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报记者探访上海垃圾分类处理过程
一个垃圾袋的分类之旅奚惠琴的绿色账户卡
制图/厉建红
行业观察 垃圾分类催生“代收”等新职业
在小区内被分类处理
按不同类别分开收运
在压缩收集站“瘦身”
在再生能源中心焚烧
产生的烟气转为电能
我是一个垃圾袋,户籍上海,家庭住址位于普陀区交通路的大洋新村小区。7月3日早上6点半,主人把我从抽屉里抽出来,将厨房垃圾桶中的西瓜皮、蛋壳、粽叶、牛奶盒,卫生间垃圾桶内的湿纸巾、牙膏皮、创可贴,以及客厅垃圾桶里丢的旧鞋子和5号电池,统统打包在一起后,我成了一袋垃圾。一路被主人拎出家门,我兴奋至极,自此就要告别我的小家,开启一段奇妙旅行。 文/图 特派记者 张舒 发自上海
最先来到小区分类站
跟着主人从楼道出来,一眼就能看到小区围墙边的一间蓝色平房,门头醒目位置上写着“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点”,看来这是我的第一个落脚点——小区垃圾分类站。根据投放点上张贴的告知单,当天上午,站点只在7点到9点开放两个小时,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随着卷帘门一放,站点就锁门关闭了; 小区居民如果再想丢垃圾,只能等到下午5点半到7点半的晚间开放时间。
站内摆放着四个垃圾桶,桶身上分别标注“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字样。在小区保洁员的引导下,主人把已经系好的我打开,给他看了看我肚子里的“货色”。之后主人用垃圾桶上的小锯齿把我划破!紧接着,我和朋友们被主人迅速分开:西瓜皮和蛋壳被扔进湿垃圾桶;牛奶盒、旧鞋子跳进可回收垃圾桶;我和粽叶、湿纸巾、牙膏皮、创可贴一起丢进干垃圾桶;5号电池则独自进入有害垃圾桶。熟练地完成分类后,主人似乎不放心地又看了我们几眼,确认投放无误后,便匆匆地去赶地铁上班去了。
被压缩成巨型“罐头”
和朋友分开之后,正在感怀人生无不散之宴席的时候,垃圾桶突然剧烈摇晃起来,还没等我明白怎么回事,垃圾桶桶身已被人大力举起,我和伙伴们一古脑儿地倾泻而下,如坐过山车般被倒进了干垃圾清运车。车里很拥挤,此前已经上车的烟蒂、纸尿裤、橡皮泥、旧毛巾、破花盆和碎瓷器等同伴很友好地向我打招呼。“这趟车的下一站将要开到交通路1560号,生活垃圾压缩收集站。”看着一脸迷茫的我,一卷防碎气泡膜好心地提醒道。当车开出小区门口时,一辆“湿垃圾清运车”与我们擦肩而过,我知道,那是去接我的朋友西瓜皮和蛋壳的。
果然如防碎气泡膜所说的那样,不到十分钟的车程,我们就被卸载到第二个落脚点,垃圾压缩站。站点内有个看上去力气很大的机器,前端的“打包槽”有点像挖掘机的车斗,不过看上去更深、体积也更大;后端是个长方体大型集装箱。“喏,那就是我们的新家。”防碎气泡膜指着集装箱对我说,“附近二三十个小区的生活垃圾都会被运到这里进行统一压缩,一箱垃圾约重8吨,每天7点、12点、下午5点和晚上8点半各有人来清运一次压缩垃圾。”话没说完,这里的工作人员就将我们倒入了“打包槽”。“哎呦!”我们大叫着和其他伙伴一起被“瘦身”后,塞进了黑咕隆咚的集装箱内。
在再生能源中心内焚烧
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集装箱就像沙丁鱼罐头,大家摩肩接踵地被挤得变了形,连喘口气都难。“过一会儿,我们又要出发啦。”黑暗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压缩的原因,防碎气泡膜的声音变得又尖又细,“说不定还能遇到你的朋友呢”。
7点钟,一辆沪D牌照的垃圾清运车准时到站,连我们带集装箱一起从垃圾压缩站带走了。随着一路颠簸,我来到旅程的最后一站——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在这里,我们被垃圾车从卸料平台倒入垃圾坑内:天呐,这个垃圾坑足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看到被惊掉下巴的我,防碎气泡膜淡定地说:“上海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可以在虹口足球场堆出一座21米高的小山,咱们这一箱只能算九牛一毛。”
“我们下一步要去哪呢?”身上压着千万吨垃圾,我费力地发声问道。还没等到回答,我就被一个大抓斗抓起,“防碎气泡膜,你在哪?”我奋力大喊,耳边却什么也听不到,只感到伸向焚烧炉的抓斗越来越热,终于,“吱”的一声,我被点燃了,滚烫的灼烧感没持续几秒,顷刻间我已化成一缕青烟……
产生的烟气转化为电能
