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怎么陪孩子玩游戏吗?看完《游戏力》我学到这些。

你知道怎么陪孩子玩游戏吗?看完《游戏力》我学到这些。

首页枪战射击超级细胞防卫战更新时间:2024-06-04

人们总是建议父母,要放下工作和手机,多陪孩子。

但是然后呢?一坐到孩子旁边,就会发现,他的游戏玩久了你觉得无聊,你的游戏人家压根没兴趣。“陪”只是一种形式。

带着这样的困惑,我看了《游戏力》这本书。看过之后发现,这本书跟我期待的并不一样,不过却给了我十足的惊喜。

《游戏力》的英文书名,其实叫《playful parenting》,完整的翻译应该是“基于玩耍式游戏的教养方式”(以下简称“游戏教养”),所以,它并不是简单的教你怎么带着孩子玩玩具、做游戏,而是把游戏应用到养育中来。

作者来自美国,叫劳伦斯·科恩,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游戏治疗师。

科恩说,女儿喜欢玩一个游戏,就是在他要发火的时候,说:“我们来假装,我是你女儿,你是我爸爸,然后你在生我的气。”

科恩一想,这不就是事实吗?还假装啥啊。但是,一旦真的进入了这个游戏,他发现自己的怒火就不见了,两个人都嬉笑颜开。

一个游戏把一触即发的瞬间拉回来,缓解了紧张气氛,增加了彼此的亲密感。孩子真的是天生的游戏家。

我们大人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想的常常是,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会不会引起孩子的不良习惯,会不会阻碍孩子的未来发展……

这固然没错,但很多时候,我们把教育的目标盯得太紧,就会忘了,“教育是人与人的互动,如果拘泥于条条框框,可能就忽略了最基本的人类情感的力量。”

亲子关系本就应该是温暖的、快乐的,和孩子之间紧张对立的关系根本偏离了我们的本意。

当然,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所以“游戏养育”,大概就是,用各种游戏的方式、幽默轻松地去处理孩子的问题,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做家务、运动、做作业、看电视、定规矩……等等等等。

而且,科恩也确实通过游戏,解决了黏人、哭闹、对抗、打人、胆小、缺乏学习动力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申明,我并不认为,游戏是百忧解,但是,playful parenting可以给很多血压过高的父母一点启发,除了吼叫和耐着性子共情、讲道理,教育孩子还可以有什么可能性。

这篇文章里,我主要对游戏力的核心观念和方法进行梳理和展示。

安全感和自信——“根和翅膀”的比喻

用游戏解决育儿难题,容易给人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感觉。其实,“游戏教养”恰恰是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科恩博士有个很棒的比喻,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一是像养植物一样,给孩子浇水,让他的根扎得更深;二是像养小鸟一样,帮孩子强壮翅膀,让他能展翅高飞。

孩子和父母亲密联结,那种安全感就是根;而自信和力量,就是翅膀。

游戏建立亲密联结

什么是联结?“联结”这个词在书中被频繁提起,联结是一种状态,它来自儿童心理学的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简单讲,就是婴儿将母亲作为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心理学家称为安全堡垒(secure base),孩子和父母亲密互动,从而不断获得安全感。

有充分安全感的孩子情绪稳定,充满热情,做事时能集中注意力,而且更积极地看待自己和世界。

焦虑、黏人、退缩的孩子,往往就是缺乏这种安全依附感,有些孩子则会通过打人、要挟、欺骗来释放这种不安。

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通过游戏建立联结。因为游戏是孩子的语言,讲再多道理,可能不如玩一个游戏。

有一个3岁的小朋友豆豆,非常黏人,容易烦躁。每次妈妈出门,都要上演一场拉锯战。

有次,这个妈妈想要出门打网球,豆豆又来抱住她的腿,哭闹着不让走。妈妈解释:“这是妈妈的运动时间,妈妈会回来的”,但丝毫不起作用。

这时,妈妈突然想到了游戏方式,就把豆豆抱起来,说:“好了,我不去打球了,我要跟你在一起,一起睡个午觉。多舒服的枕头啊!”然后打一个大哈欠,趴在孩子身上,打起呼噜来。

豆豆笑了起来,把小手捂在妈妈嘴上,不让妈妈打呼噜。妈妈假装醒了,四处张望,问:“我的宝宝呢?怎么不见了?这个枕头怎么肥嘟嘟的。” 然后继续趴在孩子身上睡觉。

豆豆咯咯笑了一阵子之后,把妈妈推了起来,说:“妈妈,走吧走吧,你快迟到了!”最后,妈妈和孩子在门口拥抱再见。等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画好了一幅画,画里,妈妈正挥舞着一把巨大的球拍。

在这个游戏里,孩子感受到了和妈妈的亲密联结,当他内心感到满足,才会放下焦虑和对抗。

这样的情感交流方式多么自然舒畅啊,就好像呼吸和走路一样。

最近,我娃喜欢和我玩一个游戏。我坐在地垫上的时候,他会转身背对我,向后慢慢倒退,等靠近我的时候,一屁股坐下来,这时候,我要稳稳抱住他,他就在我怀里笑起来,还会侧过头,拿脸贴我的脸。有时候,要连着玩很多次。

