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团团的故乡 大熊猫的家园 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知识分享:团团的故乡 大熊猫的家园 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首页模拟经营竹鼠家园更新时间:2024-06-06

今天这篇文章,是在看了以下新闻,而写的:

据台北动物园稍早前消息,大熊猫“团团”19日凌晨1时5分、1时56分和3时54分再度癫痫发作。台北动物园方面对“团团”进行了CT断层扫描及相关生理指数检查。据CT及生理指数研判,“团团”病情已不可逆,即便想办法让它从深度麻醉中苏醒,“团团”也再难自主生活。因此决定让“团团”在“麻醉中沉睡、不要再继续痛苦了。”

“团团”“圆圆”诞生记

2004年8月31日和9月1日,在四川卧龙两只可爱的大熊猫宝宝诞生,它们就是“团团”“圆圆”;团团最早起名就“小乖乖”,后来因为叫声大,改名“大嘴”;圆圆的乳名叫“丫头”,在这一年,卧龙一共诞生了6只宝宝,圆圆是唯一的女孩。

熊猫诞生记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摧毁了昔日美丽的熊猫王国,团团圆圆失踪,人们经过几个小时的寻找,满身泥泞、蓬头垢面的团团被找到,但圆圆一直没有找到,直到5天后,聪明的圆圆自己找到了回家的路。在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地震中,团团圆圆死里逃生,奇迹般的团圆了。

大地震摧毁了原来的大熊猫基地(位于汶川县卧龙镇核桃坪),在香港特区的帮助下,在距原址22公里建立了新的,基础设施更完备的基地(位于汶川县耿达乡神树坪),团团、圆圆和它的伙伴们开始了从卧龙到宝兴再到雅安的大转移。

宝兴县这里算是团团、圆圆的祖籍,两个小宝贝的祖辈都生活在这里。

至此,那些在地震中背井离乡的熊猫宝贝们,陆陆续续的来到新家,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

2008年12月23日,团团、圆圆离开了生活四年的卧龙,启程前往台北;2009年1月26日,团团、圆圆正式在台湾亮相,入台一个月,探望的游客达50万人,入台一周年,探望游客达到300万。

大熊猫,宠爱它,也要尊重它

大熊猫,蹒跚的步态、丰满的身段、呆萌的表情,天生自带流量的爱豆,深受全世界人们的喜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原名“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会标,使用的就是大熊猫的形象。

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我国四川西南部和陕西和甘肃的部分地区,它们视力不佳,但嗅觉和听觉灵敏,它们的眼睛和猫的眼睛很像,瞳孔垂直,有特殊的视网膜,可调节光线,这说明大熊猫是夜行动物,对于光的变化十分敏感。

大熊猫喜欢一个人的旅行,只有的繁殖期,才会看到雌性大熊猫和雄性大熊猫共同生活,但通常也就那么几天,然后就彼此分开,恢复一个人的状态。单身生活太久,繁殖能力退化,受孕困难,这也是大熊猫差点把自己整灭绝的原因之一。

大熊猫食物结构单调,喜欢吃竹子,也喜欢喝流动的水,这一特性,决定了大熊猫适合生活在1600-3000米之间的针阔叶混交林里和亚高山针叶林里,这些地区竹林茂盛,河水清洁,食物充足,是大熊猫安全的栖息地。

大熊猫吃的多,粪便也多,在它生活过的地方,总是有这样的景象,很多被咬碎的竹子和很多堆粪便。

大熊猫常年游荡在阴凉潮湿、箭竹茂盛的针阔叶混交林中,只要箭竹没有被雪覆盖,即使气温再低,照样在竹林里来去自如。

大熊猫是爬树能手,在繁殖季节和被追赶时,多会躲到树上。在冬天,天气晴朗时,他也会在树上晒太阳取暖。

大熊猫的死对头是竹鼠,因为它和大熊猫争食。大熊猫和竹鼠的斗争,有点像猫和老鼠,大熊猫一般就在竹鼠窝口等着,出洞就抓,不出洞就把洞捣碎,捉住竹鼠,玩尽兴了才弄死。

大熊猫态度温和,通常会很友好,很少主动攻击人,但它不是宠物,是野性未泯的动物,有着不容侵犯的领地意识,在1999年卧龙出生的古古,2004年到北京动物园作“交换生”,论辈分它是团团的舅爷爷,古古曾先后四次出手教训不守规矩,翻越栏杆的人,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为了保护大熊猫,中国人做出的努力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大面积的箭竹先后两次开花枯萎死亡,箭竹是大熊猫的主食,许多大熊猫因饥饿而死亡,幸存的也特别虚弱,面临绝种的可能。

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我国政府拨出巨款,同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世界保护联盟及其他国际组织共同努力,开始了一场抢救大熊猫的“运动”。

当时,我国政府建立了57个救护队,26个抢救小组,建立了大量的喂食站和医疗站,总共抢救了146只大熊猫。

为了保护现存的大熊猫,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的边境,建立了包括卧龙自然保护区在内的15个自然保护区,17条大熊猫通道和28个大熊猫保护站,这些走廊和保护区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大熊猫保护屏障。

为了改善大熊猫的生存环境,种植了大量的云杉、冷杉、桦树和箭竹林;为了给大熊猫找到水源,1500户居民搬离皮条河,这条河是自然保护区中最重要的一条河;搬走的农民留下的田地,依据大熊猫的需要,营造树林和竹林,为大熊猫重新建立了家园。

政府也鼓励当地居民改变生活方式,用电力替代烧柴,减少对大熊猫生存环境的破坏;凡是保护野生动物的人,当地政府还会给予奖励。从1975年开始,当地禁止采伐森林。

中国人竭尽全力,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为了保护大熊猫,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在整个中国,凡是对大熊猫有利的都保护,凡是对大熊猫有害的,绝对禁止。

大熊猫的故乡: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的故乡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三,四川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东西长52千米,南北宽62千米,总面积约70公顷,1980年加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

卧龙自然保护区创建于1963年,最初面积是2万公顷,到了1975年,面积扩大到20万公顷,用于保护大熊猫和高山森林生态系统。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亚热带和青藏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形独特、地貌复杂,风景秀丽,溪流众多,年平均温度8.9­°C,最高29.2­°C,最低温度-8.5­°C,年降水量931毫米;分布着不同的气候带,亚热带、温带、寒带以及5000米以上的终年覆盖冰雪的地方。

卧龙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3000多种高等植物中,有24种受国家保护,例如珙桐树,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有667公顷,属于国家保护的一类植物。

这里也是野生动物的庇护地,有南方的喜温动物也有北方的耐寒动物,包括金丝猴、白唇鹿、雪豹、云豹、苏门羚、青羊、毛冠鹿、豺、小熊猫、黑熊等86中野兽,232种鸟类,10种两栖类、14种爬行类和6种鱼类,占全国动物物种总数的19%,当然,最为大家熟知的,就属大熊猫了。

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建有国家保护动物繁殖场,大熊猫观测站和国内迄今为止以单一物种建立的博物馆,大熊猫博物馆。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的故乡也是大熊猫的王国,我们祝愿这种珍贵的血脉能在中国,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自由地繁衍生息。

END

以上内容来源于*爱利丝景观设计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