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三更是指夜间的第三班守夜人,起夜时间在辰时(晚上七点到九点),值夜时间到子时(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每过两个时辰就轮换一次守夜人,共分为五更,即从暮时(下午五点到七点)开始,经过鸡鸣时(凌晨三点到五点)结束。
不过现在人们使用的是“时区”的概念,全球被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时间相差一小时。对于中国来说,北京时间是东八区,比格林威治时间提前8个小时,因此在现代的概念中,三更的时间就不再固定了。
通常说的是半夜三更,那么三更天对应的是子时,具体的时间是现在的晚上23时到凌晨的1时。古人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是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