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杀掉他”:年轻姑娘因罪被绞死,民众却为此感到耻辱

“我就是要杀掉他”:年轻姑娘因罪被绞死,民众却为此感到耻辱

首页休闲益智埃利斯的冒险之燃烧的小镇更新时间:2024-06-29

“*人偿命,欠债还钱”,这话听起来有点残酷,但它却是对人们影响极深的一个道德准则与形式标准。这句话真正的意思并不一定非要指“*人偿命”,更多地是说做错了事情就该受到相应的惩罚,没有人应当且能够逃脱这一准则。然而就在64年前,当一个年轻漂亮的英国姑娘因为射*自己男友被判绞刑并执行后,此事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同情似乎是人的本能,这个姑娘的审判和死刑激起了英国社会强烈的震荡,它引发的连锁反应大到令人惊叹。

如今,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废除死刑已久,“*人偿命”的行为准则在他们那儿行不通。那些废除死刑国家,有些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有些则受观念影响。据说在一些国家,自由是人的最低线;一旦自由被终身剥夺,那还不如一死了之来得痛快呢!而当废除死刑这一主张在英国的呼声越来越高时,有一个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刁钻的角度不禁引人啧啧称奇。

1955年12月8日,有个问题突然被抛了出来,在英国下议院引发了相当激烈的讨论。有位议员问内政大臣:是否知道监狱的工作人员对那些为死刑犯设立的绞刑架发出的噪音而感到恐惧?议员当即拿出了“证据”,称不少在监狱里工作的人在目睹囚犯被处死或是听过囚犯坠下绞刑台时发出的噪音后,他们便已深受其扰。对于这个问题,与会者们分为两派,一派对这种说法坚信不疑,谴责绞刑对无辜者附加的伤害;另一派则嘲讽对方无中生有,这种说法太“圣母”。然而就在对死刑废立问题而争执不休时,一起命案为它狠狠地添了把火。

1926年,露丝出生在威尔士北部的一座小镇。由于家境贫寒,她14岁时便不得不辍学打工。二战期间,露丝在伦敦认识了一名加拿大水兵。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战争带来的损耗,英国社会一度十分贫穷,进驻英国的外国士兵成了英国姑娘们心中的“香饽饽”。那会儿,美国大兵得意地炫耀着:一块巧克力就可以让骄傲的英国女孩屈服,一个罐头便可以换取她们一夜。当露丝以为自己抓住了“未来”时,那名加拿大水兵却回国了。1950年,24岁的露丝嫁给了41岁的乔治·埃利斯,后者离过婚,酗酒,经常醉酒后对露丝大喊大叫,两人的关系迅速恶化。

1951年,露丝生下一名女婴,然而乔治却拒绝承认她是自己的骨肉。两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破裂,不久后,露丝与乔治开始分居。也就是在这一年,露丝和闺蜜戴安娜·道斯一同出演了喜剧《戈迪瓦夫人又骑马了(Lady Godiva Rides Again)》。戴安娜凭借此剧的表演一跃成为女星,而饰演的角色在演员表里倒着数的露丝仍默默无闻。

1953年,露丝在自己经营的夜总会里认识了赛车手戴维·布莱克里。两人几乎是一见钟情,很快便住在一起。有趣的是,戴维有自己的情人,露丝也没有和乔治正式离婚,但这并不妨碍两人之间的感情。1955年3月,露丝再次*,男友的表现令她一度十分欣喜——戴维对此十分重视,对她体贴备至。1955年3月,露丝火速同乔治离婚,然而仅一个月后,戴维在争吵中打到了露丝的肚子并导致她流产,他对这一“无意的伤害”表现得十分悔恨,也因此得到了露丝的原谅。不久后,露丝还专门去观看了戴维的比赛。

失去了孩子并没有让两人反目成仇,相反,露丝与戴维间的关系反而更近一层,宛如初恋。两人约好共度1955年的复活节,然而就在那一天,露丝无论如何都无法联系到戴维。在着急中,露丝心里的积怨一下子全部爆发出来,她的情绪变得十分暴躁极端。1955年4月10日,露丝与戴维相见后从包里掏出一把手枪,对着对方连开六枪。戴维随后重伤难治身亡,而露丝也没有逃跑;相反,她请求路人帮忙报警,平静地等待被捕。

有一个细节十分值得注意,在西方法庭的审判中,检方律师一般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当你*死被害人时,你的意图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很容易被利用,因为在英国的审判中,确保有罪判决十分重要;假如罪犯拼死否定自己的主观犯罪意愿且其律师足够高明,那么罪犯的罪责很可能会从“谋*”降级到“过失*人”。露丝的律师曾反复强调过这点,她被问到这一问题时却仍如此作答:“很明显,当我向他开枪的时候就是想*了他。”陪审团仅用了23分钟便通过了指控,露丝随后被判处绞刑。

本来就*了人,法庭上还万念俱灰一心求死,这样的判决无论怎么看似乎都没有问题,而法庭外的人们却吵开了锅。在此之前,“废除死刑”的呼声便已十分激昂,支持这一主张的人们更是拿露丝案大做文章。《每日镜报》专门为此发表了言辞尖锐的评论抨击对露丝的绞刑,声称“唯一能让人类与禽兽区分开的、能带来荣誉和尊严的东西也被剥夺了”。随后,人们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请愿活动,有超过5万人在要求宽恕的请愿书上签了字。然而,时任内政大臣的格威·L·乔治拒绝了对露丝的宽恕,7月13日,28岁的露丝死在了绞刑架上。

原本,相当多的英国人对是否应当废除死刑仍抱有观望态度,此案令主张废除死刑的人数激增。值得一提的是,从1926年到1954年,英国共有677名男性罪犯和60名女性罪犯被判处死刑。然而,最终真正被处死的只有375人和7人——这些剥夺了他人生命的人,仅有一半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另外,据露丝的律师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回忆,她的案子其实还有许多疑点,假若露丝不在法庭上表现得那样偏执,露丝十有八九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露丝在法庭上这样为自己“辩解”:“我很清楚,我不是向他开枪的那个人。当看到自己拿着左轮手枪时,我知道此时的我是另一个人。”

露丝之死带来的连锁反应影响大得惊人:即便是她死后多年,不少人仍对此耿耿于怀,时不时地发表一下谴责;首相安东尼·艾登对此只字不提,他表示支持内政大臣的决定,实际上,连艾登这个“局外人”都深受其扰。“支持死刑”一直是英国保守党能在20世纪50~60年代赢得大选的核心主张之一,然而事情很快便发生了反转:露丝死后2年,绞刑的适用范围被进一步缩小,除了极个别情况,绝大多数罪犯最多被判处终身监禁;1969年12月18日,英国议会投票废除绞刑,次年7月31日,绞刑被正式禁止。

作为最后一个死在绞刑架上的女人,露丝之死是个双向的悲剧,然而仔细一想,法庭的判决似乎自始至终都没啥硬伤,同时客观地讲,英国对死刑的使用已经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克制。即便如此,不少英国人对这样的结果仍心存不满,时不时地揭一把旧伤;正如一名法国记者后来所说得那样:“在英国,除了板球和打赌,同情一直都被认为是令人羞愧的病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