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全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斯塔纳,政治体制为总统制共和制。
哈萨克斯坦国旗
地理位置和人口- 地理位置:
- 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总面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
- 哈萨克斯坦通过里海可以到达阿塞拜疆和伊朗,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可以到达亚速海和黑海。它东南连接中国新疆,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
- 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中部的中亚地区,是一个深居内陆的国家。它离最近的太平洋直线距离也有1750千米。
- 哈萨克斯坦的领土横跨亚欧两洲,以乌拉尔河为洲界。
- 人口数量:
- 哈萨克斯坦人口总数约为2000万。
-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根据202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哈萨克族占全国总人口的70.4%。
- 其他人数较多的民族包括俄罗斯族、乌兹别克族、乌克兰族和维吾尔族。
- 俄罗斯族是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民族,根据数据,俄罗斯族人口约有290万人。
- 哈萨克族的人口从2009年的约1000万增长到2021年的约1340万,增幅达33.7%。
哈萨克斯坦地图
宗教信仰和语音- 宗教信仰:
- 伊斯兰教是哈萨克斯坦最主要的宗教,占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主要属于逊尼派的哈乃斐教派。
- 除了伊斯兰教,哈萨克斯坦还有东正教、天主教和佛教等宗教信仰。东正教在哈萨克斯坦民众信仰中的占权重有所下降,与俄罗斯族人口的大量移出、哈萨克族人口的大量迁入有关。
- 哈萨克斯坦的宗教政策经历了从宽松到严格的转变,政府在宗教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寻求平衡,通过法律手段调节宗教活动,以防止宗教极端主义的扩散。
- 官方语言:
- 哈萨克语是哈萨克斯坦的官方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 俄语也在哈萨克斯坦被广泛使用,是该国的第二官方语言。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典型的双语国家,大多数人都能讲俄语。
- 哈萨克语有两大方言组,即北部和西部方言组、南部方言组,两者之间的差别主要在语音和词汇方面。
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 地形地貌:
- 哈萨克斯坦的地形复杂,以平原和低地为主,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
- 西部和西南部地势最低,里海沿岸低地逐渐下降,有些地区低于海平面。
- 东北部有图兰平原,中部为哈萨克丘陵,东南部则为天山山脉等高山地带。
- 天山山系位于哈萨克斯坦的东南端,是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界山,其最高峰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
- 哈萨克斯坦有大小河流8.5万多条,湖泊众多,约4.8万多个,拥有冰川约2700余座。多数湖泊为咸水湖,主要的水体包括巴尔喀什湖、斋桑泊等。
- 哈萨克斯坦一半以上的国土以干旱草原、沙漠和半沙漠为主,存在一定程度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这对农牧业产生了影响。
- 气候类型:
- 哈萨克斯坦的气候类型主要为典型的干旱大陆性气候。
- 哈萨克斯坦的全年平均温度大约在0℃到11℃之间,白天平均气温约11℃,夜间平均气温约0℃。
- 该国四季分明,冬季非常寒冷且漫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气温可降至-40ºC至-45ºC,而夏季温度可升至 35ºC至 40ºC。
- 哈萨克斯坦的降水量较少,部分地区干旱。北部年降水量约为300~500毫米,荒漠地带大约为100毫米,而山区则可达到1000~2000毫米。
- 哈萨克斯坦全年多风,冬季多刺骨寒风,夏季热风干燥。有近一半的地区年平均风速达到每秒4至5米,中部、里海和咸海沿岸地区的年平均风速能达到每秒6米以上。
- 哈萨克斯坦的气候变暖速度比全球变暖快,这加剧了该国的荒漠化问题。
- 由于干旱和风力条件,哈萨克斯坦还会出现沙尘暴,尤其是在干旱初春和夏季,有时也会伴随着暴风雪发生在冬天。
- 在哈萨克斯坦的沙尘暴中,特别有名的是来自咸海的盐风暴,这是由于咸海面积缩小后,周围形成的沙漠在强风吹拂下容易形成盐尘暴。
- 哈萨克斯坦的昼夜温差也很大,早晚温差甚至可高达30℃。
- 气候变化对哈萨克斯坦的农牧业产生了显著影响,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和牧场退化。
- 哈萨克斯坦的气候条件对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对农牧业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哈萨克斯坦地形地貌示意图
历史沿革哈萨克斯坦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变迁:
- 古代时期:哈萨克斯坦地区的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当时的居民包括乌孙人、康居人、塞种人和月氏人等游牧部落。
- 中世纪:13世纪初,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征服了该地区,随后哈萨克斯坦成为金帐汗国的一部分。15世纪金帐汗国分裂,哈萨克汗国逐渐形成。
- 哈萨克汗国:1456年,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率领哈萨克人脱离乌兹别克汗国,建立了哈萨克汗国,这是哈萨克民族的第一个独立政权。
- 玉兹分化:16世纪初,哈萨克汗国分裂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个汗国,这些地区分别对应今天的不同地区。
- 清朝与俄国的影响:18世纪中叶,哈萨克斯坦部分地区曾归顺清王朝,但到了19世纪中叶,大部分地区被俄国吞并。
- 苏联时期:1917年俄国革命后,哈萨克斯坦经历了短暂的独立,随后成为苏联的一部分。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苏联中央政府的强烈影响。
