月在两京及各省省城的贡院内举行,考官是由翰林及进士出身的官员临时担任。乡试每次连考三场,每场三天。清时期,考中者,以北京、江浙取录最多,贵州最少。
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则称为“亚元”。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
但这仅仅是名义上有了资格,真要做官,还得考中进士才行,著名的唐伯虎,虽然考中了应天府乡试的第一名,成为当地头名举人,但后来未能考中进士,未能进入体制内,一生只能顶着解元之名,穷困潦倒。实际上,解元之称,正说明他终身只是举人,而不是进士。
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唐寅
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二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由礼部在京城贡院举行,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会试取中者称为“贡士”,贡士首名称“会元”。
得到贡士资格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和出题,由皇帝钦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多人,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称为“传胪”。
状元
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能中进士就是功名稳拿了,铁定做官了。能连中解元、会元、状元的,就是“三元及第”。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仅有十五人能够连中三元,唐时期有二人,张又新 、准元翰;宋时期有六人,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时期有一人,孟宋献;元时期有一人,王崇哲;明三百年间的八十九位状元中,有两人,黄观,商辂;清时期有三人,钱棨、陈继昌、戴衢亨,共十五人。另有三元及第的武状元两人,明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出身浙东山区,性格刚猛,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 颇有直道君子之风,清顺治年间,浙江人王玉璺(WEN,四声),出身武将世家,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考虑到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要复杂很多,其连中三元的含金量要远远大于唐宋时期。
王曾,是北宋名臣,其父见破旧经籍,必加整修,片言只字,不敢丢弃,传说,一晚,孔子托梦给他:“你如此敬惜我的书,我让曾参投胎做你的儿子”,未几,夫人生下一儿,因取名为曾。王曾二十出头,在乡试中名列第一,即“解元”,此后,被推荐进京,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再居榜首,称之为“会元”,接着,又参加由宋真宗亲自出题的殿试,题为《有教无类赋》,王曾交卷后,其中有“神龙异禀,犹嗜欲之可求;织草何知,尚薰莸而相假”等警句,甚得皇帝激赏,擢为第一名,这样,青年王曾便成为宋朝开国以来第一个集解元、会元、状元于一身的“三元”,攀登到了科考金字塔的塔尖上。 捷报传回王曾的故乡,官民俱引为千载难逢的荣耀,青州知州特地去他的故里,给挂上“三元坊”的金匾,乡亲们则绘以桂圆、荔枝、核桃各三枚合成的纹图,取圆谐“元”,而寓三数,意为“连中三元”。
黄观,在明初的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次第一,称为“六首状元”,后人用“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来称赞他创造科举考试史上的奇迹,可是在明的登科录中,却没有他的名字,这是因为,在“靖难之变”中,黄观保持了忠臣的名节,为“君臣大义”的传统观念而牺牲了自我,早在朱棣起兵之初,黄观在其起草的讨伐文告中,就痛斥朱棣的所为,揭露朱棣的篡位野心。建文四年,朱棣的军队南下,京城危机,黄观奉旨离开京师,去安庆一带招兵,并督促各地赴援,结果,在此期间,朱棣攻破了京师,于是,黄观悲壮地为建文帝殉难了,率妻女投江自尽,但朱棣却仍不放过他,愤恨之余,叫人扎了草人,带上黄观的帽子,放到街上斩首示众,并下令屠*黄氏家族所有的男丁,历史记载,仅有黄观的弟弟黄觏留下一子,幸运地躲过一劫。怒气未消的朱棣还命人删改了登科录,把黄观的名字划掉,妄图抹*他辉煌的历史,直到明末万历年间,才得到恢复,补谥“文贞”。
明清惯例,殿试一甲,即状元、榜眼、探花,任职翰林院修撰、编修,即皇帝的机要秘书,负责起草诏书,以及担任科举考官等,是今后首辅等中枢大臣的人选;而其他进士则要经过考核(称朝考)再授予官职,成绩较好及年轻者,可入选翰林院任“庶吉士”,即候补翰林,这批人要成为翰林,还得再经过考试,考试通过,才能留在翰林院,任职翰林院检讨,他们就是今后各部尚书、侍郎的人选,也有可能成为首辅;而未能入选翰林院的进士,则派到地方上,任知府、知县等职。进士任知府知县,被称为“老虎班”,指其因为名正言顺当了官,堂堂正正,气势很足,行事往往雷厉风行,铁面无私。
入选翰林院的重要性在于,不是进士出身,不能入翰林院,而不是翰林院出身,则不能入内阁,朝廷的首辅、尚书、侍郎,这些高官职位,都要由翰林院出身的官员担任。
翰林院是皇帝的秘书班子,地位极为重要。
各级翰林官员包括:掌院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修撰,编修,检讨等职,以及典簿等辅佐官职。
掌院学士是翰林院长官,是皇帝的大秘,皇帝经常与之密商军国大事,以后则往往成为宰相/首辅。
