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社是首家提出“融媒体”概念的中央媒体。2015年4月,光明日报社积极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推进媒体融合工作的要求,正式挂牌成立融媒体中心,统筹报社的“两微一端”建设。2018年年底,按照**在“8·21”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守正创新”要求,光明日报社在中央媒体中首家成立全媒体总编室,规划了整体转型、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主力军上主战场”的进程大大加快。
打通全流程,激发生产力
2018年11月,光明日报社在原有融媒体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全媒体总编室,下设四个编辑组,对策、采、编、发、评各环节实行一体化全流程再造,启动了统筹端、网、报内容生产的全媒体指挥平台。得益于体制机制改革上取得突破,光明日报社生产出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新媒体产品。
全媒体总编室成立后,首先进行了人员结构优化。报社将来自科技部、评论部、摄美部等部门的骨干人员调至全媒体总编室,实现人员结构的年轻化、专业化,打造了一批具有梯队层次的人才队伍。并完善各端口的人员配置,使得每一个具体平台均有专人负责,打破过去全能型、轮班制的“流水线”生产模式。
在对各新媒体平台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打破结构布局,根据人员的能力特点,适配不同平台,实现各平台的专业化生产。全媒体总编室设客户端、微信、微博、视频四个编辑组,并由专人负责统筹。由此,新媒体生产不再将同一内容机械化转载,而是更加凸显策划能力、整合能力、传播效果的针对性优化。
在充实全媒体总编室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与报社传统部门联动协作。在报社的统筹安排下,全媒体总编室将客户端各频道与各部门合作经营,将频道管理权限交与相关业务部门,形成原创内容供给与新媒体加工的相互配合。在一些重大选题上,与其他部门合作,形成报、网、端、微联动,报纸版面与新媒体平台形成矩阵式传播形态。
全媒体总编室成立以来,“两微一端”各平台数据表现均有极大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整合,议题设置能力显著增强,机构设置优化的效果已初步展现。
结合重大题材,讲述暖心故事
《光明的故事》是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品牌微视频产品。2019年两会期间,《光明的故事》第二季正式上线,推出《致敬》《牵挂》《追光》《追梦》4期系列微视频,以**的重要批示、精神感召为线索,以《光明日报》典型人物报道为底色,讲述**关心关怀知识分子的生动故事,反映人民领袖与人民群众、知识分子群体之间的真挚感情。视频通过具体和富有细节的事例、对珍贵画面的精彩剪辑及深沉浓烈的背景音乐,分集讲述老一辈知识分子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礼赞,回忆王继才守岛为国32年、此生戍海无悔的感人故事,探寻姚玉峰为黄旭华乃至更多的老科学家群体追寻光明的故事,向科技人文大家致敬。报道有内容、有温度、有力量,被“学习强国”等平台在重要位置转发推送,两会期间全网浏览量超过1.12亿次。
5月18日,全媒体总编室再次推出《光明的故事》微视频“*,我又能看书啦”,视频讲述了“农民将军”甘祖昌的夫人、96岁的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在经历了高难度的眼科手术后,与**的一场书信对话,彰显*对老一代革命者和建设者的关爱。该视频在光明日报客户端推出的10小时内,被数十家网站和移动端APP在首页或首屏转发:学习强国、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网、环球网、中青在线等主流新闻平台、网站在首页转发,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各大商业新闻平台在首页置顶,微信腾讯新闻插件头条推送,触达量超过10亿人次,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制作《光明的故事》系列微视频过程中,全媒体总编室打通报、网、端、微各平台,依据不同报道题材特点凝聚不同类型的优秀青年人才,用灵活组团的形式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让资深记者编辑、青年记者编辑充分交流合作,通过发挥各类人才的全媒体技能,从而使得富有光明特色的重大题材报道不仅彰显立意高度、而且凸显文气与才情。
把握光明定位,打造融合精品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光明日报社建社70周年。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利用《光明日报》70年历史所积累的思想理论优势,在优势领域展现光明特色、光明底蕴。充分把握团结和关爱知识分子的光明定位,结合目标用户需求,创作“短而精”的融合产品,推出《70年,我陪你》系列微视频。
该系列微视频邀请了张世英、王小谟、厉以宁、许渊冲、吴良镛、邬沧萍、卢世璧等数十位各领域泰斗出镜接受独家视频专访,简述各自所在领域70年的沧桑巨变以及他们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奋斗的感人历程。并策划每位泰斗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70年,我陪你”的主题句,以此凸显出我们致敬科技人文大家、科技人文大家致敬祖国的主题。
在创作手法上,微视频将单一短片时长与主题充分结合,设计了每集70秒的时间节点,力求短时间内“精益求精”,将每位“大家”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重量级内容,以碎片化、轻量化的表达方式,集合成为内容厚重的“轻产品”。“大人物、轻产品”、举重若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70年,我陪你》系列微视频一经发布即赢得了广大受众的强烈反响。“暖心的泰斗,民族的财富”“致敬,祖国的英雄”“国之重器,民族脊梁”……众多年轻网友在网络平台表达出对视频的喜爱与关注。
打造“掌上的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目标不偏移
根据党中央移动优先要求和优化采编流程的业务发展趋势,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要下更大力气建设移动端,将青年骨干充实到移动端新闻产品生产第一线,将报网采访力量整体平移到移动端,一支队伍为报网端微多个平台供稿,加速各类报道资源向移动端的集结。**要求,要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我们正在全力打造光明日报社“智库”平台、知识分子智媒聚合平台“光明号”和“思想理论融媒体传播工程”。这些平台,将向上服务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向下对接县级融媒体中心,横向融通教科文卫多领域及新社会组织中的专家资源。
光明日报社要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把*对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更广泛传播开来,就必须借助移动互联网,将思想文化特色、紧密联系知识分子的优势,更加彰显出来。人们经常感慨,在互联网上,对科学家的关注远远比不上明星的热炒力度。主力军登上主战场,就是要改变这样的状况。2019年1月16日,“氢弹之父”于敏先生去世,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第一时间在光明日报客户端发布了追思报道,微信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 ,几小时内,光明微博此条阅读量就超过1200万次。这样的案例让大家充满信心:只要找准目标,坚守定位、做足特色,光明日报社在移动互联网的空间里大有可为。
作者系光明日报社全媒体总编室编辑、客户端编辑组负责人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