不过,故事到这里还没完。我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从焚烧炉进入余热锅炉,产生高压水蒸气,水蒸气再进入汽机闸,推动机组发电。千万别小看焚烧垃圾发电哦,这里日均处理垃圾量能达6000吨,每吨垃圾焚烧发电量达600千瓦时,每年可达15亿千瓦时。烟气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最终由烟囱排出。而在燃烧过程中,我和伙伴们产生的飞灰则经过布袋除尘器收集,整合处理后予以填埋。就这样,我从一个被丢弃的垃圾袋,变成了上海市民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源。
还记得在垃圾压缩站,防碎气泡膜曾说,在再生中心能碰到我的朋友吗?它没有说谎。我的朋友西瓜皮和蛋壳,离开小区后经过层层转运,最终来到再生中心的湿垃圾处理厂。在这里,它们被分拣去除杂质后,经过粉碎、提油等步骤,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1吨湿垃圾产生的沼气约有80立方米,可以发电150度。目前,上海每天产生湿垃圾约6220吨,资源利用能力约占湿垃圾总量的81%;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焚烧能力达到每日20800吨,湿垃圾资源化能力达到每日7000吨。
而我的朋友牛奶盒和旧鞋子,经过分类挑选后,被打包送往再生资源企业进行利用,上海每天像它们这样的可回收物多达3312吨。另外,5号电池离开我们后,被送到相关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置。就这样,我们各奔东西,继续为这座绿色之城发光发热。
故事主角:
我是一个垃圾袋,家庭住址位于上海普陀区交通路的大洋新村小区。
1 分类处理
3日一早,在小区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点,我和粽叶、湿纸巾、牙膏皮、创可贴一起被主人丢进干垃圾桶。
2 统一收运
工作人员将分类好的垃圾统一从小区内运走。
3 压缩“打包”
随后再被统一送到位于交通路1560号的垃圾压缩收集站之后,我们在这里被统一压缩“瘦身”后塞进集装箱。
4 焚烧处理
紧接着,垃圾清运车准时赶到收集站,将我们连同集装箱一起送到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在这里,我们被倒入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处理。
5 变废为宝
我们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从焚烧炉进入余热锅炉,产生高压水蒸气,水蒸气再进入汽机闸,推动机组发电。这里日均处理垃圾量能达6000吨,每吨垃圾焚烧发电量达600千瓦时,每年可达15亿千瓦时。
一群等待垃圾的人保洁员小郭在指导居民垃圾分类
楼长奚惠琴(前右)在站点轮岗值班
上海市普陀区的大洋新村居民区地域广阔,小区居民超过四千人,因为地处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附近,租客多,小区人口流动频繁,居民区管理也因此面临相应考验,需要不同的帮手。为了动员和督促社区内每一个家庭都做好垃圾分类,每天早上和下午,小区内的定点定时垃圾分类站门前,都会站着十几位“等垃圾的人”。文/图 特派记者 张舒 发自上海
APP都不如她“拎得清”
7月3日早上6点半,家住上海市普陀区大洋新村的张水花穿上志愿者绿马甲,来到位于小区南墙根儿的垃圾房。这天上午轮到她值班,和往常一样,她提前半小时到岗后,协助保洁员小郭打开垃圾房闸门,等待当天第一批来投放垃圾的邻居们。
张水花是大洋新村的一名居民,也是小区最早推行垃圾分类时的志愿者“元老”之一。2017年初,普陀区决定在一批自治基础较好的小区率先试点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大洋新村就被纳入其中。但当时,小区垃圾房还是一个夏天蚊蝇飞舞、冬天也满是异味的混装垃圾房。硬件改造容易,“软件”如何跟上?于是,大洋新村陆续组建了一支分类志愿者队伍,每天早上7时至晚上8时,在垃圾房对居民进行全时段指导,张水花就是其中一员。
“纸巾属于干垃圾,不管多湿它都是干垃圾;瓜子皮属于湿垃圾,不管多干它都是湿垃圾。猪能吃的是湿垃圾,易腐烂还能粉碎;猪不吃你又不懂的,只要无害统统丢干垃圾……”像这种有意思的分类段子,张水花张口就来。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因为这两年的垃圾分类工作经验,7月1日上海新规实行之后,她一下成了小区里的名人。“小区里只要碰到垃圾分类‘拎不清’的,问张阿姨准没错,APP都不如她明白。”住在38号楼的奚惠琴告诉记者。
奚惠琴把张水花称为“分类达人”,其实她自己的“业务”水平也毫不逊色。随着“定时定点”投放制度在上海广泛推进,70多岁的奚惠琴作为“楼组长”,经常与楼栋的30多户居民走动,一边挨家挨户上门告知垃圾分类的方法并征询居民建议;一边加入“绿马甲”的巡查队,负责小区垃圾房的值守、投放引导。
