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胡诌施佬”,作者授授权推送
台军又摔飞机了,而且这次摔得还是新锐的F-16V。11日下午,台空军嘉义基地一架机号为6650的F-16V战斗机在执行例行性对地攻击训练任务时失事,飞机坠海解体,飞行员陈奕至今生死未卜。台空军随后通令进行天安一号特检,暂停所有F-16战机的战演训任务。
▲ 作为F-16V的首次事故,来得这么快也是出乎大家预料
台军在随后召开的记者会上公布了不少相关情况。从事故发生的时间线来看,11日14时54分,2架F-16V战机自嘉义基地起飞执行基本对地炸射训练,当时的天气情况符合训练标准。15时23分,飞行员陈奕驾驶的二号机在水溪靶场靶标北面约100米的高度大角度向下高速坠海,飞行员没有跳伞,友机全程目击。台军特别指出,事发前后,基地未收到失事飞机的无线电通话,判断是飞行员陈奕全程按住了麦克风的通话键,导致空地都无法截收其发话。
▲ 现场有人拍摄到了F-16V坠海前的照片,也是非常难得
去年11月空军四联队才完成换装,正式成军,过了不到两个月,台军的F-16V战机就发生机毁大概率人亡的严重事故,此事对台军和岛内的士气无疑是巨大的打击,特别是台军和台媒之前使劲儿把F-16V的性能给吹上了天,一会儿“优于F-35”,一会儿“吓阻歼-20”的,这话要是圆不回来肯定是不行,因此台军在目前的新闻发布中也是坚决否认飞机的技术状态有问题。
按照台军的说法,失事飞机机龄24年,但在2019年才经过“凤展专案”升级为F-16V(由于台军目前的F-16V均由其现役的F-16A/B型战机翻修改进而来,因此这批飞机有时也被称为F-16AM/BM)。飞机出场迄今无重大故障,仅在去年9月因飞行前检查开车作业时,主起落架意外收上造成飞机轻损,修复后各项战演训状况都未曾出现任何问题,总飞行时数只有40多小时。
▲ 这架F-16生前还跟踪过咱们的轰-6,也算是有点儿战功
至于此前盛传的自动防撞系统,台军说法是,该系统目前仍处于“美方测试”阶段,所以虽然没有安装也属实正常。虽然美军已经自己广泛列装了这套防撞系统多年,总体上应该是早已成熟的产品,台湾不装更可能是因为抠门。但施佬同时也觉得这F-16全世界好几千架,在2018年美军给自己的F-16配自动防撞系统之前,没有自动防撞系统用了几十年就是这个样子,也没飞出太多的问题。所以台湾军方和媒体都把可能的事故原因往飞行员身上引,毕竟这位“因想飞而加入空军”的上尉飞官陈奕,的确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菜鸟”。
▲ 只能说比简伯丞那种“吃XX啦”的状态好不少
按照台军的说法,陈奕是台军空军官校2017年班,飞行总时数321小时50分,飞行F-16V时间则为60小时5分。按照台军飞行员的培训流程,每个成长为战斗机飞行员的学员都要在基本组的T-34C初教机上飞88个架次,90小时,然后再上高级组的AT-3高教机上飞92架次,110小时,之后再去七联队的部训机飞F-5E/F,随后再去战斗机联队改装“二代机”。如此一算,陈奕除去200小时的教练机飞行之外,就只有60小时的F-5部训机飞行时数和60小时的F-16飞行时数——如此看来,陈奕确实“菜鸟无疑”。
▲ F-16V的残骸已经有一些碎片被寻获
不过考虑陈奕2017年从空军官校服役,在空军联队中也飞了应该有4年时间,仅仅积累起120多个小时的时间,即使考虑到他从七联队转到四联队过程中的中断,所飞行的时间也实在少得可怜。特别是他从2021年3月到四联队飞F-16V至今9个月只飞了60小时,等于年度飞行时间很难凑够100小时,这就不得不让外界对于台军的训练强度打一个大问号了。
▲ F-16V服役以来的几次事故,和战机本身的质量关系都不大,主要都是人员素质问题