- 独立与现代:1991年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成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独立后,哈萨克斯坦开始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并逐步发展为中亚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 当代政治:哈萨克斯坦的首任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长期执政,直到2019年辞职。此后,卡瑟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继任总统。
- 文化认同:哈萨克斯坦在文化上深受突厥文化的影响,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哈萨克斯坦也试图从历史政权的继承关系中寻找国家认同,包括纪念与本民族历史有交集的蒙古历史人物,如成吉思汗。
- 行政区划:哈萨克斯坦的行政区划包括多个州和直辖市,首都原为阿拉木图,后迁至阿斯塔纳(后更名为努尔苏丹)。
- 国际地位: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等,对国际政治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哈萨克斯坦的历史沿革反映了该地区在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
金帐汗国版图示意图
自然资源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尤其在矿产资源方面表现突出。以下是哈萨克斯坦主要的自然资源概况:
- 石油和天然气: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尤为丰富,探明储量在全球排名中名列前茅。已探明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七位,独联体第二位,可采储量约40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达到3万亿立方米。特别是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是哈萨克斯坦石油开采量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
- 固体矿产:哈萨克斯坦拥有超过90种矿藏和1200多种矿物原料,其中钨、铀、铬、铅、锌、铜和铁等矿藏的储量在全球占有重要比例。
- 煤炭:哈萨克斯坦的煤炭资源储量也非常丰富,全国煤资源储量达到1767亿吨,位列全球第八,占世界总储量的4%。
- 铀矿:哈萨克斯坦铀矿资源的储量在全球排名第二,已探明储量约15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19%。
- 黄金:哈萨克斯坦黄金储量丰富,已探明储量约1900吨,居世界第8位,占全球黄金储量的3-4%。
- 铜矿:哈萨克斯坦的铜矿储量也相当可观,已探明储量为3450万吨,占世界储量的5.5%,排名世界第四。
- 其他金属:除了上述资源外,哈萨克斯坦还拥有丰富的铅、锌、镍、钨、钼、铁、锰等金属矿产资源。
- 非金属矿产:哈萨克斯坦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包括铝土矿、磷矿等。
- 水资源:哈萨克斯坦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里海等湖泊资源,这些水资源对于国家的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都非常重要。
- 生态保护:哈萨克斯坦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制定了《绿色哈萨克斯坦国家项目》,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哈萨克斯坦的自然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促进了矿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军事力量哈萨克斯坦的军事力量在中亚地区相对较强,根据全球火力指数的数据,哈萨克斯坦的军事实力在全球排名中位列第58位。以下是哈萨克斯坦军事力量的详细情况:
- 武装力量组成:哈萨克斯坦的武装力量由国防部所属的武装力量和其他军事组织构成,包括陆军、空防军和海军,以及内务部所辖的内卫军、紧急情况部下辖的民防部队和总统直辖的共和国近卫军。
- 人员规模:哈萨克斯坦的总兵力约为11万人,包括正规军、近卫军、边防军和国家内务部队。
- 陆军:哈萨克斯坦陆军装备有近千辆坦克、数百辆步兵战车、火炮和多管火箭炮等。陆军编为机械化师、摩步师以及独立摩步旅等单位。
- 空军和防空军:哈萨克斯坦空军和防空军混编,拥有包括苏-27、苏-30、米格-31等在内的战斗机和攻击机,以及运输机、侦察机和直升机。
- 海军:哈萨克斯坦海军由前苏军里海区舰队分割而来,主要负责里海区域的安全。
- 导弹兵与炮兵:作为独立兵种,装备有“圆点”战役战术导弹发射装置和多种火箭炮。
- 空中机动力量:空中机动部队是哈军精锐,用于快速反应,编为陆战突击旅和维和旅。
- 其他军事组织:国民近卫军、内务部下辖的内卫部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边防局部队等也属于哈萨克斯坦的军事力量。
- 军事学说:哈萨克斯坦发布新版军事学说,旨在提高应对新威胁和新风险的能力,包括增设特别部队、增加武器装备储备、提升作战潜力、优化部队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等。
- 国际合作:哈萨克斯坦积极推进国际军事合作,与其他国家的特种部队增进交流,并加强与俄罗斯等国家的军事联系。
- 安全威胁应对:新版军事学说强调哈萨克斯坦不针对任何国家,主要目标是维持国内稳定,预防和制止蓄意破坏、恐怖主义行为和分裂主义活动。
- 边境和网络安全:哈萨克斯坦重视边境和网络安全,计划实施“智能边界构想”,提升边境保护技术手段,并加强信息安全保护。
哈萨克斯坦的军事力量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并非顶尖,但在中亚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作战能力,尤其在应对地区安全威胁和维护国内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哈萨克斯坦军队照片
外交政策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展现出平衡、建设性的特点,并且重视与邻国以及区域伙伴的互利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以下是哈萨克斯坦外交政策的几个关键点:
- 多边平衡外交:哈萨克斯坦实行多方位平衡外交政策,与各大洲主要国家和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发展关系,同时保持很强的务实性。
- 优先关系:哈萨克斯坦优先关注与邻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关系,同时也重视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联系。
- 区域合作:哈萨克斯坦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推动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经济发展。
- 国际地位:哈萨克斯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提升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 经济合作:哈萨克斯坦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吸引外资,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如与西方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 安全合作: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框架内,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等国家加强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地区安全挑战。
- 无核化:哈萨克斯坦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实现了无核化,获得安全保证,并且推动中亚无核化进程。
- 外交政策纲要:哈萨克斯坦发布外交政策纲要,明确外交政策的目标和方向,包括保障国家政治和经济安全,参与区域一体化,推动建立公正和民主的世界秩序。
- 外交连续性:哈萨克斯坦保持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即使在领导层更迭后,依然坚持其外交原则和多边平衡的策略。
- 与中国的关系: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建立了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合作持续走深走实。
- 应对挑战:面对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复杂性,哈萨克斯坦通过稳健的外交政策,与邻国和大国保持良好关系,有效应对挑战。
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政策体现了其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旨在通过平衡各大国和区域组织的关系来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
哈萨克斯坦总统卡西姆若马尔特·克梅列维奇·托卡耶
经济发展哈萨克斯坦坚戈是哈萨克斯坦法定货币(KZT)。
哈萨克斯坦2022年的GDP为 2254.96亿美元,人均GDP 1.15万元。
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就,其经济支柱主要包括石油、采矿、煤炭和农牧业等。以下是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和经济支柱的详细情况:
- 经济增长:哈萨克斯坦在提出政治、社会改革后,逐渐将重心转移至经济结构化改革,并释放出吸引外资的信号。2023年哈萨克斯坦的GDP为2614亿美元,同比增长5.1%。
- 工业和采矿业:工业约占哈萨克斯坦经济总量的45%,其中采矿业提供了全国14.4%的GDP和51.3%的工业附加值。哈萨克斯坦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采掘业出口大国之一。
- 农业: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麦、燕麦和黑麦等。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
- 服务业:服务业在哈萨克斯坦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商品销售和零售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金融行业等。2022年,服务业占比达到60%。
- 能源领域:哈萨克斯坦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重要国家,石油出口额占其出口额的大部分。哈萨克斯坦也在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至15%,2050年提高至50%。
- 外资吸引力:哈萨克斯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包括设立经济特区、提供税收优惠等。2022年,外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达到280亿美元,创下近十年来最高值。
- 交通运输:哈萨克斯坦位于欧亚大陆的交通要冲,政府提出了发展运输和物流潜力的构想,旨在将国家打造成地区物流交通网络枢纽。
- 国际合作:哈萨克斯坦重视与邻国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协定,是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并与中国等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 绿色经济:哈萨克斯坦提出了“绿色经济”转型行动计划,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集群,并推动能源和环境的转型。
- 经济多元化:哈萨克斯坦政府正致力于经济多元化,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等采掘行业的依赖,同时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战略聚焦于提高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吸引外资、促进出口、发展私营企业,并在新的经济现实和全球趋势下实现可持续、包容和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哈萨克斯坦坚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