唐宋明清,翰林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张九龄、白居易,宋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由科举而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升级为国家中枢大臣的直通道,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总结一下,明清五级考试:童试,过关即为童生;院试,过关即为秀才,即生员,从此有了身份,可以横行乡里,做个恶霸地主毫无问题;乡试,过关即为举人,名义上有做官资格;会试,过关即为贡士,已进入保险箱,稳做官了;殿试,过关即为进士,立即做官,并且,殿试不淘汰,只定名次。
科举考试因为能做官,太有吸引力,因此还出现了地方之争。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会试,曾发生南北榜之争。当年春季杏榜录取的五十余名进士全部为南方人,引起北方举人的不满。朱元璋亲自查问后,怀疑是主考官结党营私,因而将三名主考处决,在夏季再发榜,所取的进士全为北方人。之后,在明仁宗时,确定南北分卷,会试按地域分配名额,在会试的试卷中加上“南”、“北”等字,按“南六十”、“北四十”的规定录取进士。这种制度保障了各地在每科会试中,都能有一定数量的举人成为贡士、进士,从而进入政界的中高层,这有利于保持国家的统一与政治安定。
科举考试,引导了社会的读书风气,保证了社会各阶层流动的活力,还能稳定统治,因此,好处多多,不过,在后期,其禁锢思想的弊病逐渐显现,特别是鸦片战争后,科举的内容完全显现了与现代世界脱节的窘况,加上西学东渐和现代学校教育的崛起,科举制度渐渐衰落。
清后期状元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乡试、会试,皆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内容命题,要求考生以古人的语气阐述经义,“代圣人立言”,必须用八股文作答。八股文有很多格式上的要求,极为讲究形式。只有到了科举最后一关,用以决定名次的殿试,才会改为考时务策问,但是考生答策的内容,也就是皇帝所问的问题,实际上并非当时的要务,只是走一走过场,因此,清时期,便以试卷的书法高下,来决定殿试名次的高低。
热衷科举的人只识四书五经,只懂八股文,至于其它知识,则统统都成了“杂学”,很多读书人都是一窍不通。而就算是对四书五经的内容,科举亦要求只能因循前人的思想,堆砌词藻作出合乎格式的文章,近乎文字游戏,不能有独立思考,不能有创新见解,考生的实际见识和才学在八股文的要求下反而被忽略。当时一些人称八股文为“敲门砖”,意即考取功名后便可弃之如敝屣,立即扔掉,再无用处。“八股文”与“鸦片”、“缠足”、“阉人”并列,被认为是荼毒中国人的四大害。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此后发生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集体请愿的“公车上书”事件。康有为、梁启超等举人们的建议之一,便是改革科举,兴办新学。1901年,清政府终于废除了八股文。1905年,经袁世凯奏请,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上谕明告:“着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此,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宣告废止。
在废科举的同时,清政府同时制订了“留学生考试章程”,吸引归国的海外留学生透过考试进入政府,考试内容包括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以及留学生留学时所学各种科学科目,重在外语和理工科以及医科的实用知识。考取者按成绩及其学习专业,分别授予各科“进士”、“举人”等传统科举的身份,成绩最佳者更授予翰林编修。当时的各式名衔,包括有“格致科进士”、“工科进士”、“商科举人”、“牙科举人”等等,其中,“格致科”即物理科。
PS:
1、唐时期,女皇武则天开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至清时期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代的武举时废时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唐时期的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武技和气力,此外对考生的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
唐武举考试
宋时期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考孙子兵法等内容,要求文武双全。
到了明时期,更进一步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不能参考武试,笔试为默写武经,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
至清时期,则做了调整,仍要求文武双全,但改为以武为先,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拼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十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而技勇比试,弓必开满,刀必舞花,石举离地一尺为合,合格者才考笔试,笔试是默写武经一段,以不错漏及端正为合。
清时期武举,分乡试、会试及殿试三级。
首名武状元产生于宋神宗时,为福建人薛奕,出身唐时山西薛家将,其家族于唐末五代大乱时南迁福建,他后来在与西夏作战时阵亡。历史上武举出身的名将有唐郭子仪(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等,异等,即异常优秀)、宋徐徽言(文进士出身,后弃文习武,宋徽宗授武状元)、明戚继光(明世宗嘉靖年间武进士)等。
2、汉字文化圈四国,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皆有科举制度,以中国为首,而日本仿唐,也有科举制度,但为时最短。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