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年没听过高甲戏,我好像也忘了它们。当我在黄昏抵达高甲戏发祥地——南安市石井镇岑兜村时,拜谒“戏公祖”洪埔旧戏馆,看着村内高甲戏墙绘,听着不知谁家传出的高甲戏那熟悉的唱腔,儿时母亲带我去看高甲戏的美好记忆一下子便被唤醒了。
坐在漳州侨乡剧院,看丝弦遏云的高甲戏。还是那出不知看过多少遍的《秦香莲》。在低沉而急促的锣鼓声中,秦香莲出场了:一身白色的裙衫,像一朵飘忽不定的流云;在微蹙的两眉之间,有一道凄苦的皱纹,好像她在仰对苍天,唱出心中的冤屈:“恨冤家……”只听这一句,便让人动容!
台上是高甲戏高亢激越、荡气回肠的音乐唱腔;台下母亲讲述着剧情,帮我分辨舞台上净角、丑角。只记得台上角色多以固定的模板脸谱出现,绝大部分有一一对应关系,一个角色对应一个脸谱。高太保眉宇、嘴巴、鼻梁有密集的花纹,有红、白、黑、橙等颜色;红面关羽,辅以黑色的浓密胡髯;韩昌的脸谱则显得黑白分明,极黑、极白……这些人物的脸谱化妆固定,当每一种脸谱出现,观众便可根据脸谱一眼看清楚人物的性格、品德以及身份、地位,这样,观众在明了的情况下可专心欣赏演员的表演技艺。
一直固执地以为,高甲戏属于黄昏。
品味高甲戏,如独坐残阳如血的寂寞黄昏,独酌一坛酝酿了数百年的好酒。掀起泥封,一杯一杯,一口一口,且静静默默慢慢啜饮。一个人行走在黄昏的风景深处,大地一片苍茫沉静,忽然,听见一种声音轻轻地悠悠地在空中飘动,土腔土韵,有一声没一声,定会让人听得心里潮潮的润润的,泛涌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与苍凉、豪迈与悲壮!人生只有经过了风风雨雨浮浮沉沉,才能静守在斜阳默默的黄昏,听懂那一声声时而苍凉、时而豪放、时而凄苦的唱腔中的一个个古老故事。那一出出久远、浪漫的古戏,其实只是人生这本大书上一个个美丽的注脚,尊贵卑贱,忠烈邪奸,只是大千世界万千生命生存的影射、命运的寓言。
或许人们会蓦然明白,这一曲在这片大地上流淌了三百年的古老的高甲戏,是那些淳朴心灵一生的暖心火焰。高甲戏以明是非、辨善恶、接地气的戏曲特色,根植于民间百姓当中。明末社会,政治黑暗,奸佞弄权,陷害忠良,贪官污吏横行,冤狱遍地,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民间文艺多借历史故事和传说进行改编,赞颂英雄义士,呼唤清官贤臣,平反冤案假案,为民申冤,表达百姓追求公平正义,向往美好善良的心声。人们看戏没有看到善有善果、恶有恶报都不肯离场,所以剧尾都安排*奸臣、平民愤、大快人心的结局。高甲戏以武打戏为主,突出英雄义士、清官忠臣、公正断案内容,传统剧目大多数是此类题材,为民代言,深受百姓喜爱和欢迎,长盛不衰。
“娃娃班”的老师林亚加(上图右)出身漳州戏曲世家,他耐心教孩子戏曲的基本功,腰腿、刀枪把式、身段功……
高甲戏是属于乡村的。它植根于乡野民间,成长于动荡的时代,清末民初达到成熟鼎盛阶段。它又名“弋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最初是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艺的化装游行发展起来,也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后由洪埔在保留“宋江戏”原有乡土特色和武打的基础上,将其改造成有戏文故事、有固定曲牌、有特定表演程式的一个独立剧种。洪埔因此被奉为“戏祖师”,被列入《中国戏曲志·福建卷》“传记”的首篇。高甲戏的足迹曾遍布于晋江、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地方,遍布台湾,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在那里,只要有华侨聚居地,就有他们的舞台。可以说,高甲戏是闽南地区的“活文物”,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阅资料了解到,岑兜村自古有“十家九戏”之说,鼎盛时期岑兜村曾有30多个高甲戏剧团,是名副其实的“戏窟”。2014年,岑兜村被认定为高甲戏发祥地。为保护和传承这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发展高甲戏,岑兜村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先后被泉州市非遗中心公布为“高甲戏发祥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被南安市委宣传部授予“特色文化示范村”“宣传思想文化示范基地”称号。最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7月,岑兜村以特色文化进校园为契机开办高甲戏兴趣班,被人们称为高甲戏的“娃娃班”。
“娃娃班”一方面让高甲戏走进校园,另一方面则是从“娃娃抓起”,培养一批高甲戏传承人。在岑兜村副*洪天来的引领下,走进“娃娃班”高甲戏传习所,只见10多名小学生正在场地内进行基本功的训练,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挂满了汗水,时而被一些高难度动作憋得满脸通红。“娃娃班”的老师林亚加出身漳州戏曲世家,他介绍说,参加高甲戏兴趣班的学生主要为岑兜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每周二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学生们会到“娃娃班”进行一个小时的训练,星期六则为全天训练。2015年招收了一批学生,如今有的学生小学毕业离开了“娃娃班”,有4名学生表现优秀,先后被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南安市高甲戏剧团所招收。2018年8月,“娃娃班”开展了仿古拜师仪式暨《海上视师》汇报演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恨冤家……”能够在多年以后重新品味记忆里的高甲戏,也是一种幸福。然而,我又怎能将它的真味和底蕴品出、说透?高甲戏,那是一曲传唱不衰的传奇。
★作者简介★
陈小玲,笔名慧心,闽南日报社高级编辑,漳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作者↑
★朗读者简介★
陈夏莉,九三学社社员,朗读爱好者。
朗读者↑
闽南日报社网络中心、专副刊部出品
音频制作:陈夏莉
图片提供:陈紫玄
编辑:赵露佳 值班主任:黄远林 值班总编辑:赖雄伟 策划:吴荣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