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终篇」死人的复仇和礼物

「吴起终篇」死人的复仇和礼物

首页枪战射击死者复仇更新时间:2024-04-25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一】

公元前381年,楚国陷入了一场阴霾,整个国家都在哀悼,首都搭起了一座灵堂,停放着一具尸体——刚刚去世的楚悼王。全国所有的王公贵族,全部都赶回来,聚集在灵堂里面,焦躁不安的等待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刚刚带领楚军打了胜仗,已经班师还朝的统帅,当下的楚国令尹吴起。

终于,他走进了灵堂,可是就从吴起踏入灵堂这一瞬间开始,历史拉开惊心动魄的一幕。而且历史的剧情发展到这儿,出现了分岔,因为就在这个节点上,出现了两个历史主讲人,导致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这段历史,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版本的主讲人是司马迁,另一个是吕不韦。

先看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宗室大臣突然开始对吴起下手了,他居然趴到了楚王的尸体上,这有什么用呢,追*的人还是拿弓箭射死了吴起。但是想不到的结果是,同时也误伤了楚王的尸体,太子继位之后把射*吴起毁坏王尸的人全部处死。因为这件事情而受到牵连被夷族的就有七十多家。

这就是司马迁所描述的吴起被害的经过。吴起之死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因为历朝历代有很多名人拿来说事,所谓千古艰难唯一死,这个吴起,居然到了最后的时刻,还不忘安排手段替自己在死后复仇,而且居然还能够成功,七十多个家族,被连根拔起,全部被吴起拉到地狱去陪葬,这是何等的心机。历史上的资料,基本上都是这种说法,但是我读这段历史,总觉得有两个过不去的坎儿:第一个坎,我觉得吴起的这次行为好像跟他的性格是很难相符。在小作《乌合之众的谣諑》里,我曾经给吴起做过一个性格侧写,从他的兵法,从他的经历来看,吴起是一个骄傲的不得了的人,是一个控制欲非常强的人。但是这一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里,在司马迁的描述下,吴起自始至终,一声不吭,整个过程就像一出哑剧一样,诡异无比。吴起是完全被动的,没有任何主张,甚至看不出任何抵抗。我们能看到的,他唯一做过的动作,就是趴到楚王的尸体上。剩下的所有事情,所有后果,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他完全就是无所作为。甚至,就像是不知所措的鸵鸟一样,碰到危险,把头一埋,完全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这还是吴起吗?当然,这可以解释为紧急状态正常反应,但是要搞清楚,吴起身经百战,而且百战百胜,对这样的人来说,这明明是不正常的反应。

而且,就算这个坎儿咱们能忍,但是第二个坎儿,肯定过不去。当我们把自己代入到这帮王族的角度,来看一下葬礼上的追*,历史上上从来也没有人质疑过这一点,那就是,他们为什么要用弓箭射*吴起?那么多人去追*一个人,都已经追到灵堂了,在有限空间,而且吴起已经完全放弃抵抗,都已经趴在那儿等死了,请问还有什么必要,用弓箭来射死他呢?上来两个人直接抓起吴起,拖到门口,手起刀落,不就完了吗?干嘛那么费劲,要站到一边排着队去射箭?王族人数已经足够,居然放着有保险的兵器不用,偏拿容易出偏差的弓箭来射,这不是自找倒霉吗?所以我觉得弓箭问题其实是这个版本里最大的漏洞,可是,还不能只赖司马迁一个人。

虽然我知道司马迁但凡写到复仇,就会特别来劲儿,多巴胺分泌过量。但是,这个故事还真不是司马迁用自己的加法给拼凑的,因为吕不韦的版本,问题依然存在。

《吕氏春秋》成书年代肯定要早于《史记》,但是,它是不是最早的原创版本,不知道,反正目前能查到的,这确实是最早描写吴起被*过程的史料。

荆王死,贵人皆来。尸在堂上,贵人相与射吴起。吴起号呼曰:“吾示子吾用兵也。”拔矢而走,伏尸插矢而疾言曰:“群臣乱王!”吴起死矣,且荆国之法,丽兵於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吴起之智可谓捷矣。

