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究竟是如何养成的呢?三大原因,爸妈的责任推卸不了

熊孩子究竟是如何养成的呢?三大原因,爸妈的责任推卸不了

首页模拟经营熊孩子养成记更新时间:2024-06-26

“熊孩子”一出手,总是可以一鸣惊人。在电影院里,一闪一闪的昏暗光线,屏息凝神的气氛,突然一个孩子站起来奔跑:“妈妈——妈妈——我要回家——”。

妈妈先是低声细语地哄着,后来,干脆就开始大声训斥起来,孩子歇斯底里的的哭声和妈妈的怒吼声交织在一起,所有观众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这里,表达着自己的愤怒。

熊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懂规矩,按照自己的想法为所欲为,公共场合大喊大叫的,看见别人的东西就想据为所有的,不尊重长辈的,动手伤害别人的……数不胜数,让人气愤不已,有时候又无可奈何。

熊孩子是如何养成的?关于这个问题也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研究,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原因。“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在出生以后就像一张白纸,家庭、父母、学校、社会,都会在这张白纸上添一笔色彩,孩子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主要的责任就是父母、家人给孩子的家庭教育。

第一个原因:父母长辈的娇纵,让孩子变得任性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是家长造成的,因为孩子从出生就开始成为家庭的中心,所有的家人几乎都是顺着孩子的,所以,他们的认知里,只要是自己高兴就可以了,别人都是无关紧要的。

孩子太任性,没有规则意识都是因为家长的娇惯造成的。

第二个原因:周围环境的示范作用,让孩子言行不当

有些孩子言行举止不文明,说话带脏字、不尊重别人、不遵守公共场合的秩序,孩子的这种行为表现和周围人对他的影响有关。

比如,父母经常打骂孩子,不遵守公共场合的秩序,孩子就很可能用相同的方式对待别人。

第三个原因:缺少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成长走向歪路

孩子的成长,就像我们种一棵小树苗,当他长歪了,就需要有人扶一把,当孩子有错误的言行举止,家长也需要批评和纠正他。当孩子表现很好的时候,又需要得到肯定和鼓励。

相反,如果父母就是一个“熊家长”,孩子当然会长成一个“熊孩子”。所以,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才不会走向歪路。

当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父母应该引导他“共情”,而不是给孩子贴上“坏”的标签

当孩子犯错了,我们应该怎么处理?相信这是很多家长遇到的共同的难题。说服教育、以暴制暴,大概率都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引起孩子的共情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比如,当孩子把别人推倒了,不是责备孩子这样做不对,而是告诉他:“你这样做,他会很疼,会非常伤心”。当孩子想要在抢别人的玩具,我们除了制止孩子,还应该告诉他:“如果别人抢走了你最心爱的玩具,你愿意吗?”

只有孩子学会关注他人的情绪,了解到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的不良后果,他才会从内心自我控制行为,照顾他人的感受,成为一个让大家欢迎的人,相处起来也非常舒服,这就是一个高情商的人了。

当孩子有良好的表现,父母应该多给孩子鼓励

有一个词叫做“正面管教”,不是说当孩子犯错以后,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当孩子有良好表现的时候,父母的鼓励和肯定也是很好的教育。比如,当孩子把玩具和小伙伴分享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你看,你和小朋友一起玩,这样他很开心,你也很开心,真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孩子做的对的事情比错的多很多,当我们不断鼓励他、支持他去做很多正确的行为,孩子就会形成行为习惯,把那些错误的言行自动过滤掉的。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父母、老师要多示范友善的行为

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曾经说过,大人的榜样行为是最普遍影响儿童利他行为的因素,还为此做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当家长的言行总是友善的,孩子会认为这就是自己做事情的标准,因为心理学认为,孩子总是自动把大人的言行和他们年长的、更有能力的身份相匹配,他们的模仿只是想要让自己变得更成熟和能力更强。

孩子的言行需要规则的约束

影响是教育孩子的根本,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强大的,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也需要接受规则的约束,比如,红灯停,绿灯行,否则就会出现交通事故,受到巨大的伤害。

所以,很多生活中的细节需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不允许孩子做的、错误的事情,就要温柔而坚定地执行,而不是一次次妥协。

育儿先育己,我们想要一个更好的孩子,先要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