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解说陆战之王“虎式”的战力构成(上)——训练与日常

硬核解说陆战之王“虎式”的战力构成(上)——训练与日常

首页枪战射击钢铁巨兽陆战之王更新时间:2024-06-28

再强的武器也需要人来操作才能*敌致果,而二战那个时代人工智能是不存在的。就算现在打得如火如荼的东乌战场上,没有人参与的机器之战还是很少受到人们的重视(可能并非同类相残就难以感同身受吧)。而作为德军地面装甲部队的精锐,虎式车组自然要尽可能优中选优,才可发挥其恐怖战力。下文就以其车组的训练和日常来说说最强坦克是怎样形成战斗力的。

502重装营的虎式车组

502重装营的一组虎式乘员,身着标准黑色装甲兵制服站在一辆全新的虎式之前。这辆虎式底色暗黄,炮塔两侧各配三个烟雾发射器,后来在车体顶部又加装了六个。

训练

国防军和党卫军所有新兵服役后都是以步兵训练开始军旅生涯的,当时德国在这方面可谓世界一流。只有基础步兵训练完成之后,新兵才可申请深化训练,要么选择兵种,要么候补军官。其可供选择的兵种挺多的:装甲兵、山地兵、工兵、通讯兵等等。当然,像装甲兵这种热门部队从来不缺申请的官兵,所以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就跟高考一样,装甲兵这种名牌大学只选基础过硬的,要是步兵训练表现平平就没啥希望了,爆冷什么的基本不存在。而车长的遴选尤为严格,不仅得快速掌握战场形势,还得及时根据变化做出调整。

有经验的机械师和高级技工也是装甲部队着重招收的人员,驾驶员、炮手和无线电操作员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岗位。而车组中堪称搬砖的存在可能就只有装填手了,虽然技术要求不高,但要凭实力搬砖不够壮可不行。要有效发挥虎式战力。每个成员都一样重要,各司其职才能攻防兼备。有时候部分虎式车长会由出色的炮手或驾驶员担任,他们一般得完成专业训练课程。装填手升为车长的不多,其中也有像奥托·卡瑞斯这种最终成为虎式王牌的榜样。

装甲兵训练是在遍布帝国各地的专业装甲训练学校进行,重中之重就是各自岗位的职业训练,兼之以其他成员的课程。这样就可让车组成员之间通力合作,提高作战效率。其中以车长、炮手和装填手之间的协作最为关键,其接敌训练直接关系到坦克存亡。磨练技艺就少不了定期实弹射击,各地都有不少靶场;而首批虎式车组大约分配了20发的实弹训练量。虽然看着很少,但炮弹是真的烧钱啊,更别提虎式一动起来就吃油不停,德三后期直呼顶不住(油料耗尽是好多虎式战损的直接原因)!

43年八月,东线的虎式无线电操作员为车组准备三明治。

那么德军坦克对战训练是怎么一个场景呢?下面就来详细说明:一旦车长发现敌军坦克,他会立即通告方位并指挥车组接敌。而驾驶员在必要情况下会开到更好的射击位置。然后炮手通过瞄准镜测算射程,将炮口对准目标。想要打得准还得考虑影响弹道的各种因素,如强劲的侧风(微风对高能弹体飞行影响不大)或炮弹自旋。同时装填手将长长88炮弹(通常为39穿甲弹)填入炮膛。除非是近距离射击,虎式大多数首发穿甲弹都为试探射击,落在目标左近而非命中。然后炮手以50~200米的距离变化量调整射程,或通过偏离目标、修正风偏以调整方向。这一波精细操作之后第二发可就是死亡之吻了,这发有效射击预计应命中目标,若能摧毁之就再好不过了。德军训练强调在任何战况下首次命中目标而非率先开火。

