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在日益增长的对知识信息的开放性追求下,反对“专家建议”不仅是一次突破精英陈旧知识体系和信息茧房的有效时间,也是一次互联网语境众声喧哗的印证。
“建议年轻人不要在通勤上花时间。”
“专家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
“专家建议买房月供不超过收入一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专家建议”指导着网友的现实生活,从吃饭喝水到结婚生育,专家群体神秘而权威,成为许多媒体的“座上宾”。
然而,近日几条专家购房建议齐上热搜,从“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到“专家称今年6到10月是购房好时机”,互相矛盾的专家言论招致网友吐槽,#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词条迅速冲上热搜第一。
其实,网友对专家们的不满积压已久,随着专家建议越来越事无巨细的管制,这届年轻人产生了逆反心理,而过往社会事件中一些不当的专家言论也使其逐渐丧失权威、遭受质疑。
“专家”形象在知识权威的反叛大旗下,一步步变成了纸片人“砖家”。在“苦专家久矣”的一面倒声讨中,专家权威究竟是如何丧失的?在信任危机和媒体呈现的困扰背后,专家和公众又该如何相处?
一、话外音:“何不食肉糜”的专家们不难发现,频上热搜的并不是专家本人,而是一条又一条挂着专家称号的建议。
从“专家建议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到“专家建议买房月供不超过收入一半”,这些被群嘲的建议大多是关注当代年轻人吃饭、喝水和睡觉的日常话题,好像专家们在试图“走下神坛”主动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却最终带来了“家住海边管得宽”的违和感。
这份违和感或许来源于我们对专家身份的想象。在过去,专家体制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决策制定的重要机制,专家是权威和绝对信任的代名词,经过专家参与的决策必然促进社会获得进步和发展。
因此,在大众心里,专家属于社会严肃话题。然而,在网络平台上,专家们开始尝试参与个体吃饭喝水的鸡毛蒜皮、试图指导个体的生活选择,某些正确的废话变成了金口玉言,专家身份在想象的设定中脱缰,属于专家的力量和权威性也被逐渐消解。
除了一些看似接地气的废话文学,还有些建议仿佛在云端俯视,未曾深入年轻人的实际生活。经济学家许宪春曾在访谈中谈到如何解决疫情下普通人收入减少的问题,他谈笑间给出的两个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第一,可以用自己的私家车拉活。第二,可以把自己闲置的房子租出去收房租。许教授的言论没过多久就登上热搜,立刻引发舆论热议。
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在专家身上上演着。从“经济学家建议年轻人别在通勤上花过多时间”到“专家建议买房月供不超过收入一半”,专家并不考虑大城市租房成本、个人经济能力等问题,他们好似生活在精英世界中,不需要面对买房租房、996、就业困难等问题,凭借自我的经验和认知指导着年轻人的生活,自然不会被大众接受。
琐碎的家长里短消解专家权威,居高临下的姿态单向训诫公众。年轻人们并不是反感提建议的人,而是在反感这些脱离实际的话语。
透过这些言论,公众看到想象中的精英:一个住在学术的象牙塔、囿于学科领地, 并被自己的智慧蒙蔽双眼的专家形象,他们高高在上不愿俯看下情,一边建议但一边又完全不知道真实的个体境况。
上帝视角又何尝不是一种井底之蛙的狭窄?深入个体的调查和理论研习同样重要,尤其是面向社会与公共部门的专业人士。
处于公众和政府之间的专家们,拥有话语权的同时也需对言论负责,而非通过“何不食肉糜”的建议增加大众的生活压力和负担,让专家发言成为物欲社会下年轻人耳边的聒噪。
二、第三方:媒体审美下的头衔泛滥在网友们戏谑的“建议专家不要建议”言论下,“专家”演化成“砖家”,正逐渐变成一个被污名化的标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专家”这个词莫名让人反感,无论新闻内容如何,负面评论始终占据半壁江山。
然而,在解读和审视这些专家建议时,我们是否真的仔细阅读了新闻内容,理解到专家的真正意图呢?换言之,网友眼中的“专家说”和实际上的专家观点是否存在着认知错位?
