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后浪们”其实都打算回农村了

真实的“后浪们”其实都打算回农村了

首页模拟经营虚拟乡村生活更新时间:2024-04-29

最近李的柒又上了热搜,她成为了YouTube首位订阅用户超1000万的中文作者。

当然不仅仅是李子柒,华农兄弟、渔人阿峰、野居青年……乡村题材视频这几年越来越热,一大批“乡村”创作者崛起。

他们构建了一个城市年轻人不曾触摸的世界,看似简单而美好,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奔赴农村去生活。

是什么让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人如此热衷于在这些乡村生活视频里寻找慰藉呢?

01

田园生活是城市青年逃离现实的出口

隔离期捧红了switch游戏机,年轻人捧红了《集合啦!动物森友会》(简称“动森”)。最近,只要跟“乡村”、“田园”沾上边的内容都能大热。

动森说白了就是李子柒乡村生活的虚拟电子版。城市里的年轻人不可能真的回归乡村,那么这款虚拟田园生活的游戏便成了替代品。

诸如此类还有《向往的生活》等慢综艺的大热。这些综艺和游戏,并没有什么特别夺人眼球的内容,都是做饭、钓鱼、种菜这种最普通不过的小事。

《向往的生活》

然而,这正是城市青年所匮乏的。

最近B站《后浪》视频刷屏了朋友圈,但是大多数年轻人并不买账。视频下的一个评论可能代表了大多数年轻人真正的内心:

大多数年轻人当下的状态是挣扎,焦虑,逃避。工作996,每天全靠奶茶续命。

城市里的人每天被铺天盖地的广告包围着,消费一把获得暂时的快感,明天又有新产品诱惑着你。

横流的物欲把人包裹的太紧,*也就成了负担。

买不起房,结不起婚,一时的物质遮掩不了这些赤裸裸的现实。求人不得时,我们一边在城市里痛哭流涕,一边被城市美好的幻想所吞噬。年轻人快被城市榨干了。

幸福恍恍惚惚,疼痛却是实实在在的。

在这个城市里立足的梦想破灭后,年轻人在“乡村生活”里看到了久违的安稳。

在李子柒的视频里,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目的纯粹到极致:一餐一饭。

她关注每一个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每一个物件从无到有,这样实实在在的过程。

渔人阿峰的视频更简单,出海、撒网、收网。看天吃饭的生计,可能是“发财预警”,也可能是“亏大了”,如果收成好,阿峰还会憨憨一笑说道:“女儿又有口福(福)了”。

这样一个本分的渔人可能在城市里太过少见了吧。

而华农兄弟在自家养殖场*一只“竹鼠”吃,跑到邻居家的果园、菜园里摘果子,这种体验对于城里人来说也是极少的。

于是,这些“乡村生活”成为了年轻人的一种解压方式。他们看到人在自然时的从容与踏实,这是城市生活无法给予的。

“乡村生活”大热,证明了这届年轻人不再寄希望于摆脱社会阶层的束缚,那种“精神田园”才是他们希望回归的岁月静好。

但,田园生活真的可以解决“后浪们”的问题吗?

02

田园生活里不仅仅是诗意

在李子柒大火的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年轻人低调的过起了山居生活。

他叫张二冬,87年生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却在2013年的时候,花4000元在终南山租下一座使用权20年的小院。

《山居七年》

这七年来,他不光没有离开这座山居小院,还跟村民们交上了朋友,种起了菜,养起了猫狗鸡鸭。

不仅如此,还写下了《山居七年》来记录自己的生活。

二冬

出版时间:2020-4-5

冬瓜要种在院子外,因为冬瓜喜欢被人看,所以要多在冬瓜秧前转悠;

草莓适合披头散发,起几道梗,让草莓把叶子铺下来就能多结果;

油麦菜很聪明,知道自己柔软,所以挤在一起不给杂草留空间

……

《山居七年》

二冬说:所谓生命力,其实就是钢筋水泥的空间里,一点儿水汽,一抹绿。

这种生活实在太过美好了,不用每天怕迟到被闹钟叫醒,不用赶公交……只需要专注的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生活,感受自然带来的生命力。

