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货之间的PK——日本10式PK韩国K2

组装货之间的PK——日本10式PK韩国K2

首页枪战射击合并炮塔僵尸防御更新时间:2024-07-02
写在前面的话——

日本和韩国都是我国的近邻,也同属没有完整军事工业体系的国家,不过就这俩连陆军最基本的主战兵器——坦克都造不圆范的国家,却有不少“日吹”、“韩吹”说他们是:“隐藏的军事大国”!?这个脑回路当真是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

说个最基本的,作为一个军事大国,最起码你的主战坦克不能是个“组装货”!要是连最基本的坦克都是组装货,那么这个国家就注定与军事大国无缘!

所以日韩这俩注定成不了军事大国的国家造出来的10式与K2这对装货到底孰优孰劣呢?咱今天就来字面PK一把!

本文将从坦克的三大性能(火力、机动、防护)、信息化作战能力以及国产化率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

三大性能的对比——

坦克的火力、机动、防护这三大性能是坦克战斗力的基础,同时这三大性能的高低强弱也是一个国家坦克工业能力的反应;所以本次日本10式主战坦克与韩国K2主战坦克的字面PK赛就是从这三大性能开始第一回合。

第一节火力与火控的比拼——

(1)主炮的比拼

日本和韩国都不具备自研超高压大口径滑膛坦克炮的能力,所以两国都选择了德国莱茵金属的RH120系列滑膛坦克炮,所不同的是日本选择的是RH120 L44而韩国选择的是RH120 L55。所以10式与K2的主炮PK属于“同门PK”!

10式和K2间的主炮比拼属于莱茵金属自己PK自己

先说10式的主炮,10式的主炮是RH120 L44的日本授权生产版——JRH120A1 L44型120毫米口径高压滑膛坦克炮;性能数据与RH120 L44一致:身管长度44倍口径(5.3米)、药室容积9.8升、炮管质量0.95吨、全炮重量(身管 反后坐力装置 炮架)1.78吨;极限膛压为710兆帕、出膛压570兆帕;发射JM33穿甲弹(DM33的日本授权生产版)时炮口初速约1650米/秒、炮口动能约13兆焦耳;在2000米的距离上可以轻松穿透550至600毫米的垂直钢装甲。

而韩国K2的主炮就选择了莱茵金属的“扛鼎力作”——RH120 L55型120毫米口径高压滑膛坦克炮!其性能数据如下:身管长度55倍口径(6.6米)、药室容积11.25升、炮管质量1.35吨、全炮重量(身管 反后坐力装置 炮架)3.64吨;极限膛压为710兆帕、出膛压620兆帕;发射原版DM53穿甲弹时炮口初速约1850米/秒、炮口动能约18兆焦耳;在2000米的距离上可以轻松穿透770至800毫米的垂直钢装甲!其性能已经达到120毫米滑膛炮的极限!

结论——毫无疑问韩国K2胜!

单从性能上来说K2的主炮无疑更胜一筹

(2)自动装填机的比拼

一枚JM33穿甲弹重量约23千克、一枚DM53穿甲弹重约32千克;这样沉重的炮弹以亚洲人的体格是很难保证持续装填的;举个例子: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采用的是RH120 L44的美国版M256,采用的是人工装填:一个强壮的韩国装填手,最大装填速度只能达到10秒装填一发;而且会很快下降,持续装填速度只能达到3至4发/分!所以为了保证射速和持续装填能力,两国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自动装填机。

日本10式的自动装填机是在90式的自动装填机的基础上改进了可靠性并优化了维修设计

10式的自动装填机和90式几乎一模一样,我在过去的文章中说过:日本90式主战坦克的自动装填机平均每装填20发就会出一次故障,为此日本陆自还和三菱重工打了很多年官司。而10式也采用的是这套自动装填机,出故障的概率和90式也差不多:20至22发可能出一次故障;不过这次三菱重工算是对自动装填机进行了一点“人性化”改装:90式的自动装填机出现故障需要乘员爬到车体外面修理,而10式的自动装填机可以在坦克内部进行修理,不用再冒着枪林弹雨爬到坦克外面了。这台自动装填机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以任意仰俯角装填炮弹,其最大装填速度15发/分、弹仓容量22发。

