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插画设计与应用

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插画设计与应用

首页枪战射击史诗战斗大师更新时间:2024-09-15

麻烦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点一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谢谢!

《黑白战争》是纳西祭祀用东巴象形文字记载的一部纳西族英雄史诗,又叫“黑白之战”,共有四千余行,是纳西族一部经典的东巴经书,现已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黑白战争》讲述了古代纳西部族为争夺日月而展开的一场宏大的战役,描绘出董若瓦璐和格拉茨姆一对青年情侣之间的爱情。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众多读者对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的故事并不了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依旧面临传承危机。

如何把少数民族英雄史诗可视化,使广大读者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旨在通过插画设计的方式传达信息,表达作者的思想,使读者达到视觉和心理的愉悦,使纳西族的经典英雄史诗得以重新呈现,从而推动民族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一)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的起源

《黑白战争》也称“黑白之战”,是一部由纳西祭司用东巴象形文字记录保存的纳西族英雄史诗,共计四千余行,是纳西族一部重要的东巴经典,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黑白战争》与《创世纪》、《鲁般鲁饶》一起被称为东巴文学中的“三部台柱”作品,对纳西族社会、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黑白战争》讲述了古代纳西部族为争夺日月而展开的一场宏大的战役,描绘出董若瓦璐与格拉茨姆一对青年情侣的爱情故事,讲述了宇宙的起源与形成、人类的诞生和繁衍、善恶观、荣辱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二)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故事梗概

《黑白战争》描述的是一场以“董”为白地,以“术”为黑地为的两大势力,展开的一场规模宏大的复仇战争。“董”方是一片白昼、白地、白日、白牛马的地方,而“术”方则是黑天、黑地、黑日、黑牛马,在黑夜和黑夜的交界处,都有军队驻扎,两个世界互不相干。

  1. “董“与”术“的两个男子在黑白交界处偶遇,术部落米利术主的儿子埃森米温,嫉妒董方的白昼、白地、白日、白牛、白马,因此花大价钱请董子董若瓦路来此,开辟天地、日月。董若瓦路欣然允诺,两人立下盟约。不过,董部落的族长米利董兹却把这里当成“恶魔之地”。

便不让儿子董若瓦路遂愿,但看儿子出行心切,便唆使董若瓦路到术地施展阴谋,董若瓦路来到术地后按照父亲旨意将日月天地山川反常规倒置,背上大批金银珠宝返回董地。格拉茨姆最终也逃脱不了被处极刑的厄运,为复仇她千方百计引诱董若瓦路上钩,后又对董若瓦路产生怜悯之情,终究无能为力让既是情人又是敌人的董若瓦路活在世上。

董若瓦路被*的噩耗激起董主米利董兹的愤怒,派出重兵向术地进发,而术方的堡垒十分坚固,董方兵力无法将其攻破,最终只好向天神求助,董方得天神而助,三百六十名“多格尤玛”战神从天而降,攻占了术地的要塞和村庄,董方获得了最终胜利。黑白两界又恢复了平静,黑白相间的山脉也不见了,董人居住在白方,术人居住在术方,双方的关系因为这场战争加深了融合。

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发展现状

目前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传承方式单一,由于全面掌握书写、吟诵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的东巴大师逐渐凋零,民间使用纳西语并能熟练运用谷气演唱《黑白战争》的艺人日渐稀少,有限的传承方式限制了《黑白战争》的传承与发展。

其次,随着时代高速发展,仅凭传统传播媒介进行传承已无法满足大众对文化审美的需求,导致许多纳西族青年及读者对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的故事并不了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依旧面临传承危机。因此,在保留民族文化特征的同时,顺应时代做出相应调整,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对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的文化内涵

1.宗教信仰

《黑白战争》全诗笼罩着浓烈的宗教色彩,描写出人民浓烈的宗教情感以及宗教信仰,是当时纳西族社会重要的精神生活内容之一。在史诗中对角色进行神化,纳西族认为董部落是正义的化身,而术部落则是邪恶的化身,史诗颂扬了董部落的战士和神灵为了集体而战斗的高尚品德,歌颂的是人的力量、智勇、人对凶神恶魔的胜利,寓意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纳西族社会,宗教观念与实际的道德观念联系已更加牢固,并且伸展到更加广泛的领域,此时宗教信仰已成为人们需要而使用的精神武器。

2.哲学价值

《黑白战争》讲述了讲述了宇宙的起源与形成、人类的诞生和繁衍、善恶观、荣辱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史诗中体现出古代纳西人用其特有的善恶观和原始英雄史观来衡量一切人和事,塑造自己的英雄形象,通过想象出的神和英雄体现出原始神化观,以及对世界宇宙哲学思考融入到史诗中。