每个军区的装甲部队首长至少掌握一个学校,附带数个装甲训练单位训练基本射术。除此之外,车组还会在学校里接受所有专业知识的洗礼:弹道学理论与实践、坦克维护、通讯设备实操等满满实战干货。战术与多兵种协作也少不了,特别是与装甲掷弹兵、反坦克部队和炮兵的配合乃是重中之重。在最后阶段的专项训练中重点关注协同作战,车组要操作坦克组成连排级战术单位在一系列演习中接受全面考验。而新建、重建或整编部队也要这般演练,地点通常在指定装甲演习区,如位于德国北部的普特洛斯(Putlos)、帕德伯恩(Paderborn)附近的泽内(Senne)。整个演习过程老兵带新兵,以期传授正确的虎式战术经验。

日常

虎式车组的日常基本与其他二战坦克车组无异。坦克内部空间狭小,还挤着四、五个糙汉子,绝谈不上什么舒适。车组在这逼仄的铁盒子度过战争年月,共同感受着战斗的致命激情,很快就会融为一个亲密无间的整体。

但这并不是说车长就没啥贡献了。无论其军阶如何,车长都是全组命运之所系。他的指挥调度虽然重要,但同时,其他成员坚守岗位才能一起在残酷战场上存活。无论眼尖的车长发现目标有多快,想要首先命中还得靠驾驶员的车技、装填手的力量与娴熟操作和炮手的射术;若需要邻车支援的话,甚至无线电员也有一席之地。所以虎式战力可以说取决于其短板,车组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方能进可攻、退可守。

车组与座车待久了难免生情。新车到手不多时车组就会习惯引擎轰鸣和齿轮铿锵。这两个十分骄气的家伙可是虎式行走的关键,日常维护须得十分在意。如此,许多虎式车组将坦克当成了第六成员,通常还是个妹子,比较火的芳名有“伊尔玛”和“布朗希尔德”。

坦克兵的水“清管”日常

虎式车组与多数坦克兵一样,战斗只是台上,多数时间都花在了维护战车的幕后。而维护构造复杂的虎式尤为耗时,需时常检修才能确保其运作正常。车组要花大把时间清理、检视,检查是否漏油、履带是否损坏,该不该给负重轮上润滑油了,物品是否安全存放,根据环境调整伪装及清理炮管等;要是落下一件就可能要付出血的代价。虽然这一大摊事儿相当枯燥乏味,但多数车组完全明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重要性。

现代战争中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距离,它直接影响到采用何种战术和武器。虎式车长在受训时,对付敌方反坦克炮或坦克的间距在800~1200米。但其88主炮可击中2000米外的目标,运气加持下可使之失能甚至直接击毁之。根据训练和实战经历,虎式车长惯于攻击敌人更薄弱的侧后装甲,同时以正面硬抗敌军炮火。只要战场地形允许,埋伏一处出其不意地攻敌侧后基本才能做到。

43年库尔斯克会战中努力探头探脑的虎式车长

而遭遇敌军坦克时,车长对战场的感知也是决定胜负的重要一环。紧闭舱门,安坐车内就只能通过观测孔或潜望镜看到阉割版的四周战场。像魏特曼这种老油条很快就学到“冒头”观察战场的好处,他们的指挥塔舱盖基本不关,为的就是将四方尽收眼底以便攻守自如。装甲兵训练也强调率先开火的重要性,或者更准确地讲是首先击敌的分量。

虽然多了个乌龟壳,没了步兵、炮兵遭遇的流弹之危,虎式车组自也有其危险之处。步兵更多伤残肢体,坦克兵则更易神智受损。其战斗环境通常酷热难耐、震耳欲聋,与外界的联系还极其有限。持续的振动会导致膝盖和脊椎疾病、水肿、肌肉松弛和脊髓神经炎等。爆炸的反坦克地雷或未穿透的强力炮弹可致挫伤,内壁崩落的碎片也十分危险。一氧化碳聚集也是个大问题,特别是舱门全都关闭后坦克简直就是个行走的毒气罐。行动中噪声从不间断,而持续暴露在85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就会听力受损。主炮开火时的音量大约是140分贝,行驶噪声则在120~200分贝之间;这极大影响了通讯和目标探测。

—————这里是正文分割线——————

奈见识所限,文中谬误在所难免,若慧眼察之,还请不吝朱笔,指摘文后,幸何如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