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火车上工作了40年,虽然只是个厨师,但是在这火车上,我就能感受到咱们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10月7日,87岁高龄的王庆久老人手里抚摸着一张张照片由衷感慨。
50年代:几分钱的苞米面舍不得买
那是一张黑白照片,坐在左边的还很年轻,身上白色的大褂有些皱皱巴巴,瘦削的面容笑得有些羞涩,显然还不太适应照相机这样的高科技玩意儿。他叫王庆久,1949年7月12日,16岁的他考入佳木斯铁路列车段,成为了一名乘务员。第二年,他又从乘务员的岗位转换成了一名餐车售货员,专门服务旅客餐饮供应,这一干就是40多年。
△左一为王庆久
都说“民以食为天”,在列车上也不例外,当年的火车运行速度慢,老百姓出行时间短则半天长则数天,所以,当年的旅客出门都带着好几个大包裹,里面光吃的东西就占了一半。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列车餐车都是头一回听说,在列车上就能做饭吃饭,我们都觉得新鲜。”王庆久记忆犹新。当时,他们值乘的是日本造的列车,车厢全部是木头座椅,冬天四处漏风,还没有供暖设备,更不要提餐车了。每天,他就拎个竹篮子,里面装着苞米面大饼子,还有提前切好的咸菜疙瘩,然后挨个车厢售卖,几分钱一个,但是很少有旅客购买,大家都是自带干粮,舍不得花那个钱。
10年后,王庆久值乘的日本造列车退出了历史舞台,国产的绿皮列车奔驰在铁道线上,列车也开始有了餐车,能够供应大众快餐、炒菜。王庆久系统学习了三个月餐车作业程序,他荣幸地成为了第一代餐车长。
70年代:在“蒸屉”里做饭,吃完的饭盒要回收
即便有了餐车,但还是以供应盒饭为主,主要是因为餐车设备简陋,炒个菜耗费的时间太长,旅客等不及。
“餐车上做饭的设备就是一个茶炉、两个烧菜炉,炒菜都要先准备好煤块再生火烧炉,有时忙活了半天,就炒了一个菜,而且一到夏天,炉火的温度让厨房能飙升到五六十摄氏度,人在里面工作,简直是和放在笼屉里蒸的馒头一样。”厨房里又热又呛,王庆久和餐车的同事们常常是穿着短裤、打着赤膊、脖子搭条毛巾,所以,只在饭点前炒好几盆菜,然后装在事先准备好的铁盒子里推到车厢售卖。
“全是素菜,好点的加上半个鸡蛋。那种铁皮盒饭十分畅销,基本上趟趟卖光。”王庆久说。卖盒饭是个体力活,赶上过年过节,车厢里挤得满满的,旅客吃完还要把铁饭盒收回来。“挤成沙丁鱼的滋味,现在想起来都打怵。”
△87岁的王庆久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国产CA21型餐车相继投入使用。餐车宽敞、美观。长途列车增加了小灶单炒菜,炒菜的速度明显快了许多,而且还开始供应早点。
改革开放初期,王庆久值乘的餐车再次换型,旅客就餐的座椅变成了软座,铺上了洁净的餐巾,菜品变得更丰富多样了,尤其是增加了荤菜品种。厨房里装配了抽烟机,工作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改革开放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来餐车消费的旅客要求更高了,他们不只是为了吃饱饭,对菜的品种和口味有了新要求,有些旅客还会在车上点上几个肉菜,小酌几杯。”王庆久感叹,“那会儿老百姓的生活真的好了!”
80年代:从“苞米面”到“烤鱼片”
发展的速度远超王庆久的想象,随后,餐车安装了空调,彻底告别了“大蒸笼”的厨房,旅客除了当年只能在餐车用餐以外,在列车沿途停靠的部分站台上,面包、泡面、火腿肠等速食食品,以及茶叶蛋、烧鸡、花生米等便利食物的大规模出现,让旅客的选择越发丰富起来。
△牡丹江客运段列车乘务员与旅客一起包饺子
“花生瓜子烤鱼片,啤酒饮料八宝粥。”对于这两句老百姓传唱已久的笑谈,王庆久却说:“这就是幸福啊。”谁还记得他们当年吆喝的是“窝头咸菜苞米面,刚烧好的白开水呢”。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王庆久退休,他的女儿王敏接了他的班,巧合的是,她如今也成为了一名餐车服务员。“听我姑娘说,现在的列车餐车厨房炒菜使用的是电磁炉,蒸米饭用的是电蒸汽,车上的菜品分为多个档次,有的车上还推出了自助餐、快餐,做出的菜那真是色香味俱全。”王庆久越发感慨变化之大。
现在:手机点餐,把饭馆“搬”上车
2018年9月,哈佳铁路动车组开通前夕,85岁的王庆久作为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老职工代表参与了试乘活动,也许是多年的职业习惯,王庆久在家人的搀扶下,特意去看了动车组列车上的餐饮设备。
“看不到一个炉具的影子,盒饭都是提前做好的,全程冷链储藏,荤素搭配合理。旅客需要时,用微波炉操作,几分钟后,一盒热气腾腾的营养餐就送到面前了,时间不过几分钟。”王庆久看得连连点头。
△动车组上的现代化厨房
一旁的乘务员告诉老人:“如今,高铁上的旅客,还可以通过铁路12306服务热线、手机软件、微信等方式预订餐食和沿线品牌餐饮。”虽然这些名词对于老人来说还很陌生,但王庆久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功能,“坐在火车上预订沿线饭馆的美食,这不是把饭馆搬到火车上了嘛!”
从设施简陋到功能完备,从吃得饱再到吃得方便吃得好,王庆久说他很庆幸,自己亲眼见证并亲历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变化:“咱们国家越来越强大,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在火车上吃宴席,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啊。”
(总台央视记者 郭晓光 彭海龙)
(编辑 田宏炜)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