开头完全一样,贵族们拿弓箭射向吴起,但是接下来就完全不同了。刚才那个版本的吴起一句话都没有,完全就是一个沉默的羔羊。但是在这儿,他居然变成了一个谋划者,整个过程大呼小叫,跌宕起伏,吴起中箭之后放声大叫:“小子们,我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用兵的技巧”。然后拔出自己的身上的箭头,插到楚王的尸体上,继续大叫说:“群臣乱王”。

吴起被*后,这些贵族,包括其家族,果然都被问罪诛*,而且罪名正是伤害王尸。在这个版本里,吴起还真的是用这招在死后给自己复仇。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吕氏春秋》的《贵卒篇》里,讲的就是快速反击,急中生智。按照它的描写,从贵族发难,到吴起死亡,整个过程可能连一分钟都不到,吴起就完成了栽赃陷害,人证物证制造完毕,等到贵族反应过来,知道吴起是在陷害他们的时候,已经回天乏力。军神吴起就是这样给他们上了人生最后一课,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兵者,存亡之道”。而且上这一课的代价是七十多个家族灰飞烟灭。所以理论上说,这还确实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兵法案例,但是它的问题更严重了。我们可以想一下,假如你是这帮贵族老爷之一,为什么非要选择在灵堂里动手?司马迁那一版本没明确说有这条法律:荆国之法,丽兵於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

但是这个版本明明白白说了有这条法律,也就是说,只要有兵器碰到王尸,就是灭三族的大罪。作为王族成员,肯定应该知道有这条法律。可是,就在先王的灵堂里,就在楚王的尸体旁,不管用什么武器,奔来跑去追*吴起,天哪,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简直就是自*式袭击,难道贵族们不晓得什么叫投鼠忌器吗?*得了*不了另说,碰到王尸,都会灭三族,这个风险,完全能够预见,为什么还要干这一票呢?

可能有人会认为,贵族们想要速战速决,所以选择了这个时间,这个场合,楚王刚刚去世,正是一个青黄不接的好时机。而且选择在灵堂动手,吴起也想不到,出其不意,成功率才高。但是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来推理,那也就是说,贵族们宁愿承担风险,甚至愿意承担事后的罪过。可是代入想想,七十多家被灭门,不觉得这代价也太大了吗,这是第一个疑点。第二个疑点,伏尸插矢而疾言曰:“群臣乱王!”,吴起趴到楚王的尸体上,一边插箭一边喊:“贵族们破坏王尸”,为什么要这么喊,他在对谁喊?说明灵堂里应该还另外有一些相对中立,相对沉默的围观者,他的这句话应该是针对这些人,而且他希望,这群人将来能把这句话给传播出去。但是这样一来,上边这句话,就会成为这个计谋的漏洞了。吴起号呼曰:“吾示子吾用兵也”,这句话等于是一份明码电报,明明白白告诉大家,看老子怎么来设计,怎么来搞死你们?而且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个故事的作者还特意强调吴起是“号呼曰”。如果现场真的是这样,我不知道这个计谋怎么能够成功?

虽然后来那些贵族确实都给他陪葬了,但是这个漏洞,该怎么解释呢,我不知道。其实包括司马迁那个版本里的疑问我也不知道。但是很显然司马迁注意到了这个漏洞,所以在《史记》的版本里,我估计司马迁思来想去,还是把那些对话给删掉了,然后司马迁制造了一个他认为更合理的版本。但是这个版本会导致射箭的问题说不通,怎么办呢,没办法!吴起之死的细节,我的推理只能到此为止,再往下推导,就只能是虚构了。

不过好在,我想说的还不只是这场死人的复仇,我想说的是吴起之死,导致了七十多个王公贵族被灭族,这么大的动静,腥风血雨,是不是有点夸张?

