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图为航拍中峰镇新貌。新华网 发
新华网重庆5月18日电(韩梦霖)重庆市綦江区虽然不是贫困区县,但由于山区多,在非贫困区县中,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很重。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成为该区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确保“脱贫后不返贫”的重要抓手。
政策兜底,一个贫困户发展四五种产业
綦江区中峰镇中峰村村民王廷树一家5口人,收入主要靠种玉米,三个孩子都在读大学,家庭负担重,于2015年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但外人眼中能吃苦的王廷树并没有垂头丧气。在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王廷树获得了银行的五万元免息贷款,他用这笔贷款购买了两头母猪、六十多只黑山羊。后来,中峰镇集中发展蜜蜂产业。王廷树也开始蜜蜂养殖,每年饲养蜂箱65箱以上,保底收入接近2万元。
今年,王廷树又承包了8亩坡地种植水稻、黄豆等,加上原先种植的4亩,12亩地又能带来近三万元收入。几年奋斗下来,王廷树已发展起四五种产业,年收入超过10万元,2019年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之所以我们能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这都得益于政府的好政策。”王廷树所说的“好政策”,是指国家的相应扶贫政策。
“以前,家里老人小孩看病开销太大了!列为建档贫困户后,看病报销比例高,我的压力减轻了很多。”王廷树表示。作为建卡贫困户,王廷树一家人可以享受补充医疗保险,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廷树的后顾之忧。
在教育方面,王廷树也享受到了扶贫政策的资助,根据“摘帽不摘政策”,还在读大学的女儿依然享受到学费减免,也减轻了王廷树的负担。
此外,王廷树还参加了劳动技术技能培训,并且通过各项扶贫政策、项目帮扶解决了资金、技术缺乏的问题。正是在这些政策的“兜底”下,甩开膀子*王廷树品尝到了致富后的甜蜜。
图为刘有财弟兄三人搬进了新家。新华网 韩梦霖 摄
扶贫先扶志,懒汉搬新家
与不等、不靠、不要的王廷树相比,中峰镇板桥村的贫困户刘有财,几年前在乡亲们眼中,却是远近闻名的懒汉。
“刘有财三兄弟都不争气,同一年被评为建卡户,大家庭、小家庭生活都是一片惨淡。”当地干部回忆。那个时候的刘有财,经常一身酒气回到家里,天天不务正业,地也不种,房子常年漏雨,生活过得贫困潦倒。
2016年,刘有财被纳入了建卡贫困户,镇上安排了帮扶责任人。多喂蜂、多喂猪、多种庄稼,帮扶责任人鼓励他发展产业,看到有人对自己进行指导,刘有财逐渐有了动力和信心。
但是坚持了几天,刘有财又“懒病复发”。得知情况,帮扶责任人第一时间上门动员。他告诉刘有财:这个事情也不是一天半天就可以改变的,我们先从小地方做起,先养鸡,然后改变不良习惯,慢慢地来。
专心养鸡后,刘有财喝酒次数也越来越少。2016年,300多只鸡养成出栏,给他带来了近万元收入,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心。
初尝甜头后,刘有财又主动报名参加蜜蜂养殖培训会。在帮扶责任人帮助下,2017年刘有财养殖蜜蜂300余箱,当年收入就达到6万多元。
2019年,刘有财在享受危房改造3.5万元补助的基础上,自己连同弟兄三个修建起来两层楼的房子,终于搬进了不漏雨的新家。
图为中峰镇板桥村村容新貌。新华网 韩梦霖 摄
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旅游打下基础
如今的中峰镇,不仅人富起来了,村容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中峰镇板桥村,庭院整洁、柴草整齐、厕所干净、道路平坦,菜地用竹篱围栏,路边也不见垃圾。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净如画,不仅提高了居民幸福感,还为建设宜居宜游美丽乡村打下基础。
今年以来,中峰镇开展了“六美家庭——最美乡村庭院”评选活动,鼓励号召群众在社交平台“经常晒”,以自家院落为中心,以庭院、室内外、厨房、卫生间为重点,房前屋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打扫庭院并不是纯粹为了搞卫生,而是想要影响更多的家庭去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围!”板桥村村民周兴礼说。今年,周兴礼家被评选为中峰镇一季度“最美庭院”示范家庭。
“现在,居民的生活垃圾每天都由村里的保洁员统一转运到镇上进行处理,大家都愿意一起来维护舒适宜居的环境。”当地干部介绍。
为进一步扮靓中峰镇的“颜值”,发展乡村旅游,中峰镇还支持返乡企业家在板桥村打造了玫瑰庄园。如今庄园面积已经达到210亩,玫瑰品种多达420种,还建起了1000多米长的玫瑰迷宫,成为远近闻名的赏花点。
每年进入花期,各色玫瑰花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大量市民前来。“尽管受疫情影响,五一假期每天依然有一百多辆车自驾来观赏玫瑰。”庄园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2019年玫瑰庄园接待游客2万多人,纯收入达到38万多元。今年,中峰镇还将继续扩大玫瑰园规模,将其建设成为带动当地乡村旅游的示范点。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