“价值11个亿”的阿姨
当天,轮到奚惠琴和张水花这对“黄金搭档”一起值班。上午8点,陆续出门的上班族们经过奚惠琴身边,井然有序地把瓜皮果核倒进湿垃圾桶,再把剩下的塑料袋扔进干垃圾桶。奚惠琴说,这些年轻人中有不少是租客。针对这些流动性大的住户,志愿者们都会上门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科普。久而久之,租客们也养成了分类习惯,小区形成了良好的分类氛围。
奚惠琴的钥匙上挂着个绿色方形钥匙链,一面还有二维码,她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的绿色账户卡。“在上海正式推行垃圾分类之前,我们区就已经先行一步进行试点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或交投有价值的可回收物,可申领‘绿色账户卡’,坚持分类扔垃圾就能一直累加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毛巾、香皂、牙膏等日用品。”因为这个账户与银行卡绑定,只要积分足够,还能兑换银行发行的物品。奚惠琴悄悄告诉记者,自己的积分已经能兑换一克小金子了。
对于自己志愿者的身份,奚惠琴自豪地称自己是“亿元阿姨”。“听报道说,在上海,光督导员的聘用,就要花掉11亿元。加上转运车、垃圾车、建生产线等等,这部分的设施投入大约43.75亿元。再算上七七八八的费用,上海这次的垃圾分类共计要耗费75.56亿元。”
随着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逐渐步入常态化,小区面临的新问题是新租户偶尔会混装垃圾,或是在深夜、清晨等未开放时段偷倒在垃圾房门口。此时,大洋新村的保洁员小郭会使出“*手锏”:翻垃圾袋里的快递袋,从油腻腻的信息中查找垃圾主人的蛛丝马迹。小郭说,这个办法屡试不爽。
被拒收还罚了200元
“垃圾分类是一个从粗到细的过程。“小郭说,刚开始学分类的时候,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大概分明白就可以了,比如“能吃的就是湿垃圾,不能吃的就是干垃圾。塑料瓶、金属、报纸都能回收,过期的药品、坏掉的灯管、充电电池是有害垃圾。”分类久了,她对一些细节更注意起来。“虽然桃子皮是湿垃圾,但是核是干垃圾,因为太硬了;大骨头、枣核也都是干垃圾。”
新规实施后令她感触最深的,是自己首日就被处罚的经历。“开始小区里有几户居民不愿意分,嫌麻烦,或者不相信能分好。”小郭说,“7月1日新规实行的第一天,因为工作量比较大,我在处理干湿垃圾分类时没及时抽检,结果导致垃圾混装,被处理中心退了回来。”小郭也因此被罚了200元钱。“一开始我很气愤,还和不愿意做分类的那几户吵了一架。但吵架解决不了问题,冷静下来,我就给他们讲分类的重要性。”小郭为此还用手机下载了上海最大的垃圾处理厂——“老港”的参观视频给居民看,“看到各种垃圾,山一样堆在一起,被巨大的抓斗抓起来,特别震撼。如果分类做不好,生活垃圾不能很好地处置,对于城市是很大的威胁。”靠着这种不厌其烦的耐心,几户居民都态度逐渐软化,也愿意试着做分类了。
垃圾分类催生新商机,新职业应运而生
“代收垃圾”开始接单了李明哲(右)是上海一家环保公司的专职回收员,现在他们公司的上门回收业务已经井喷。新华社发
随着垃圾分类逐渐提上日程,与垃圾处理相关的行业也迎来变局。因为垃圾种类的细分,垃圾桶、垃圾运输车等垃圾收集运输行业迎来新的增量,但同时,因为处理工艺的不同,已建成的垃圾处理站点却面临新的挑战与转型,另外,垃圾的分类还可能催生像垃圾代扔等新行业出现。面对为人热议的垃圾分类,资本市场已给出直观反应,部分垃圾分类概念股涨幅超30%。 记者黄寿赓
垃圾桶大卖至限购
根据上海市出台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这四类垃圾在投放、收集、运输、处理时都会有自己独有的途径,在这期间,首先推动的就是垃圾桶与垃圾运输车等运输设备的增量。
在市民端,购买量最大的便是可进行垃圾分类的垃圾桶,记者在淘宝平台搜索发现,有多个产品已经挂出“每个ID 限购一件的”标志,还有店铺则在其商品上标注了“上海专用不罚款”的字样。
记者随后咨询了一家经营分类垃圾桶的店铺,其客服表示,因为最近上海垃圾分类成为了热点,所有店内分类垃圾桶销量陡增,“不光是上海的消费者购买,因为垃圾分类在全国都是趋势,所以也有很多上海外顾客购买。”
淘宝网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淘宝企业服务平台上,“分类垃圾桶”的搜索量上涨了3倍多,成交量同比上涨超过70%,上海地区的订单量全国领先,采购“分类垃圾桶”的企业客户中,90%是新客户。
运输车辆需求暴增
在运输层面,上海目前拥有湿垃圾运输车982辆,与之相对比,目前济南拥有的与湿垃圾运输车相似的餐、厨余垃圾运输车的数量为60余辆,如果济南实行与上海相似的垃圾分类形式,那么济南在湿垃圾运输车方面还存在较大缺口。