韩国K2的自动装填机引进的法国勒克莱尔的自动装填机,但是按DM53穿甲弹的尺寸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K2主战坦克的自动装填机引进于法国GIAT集团,与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同款(根据DM53的尺寸稍微修改了一下),缺点是只能在固定角度装填炮弹;最大装填速度也是15发/分钟;但是可靠比日本10式性高:平均每装填40至48发才会出现一次故障,弹仓容量也是22发。

结论——两者半斤八两,10式的自动装填机要先进一些,而K2自动装填机的可靠性要好一点。

(3)火控系统的比拼

两者火控系统的PK也属于同门PK:日本10式的火控系统是在美国休斯公司的指导下研制的,而韩国K2的火控系统是在休斯公司的主导下研制的。

这次又是同门PK

韩国K2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是由韩国现代罗蒂姆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和法国GIAT集团以及日本三菱电器联合研制的(这血统之杂);休斯公司负责总体设计和提供最关键的火控计算机以及1553B数字总线控制系统、GIAT集团负责提供著名的“凯瑟琳”热成像仪、三菱电器负责提供所有光学设备的制造以及双向稳定仪、现代罗蒂姆公司负责总装和给钱!

韩国K2主战坦克炮塔设备详解

K2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属于第三代火控系统,实现了车长、炮长以及驾驶员所有收索/瞄准/观察设备通过高速光纤网络的共享!坦克内部的乘员可以根据需要调取任意一个观察设备的图像;在加上坦克周身遍布了大量的摄像机,这就赋予了坦克内部乘员“看穿车身”的能力,极大的提高了乘员的观察范围。

同时依靠先进的车载计算机系统,车长和炮长之间的分工已经模糊化,并且在必要条件下可以将车长和炮长的功能合并,变成“车\炮长”,只需两人(一个驾驶员、一个车/炮长)就可以操控一辆坦克,已经具备了双人坦克的雏形。

K2主战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静对静射击首发命中率可达100%、动对动射击首发命中率为90%;火控系统的反应时间为:从发现目标到首发炮弹发射4.5秒(对静止目标)和5秒(对运动目标);对目标的发现距离为4000米、识别距离为2600米。

日本10式主战坦克炮塔设备详解

日本10式的火控系统由三菱电器与美国休斯公司合作研制,休斯公司负责提供火控计算机与1553B数字总线控制系统,其余设备均由三菱电器独立研制。

10式的火控系统在功能上与韩国K2的火控系统几乎一模一样,同样具备双人坦克功能的雏形;但是与K2的火控系统相比较,10式火控系统的集成度更高(从10式那个规整简洁的炮塔就可以看出来),也更加先进。

10式主战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静对静射击首发命中率可达100%、动对动射击首发命中率为95%;火控系统的反应时间为:从发现目标到首发炮弹发射4秒(对静止目标)和5秒(对运动目标),且具备自动跟踪目标功能;对目标的发现距离为4000米、识别距离为2500米。

结论——10式的火控系统在系统集成度和先进性上略微优于韩国K2。

第二节装甲与防护的比拼——

(1)装甲的比拼

装甲技术是一个国家坦克基础工业底蕴的标志之一,火炮、火控、发动机都可以从国际军火市场上去买;但是复合装甲技术是不会有一个国家愿意冒着技术泄漏的风险公开出售的;所以日韩两国在坦克技术上最大的差距就在与此。

根据官方公开的资料,10式主战坦克的装甲防护能力是——正面能在2000米的距离上防御T-72的2A46M型125毫米滑膛炮的直接攻击,侧面能够防御RPG一类的轻型反坦克火箭弹;这个官方数据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虽然日本10式为了减轻重量,其主装甲厚度比90式薄一些(由90式的400至420毫米减至350至380毫米),但是由于其采用了约束型陶瓷复合装甲,其防御能力同90式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下降,反而还略有上升。

日本10式主战坦克复合装甲结构(推测)示意图

但是10式的侧面由于只有基础钢装甲 间隙附加装甲的组合,其防御能力相当薄弱,抵御RPG一类轻型反坦克武器已经是极限了。

日本10式主战坦克的附加装甲就是一块薄钢板,只能起到提前引爆破甲弹的作用,对穿甲弹几乎没有防御能力

我在过去的文章《韩国K2主战坦克》中曾经说:韩国K2没有装备复合装甲。但是经过反复推敲发现这一说法有问题:初期批次的K2坦克确实是采用的间隙装甲,这一点从初期生产型号那53.2吨的战斗全重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停产两年后恢复生产的K2主战坦克,其战斗全重已经上升至55.6吨。根据多方资料汇总,推测其采用了非约束型陶瓷复合装甲(与T-80U的首上复合装甲类似)。