【二】

吴起被*,楚悼王尸体中箭,性质确实非常恶劣,但是如果只是这样,就能引来七十多家灭族吗,我觉得好像不太可能。

定罪的原因:“射吴起而并中王尸”。司马迁并没有采信《吕氏春秋》里写的这条法律,“荆国之法,丽兵於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为什么呢?我猜测,这一条所谓的“荆国之法”,并不是灵堂凶*案之前就存在的法律条文,而是一个事后的判决。哪一个王朝会专门制定一条法律说,胆敢使用兵器伤害先王尸体的,必降重罪,有这个必要吗?因为以前从来没人干过这事,而且也没机会干,法律条文怎么可能预先假设得这么详细?如果说这条法律是事后判决,成为一个判例法的法条,那就比较合理了。

可是不管怎样,结果是,真的需要灭三族吗?真的有必要*那么多人吗?

要知道先秦历史上,别说射王尸了,弑君的案例,也没有见过这么大规模的诛*。甚至我觉得这都不能叫诛*了,七十多个家族,估计得成千上万,这简直是一场屠*。战国早期,楚国的贵族,都是楚王的亲属,这么大规模的屠*自家人,上下三千年,可能是独此一份。俗话说得好,法不责众,要*人立威,找两个领头的*了不就得了?我认为楚王这么做的核心目的,可能不在法律本身,也不是为了替先王尸体报仇,而是有其他更重要的诉求,要不然他绝对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干出这种空前绝后而且非常危险的事。

新君即位,一下子*了这么多贵族,这风险得有多大?可是到底是什么迫使他这么干呢?我脑子里想到的就两个字,肃反!这个词社会主义国家出生的人并不陌生,相似的案例就是几十年前苏联的肃反运动,也是大规模灭绝权贵群体,针对反革命。变法就是革命,反对变法就是反革命,这帮贵族反对吴起变法,就是现行反革命。跟前苏联那次肃反,没有本质区别。吴起被*,成为楚国大规模肃反的导火索。

吴起死后,新楚王面前摆了两条路,一条是继续革命,坚持吴起路线;另一条是修正主义路线,彻底废除革命政策。可是新君宁可把全体贵族*到血流成河,也要坚持吴起路线,说明他看到了吴起路线的光辉前程。楚国是一个大国,公元前三百多年,北方六国全部加起来,差不多才跟楚国一样大。但是地盘大就一定强吗,吴起认为,楚国其实只是个臃肿的胖子,空有庞大的身躯,却没有力量。吴起到了楚国当令尹,刚刚接手楚国大政的时候,就给当下的状况做了一个诊断报告:

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减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吴起认为楚国的病根就在于,大臣的权力太大,有封地的贵族太多,会导致权力无法集中,楚王指挥不动下面的贵族,下面的民众日子越来越苦,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国家贫苦军力落后。针对这种情况,吴起开出的药方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字,变法!关于吴起变法内容,历史上说法很多,简单地归纳了一下,有三条:第一,廉政风暴;第二,三代削蕃;第三,上山下乡。

吴起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他搞廉政风暴非常容易理解。完美主义者,对于官僚系统的要求是接近苛刻的,可以给高工资高待遇,但是你得有这个资格。当他看到政府里有那么多冗余的无能的官员,马上定个规矩,该辞退的辞退,该处罚的立即处罚,轰轰烈烈搞了一次廉风廉政建设,导致官不聊生人人自危。这条政策,其实得罪的主要是那些小贵族,大贵族们的主要收入不靠国家俸禄,精简机构,反腐倡廉,对这些人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第二条,三代削蕃,那可就动了他们的命根子。《韩非子》里面是这样记录的: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

吴起制定了一个硬性规定,三代之后强行收回贵族的爵禄跟封地。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削蕃运动,以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谁这么干过。而且这一条也是楚国的百年大计,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中央集权,就是要搞郡县制。当然这次事件对于贵族来说,因为他还要等三代,不是现世报,贵族们暂时还能忍。但是第三条,上山下乡,真的让贵族们忍无可忍。《吕氏春秋》记载:

吴起谓荆王曰:“荆所有馀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王以所不足益所有馀,臣不得而为也。”于是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之。

