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驾校三十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回望驾校三十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首页模拟经营长途汽车模拟器更新时间:2024-05-07

大学毕业后受当时“下海潮”的影响,我开办了一家广告公司。有一点积蓄以后就想多学一门技艺,预防以后如果失业还可以开出租车谋个出路。毕竟九十年代初期,对难得出一次远门的大众群体来说,驾驶员是一个走南闯北见世面挣大钱的职业。办理小车驾驶证,当时已经不需要在交通技工学校学半年才能考证了,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和公安、交通系统有关联的驾驶培训学校,我报了武警部队办的四川省泰来驾校,学习地点是温江农校,农校的操场就是训练场地,摆上竹竿算是“车库”,教练车是现在早已绝迹的“北京212”吉普车。212让人痛苦的是换档需要两脚离合,非常麻烦难操控,有时候一脚离合也能进档,急的教练师傅在旁边直嚷嚷“要整坏离合器!要整坏离合器!"

当时的科目二考场也是摆上竹竿充当“车库”,考官通过人工判断是否合格,已经有串串在考场周边拉生意,表示可以花钱“买过”。我仗着过(舍)人(不)的(得)毅(花)力(钱)全部一次考试过关,顺利取得了C照(小型汽车驾驶执照)。

取得驾照后权衡了长安奥拓和面包车的优劣对比,选择了能够拉货更实用的面包车。当时公司就在春熙路口的成都棋院楼上,上班的时候就把车停在棋院楼下蜀都大道边,一停一天没人管。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有交警给停在那儿的车辆开罚单,于是我才把车挪移到旁边的暑袜街上。

1999年前后按照中央的政策,很多过去和公安、交通部门或者部队有关联的驾校纷纷脱钩了,转为了彻彻底底的民营驾校。原来泰来驾校的创办人贾尚春先生已经从部队离休多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乘着这*风创办了四川省长征驾校。当时的四川省交通厅运管局驾培处赵建华处长也是刚从部队转业的热心人,那个时期扶持了很多民营驾校的创立,至今那批驾校都是四川省内规模领先的驾校。

长征驾校租用了位于驷马桥的国营*企业成都市建材厂的废弃厂区作为培训基地,贾尚春先生当时已年过六十,一直希望邀请我入伙参与驾校的经营。我曾经去过几次,破败的厂房就是办公室,坑坑洼洼的厂区道路就是训练场,教练车依然是212,教练员要么来自退役军人,要么来自年纪大了的长途车司机,挽着长长短短的裤脚,哪里像老师,完全像一群散兵游勇……我觉得搞驾校太LOW了,我一个堂堂研究生,文艺青年,怎么可能从事这个“几辆破车、一间招生铺子”形象的驾校行业呢?

直到2004年,年逾70的贾尚春先生再次给我发出了合作邀约。尚春先生分析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轿车进入家庭的加快,驾培行业会有一个发展的春天。加之受赵建华处长的鼓舞,四处借贷在金牛区金周路建设了一座近两百亩的训练场,作为长征驾校新的训练基地。看到老人家干劲十足,我去了一趟北京,拜访了当时就已经赫赫有名的海淀驾校。从学院路到海淀驾校,打车也需要一个多小时,当我走进海淀驾校那一刻起就震撼了,两千多亩的庞大规模,整齐划一的教学大楼,各种模拟道路盘踞校区足足占了一匹大山,教练车与学员塞满了诺大的校园……我确信驾校是一门大生意!回到成都后毅然投入了长征驾校的事业中。

很多驾校还在各种断头路打游击的时候,根据当时交通部门的政策要求,长征驾校建起了当时成都市规模领先的训练场地,教练车也从万丰、中兴等车型过渡成了桑塔纳、捷达。2006年宏运驾校由于低价招生造成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近万名学员扔给市场扔给政府,我从《华西都市报》上看到遗留学员无处安置的消息,马上联系了时任成都市交委运管处的崔永洙*,主动承担解决学员后续培训的任务。一时间八千多名学员蜂涌到长征驾校金周路培训基地登记造册,成都媒体连篇累牍的追踪报道,让承担社会责任的长征驾校,也得到了名扬成都的机会。伴随中国人口红利的释放,家庭轿车的高速增长,长征驾校与本地同行一道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7年响应公安交管部门号召,在四川省内率先参与机动车驾驶人民营考场的投资建设,红外线电子评判考试提升到更高精度的卫星定位评判系统;2012年按照交通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的要求创新推出“长征e驾”计时培训、计时收费、自选教练教学模式,让学员掌握培训的主动权;2018年根据90后00后的学车需求,推出互联网驾考品牌“一驾马车”,从用户体验出发管家式服务解决学车痛点,引入仿真驾驶模拟器和新能源教练车节能省耗,让学车变得更便捷更环保。

学车到长征,一直是成都市民的首选。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