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祥瑞
韩祥瑞
张家口涿鹿县是一个闻名中外的地方,之所以成为人们长期关注的热点,是缘于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的开篇“五帝本纪”中的三记涿鹿。此“三记”都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在涿鹿的活动有关,黄帝在涿鹿发生的史实,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被后世学者誉为“千古文明开涿鹿”。最近,笔者再一次认真研读“五帝本纪”,对司马迁三记涿鹿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一记涿鹿: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黄帝战蚩尤,是中国上古一场重要的战争,被后人称为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奠基战,及中华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战争,有“千古武功开涿鹿”之称。而“千古武功开涿鹿”,又是“千古文明开涿鹿”的必要条件与基础。这场战争的发生地,就是“涿鹿之野”。
《史记》作为最权威的历史典籍,对涿鹿之战作了权威的记载,使涿鹿与黄帝战蚩尤紧密联系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司马迁笔下的涿鹿之野,应当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应该包括现在的涿鹿县及其附近的地区,因为这场旷世之战,需要有一个广阔的空间;这个广阔的战场以现在的涿鹿县为中心,是应当肯定的。涿鹿作为“中华第一战”的战场当之无愧。
二记涿鹿:黄帝“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黄帝与炎帝联盟通过涿鹿之战,*死了东黎部落的首领蚩尤。败落的蚩尤部落一部分降服于黄帝,一部分退到南方形成了三苗部落。黄帝部落则与参加涿鹿之战的各部落首领在涿鹿之野的釜山进行了合符大典,各部落首领共同推举黄帝作为“天下共主”。标志着中国上古时期以黄帝为首的政权的建立。可以说后世举行的开国大典类似于合符大典。
釜山合符后,黄帝又“邑于涿鹿之阿”;也就是说,黄帝成为“天下共主”后,立即在涿鹿的平川上,修建了一座城邑,作为新生政权的所在地;这座城邑又被人们称为“华夏第一都邑”。而城堡的修筑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黄帝“邑于涿鹿之阿”,说明这座城邑位于涿鹿之野。需要注意的是,这座城邑是不是现存的涿鹿黄帝城,还需要考古发掘,以实物证实。
三记涿鹿:“余尝北过涿鹿” 。
在“五帝本纪”正文之外,还附有一篇很重要的《太史公曰》的文章,司马迁详细说明了《五帝本纪》的写作过程:“余尝西到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司马迁为了写好五帝特别是黄帝的历史,曾经走访过包括涿鹿等许多地方,听取了各地长老的意见,经过认真整理,剔除其不雅驯的成分,“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这充分说明民间传说也是历史,只不过需要历史学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仔细辨别,以记录真实的历史。司马迁亲到涿鹿采访,形成了有关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并“邑于涿鹿之阿”的记载;其可靠性是充分的,有关黄帝在涿鹿的活动当是信史,颇值人一探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