这是《吕氏春秋》版吴起之死的前因,贵族们暴动的直接原因就是这条上山下乡的政策。按照吴起的说法,人口不能够都挤在一线城市,不然房价、交通、教育都会有问题,会导致密集的地方越来越密集,荒凉的地方永远荒凉下去,土地白白闲置,楚国还是那么虚胖,边远的地区依然没用。必须要“以所不足益所有余”,把贵族们往荒凉的地方赶,让他们去开疆拓土。因为他们有实力,他们能够承受。这个运动极大的扩展了楚国的实际控制范围。《后汉书》里面是这样说的:

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

直到吴起变法后,楚国才算真正实际控制了洞庭苍梧,也就是现在湖南广西那一带。所以这个政策对于楚国来说大有好处,但是对于贵族来说,几乎等于流放。吴起变法的核心,就是一场大变革,革的就是那些贵族的命。而且吴起的动作迅猛,干净利索,不讲情面,因为他是完美主义者,没办法容忍楚国在一个黏黏糊糊的状态下,进行渐进式的改革,他要么就是斩钉截铁,要么死,要么全盘改革,没有中间地带,有点像八十年代有一种非常有名的经济转型模式——休克疗法!

因此几乎全体贵族,都站在了吴起的对立面,但是由于楚悼王的强烈支持,反对者只能暂时忍气吞声。但是这次,楚悼王死了,他们回京奔丧,突然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翻盘机会。按照礼法,作为王室宗亲,必须都来参加楚王的葬礼,这是一次串联的好机会。所有的受害人,现在都凑到一块儿了,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忆苦思甜,痛说反革命家史。勒庞的《乌合之众》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群体跟个人,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独处的时候,悲伤,胆怯,但是群体集会时,激昂的情绪相互叠加影响,突然就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勇气。这帮贵族们,互相影响,互相鼓励,互相打气,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最后终于万众一心,决定奋起一搏,要利用新君还没登基的空档,利用自己人多势众的有利条件,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可叹的是,这个时候的吴起,对此事一无所知,他还在为这个国家打仗,为自己的梦想拼搏。

【三】

公元前383年,赵国引发了一次多国大战,两年之后赵国终于撑不住,开始向楚国求救,吴起一直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这一次他要跟老东家魏国一决雌雄。

两边的军队都是吴起训练出来的,知己知彼,而且这一次楚国的军队已经完全探入了魏国腹地,切断了河内郡跟首都安邑的联系。魏国危在旦夕,楚国从来都没有这么接近自己的梦想,北伐中原,饮马黄河,这可是楚国十几代人的愿望,眼看就有可能要实现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楚悼王死了,多年的努力一朝成空。

所以我总怀疑吴起此时可能真的会感慨万千,命运为什么总是喜欢捉弄他?十五年前,他在魏国当河西太守,马上就要打到秦国首都的时候,魏文侯死了,然后首都就开始传播吴起的谣言,所以当新君召他回京的时候,他在魏国的旅程就已经结束了。

吴起至於岸门,止车而休,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之曰:“窃观公之志 ,视舍天下若舍屣。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雪泣而应之,曰: “子弗识也。君诚知我,而使我毕能,秦必可亡,而西河可以王。今 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也不久矣,魏国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荆,而西河毕入秦,魏日以削,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以先见而泣也。

这可能是唯一一笔记录吴起哭泣的文字。吴起即将离开西河郡,回望西河,不由泪下。在魏国,吴起遇到第一个赏识他的君王,在西河郡得到第一块能够让他尽情发挥的自留地,在这里,他跟魏武卒同吃同住,练出了天下第一强兵。只要再有几年时间,就可以建立不朽的功勋,但是很可惜,随着魏文侯的去世,一切的梦想化为泡影。吴起的随从看见他哭,就很奇怪,因为吴起一向是一个很坚强的人,对于是非成败看得很开,离开西河不就是丢了一个西河太守的职位吗,干嘛要哭?吴起的回答,说的是魏国的大战略,他跟魏文侯讨论过这个问题,魏国虽然综合实力确实已经天下第一,但是战略形势却非常糟糕,因为魏国处于天下之中,跟所有的强国都接壤,所以吴起跟魏文侯定的大战略就是,一路向西发展,削弱秦国,甚至直接干掉秦国,这样的话西路就安全了,西路安全就会达成一个大目标,魏国就有希望一统天下,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最终尘归尘土归土,大战略就这样土崩瓦解。好在那个时候吴起才四十多岁,还有机会,所以他来到了楚国,在楚国,他又遇到了第二个知己,就是楚悼王。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跟在魏国不可同日而语,魏文侯的时候还要咨询人力资源,现在不一样了,楚悼王早就听说吴起的才能,所以他一到楚国就担任了丞相。这一次是整个国家,让吴起尽情去施展才能。吴起一生的大目标,基本上都已经实现:军事上,他早就已经天下无敌,从来都没有败过;政治上,他已经站到了职业的最高峰,这就是典型的出将入相。他必然志得意满,虽然楚悼王死了,未来产生了不确定性,但是,吴起可能还不太悲观,因为楚国的国情跟魏国不一样,他相信太子是个明白人,必然会跟先王一样支持他,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符合未来楚国的利益,所以他的前途依然是光明的。

