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蜿蜒的农场小道,敞亮通透的“心田亭”,排列整齐的“微田园”……近日,记者来到成都新津区花源街道牧马山社区时看到,和源小区外围40余亩闲置的绿化空地已蝶变为以“牧马心田 耕耘美好”为主题的社区新农场。
“这个地方长期闲置,高压线横穿,杂草丛生,环境脏乱,严重影响小区形象和居民生活品质。”牧马山社区*刘衍芳介绍说,“今年8月,在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通过征集多方意见,整合各类资源,经过3个多月打造的‘心田亭’、‘桃李橙柿’果园、‘食药同源’种植区等项目已建设完成,以场景营造为驱动,让居民共同耕耘美好生活!”
场景一:
“心田亭”营造居民互动体验新场景
走进牧马山·社区新农场,“心田亭”格外引人注目。“亭子牌匾上的‘心田’二字是由我们社区的新居民、书法大师许家上所写。‘心田’二字组合起来是思念的‘思’,表达群众对田园生活的思念之意。”刘衍芳告诉记者。
“心田亭”以白云寺禅茶文化为基底打造,营造居民劳作、品茗、议事、活动的生活场景,采取“农具共享”“茶品自供” “积分兑换”“收益反哺”给社区微基金等方式,使新农场成为联系多方的纽带,通过这个茶亭拉进了居民心与心的距离。
场景二:
“食药同源”传递健康生活理念
来到农场的“食药同源”种植区,这里有27个地块,搭配种植有金银花、金丝黄菊、药用玫瑰等食用、药用植物15种。“‘食药同源’种植区是引入蓝城集团、川铁投等社会资本,在区卫健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支持下打造出来的。”刘衍芳介绍,社区采用居民认领、自治自营(自栽、自管、自收、自享)、劳作积分、回馈社区等方式运营管理,倡导“食药同源”的生活方式,传递健康生活理念。
场景三:
“桃李橙柿”重温农耕生活促邻里和谐
“我们农场里种的有桃、李、橙、柿四种水果,大家可以申请认领照顾属于自己的小树苗,等果子成熟便可以品尝到自己劳动的甜蜜果实了!”牧马山社区居民李阿姨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悉,水果认领第一年是免费的,从明年9月开始计费,自己种植管理每棵树100元/年,需要社区找专业人才帮助种植的每年300元/棵。此外,部分果树由农场自留自营,产出的水果用于积分兑换、公益活动和公益基金等。农场也会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来指导种植。
“明年春天果树开花后,我们会在微信群及服务平台刊播农场的春景,大家可以来观赏打卡;夏季水果成熟我们会开展分享品鉴会,大家可以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刘衍芳说,社区希望通过种植和收获,将大家联系到一起,打破相见不相识的邻里疏离,同时“桃李橙市”谐音“逃离城市”也是希望可以让居民重温炊烟袅袅的农耕生活,让城市中疲惫的心灵有一个温暖的去处。
据了解,农场还规划建设“农夫集市”“可食地景”“共享乐园”“运动区”“休憩区”等多个场景。“我们将把场景营造作为深化社区发展治理的着力点,以新场景营造催生新集体、倡导新风尚、关爱新市民、共创新生活,彰显牧山健康城的城市之美、生活之美,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花源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杨铠 花源街道供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