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2024#正月十五闹元宵
“亲戚走到初五六,光剩豆腐没有肉。亲戚走到初七八,没有豆腐没有渣。”,过了初五,烟花爆竹越来越希,路上走亲访友的行人也越来越少。“年”这一盛大而又漫长的节日也已渐近尾声了。而到了正月十五的早晨,逐渐稀疏的爆竹之声乍然又稠密起来,人们满怀欢乐和喜庆迎来了中华民族每年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元宵佳节。
何为“元宵”?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在古代,徭役不断,兵祸连天,一家亲人分多离少,向往团圆。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当然值得庆贺。又时值春节刚过,喜气相连,元宵佳节(也叫“上元节”)自然成了春节的一个组成部分。
元宵节的特色在于赏灯和猜谜。民间传统,在这个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间也是彩灯万盏。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官家自然也是不惜耗尽天下资财,广招天下奇人,高搭灯棚,争巧斗奇,花团锦簇。天降祥瑞地生金,神送财运人康乐。闹出一派与民同乐,歌舞升平的景象。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 出现在宋朝,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众多游人赏客不吝奇才,揭谜抢答,中者有奖,甚至还能成就一番美好姻缘。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趣味,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近年来,央视一套又隆重推出了“元宵晚会”,更为亿兆万民精心打造了一顿充溢着丰厚的民风民俗的文化大餐。
正月十五这一天从早到晚,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腰鼓,不一而足。街东街西遥相呼应,东庄西庄鼓乐相连。男女老幼,风情尽显,民俗表演,精彩纷呈。
说了玩,再说吃。十五的当家主食还是以水饺为主,而元宵则必不可少。否则,就不叫过元宵了。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宜。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还有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馒头——灯掌儿。从前,欠好面(小麦面粉)。过了破五,就换馍。开吃红薯面、高粱面做的窝窝头(为省柴好熟,馒头下面捏一个空窝窝儿)。但不过十五年未尽,不能蒸窝窝,为图吉利,窝窝朝上,那叫倒灯掌儿。十五以前,妈妈还专一给孩子们蒸上几个死面(不放酵母不发酵)的。窝窝里边倒上油,放上焾,四面对角穿上线。到了晚上,孩子们做成灯笼用棍儿挑着满村跑,还相互的炫耀着,欣赏着。这是妈妈以及自己富有创意的节日杰作。
我们当娃娃的时候,为把十五过好,早做准备。平时妈妈用过的刷子头(厨房刷锅,扫面用的工具,用去籽除壳的高粱穗捆扎而成)都被我们收藏。就连饲养室、碾盘、水磨坊的刷子头也不肯放过。常常是还半新不旧的时候都被我们偷走了。到了元宵节的晚上,哪个孩子都会携出一大堆。来到高岗、陡崖、河岸、沟畔,系上绳子,燃着火,发疯似的揉。一会儿圆圈,一会儿八字,花样翻新,不一而足。半截笤帚更是来劲,声势更大,火势更猛。有的还用棉套疙瘩、旧鞋头儿粘上煤油,揉起来火光更焰,呼呼作响。夜深了,火尽了,横飞的火化燃着了你的棉裤,他的头发,哭着笑着,喊着叫着,把揉刷子骨朵的激情和欢快带回到了千家万户。好不容易在大人们的责骂声中进入了梦乡,又时不时的还从睡梦中笑醒,大声的喊叫着——“恁都看!狗蛋儿的裤裆着火了!”
十五还有个老规矩:出过门的闺女叫回娘家过元宵。娘家妈年二十三为闺女存放的火烧馍还等着呢。但刚出嫁的女儿是三年两头躲。即第一个、第三个十五在娘家过,第二个十五在婆家过。新媳妇过门头一年,娘家人正月十四正儿八经的套上马车,(穷门小户徒步登门自然也可)来到亲家,不仅叫闺女,还要接上新女婿一同到岳父家过元宵,看大戏,听堂会。不过,这些老掉牙的规矩恐怕早已被人遗忘,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十五一过,十六早晨还有一顿饺子,叫撅尾巴扁食,意思是往后年节过完,只剩下翘起尾巴,铆足了劲儿,再创一年的新生活了!
至于正月十九那顿饺子,只能算是年节的余音吧——传统叫“捏老鼠嘴儿”。到此为止,春节才算彻底画上了句号。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