这个游戏小的不起眼,他觉得有趣,可以练习倒退走和坐下。更重要的是,他喜欢坐下的时候妈妈一把搂住的感觉,那种亲密和安全的依恋。

作为妈妈,我也很喜欢这个游戏,他无条件的信任,他小小胖胖的身体砸进我怀里,都让我感到幸福。

科恩说,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游戏都是联结的开始。当孩子假装开枪打你的时候,你就配合着夸张的倒下;当孩子在你床上蹦蹦跳跳招引你的时候,你就假装要去抓他;躲猫猫、捉迷藏、木头人……太多了,你们收获了欢声笑语,也发生了亲密的联结。

游戏培养自信

“自信”的孩子独立、有主见,有探索精神,敢于自省,敢于挑战,抗挫折能力强……这大概是每个父母的愿望吧。

竞技类游戏,特别适合用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借一场简单的游戏,既让孩子享受,又提高他的能力,再培养一点斗志。还要他在赢得时候有风度,输的时候有气量。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应该如何做呢?

整体进程,是从让他们赢开始,然后逐步提高难度。具体的把握则需要跟着孩子的节奏走。

比如,孩子说“真没意思”或者“你刚才是不是让着我了?”你可以回答说:“我是没有用尽全力,我是不是应该再使点力,不能老让你赢啊?”然后根据他们的反应,做进一步调整。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5岁的小凯文刚开始学踢足球,科恩第一次跟他玩,他说:“慢点哦,我只是一个幼儿园的孩子。”科恩从中得到的暗示是——小凯文不想挑战太大,他想得到自信,所以就让凯文得分,自己一球未进。

后来,科恩尝试加强防守,小凯文变得有点紧张。他说:“停!”科恩就停住不动,等着小凯文把球踢进球门。科恩假装生气:“我停着不动,怎么防守呢?”小凯文说:“这是规则,你要一直停着,等我说动,你才可以动。”科恩也是听话照做。

终于,小凯文开始主动让科恩控球了。科恩仍然表现的很笨拙,假装不会运球,让小凯文趁机把球抢走。小凯文乐翻了。

这样玩了一段时间,小凯文再次进入科恩的防御区。不过,这一次他没有让科恩停下。科恩感觉到,小凯文的信心增长了,而且他想要真的突破科恩的防守得分。

整个过程中,科恩一直都跟随着小凯文的节奏。在这样的游戏里,孩子感觉到安全且自信。

科恩说,因为小凯文是刚接触足球,而且运动细胞不太行,所以才会用这样的策略。换一个孩子,如果本身已经是运动小达人,急切的想要提高技术,那他可能就会加大挑战。总之,要从孩子身上找到线索和提示。

关于输赢

在竞技游戏中,常有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太看重输赢。要解决“看重输赢”的问题,可能得先从父母自己入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减少批评的声音。

有时候,孩子只是玩个滑板车,或者练个投篮,家长们也忍不住比较和批评。

比如:

“你这么滑不对!怎么又忘了!……人家学一天就会了,你还不会!”

“你看楼下小宝投的多准,好好练,咱们下次要比过他。”

这样的批评不仅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还把游戏的乐趣彻底变成了输赢的负担,孩子的信心也是这样丧失的。

科恩提供了一个小游戏:“胜利和失败”的游戏,或者叫“输赢游戏”。

比如扔硬币,规定正面是赢,反面是输,如果赢了就要跳一段胜利之舞,输了就要表演死亡场景。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开脑洞,随意设置输赢的条件和奖惩。

这个游戏架空了“输赢”的意义,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游戏过程中的快乐体验,能对孩子的输赢观念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为自己充电

在书的最后,科恩提出了“父母为自己充电”的建议。这确实是很多父母所需要的。

现代养育对父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父母自己也是人,也有情绪和需求。这就产生了一种矛盾,似乎孩子和父母的需求,永远无法达到平衡。

明明心里很累很烦,哪有心情游戏呢?难道父母就只能压抑自己的需求,强打精神陪孩子吗?

科恩说,我们可以找一个方法为自己充电,把眼泪哭出来,把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把害怕和担忧放下来。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找一个能尊重和理解你的人,互相倾听和倾诉,可以是配偶、朋友,或者其他爸爸妈妈。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大家都有过同样的经历,不止自己一个人被孩子气疯,也有时候,我们知道原来自己那么在意的事,别的父母是那么放松的看待。

不管是听还是说,当我们真诚地分享彼此的思考、感受、困境和秘密的时候,压力就在无形中释放了。

这时候再回去面对孩子,你就有更多能量和热情了。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游戏力(游戏养育)的核心,我会在我的养育体系里引入这个部分,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更深入地学习游戏养育。

在豆瓣,看到有人整理了书中所有游戏的汇总,我也收藏了。

但我更相信,游戏力的精髓,是一种智慧,愿意用一颗童心来陪伴和理解孩子,愿意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繁琐,而这样的父母也是有活力且有趣的,希望我也可以成为这样的妈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