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之说在宋代就已出现,八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常常被古代文人雅士所歌咏吟唱,一般被记载于各类地方史志中。明清时,“八景”文化达到极致,全国各地府州县均有,也有十景、十二景等说法。在双流,亦有八景之说,指的是第一春波、山寺圣灯、塔桥响应、涌泉山瀑、卦台钟晓、牧马飨堂、金花夜月、簇锦凉风,约形成于清乾嘉时期,基本涵盖了本地最具代表的人文自然景观。其中,第一春波可谓双流古八景之首。
双流县八景图(图片源自嘉庆版《双流县志》)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双流知县徐樾看到杨柳河两岸过河不便,于是倡议在杨柳河上建成一座石桥,石桥历经七年修成。该桥为十一孔石拱桥,上面刻有十二种动物。石桥落成之时,徐樾邀请彭端淑题字。
彭端淑,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彭端淑曾为了激励子侄勤奋读书,写下著名的散文《为学》。彭端淑自清雍正十一年(1733)考中进士正式踏入仕途后,宦海浮沉二十余年,他看到了清王朝表面繁荣下民生多艰的社会现实,看腻了官场中的明争暗斗,看透了最高统治者的好大喜功,感到十分失望和惆怅苦闷,遂生出了退隐之心。选择辞官归隐后,隐于成都白鹤堂,在锦江书院(位于今成都石室中学内)任主讲、院长。教学之余,彭端淑常和朋友一道去成都的郊外游赏。他见成都南郊永丰场的杨柳河畔河水碧如翡翠,夹岸杨柳依依,风景实在秀丽可人,是个写诗赋文的好地方。于是,彭端淑决定将家安在此处,还将家小从丹棱县接到永丰场,从此这里彭姓人越来越多。当地人因仰慕彭端淑的学问,又将永丰场称之为彭家场。
碧波荡漾的杨柳河
此时,面对双流知县的热情邀约,彭端淑欣然应允,他满怀热情地将石拱桥的修建始末记录下来,写就《第一桥记》:
去邑郭西十里许,曰彭家场,一曰杨桥,以二家得名故也。其地膏腴,产稻、麦、菽、黍、油、麻、蓝靛之属,甲于他邑。市旁曰杨柳河,其水自灌口来,迤逦至江口汇锦水,以达于荆楚吴越间,舟楫往来不绝,四方商贾蜂拥蚁聚,盖吾邑之一大都会也,然以行人苦之。乡人设有私渡,前令黄公以刘氏绝业断充渡费,每当秋夏之交,河水涨溢,波涛汹涌几日者屡矣
今我茹堂徐公来抚斯邑数年,政修人和,以其暇,遍阅四郊,至此,徘徊久之,叹曰:“是固斯场扼要处也。以田充渡,惠矣,曷若以渡易桥为永逸计乎?”询诸耆老,皆曰然。公又曰:“余观此桥,功资浩大,非小惠所能竟也。”于是劝众为倡。士民踊跃相从,凿石鸠工。起业于丁丑春,讫癸未夏落成。凡木甓砖石工役之费,计数五千有奇,其为役大矣。盖公之信于人也久矣,而费之非以利其财,经营适以安其故,虽有是劳与费,而人莫不劝也。
吾观古之盛时,津梁道路统于冬官司空,以时周视四方,疏其壅堙,平其陶缺,芟芜修圮,每岁不辍。或有不治者,国命纠之,故无不陂不梁之患。如公斯举,其得古之遗意欤?昔李司马伐竹为桥,杜甫美之,其诗曰:“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又曰:“知君才是济川功。”石之与竹,其相去岂不远哉!余不能如子美之才,能颂功德,然窃喜公之因利利民,而又嘉吾邑之趋事赴公勇于为善也,故不辞而为之记。
时乾隆二十八年,岁次癸未六月之吉。
文中,彭端淑骄傲地将双流称之为“吾邑”,不无自豪地称赞这里是膏腴之地,富产稻、麦、菽、黍、油、麻、蓝靛,且“甲于他邑”,他形容彭家场“舟楫往来不绝,四方商贾蜂拥蚁聚”,是“吾邑之一大都会”,文中洋溢着满满的爱乡之情,他毫不吝啬地盛赞修桥这一惠民利民之举。彭端淑还题下“第一春波”四字,“第一春波”自此名扬川西,也成为双流八景之首。“第一春波”自此名扬川西,成为双流八景之首。
双流八景之首——第一春波(图片源自民国版《双流县志》)
这座桥又被称为“第一桥”。清代翰林刘濖曾题诗赞曰:山光草色翠岚拖,第一桥头春浪多。小艇远横杨柳岸,散人应自号烟波。后因年久失修坍塌。
清光绪年间,第一桥下游的百余米处又修了一座全木结构的廊桥,两端牌楼、彩绘,甚是精致,称得上彭镇一处引人注目的景观。至民国时期,成都五老七贤之一刘咸荥曾为廊桥题写长联:桥边人影碧空寒,诗情系垂柳千丝,青水绿波流不去;江上浪花残照远,画意指轻鸿几点,斜风细雨送将来。
1947 年,一场洪水冲垮了廊桥。20世纪70 年代,杨柳河改造,在“第一桥”的下游约20米处另修了一座钢筋水泥桥,即人民桥;在廊桥原址上又修建一座水泥人行便桥。
杨柳河杨柳依依,人民桥横卧绿波
作者: 葛丽平
来源: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史志办公室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