韩国K2主战坦克复合装甲结构(推测)示意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K2坦克的炮塔采用的是两段式装甲结构,前段是间隙式装甲主要用于削弱来袭炮弹的能量,后段是非约束型氧化铝陶瓷复合装甲结构。这种装甲结构对于破甲弹的防御能力较好,估计K2主战坦克的炮塔前部对于破甲弹的防御能力不低于1100毫米钢板。但是对于长杆穿甲弹的防御能力明显不足,估计仅相当于450至500毫米的钢板。

总的来说K2总体的防御能力较弱,充其量只能对抗一下北边兄弟的“天马虎”和早期猴版的T-72;而日本10式的复合装甲技术要明显强于韩国K2,不过就两者的火力来说,在2000米距离上“互穿”是没有问题的。

(2)主动防御系统

韩国K2主战坦克的主动防御系统和反应装甲

由于K2的防御能力较弱,所以其更依赖于主动防御系统(APS)和爆炸反应装甲来增强防御能力。所以K2和梅卡瓦MK4是世界唯二把主动防御系统作为标配的主战坦克,韩国K2配备的是——KAPS主动防御系统。该主动防御系统是以色列“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的韩国授权版,具备“软”、“硬“两种拦截手段,软拦截手段主要是多光谱遮蔽弹,可以在0.5秒内形成一个巨大的红外/紫外/可见光烟幕把坦克完全遮蔽起来,硬拦截手段就是炮塔顶部的可旋转榴弹抛射器所发射的小型拦截弹,拦截弹依靠横向爆轰波来摧毁来袭炮弹。可对抗速度小于500米/秒的来袭炮弹,拦截距离50至150米。

虽然10式的防御能力也不强,但是受到重量的限制,迄今为止10式并未配备主动防御系统(但可以选配)。所以在主动防御系统(APS)这个单项上10式落后于K2。

第三节机动性的比拼——

(1)发动机的比拼

日本10式在动力系统上,摒弃了90式上那个饱受批评的两冲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选择了三菱V8型四冲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其最大输出功率1200马力(2300转时)在配合上三菱MT-1500A3综合液力自动变速箱,使得10式可以在跑出公路72公里/小时、越野50公里/小时的极速的同时,还能保持极佳的操控性(10式有4个进档和1个倒档,且换挡时动力及其平顺),最大倒车速度32公里/小时;而且由于10式的体重较轻,其0至32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只有6秒。

这套动力系统修正了原90式主战坦克的10缸两冲程发动机散热性能差且可靠性差的缺点,而且单位功率也从90式的22至24马力/吨提升至26.7马力/吨,提升了坦克的动力冗余。

日本10式主战坦克的机动性展示

K2主战坦克的发动机由韩国斗山集团与STX发动机公司共同研制的“斗山DV27K”V12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500马力;传动系统则是由STX发动机公司研制的EST15K自动变速箱(6个进档,3个倒档)。

不过这个所谓“斗山DV27K”V12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其实是在MTU公司授权生产的MT880柴油发动机的基础上购买了一部分MT890的技术组合而成(把MT890的电子控制系统经过适应性改进后应用于MT880上),70%以上的零件需要从德国进口!

目前这台斗山DV27KV12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已经通过了北约的可靠性测试,属于合格发动机。

DV27KV12型柴油发动机的技术原型——德国MT880发动机

但是STX发动机公司的EST15K自动变速箱的可靠性和耐久度均不合格!所以在耽误两年都无法解决EST15K变速箱得问题后,K2只好又换回德国伦克公司的HSWL-345型自动变速箱

这套“德国血统”的动力系统可以使体重55吨的K2主战坦克以公路70公里/小时、越野48公里/小时的极速行驶,且0至32公里的加速时间控制在7秒以内,算是和目前世界先进主战坦克平起平坐。

总的来说,K2的这套德国血统的动力系统,无论是在最大输出功率还是在可靠性和耐久度上都优于10式,但是10式的体重比K2轻了整整10吨!使得二者在机动性上并未拉开差距。

