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青年员工深入践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投身创新实践,在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团委的指导下,中广核各成员公司团委开展了2021年度中广核“青年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涌现了许多在工作岗位上找问题、想办法、消缺陷、促改进的青年员工,他们结合工作实际完成了一批具有创新特色和应用推广价值的创新产品。
中广核官微推出
“青创进行时”系列报道
聚焦各公司青年员工的创新成果
前两期的青年创新成果
有没有把你惊艳到呢~
这一期
咱们来到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简称“中广核新能源”)
来看看又有哪些
脑洞大开的新玩意等着我们
go~
01
开拓创新永不止步
我为一线送“军需”
项目负责人:王亚涛
项目小组成员:韩磊、宋佳鑫
风电机组SWTCH变流器被风场称为最“贵重”的备件,它价格昂贵,重达250kg。
那为什么如此贵重呢?
原来呀,它“贵”在因作业空间狭小,纯人工作业在不足一平米的活动空间进行拆装作业,为保护设备因人力抬动的不稳定造成损坏,更需谨慎小心;而 “重”在250kg的重量至少需要4至5人配合作业,业内没有该型变流器的专用更换工具装备,一直都只能以人力作业。
这对作业人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冬天大风发电季,为保障机组运行,检修人员因为高寒天气衣着臃肿,更换变流器作业更是困难重重。因此,变流器的更换、维护一直都是维护人员艰辛的“必修课”。
随着机组运行年限的增长,将变流器安全、高效地拆卸与安装,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制一款专用工具装备迫在眉睫。
对此,中广核新能源内蒙古分公司检修中心与杜尔伯特风电场合作展开了相应工具装备的自主研制。检修中心的王亚涛,主动请缨担任研发责任人。当年在风场更换变流器的经历,更让他下定必须成功的决心去解决现场的迫切需求。
无数次的现场踏勘测量,只为取得最真实最科学的数据。团队从力学及材料学的小白,到以静力与运动学计算结果完成图纸设计,再到精挑细选高强金属、铣削加工、组装调试、并严格执行动静载荷模拟实验。经过了27个日夜,团队终于完成了该装备的研发制作。
目前,该套工具装备已应用在内蒙古分公司批量性下塔维护工作中。它的使用改变了变流器纯手工操作的情况,将变流器的拆装由3.5小时缩减至20分钟,作业人员大幅减少,彻底解除了人力拆装所带来的重重困难。
02
轮毂大部件运输专用工具成功应用
项目负责人:徐磊
项目小组成员:闫虎、李敬
风电维修工作是一项特考验人的技术活儿。在风机上需要更换轮毂内大备件的情况下,因空间受限,几百斤的电机和减速机搬运,两三个人配合搬运空间不够,单人操作体力无法支撑,且落脚点没有平台等稳固支撑,是维修人员一直头疼的问题。
有着多年风电维修经验的双津河风电场徐磊用了一个小小发明,解决了大家一直头疼的难题。
从最初的想法到整个专用工具的诞生,图纸勾画设计、实地勘测、材料选定等等一系列的工作事项,徐磊都是亲力亲为。人员、机器、物料、方法、环境,这五方面需要全部评估齐全方可实施。而在这个过程中,物料方面遇到了棘手问题,因为需要使用的材料并非全部标准件,很难买到。
经过多方渠道搜集和团队头脑风暴,徐磊决定自己焊接买不到的工件。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他利用每天休息的时间,忙里抽闲的制作,期间还多次带着这套专用工具到风机上反复测试位置和尺寸。
与此同时,加工方面也出现了难题,导轨材质比较薄,要将所有标准件焊接到导轨上,是一项极为困难的工作,这非常考验焊接水平,一旦掌握不好分寸,全部工作将功亏一篑。
徐磊只能在一遍一遍练习中摸索技巧,在完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进行专用工具的焊接。经过千百次失败的打击、坚持不懈的钻研,最终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徐磊团队终于将轮毂大部件运输专用工具制作完成并成功地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现场大部件运输难等问题,大大提升了场站备件运输的工作效率。