人对于自然有着生命本源处的需求。

对于一个脚踏在土地上的人来说,四季的变化也是深入身体内的,它对情绪的感染,对生命的雕刻就是在每次下雨,每次叶落的时候发生的。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曾这样写道:

我并不比一朵毛蕊花或牧场上的一朵蒲公英寂寞,我不比一张豆叶,一枝酢浆草,或一只马蝇,或一只大黄蜂更孤独。我不比密尔溪,或一只风信鸡,或北极星,或南风更寂寞,我不比四月的雨或正月的溶雪,或新屋中的第一只蜘蛛更孤独。

和自然同呼吸,和动物共命运,这种和谐的节拍才能触发生命的活力。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被工业产品包围着,霓虹灯遮掩了月光,屋顶盖住了星空,嘈杂的汽笛声里听不到蝉鸣。

于是人们思索的问题也被困在一个个四方格子房间里,逃不开物质,触达不了生命的本质。

但是大自然就是城市人的解药吗?

二冬山居的经验告诉他:

所有花啊草啊感悟啊,在生活中,都只是某个短暂、瞬间的偶遇,生活的常态还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睡觉乘凉发发呆。

那么这个时候,就要看你住到山里面,是要过日子呢,还是只享受那片刻的偶然了。

毕竟土坯房不如瓷砖房温暖、抗风,茅厕不如卫生间整洁、干净。

很多人向往的只是田园生活片刻的安宁,而长期的劳作和粗糙的生活恐怕会赶走一大部分年轻人。

二冬还谈到其实生活在农村的人也会被*捆绑,比如一位爱盆景的朋友,经济并不宽裕却买了上千棵盆景,每一棵都要细心呵护,出门怕被偷,所以根本不敢出远门。

还有一位邻居好面儿,买了藏獒强装有钱人,对于连喂狗馒头都嫌奢侈的农村来说,这纯粹就是打肿脸充胖子。

物质太消耗精力了,哪怕是二冬也觉得自己养的鸡鸭太多,一人一房一狗一鹅足以。

《山居七年》

还有农村里的人际关系,也并不如想象那样简单,只因当初装修时没有叫同村的一个人便被记恨上,而占小便宜这种情况更是常见。

如果要过真正隐士般的生活,远离人群,怕也不是所有人能耐得住寂寞。

所以,说到底田园生活只是一种形式,真正安宁的生活要出自内心。只有从内心对物欲断舍离,才能踏踏实实的去生活。

03

田园可以治愈情绪,回归内心才能解救当下的焦虑

自古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对田园生活有着天然的向往。因为田园是仕途不顺,城市漂泊不定后最终还可以抵达的彼岸。

写下《瓦尔登湖》的梭罗也曾在湖畔和林中生活两年多,与大自然朝夕相处,与禽兽和谐共处。

但他并不赞成做一个隐士:

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

我不希望度过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这样的可爱;我却也不愿意去修行过隐逸的生活,除非是万不得已。

对于梭罗来说去自然地生活只是为了面对生活最本真的一面,并未为了田园而田园。他注重的是自由的生活,而不是执着于某一种外在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田园还是城市,现代的人们总是喜欢把一种生活定义为成功的生活,把其余的生活视为不成功的生活。

于是,追求成功便成了多数人一辈子的目标,生活却因此疲于奔命。

然而,大多数在追逐的过程中忘记了生命才是最精彩的,认真对待生命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诚如梭罗所说:

你也许知道你的邻居昨天是一个穷贼,一个酒鬼,或者一个肉欲主义者,对他只是可怜或者看不起,由此还会对这个世界感到悲观失望;

然而太阳灿烂照耀,把这个春日的第一个早晨照得暖融融的,重新创造这个世界,你会遇见他在做某件平静的工作,看见他干枯而多欲的血管里充盈着平静的欢乐,祝福新的日子到来,带着婴儿般的纯洁感受春天的影响,所有他的罪过便得到了原谅。

只要一个人在认真的生活,无论是以何种方式都不重要。

-END-

作者 | 阿里梅梅

参考 | 《山居七年》、《瓦尔登湖》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