《黑白战争》是幻想世界中的拜神主义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文主义对立统一的产物,它包括了远古的神话思维、古朴原始的哲学观念、社会现实生活等主题思想,因此《黑白战争》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较高的哲学价值。

插画的概念

插画也叫插图,插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可视化内容,形象化思想,诠释文字的视觉艺术之一。在国外插画的英文单词是“Illustration”,有“照亮”、“光芒”的意思,即文字被图像“照亮”,是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文本,辅助文字进行更好的解释说明。插画能够吸引读者,起到艺术欣赏,突出中心的作用。

插画是一门完整而独立的艺术,它是集艺术、设计、美学与人文等多种学科的综合艺术系统,插画既是艺术中的设计之美,又是美的内涵。插画在当今时代将信息进行视觉传达,绘画中多元化的表现技法在插画种也有所体现,并在不同的主题与表现技法上展示出独特魅力。插画是一种具有特殊感情的设计语言,它有着深刻的影响,有着无限的可能。

1.记录与装饰性

插画的记录性是指插图通过叙述和描绘的方式,以图形的形式补充、记录、说明、表现人物、环境和事件,使其更加生动。

插画除了有解释文本的作用之外,还具有装饰性,装饰性早期表现在手抄本上,尤其是中世纪的手抄本。该手抄本以珍贵的金粉为原料,制作精巧,颜色鲜艳,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在现代,装饰性插画被广泛运用,随着插画的普及和应用,多种的技术和资料的涌现,使得书籍装帧、产品包装以及各类商品的发展都有了长足进步。

2.形象性与直观性

形象性是指文学作品通过具体、可感、生动、能唤起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的属性。插画是指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图解、图片等多种形式,使读者一眼就能看懂,而不需要繁琐的文字描述,使观众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从中体会到其所传递的讯息,从而更好地理解产品或服务的作用与特性。直观性是插画中形象性的表达,当内容做到可视化,它就会产生一种更为直观的视觉效果,易于理解。

3.创造性与艺术想象

插画的创造性是指创作人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创作出优秀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优秀作品。艺术语言的运动、艺术形象的塑造、艺术意蕴的传递,都是创造性的表现。创意是插画的灵魂,如果没有创造性,插画就会失去思想,无法吸引读者,从而导致插画变得平庸。

插画不仅具有以上特点,而且还具备广泛性、思想性、人文性、娱乐性、审美性、趣味性、实用性、通俗性等多种特点。插画是一门综合性、多领域的跨学科艺术,包括绘画、设计、摄影、动漫等。插画的形式还包括数码插画、多媒体插画以及插画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多种形式。因此,它必然会出现多元化的新局面。

历史故事类插画的含义

历史故事类插画有多种表现手段,如文字叙述和插图表现的方式,二者都是以文字和插图作为表现手段,只是文字和插图所占比例不同。文字叙述是插画创作的基本前提,而插画创作无论是单张的插图绘制或是故事叙述性的插画组合,也都是以文字叙述作为前提来进行绘制,否则没有文字叙述作为支撑的插画就只是一幅图画,这样的插画是没有灵魂的。

插画以视觉图像的形式为文本进行解读,让叙述的文字不再枯燥乏味。用简单明了的插画语言将文字叙述由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用可视化的形式塑造文字内容,并展现在阅读者的眼前,提升了历史故事类书籍本身的感染力,在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增加了插画的应用价值。

历史故事类插画的创作要点

叙事性的表达

历史故事类插画具有故事性、叙事性的特征,是用文字与插图结合的方式对历史故事进行叙述,是对历史故事的表达。创作者通过对画面的设计,将阅读者带入一个情境之中,在情境中对历史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进行交代。历史故事发生的过程是通过画面所提供的场景、人物的塑造而达到信息传达的目的,使读者产生画面感,从而能够理解历史故事的内涵。

在历史故事中,时间顺序是交代故事发生的必要条件,在历史故事题材的作品中,无论是影视作品、声乐作品或是绘画作品,都会首先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使观者或读者能够解读历史故事发生的时间。因此在历史故事类插画的创作中,创作者可通过画面信息进行时间的表达,使读者直观认识到事件发生的时间。

人物形象的塑造

历史故事类插画中的人物形象决定了历史故事的内容,人物的形象塑造是历史故事类插画的创作灵魂。人物形象的艺术塑造可以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通过人物形象让阅读者可以深刻的记住人物角色,历史故事类插画中的人物角色也是表达画面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插画是阅读者通过视觉感官来获取艺术形象的,创作者在人物形象的设计时,不能离开历史人物的重要特点和典型特征。

人物角色、性格特征是以人物的面部特征和表情、身材和人物的穿着打扮所呈现的,能够为人物形象塑造灵魂,使读者能够结合文字信息判断出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为历史故事类插画作品增添了观赏价值和启示,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故事的文化内涵。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