03
风电机组增量型编码器
脉冲测试装置成功应用
项目负责人:臧天健
项目小组成员:于建平、张宇晨
在中广核新能源黑龙江分公司生产运维部,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他就是运行管理专工臧天健。在专业工作完成后,他经常在集控中心分析风机设备故障。一次,在集控中心参加交接班工作时,他注意到风机监控后台经常报出转速不匹配类故障,曾经的风机检修经验告诉他,可能是检测转速的编码器出现了问题。
他立刻与现场进行核实,了解到故障处理人员在故障判断时,因为无法检测编码器功能导致相关故障的处理效率低。自那天起,他便开始了制作塔上测试编码器装置之路。
在设备制作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该设备模拟塔上运行环境。臧天健通过对编码器英文说明书的整理和研读,对编码器接口、电压等级、输出脉冲形式、脉冲数量等参数逐一进行分析,对该设备的供电、输出、信号采集回路完成了初步设计。
在研发过程中,团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远。都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完成对编码器外部模拟环境的搭建后,他和团队遇到了最具挑战性的一个问题:如何将码盘转动产生的脉冲计通过计数装置直观的显示出来?只有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可视的计数,才能检测出编码器光源、光敏元件、码盘、脉冲发射器等是否工作正常。
每天早上他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利用上班前的空隙反复研究,经过一个多月的设计和多个方案比选,他和团队终于通过加装具备测量90度夹角双脉冲信号的高频脉冲数显表,实现了该装置对编码器计数脉冲的识别与显示功能。测试成功后,他趁热打铁,又通过在供电回路内串联电流显示装置和编码器输出回路上并联采样回路的方式,分别实现了该装置对编码器实时状态监控和输出波形显示功能,全方面、多维度完成了对编码器的状态检测。
风电机组增量型编码器脉冲测试装置成功应用有效的解决了塔上判断编码器功能的问题,提高了风电机组转速类故障处理效率。
04
四两拨千斤、小装置带动高效率
项目负责人:安望远
项目小组成员:韩博豪、张修甲
“咔嚓”一声后,紧接着是转动棘轮咔咔声,几十秒的功夫,固定光伏板的压块即被顺利取出。“漂亮!”现场爆出的一声赞叹表明专门应对中广核宁晋九河光伏电站高空作业拆卸压块装置的设计大获成功。
光伏板压块是将光伏板固定在支架上的重要装置,若需要检修更换光伏板,需提前拆卸压块,方可卸下组件进行更换。不同于一般地面光伏,中广核宁晋九河光伏电站位于当地滞洪区,为方便泄洪,光伏区设施整体抬高4.5米。按照一般运维流程,工作人员需从光伏板正面作业,这样一来,作业面离地至少4米,考验着人的心理极限。
有人打趣道:谁能把螺栓改成左右晃着就能拧下来就好了,那样我打着哆嗦就可以把螺栓拧下来。有时更换组件后的一身汗,分不清究竟是出的热汗还是冷汗。此外,更换光伏板时没有固定安全带的地方,若直接踩在光伏板上,会造成光伏板的隐裂,从而导致光伏组件的报废,增加运维成本。
为彻底解决以上痛点问题,电站负责人安望远牵头组建设计小组,针对电站实际情况自主设计开发出利于高空拆卸压块的装置。装置采用纯机械结构,配合棘轮套筒使用,操作人员站在光伏板背侧搭建作业仅2.5米高平台即可完成压块拆卸工作,极大地降低了作业危险性。此外该装置的自保持功能,解放了双手,单人单手即可完成操作,减少了作业人数,作业时间也由最初的十分钟左右降低为几十秒,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经过实际检验,装置能够高效地完成压块拆卸工作。目前该装置的相关设计资料已递交至国家专利机关并被接收。此装置不仅解决了电站高空拆卸光伏板难的问题,极大地保证了作业安全性和快捷性,同时也为公司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兄弟场站提供了参考。
哪个小哥哥的“作品”
你最pick呢?
留言让他看到
下个最靓的仔就是你
▼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