考虑到2020年10月29日,台军的一架编号5261的F-5E战斗机在起飞不到2分钟因发动机失效坠落,飞官朱冠甍上尉跳伞落海,经抢救不治殒命,并引发台军F-5战机全面停飞一个月,当时陈奕还在七联队服役,自然也会受到这次大规模停飞及后续“谨慎飞行”的影响,让他在F-5部训机累积飞行时数的过程遇到更多阻碍。再加上F-5作为台军的“一代机”与F-16这款台军的“二代机”本身在飞行特性上存在的巨大差异,陈奕等于是高教机和部训机训练都没法很好衔接F-16,而且部训机的飞行时数又不够,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也就不奇怪了。
▲ 哪怕F-5部训机的飞行时间,算下来也明显不够
与此同时,解放军日益频繁在台海周边的飞行演训活动也是台军这些“菜鸟”的形成添了一把柴火。2020年,解放军共有380架次飞机进入台湾所谓的“防空识别区”,2021年,这一数字增加到961架次,是前一年的2.53倍。尽管台军在很多时候面对解放军战机采取的只是所谓“广播驱离、防空飞弹追监”,但“派遣空中巡逻兵力应对”依然给台空军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今年1月5日,台军邀请媒体探访四联队,搞“春节加强战备媒体参访活动”的时候,台军就承认“共机频繁进入我防空识别区,每个四联队飞行员都有这个经验,每个升空训练批次都会实施拦截,‘经验丰富’”。
▲ 这种“丧话喜说”的态度实际上是需要苞米干事警告!
这话听起来很像是给台军提气的,但稍微熟悉空军作战和训练体系的话就不难发现这已经揭露了台空军四联队很糟糕的状况:作战任务和训练任务在执行上的要求差异很多,不能够直接划上等号。相比类型单一、需要注意保密同时会有大量意外发生的作战任务,训练任务更有利于培养飞行员的各种技能和对飞机的了解,也能更快发挥装备的战斗力。一般比较合理的作战任务和训练任务比例是1:3,这样既能获得充分的训练,又有足够的架次能够执行实战化任务,而所谓“每个升空训练批次都会实施拦截”则意味着四联队的作战任务和训练任务比例差不多达到了1:1,由于飞行员精力有限,这自然会严重影响台军F-16V机队的日常训练进度,也在大量消耗台军F-16V战机的飞行寿命。长期为了执行拦截任务而没有时间和精力搞训练任务,最后的结果自然是飞行员在各种困难训练科目面前进退失据。
▲ Just like……
至于这次的具体事故原因,由于目前战机的黑匣子还没有找到,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准确的说明,不过从台湾有人拍摄到这架F-16V以机腹向上的姿势坠入海中来看,飞行员很可能是因为空间迷向,将海空认反导致导致的。而诱发空间迷向的,则很可能是F-16上并不罕见的“高G昏迷”。在使用照相枪对地模拟攻击训练的科目中,战机一般需要在低空平飞或者带一定坡度飞行,由飞行员目视确认地面靶标位置,并及时压坡度,将机头对准目标并进入俯冲姿态,随后进行瞄准和照相枪射击,并在完成攻击后拉起爬升,并相机观察摧毁效果,以便决定是否再进行一次攻击。
▲ F-16机动灵活,建立瞄准姿态速度快,但是过程中的过载就不一定谁都受得了了
按照目前披露的情况,施佬推测,一种可能的事故原因,也许是飞行员因为准备不足,发现和定位目标时机较晚,为了在发现目标后直接进入攻击航线而不是先脱离再次进入,飞行员选择了剧烈的大过载压坡度机动以便一步动作到位,但随之引发的高G昏迷(甚至可能只是黒视)则让飞行员在短暂失去意识或这黒视后陷入慌乱之中,在意识不甚清晰的状况下盲目操作飞机试图爬升改出,但又陷入了空间迷向,导致爬升改出动作最后变成机头向下的坠海动作,最终引发机毁人亡的事故。
▲ 飞机在最后阶段的反复滚转和倒飞,显然是飞行员空间迷向的盲目操作
台军自然对这次事件高度紧张,上来就给F-16V来了“天安一号”的全面停飞。不过作为目前台军手里唯一的三代半战机,F-16V的缺席对台湾空防造成的空缺是几乎无法填补的,因此不管事故原因如何,F-16V有没有存在潜在的问题,在眼下这样的节骨眼上,让F-16V重回前线这事儿,应该是很快就会发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