(2)悬挂系统的比拼

悬挂系统是坦克的“腰”!腰不好走路就走不好(”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说的就是腰)!不过10式与K2的悬挂系统比拼还是“同门PK”!不过这次的同门的是日本三菱重工

日本10式主战坦克三视图

仔细看上图就会发现,日本的10式主战坦克只有五对负重轮,且负重轮之间的间隙非常大。众所周知为了提高坦克的负载能力和坦克行驶的平稳性,坦克的负重轮在保证悬行程和车体长度不变的前提下,数量越多越好!负重轮数量越多,坦克的负载能力越强、平稳性越好;所以各国设计坦克时都在想办法增加负重轮,而日本却反其道而行之,减少负重轮数量,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日本的步子跨得太大,扯到蛋了!10式采用的是由三菱重工研制的“全可调液气悬挂”,每一个负重轮都可以单独调节,这样就造成坦克内部的悬挂调节机构特别多,以10式那狭小的内部空间根本放不下12套调节机构(最初10式是按6对负重轮设计的),所以只能忍痛减少一对负重轮

➽造成事故的原因一是负重轮数量太少,卡不住履带;二是因为液气悬挂的负荷太大造成刚性不够,使得负重轮在高强度机动的压力下的弹性超过了许可范围——甩尾时只允许底盘下降10厘米,结果因为悬挂负荷太大一下子下降了15厘米,那履带自然就会被甩出来。

与10式那种“步子跨得太大,扯到蛋了”的全可调液气悬挂相比,K2的悬挂系统就谨慎多了;K2也是选择引进三菱重工的可调液气悬挂,但是其6对负重轮当中,只有第1、2和第5、6对负重轮是可调液气悬挂,第3、4对负重轮是不可调液气悬挂。

国K2主战坦克的悬挂系统

韩国K2主战坦克的可调悬挂系统展示,其中间的两对负重轮是随动于前后两对负重轮

两相比较,虽然K2的悬挂系统在先进性上比不过10式,但是其在可靠性和耐久度上却远超10式的全可调液气悬挂系统,而且两者所能实现的功能完全一致,所以在悬挂系统的比拼上无疑K2胜出!

不过K2的悬挂系统也有缺点,还记得K2被垂直水泥墩卡住的事故吗?这次事故的原因就是:垂直水泥墩正好卡在了两组不可调液气悬挂的负重轮上,由于两对负重轮都是不可调的,没法把坦克顶起来,所以......卡死了

信息化作战能力的比拼——

信息化作战能力是现代坦克的标配,也是坦克的战斗力倍增器;信息化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坦克的合成作战水平,拥有一套独立的信息化作战体系是各个军事强国的标志,不过日本和韩国都是在美国主导下的“盟国”,其陆海空装备装备的所有信息化系统均被美国“卡住脖子”,目的是即实现与美军的信息互联互通,又不让两国拥有独立的信息化作战能力。两国的主战坦克亦不例外,都装备的是由休斯公司研制的“车载战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1553B数据总线系统。

➽没有找到K2和10式的“车载战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图片,就用M1A2C的凑合一下,K2和10式都装备的都是这套系统的简配版

以10式和K2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完全相同——仅具备在美国的配合下作战的能力,离了美国的情报支持就是睁眼瞎!

国产化能力的比拼——

虽然10式和K2都是需要进口关键部件的“组装货”,但是两者在国产化率上的差别却极大!

韩国的K2号称“国产化率超过90%”但是请看下图:

你们不知道作这张K2的血统图是有多辛苦

K2主战坦克除了主炮和变速箱是直接进口整件之外,其余子系统都是韩国进口部件组装(这就是韩国的国产化),但是K2主战坦克可以说基本上和韩国没什么关系(连总体设计都是美国通用动力做的)!

而日本的10式除了主炮是由德国莱茵金属授权生产(除火炮身管之外都可以自产)以及信息化系统是由美国进口之外;其余部件和子系统均由日本自研自产。

所以两者在国产化能力上——韩国K2已经不只是输了,而是输得得连裤衩子都快拽不住了!

在国产化生产能力了,虽然10式也只是个半吊子,但却远远好于K2

总结——

总的来说重达55吨的K2主战坦克在基础性能上的确要优于45吨的日本10式,不过由于日韩两国都是没有完整和独立基础军事工业的国家,造成“日本造得出来坦克却卖不出去、韩国卖得出去坦克却造不出来”来的奇葩局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