吴起,就这么自信的坦然的回到了国都,就这么自信地走出了灵堂,去迎接了一个荒唐的大结局。他有没有想过这些贵族们会对他不利,我觉得,他想过,但是,那又能怎样呢,一个沙场上征战多年的老将,面对一群落魄的乌合之众,他还真不一定放在心上。而且自己毕竟还是楚国的令尹,楚王不在了,暂时新君还没有即位,那他就是绝对的一把手,大权在握,又是刚刚胜利班师回朝,一群小小鼠辈能奈我何?

这种心情其实可以理解,三百多年后,地球的另一侧,一个有着同样心情的人,也走进了罗马元老院,而且一样也是没能活着走出来,一样的被一群乌合之众刺*了,他就是凯撒。

那一天,白衣如雪的吴起踏入灵堂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不知道!我想可能就像是一只猫,走进了鼠群,老鼠们也可能做过一些理性的尝试,比如说提出自己的条件,要求这只猫来满足他们的要求,恢复他们往日硕鼠的生活,但是他们忘了,这只猫是有完美综合症的猫,他天生就不知道什么叫妥协,虽然现在被一群老鼠包围,也知道危机可能就在眼前,但是他没办法低头,所以冲突不可避免。终于这只猫拔出了自己的剑,老鼠们畏首畏尾,不敢上前肉搏,只敢躲在远处射箭,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贵族们虽然迈出了这一步,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于是他们找到了太子,我想他们应该也向这位即将登基的楚王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然后把所有罪过都归咎到吴起身上。可是摆在太子面前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刺*案,或者说毁坏王尸案了,而是要不要坚持变法的问题,如果是前者,可以选择法不责众,把所有脏水都泼到吴起一个人身上,大不了再找两个首恶*了做替罪羊。但是如果那样的话,以后的路将会非常艰难,恐怕再也没有办法把权力集中起来,楚国的大好形势很可能走到头了。

太子选择了坚持吴起路线,对所有的反对势力,做一次彻底的大清洗。因为如果不把这堆火给彻底灭掉,将来就有可能死灰复燃。太子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展开了全面肃反,七十多个家族被连根拔起斩尽*绝,不知道多少人糊里糊涂送了性命。整个国家一时间陷入了腥风血雨,人心动荡,边疆上大片的领土瞬间就失去掌控,帝国的势力开始陷入不稳定状态,紧接着魏国反扑,巴蜀作乱,代价惨重。但是从后面的状况来看,逆境只是一时,重新站稳脚跟之后,一个更加强大的楚国诞生了,在肃反结束以后的半个世纪里,楚国达到了八百年历史的鼎盛点,向西征服了巴蜀汉中,向东吞并了吴越之地,向北打败了齐国和魏国,再一次将势力延伸到黄河流域,而且所有新占领的土地,都是作为郡县直接收归国有,再也不搞分封了,这就是吴起变法的一贯主张。所以我认为吴起变法其实并没有失败,历史上认为变法失败,我觉得是一种误解。

变革由于肃反运动,得到了延续,楚国后来的丰功伟绩,都是踩在成千上万的贵族头颅上完成的。但是,唯一的一个问题是,这么残忍的流血事件,这么大规模的肃反运动,为什么史书上的记录,这么轻描淡写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