不难发现,在“建议专家实名制”、“建议专家责任制”的呼吁中,公众并没有反感某个具体的专家人士,而是从心底里质疑专家存在的正当性,与其说公众反感专家,不如说公众反感的是媒体呈现出的专家形象。
真正的专家意见很少成为新闻,似乎只有哗众取宠的言论才能够带来流量,被群嘲的专家建议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幸存者偏差。作为旁观者的网友,倾向于在“博眼球”的建议幸存者中构建专家形象,而忽视了千千万万淹没在互联网上的其他学者。
这种构建既有媒体的推波助澜,也有互联网个体的审美原因。
一方面,专家言论被媒体二次编辑。网友难以分辨新闻媒体中的专家是否真的是业界权威,也无法了解记者编辑和专家的认知差距是否会带来断章取义、逻辑错位的新闻内容。
而作为公众、专家之间的传声筒和中介工具,媒体是无需担当传播专家言论的大部分责任。一些深谙“流量之道”的媒体循环印证着公众脑海里的刻板印象,甚而无孔不入的为增加新闻权威度频繁使用专家头衔,成为专家体制的风险制造者。
就比如在“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热搜后,“专家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的新闻再度引发热议,媒体平台的评论区充斥着“下次别建议了”的负面评论,却无人发现视频中专家采访的音频被恶意拼贴。
另一方面,严肃内容的公共议题已经无法掠夺人们的注意力。许多网友点开推送,浏览新闻标题,试图从十几个字的标题里阅读内容,他们的重点或许已经不是稍显宏观甚至枯燥的内容,而是建议本身的形式主义。
公共言论似乎无法与碎片化的娱乐时间和解,严肃的社会问题难以在新闻媒体的短微博上得到充分解读。拿起板砖将专家拍成纸片人的不仅仅是网友的舆论审视,还有屈服于流量的媒体审美。
一些建议的前后语境消失,专业化的解读没有被重视,相反那些只言片语脱口而出,被新闻媒体郑重其事地冠以“专家建议”。
某种意义上,“专家说”其实是“专家借着媒体说”,甚至发展到“专家借着媒体说一句”。
媒介看似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专家体制的一边,为专家和大众之间搭建话语的桥梁,却在制造噱头、抢得先机中逐渐忽视了严肃社会议题背后的科学逻辑,致使专家地位逐渐尴尬。
三、谁更理性:专家还是公众?无论是空中阁楼式的建议本身,还是媒体流量下的推波助澜,专家建议的接纳人始终是公众。而在今天“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命题下,我们更能看见公众的角色转变——从“被动的接收者”到“做出反馈的参与人”。
在过去,专家作出风险评估,政府制定应对政策,公众则处于获取信息的位置。具体而言,专家和政府或许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实地考察来判断风险大小,而大众倾向于用生活直觉和利益相关度来做判断,发展至今,这种直觉判断被具象化成年轻人的反叛。
“年轻人为什么反感专家建议”的热搜紧跟在“建议专家不要建议”后,但实际上并不是只有年轻人不喜欢“专家建议”。
这或许是公众在借用更有力量的年轻话语反驳权威,用年轻人的社会想象来表达日益增强的理性姿态。
从现实要求看,年轻人对专家建议的反抗,何尝不是一种对现实差距的清晰认知?高高在上的专家和普罗大众的话语割裂被正视和批评,在如何生存、如何行动的问题上年轻人以直接的调侃反问。
知识精英并不全然代表着理性,公众同样可以获得某些信息或专业技能,他们同专家的差距在某些时候明显缩小,甚至公众能在个体的角度弥补专家的技术维度的狭窄,支持着专家规划体系更良好的运转,共同得出更充分、更好的建议。
因而,我们不妨从“年轻人似乎战胜专家”的胜利中思考网络公共讨论的全新意义。
在网民日益增长的对知识信息的开放性追求下,反专家建议不仅是一次突破精英陈旧知识体系和信息茧房的有效实践,也是一次互联网语境众声喧哗的印证。
风险社会下,人们从对专家的盲信中走了出来,无论怎么说,这都标示着一种社会的进步。
专家与公众都是获得最佳方案的重要载体,不论是“专家说”还是“网友说”,都要坚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开放性原则,以免玷污了“专家说”的威信与“网友说”的清誉。
作者:妙哇种子;来源:知著网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5oTiZF-0bqnsJ3YRKLKcg
本文由 @知著网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