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看似矛盾,但敌方步兵却是坦克最危险的对手之一。 坦克由于其结构特点,存在所谓的“死角”,平均半径为 15-30 米。在该距离内,即使坦克发现了敌方士兵,也无法用其武器进行攻击。

坦克的“死角”一直是困扰坦克设计师的难题。由于炮塔和机枪的俯角限制,坦克无法攻击近距离的敌人,这使得步兵能够利用“死角”发起攻击。

Nahverteidigungswaffe,德语意为“近距离防御武器”,是二战期间德国坦克为了应对步兵近距离攻击而研发的一种特殊装置。它可以被视为一种小型迫击炮,口径为 92 毫米,主要用于近距离防御。



操作原理极其简单。将专用92毫米榴弹装入迫击炮,然后只需拉环,将炮弹以约50度角射向空中即可。主要弹药为“爆炸性手榴弹弹药筒(Sprenggranatpatrone) 326 Lp”*伤榴弹。榴弹射出迫击炮后,会上升到1-2米的高度,然后在空中引爆,对周围士兵进行密集的破片*伤。

该迫击炮的破片*伤半径可达100米。此外,它还可以发射烟雾弹和信号弹。迫击炮可以360度旋转,从而改变弹药的飞行方向。
首次在1944年年中安装在“豹”式坦克上。此后,它们开始被安装在所有德国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上,包括“突击虎”和“鼠”式坦克。

近战防御武器的弹药基数平均如下:
12枚烟雾弹(Schnellnebelkerze 39)
20枚*伤榴弹(Sprenggranatpatrone 326 Lp)
24枚信号弹和照明弹
该榴弹发射器可以在坦克内部重新装填,并且可以重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