而在全国方面,据测算,2020年底前,新增湿垃圾和有害垃圾运输车辆采购需求近20亿元;2025年底前,新增运输车辆需求80亿元。
据光大证券公用环保研究团队预估,垃圾分类将进一步推动相关环卫设备车、中转站、垃圾箱的更新换代,从2019-2020年,增量市场共约84亿元、2021-2025年每年平均约40亿。与此同时,垃圾分类还将增加厨余垃圾处置市场投资及运营需求:增量投资建设市场为588亿元,增量运营空间143亿元/年,并促进千亿产值再生资源领域规范化、体系化发展及利润的重新分配:“拾荒者”将被替代、“小作坊”将开启供给侧改革、“经销商”盈利将被压缩。
处理终端将迎变革
至于在垃圾处理终端方面,针对目前上海市所实行的垃圾分类与处理方式,有业内人士表示,“新型垃圾分类方式背后的处理终端与现有处理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实行,现有的垃圾处理形式需要进行变革,并且可能存在重复投资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处理未分类垃圾时使用的焚烧炉的结构类似于一个阶梯型传送带,垃圾在进入炉内后,首先进行的是渗滤液的引流,将渗滤液引流至特定装置,在其中进行沼气的生产;然后进行的是类似于烘*处理,等垃圾随着“传送带”到达炉膛,水分基本也就烘干了。
接下来进行的便是焚烧,温度需要达到850摄氏度以上,如果低于此温度,燃烧产生的二噁英便得不到完全的分解。在燃烧过程中,之前环节产生的沼气会加入进去进行助燃。
“就此套设备来说,在设计建设之初还是比较超前的,充分考虑到了当时垃圾分类的现状,但如果进行干湿分离,相当于现有设备当初为湿垃圾所设计的功能被剥离了出去,有点重复投资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进行垃圾的干湿分离,对于目前已有的设备还需要一个重新且全面的考量。
代收垃圾应运而生
在垃圾分类正式实施后,部分上海市民认为垃圾的分类占用较大时间,并且一些大件垃圾不好回收,在此背景下,新型职业网约代收垃圾应运而生。
据了解,市民可在相关网约回收垃圾APP上选择自己需要回收的垃圾并下单,回收员在接单后可前往居民家中进行回收,居民则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有网约垃圾回收中转站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现在线上的回收业务虽然发展较快,但是目前还未盈利,以废纸箱为例,一吨废纸箱的市场价格在1000元左右,回收和分拣的综合成本超过800元,但随着规模的扩大,这种情况有望好转。而在一些网上服务平台,类似上门回收的APP应用,入驻数量增长较快。而用户的反复下单率很高,平均七天下一次单。
此外,因为上海实行垃圾回收定点定时制,所以部分垃圾会存在居民家中停留时间较长的情况,而作为厨余垃圾占比较重的湿垃圾,不可避免的存在异味较重的问题,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能够处理异味的垃圾桶可能更受欢迎。
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可去除异味的垃圾桶多数内置有活性炭吸附装置,且内芯需要及时更换,该类型垃圾桶售价较高,一般为普通垃圾桶的2-3倍,目前,其销量还未有显著增长。但分析人士表示,对标日本、德国等垃圾分类较发达的国家,他们也是定时定点投放,其去异味垃圾桶普及度较高。
管窥
垃圾分类新时尚背后的商机无限
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并在国内形成热议,其他城市的垃圾分类也提上日程的背景下,资本市场也随之活跃了起来。
Wind数据显示,垃圾分类指数中包含17家上市公司,6月1日至6月28日收盘,近一月垃圾分类指数上涨8.83%,中国天楹和龙马环卫、维尔利、上海环境涨幅均超过30%。另外,在上周交易日内,在垃圾分类概念股整体带动下,环保及公用事业板块整体表现较好。
而7月2日,垃圾分类概念股市场表现有所回落。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午间收盘,垃圾分类概念指数下跌1.71%,森远股份跌9.62%、龙马环卫跌9.23%、绿色动力跌7.33%、川润股份跌6.28%。
有分析认为,固废全产业链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元,行业市场有足够大的想象空间,但这个行业的模式、技术等等尚需要不断进化,对于很多相关公司来说,竞争必定会非常激烈,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蓝海中的战役。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